如图8-1-4所示,两长直导线的电流,I1=I2,L是包围I1、I2的闭合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上各点的磁场强度H的量值相等,不等于0 B.L上各点的磁场强度H等于0 C.L上任一点的磁场强度H等于I1、I2在该点的磁场强度的叠加 D.L上各点的磁场强度H无法确定
A.3q1 B.2q1 C.q1 D.0
在图8-1-1中,线圈a的电阻为Ra线圈b的电阻为Rb,两者彼此靠近如图示,若外加激励,则()。
A.A B.B C.C D.D
位于真空中的点电荷q1、q2、q3,在一条直线上,它们之间的位置如图8-1-3所示,如果q2受力为0,则()。
A.q1、q2、q3必须等量且同极性 B.q1与q3必须等量且同极性 C.q1与q3必须等量且极性相反 D.q1、q2、q3必须同极性,q1与q3必须等量
图8-1-2所示电路中,磁性材料上绕有两个导电线圈,其上方线圈是100V的交流电压,则()。
A.下方线圈两端不会产生磁感应电势 B.下方线圈两端产生磁感应电势,方向为左“-”右“+” C.下方线圈两端产生磁感应电势,方向为左“+”右“-” D.磁性材料内部的磁通取逆时针方向
同心球形电容器,两极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R2>R1),中间充满相对介电系数为εr,的均匀介质,则两极间场强的分布曲线为()。
A.F/4 B.F/2 C.2F D.4F
两个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和2q,相距L,现将第3个点电荷Q放在它们之间,要使Q静止,则Q与q的距离应为()。
A.0 B.(100/π)μ0T C.(200/π)μ0T D.(300/π)μ0T
应用安培环路定律半径为R的无限长载流圆柱导体的磁场经计算可以得出()。
A.在其外部,即r>R处的磁场与载同等电流的长直导线的磁场相同 B.r>R处任一点的磁场强度大于载流长直导线花该点的磁场强度 C.r>R处任一点的磁场强度小于载流长直导线在该点的磁场强度 D.在其内部,即r<R处的磁场强度与r成反比
如图8-1-6所示,导体回路处在一均匀磁场中,B=0.5T,R=2Ω,ab边长L=0.5m,可以滑动,α=60°,现以速度v=4m/s将ab边向右匀速平行移动,通过R的感应电流为()A。
A.0 B.0.43 C.0.75 D.-0.86
用一根硬导线弯成半径为R的半圆形,将其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以频率f旋转,如图8-1-7所示,这个导体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ε等于()。
图8-2-1所示电路中,电流源的端电压u等于()V。
A.20 B. 10 C.5 D.0
A.0 B.0.05 C.0.15 D.0.2
已知电路如图8-2-2所示,若使用叠加原理求解图中电流源的端电压U,正确的方法是()。
在图8-2-4所示电路中,A1、A2、V1、V2均为交流表,用于测量电压或电流的有效值,I1、I2、U1、U2,若,I1=4A,I2=2A,U1=10V,则电压表V2的读数应为()V。
A.40 B. 14.14 C.31.62 D.20
图8-2-3所示电路中,Is1、Is2、Us均为已知的恒定直流量,设通过电阻上的电流Is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求得IR=Is1+Is2 B.按照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求得IR=Is1-Is2 C.因为电感元件的直流电路模型是短路,所以,IR=Us/R D.因为电感元件的直流电路模型是开路,所以,IR=Is2
图8-2-5(a)电路按戴维南定理等效图8-2-5(b)所示电压器时,计算Rs的正确算式是()。
A.Rs=R1//R2 B.Rs=R1+R2 C.Rs=R1 D.Rs=R2
A.6.6 B.3.8 C.2.2 D. 1.3
A.100 B.229 C.0.73 D.329
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波特图如图8-2-6所示,该电路的传递函数为()。
图8-2-7所示电路中,R=1kΩ,C=1μF,Ui=1V,电容无初始储能,如果开关S在t=0时闭合,则输出电压波形正确的是()。
当RLC串联电路发生潴振时,一定有()。
图8-2-8所示电路中,电容的初始能量为0,设开关S在t=0时刻闭合,此时电路发生过渡过程,那么,该过渡过程进程的时间常数为()。
A.τ=(R1+R2)C B.τ=(R1//R2)C C.τ=R2C D.与电路的外加激励U有关
电路如图8-2-10所示,已知E=9V,R1=1Ω,R2=8Ω,R3=5Ω,C=12μF,则电容两端的电压UC为()V。
A.4 B.6.8 C.8 D.9
如图8-2-9所示的直流电路中,E=6V,R1=100Ω,R2=50Ω,L=20mH,那么,I1、I2分别为()A。
A.0.06、0.12 B.0.18、0 C.0.06、0.08 D.0.12、0.18
如图8-2-12所示电路中,已知I1=1A,I2=5A,I5=4A,则I4应为()A。
A.-10 B.-2 C.2 D.10
如图8-2-14所示电路,欲求出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能列出的独立结点电流方程和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能列出的独立回路(取网孔为独立回路)电压方程的个数分别为()。
A.1个节点电流方程,4个回路电压方程 B.2个节点电流方程,2个回路电压方程 C.4个节点电流方程,1个回路电压方程 D.3个节点电流方程,2个回路电压方程
图8-2-13中所示的是某复杂电路的一部分,A、B两点间的电位差为()V。
A.0 B.-5 C.6 D.10
电路如图8-2-17所示,已知流过R1的电流I1=2A,若恒压源单独作用时流过R1的电流,I'1=lA,则恒流源单独作用时流过R1的电流I''1为()A。
A.-1 B.-2 C.1 D.3
如图8-2-11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RAB为()Ω。
A.4 B.5 C.6 D.8
如图8-2-16所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是()V。
A.5 B.10 C.15 D.25
电路如图8-2-15所示,U为独立电压源,若外电路不变,电阻R下降会引起()。
A.端电压U变化 B.输出电流,的变化 C.R电阻支路电流的变化 D.R电阻电压的变化
如图8-2-21所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压源的Us和R0分别为()。
如图8-2-19所示电路中,N是无源二端网络,外电路的等效电压源电动势E等于()V。
A.8 B.10 C.12 D.20
在如图8-2-18所示的电路中,R=1Ω,Is1=3A,Is2=6A。当电流源Is1单独作用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I'=1A,则流过电阻R的实际电流,值为()A。
A.-1 B.+1 C.-2 D.+2
如图8-2-22所示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电压表V1的读数为6V,V2的读数为8V,则电压表V的读数为()V。
A.2 B.10 C.14 D.100
将图8-2-20所示的二端网络等效化简为一个电压源Us和一个电阻R0串联的最简网络,则Us和R0分别为()。
A.1V;1Ω B.1V;2Ω C.2V;0.5Ω D.2V;1Ω
A.13.2 B.14.6 C.17.8 D.21.3
已知正弦交流电压u的初相位角为-45°,有效值为100V,在t=0时刻u的瞬时值为()V。
如图8-2-24所示,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中,对称负载接成三角形,已知电源线电压U1=220V,每相阻抗Z=15+j16.1Ω,当AB相断路时,电流表的读数是()A。
A.5 B.8.6 C.10 D.17.3
RL正弦交流串联电路如图8-2-23所示,已知电流表读数为1A,电压表读数为8V,R=6Ω,端口电压U=()V。
A.10 B.12 C.14 D.16
A.4.1812 B.7.2212 C.12.512 D.17.5212
三相四线制电路中,A相电源电压V,照明负载接成星形,A相接有220V,40W白炽灯10只,B相和C相分别接有同样的白炽灯20只、15只,B相的电流,IB等于()A。
如图8-2-25所示的对称三相电路中,已知电源线电压30Ω,三相负载功率P是()W。
A.775 B.1341 C.2323 D.4023
如图8-2-26所示电路中,电流有效值,I1=10A,IC=8A,总功率因数cosφ为1,则电流,的大小为()A。
A.2 B.6 C.10 D.18
A.0.053 B.0.064 C.0.11 D.0.94
如图8-2-28所示的交流电路中,平均功率为()。
如图8-2-29所示,RLC串联电路原处于感性状态,今保持频率不变,欲调节可变电容使其进入谐振状态,则电容C值的变化应()。
A.必须增大 B.必须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如果把图8-3-1所示电路中的变压器视为理想器件,时,()。
A.15.49 B.26.82 C.38.7 D.46.44
A.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都大 B.起动电流大,起动转矩较小 C.起动电流较小,起动转矩大 D.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都较小
下列刀闸、熔断器与电源的连接方法中,正确的接法是()。
如图8-3-2所示电路在达到稳定状态后,R增加,则该电路()。
A.因为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 B.因为有储能元件,又发生换路,因而产生过渡过程 C.因为C的储能值不变,不发生过渡过程 D.能否发生过渡过程,和电容C的大小有关
A.110 B.200 C.250 D.50
电路如图8-3-6所示,则电路的时间常数为()s。
A.1/2 B.1/3 C.1/4 D.1/5
电路如图8-3-5所示,已知:U=30V,R1=10Ω,R2=20Ω,L=1H,稳定状态下闭合开关S将R1短路,短路后经过()s电流i能达到1.2A。
A.0.017 B.0.026 C.0.051 D.0.076
电路如图8-3-4所示,当t=0时了开关闭合,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电流i(t)在t≥0以后的变化规律是()。
如图8-3-3所示电路中,已知Us=10V,R1=3kΩ,R2=20kΩ,R3=1Ω,L=1H,电路原已稳定,在开关s断开的瞬间,电阻R2上的电压u(O+)最接近于()V。
A.-50 B.0 C.10 D.50
A.15 B.34 C.90 D.144
一变压器原绕组匝数为N1,副绕组匝数为N2,将负载电阻R接到变压器副绕组,则该负载折算到原绕组的阻值为()。
A.Y联接的是动机采用Y-△换接起动,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都是直接起动的1/3 B.Y联接的电动机采用Y-△换接起动,起动电流是直接起动的1/3,起动转矩是直接起动的1/3 C.△联接的电动机采用Y-△换接起动,起动电流是直接起动的,起动转矩是直接起动的1/3 D.△联接的电动机采刖Y-△换接起动,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都是直接起动的1/3
A.150 B.260 C.320 D.450
A.17Ω;33Ω B.24Ω;40Ω C.29Ω;22Ω D.50Ω;37Ω
七段显示器的各段符号如图8-4-1所示,那么,字母“E”的共阴极七段显示器的显示码的abcdefg应该是()
A.1001111 B.0110000 C.10110111 D.10001001
A.98.8 B.217.4 C.217.4×103 D.98.8×103
某电压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如图8-4-2所示,该信号应归类于()。
A.周期信号 B.数字信号 C.离散信号 D.连续时间信号
图8-4-3中,a所示电压信号波形经电路A变换成图b波形,再经电路B变换成图c波形,那么,电路A和电路B应依次选用()。
A.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 B.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 C.低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 D.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
如图8-4-5所示为电报信号、温度信号、触发脉冲信号和高频脉冲信号的波形,其中属于连续信号的是()。
A.a)、c)、d) B.b)、c)、d) C.a)、b)、c) D.a)、b)、d)
如图8-4-6所示,由信号f(t)画出的f(2t)波形是()。
A.(a) B.(b) C.(c) D.均不正确
信号的波形(图8-4-4)可知,三者的函数关系是()。
如图8-4-7所示的周期为T的三角波信号,在用傅氏级数分析周期信号时,对系数a0、an和bn正确的判断是()。
A.该信号是奇函数且在一个周期的平均值为零,所以傅立叶系数a0和bn是零 B.该信号是偶函数且在一个周期的平均值不为零,所以傅立叶系数a0和an不是零 C.该信号是奇函数且在一个周期的平均值不为零,所以傅立叶系数a0和bn不是零 D.该信号是偶函数且在一个周期的平均值为零,所以傅立叶系数a0和bn是零
电路如图8-5-1所示,运算放大器的最大输出电压为±12V,为了使灯HL亮,输入电压ui应满足()。
A.ui>0 B.ui=0 C.ui<0 D.任意数值
A.-0.8sinωtV B.-0.5sinωtV C.-0.4sinωtV D.-0.25sinωtV
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如图8-5-3所示,在运算放大器线性工作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运算关系是()。
A.u0=10(u1-u2) B.u0=10(u2-u1) C.u0=10(u1+11u2) D.u0=10(u1-11u2)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如图8-5-2a所示,其中电阻RB可调,当输入ui、输出u0的波形如图8-5-2b所示时,输出波形()。
A.出现了饱和失真,应调大RB B.出现了饱和失真,应调小RB C.出现了截止失真,应调大RB D.出现了截止失真,应调小RB
将运算放大器直接用于两信号的比较,如图8-5-5(a)所示,其中,Ui1=-1V,ui2的波形由图8-5-5(b)给出,则输出电压U0等于()。
A.Ui2 B.-i2 C.正的饱和值 D.负的饱和值
如果把一个小功率二极管直接同一个电源电压为1.5V、内阻为零的电池实行正向连接,电路如图8-5-6所示,则后果是该管()。
A.击穿 B.电流为零 C.电流正常 D.电流过大使管子烧坏
如图8-5-11所示电路中,已知稳压管Dz1、Dz2的稳定电压分别为7V和7.5V,正向导通压降均为0.7V,输出电压U等于()V。
A.6.3 B.7.7 C.8.2 D.14.5
电路如图8-5-9所示,设DA、DB为理想二极管,当VA=3V、VB=6V时,电流I=()mA。
A.1.5 B.2 C.3 D.4
如图8-5-7所示的二极管D1、D2所处的状态是()。
A.D1导通,D2截止 B.D2导通,D1截止 C.D1、D2全导通 D.D1、D2全截止
A.32.4 B.40 C.64.8 D.80
稳压电路如图8-5-12所示,已知E=20V,R1=1200Ω,R2=1250Ω,稳压管Dz的稳定电压U=8V,通过Uz的电流是()mA。
A.-6.4 B.3.6 C.10 D.16.4
电路如图8-5-10所示,D为理想二极管,ui=6sinωt(V),则输出电压的最大值UoM=()V。
A.-6 B.-3 C.3 D.6
如图8-5-8所示电路中,A点和B点的电位分别是()V。
A.2;-1 B.-2;1 C.2;1 D.1;2
单相全波整流电路如图8-5-13所示,已知Rt=80Ω,U0=110V,忽略整流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每个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UDRM为()V。
A.122 B.155 C.173 D.190
接有电容滤波器的桥式整流电路如图8-5-14所示,已知u(t)=35.4sin314tV,输出电压U0=()V。
A.-30 B.-22.5 C.31.8 D.42.4
图示的晶体管均为硅管,测量的静态电位如图所示,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是()。
如图8-5-17所示的放大电路,因静态工作点不合适而使U0出现严重的截止失真,通过调整偏置电阻RB,可以改善U0的波形,调整方法是应使RB()。
A.增加 B.减少 C.等于零 D.不变
晶体管非门电路如图8-5-16所示,已知UCC=15V,UB=-9V,Rc=3kΩ,RB=20kΩ,β=40,当输入电压U1=5V时,要使晶体管饱和导通,Rx的值不得大于()kΩ。(设UBE=0.7V,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饱和电压UCES=0.3V)
A.3.55 B.7.1 C.17.5 D.35
如图8-5-15所示为共发射极单管电压放大电路,估算静态点的IB,IC、UCE分别为()。
A.57μA;2.8mA;3.5V B.57μA;2.8mA;8V C.57μA;4mA;0V D.30μA;2.8mA;3.5V
运算电路如图8-5-20所示,要使u0=5ui,RF应取()kΩ。
A.8 B.12 C.15 D.18
如图8-5-19所示电路中,已知RF=2R1,Ui=-2V,则输出电压U0=()V。
A.-6 B.-4 C.4 D.6
由JK触发器组成的应用电路如图8-6-2所示,设触发器的初值都为0,经分析可知这是一个()。
A.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B.同步四进制加法计数器 C.同步三进制计数器 D.同步三进制减法计数器
全波整流、滤波电路如图8-6-3所示,如果输入信号ui=10sin(t+30°)V,则开关S闭合前,输出电压u0为()V。
A.0 B.7.64 C.10 D.12
如图8-5-21所示电路可进行减法运算,已知输出电压U0=12V,则两输入信号电压ui1与ui2之间的关系是()。
如图8-5-22所示的电路为()。
A.比例一微分运算电路 B.微分运算电路 C.积分运算电路 D.比例运算电路
D触发器的应用电路如图8-6-1所示,设输出Q的初值为0,那么,在时钟脉冲cp的作用下,输出Q为()。
A.1 B.cp C.脉冲信号,频率为时钟脉冲频率的1/2 D.0
图8-6-4所示电路具有()。
A.保持功能 B.置“0”功能 C.置“1”功能 D.计数功能
如图8-6-7所示逻辑电路中,当输出F=0时,输入A、B、C、D、E必须是()。
A.11101 B.01010 C.10101 D.00101
由两个主从型JK触发器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8-6-9(a)所示,设Q1、Q2的初始态是00。已知输入信号A和脉冲信号印的波形如图(b)所示,当第二个cp脉冲作用时Q1Q2将变为()。
A.11 B.10 C.01 D.保持00不变
如图8-6-5所示,由三个二极管和电阻R组成一个基本逻辑门电路,输入二极管的高电平和低电平分别是3V和0,电路的逻辑关系式是()。
A.Y=ABC B.Y=A+B+C C.Y=AB+C D.Y=(A+B)C
已知一个RS触发器,R、S、C端的信号如图8-6-10所示,输出端Q的波形中正确的是()。(设触发器初始状态为“0”)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由两个D触发器组成的电路如图8-6-8所示。设Q1Q2的初始态是00,已知cp的脉冲波形,Q2的波形是()。
电路如图8-6-6所示,A、B端输入信号均为方波,DA、DB是理想二极管,当K点电位等于3V时,三极管饱和导通,此电路是一个()。
A.与门 B.非门 C.与非门 D.或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