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井因为生产接替与通风安全问题需新建一风井井筒,该风井井筒设计净直径6.0m,深度635m,井下马头门为东西方向,地面永久通风机房与永久注浆站布置在井口东西两侧,井下二期工程量为3200m,风井施工到底需进行临时改绞方能满足二期工程施工的需要。矿井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地面永久通风机房在风井与主副井贯通后第三个月底投入使用.永久注浆站在二期工程竣工后第一个月初投入使用。
该风井井筒表土段深度395m,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钻眼爆破法施工。基岩段岩层主要由泥岩、粉砂岩组成,井深510~523m为中粒砂岩含水层,预计涌水量26m3/h。
施工单位采用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线设备配套方案如下:井筒施工采用1台FJD-6型伞钻打眼,炮眼深度4.5m;布置1台HZ-6中心回转抓岩机出渣;选用JKZ-2.8和JKZ-3.0单滚筒提升机各1台配3~5m3吊桶进行提升;采用高度3.0m的YJM系列金属液压模板砌壁;选用1台扬程700m、流量50m3/h的DC50卧泵排水。JKZ-2.8和JKZ-3.0提升机房分别布置在永久主通风机房和永久地面注浆站位置。
井筒基岩段正常施工至506m时,上部井筒漏水量约5m3/h,当天中班打眼放炮后,工作面涌水量突然增加到20m3/h,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调来卧泵,形成井下排水系统后继续施工。达到一个段高后,项目经理布置井下作业人员进行截水,并支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入模达0.8m左右开始振捣,按此方法通过了含水层。该段井壁拆模以后,建设单位代表与监理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一起检查,发现含水层段井壁表面有6处蜂窝庥面,多处孔洞,壁后有多股流水现象。建设单位代表及时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召开方案研讨会,制定了对这段井壁采取壁后注浆封水加固和抹面处理蜂窝麻面及孔洞的技术处理方案,施工单位及时按此方案进行了处理。
该井筒含水层段施工进尺共69m,技术人员与质检员一起制作了两组混凝土标准试件,制作时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人员均不在现场,现场同条件养护后送交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试验,两组试件28d龄期强度均合格。井筒施工中间验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当月69m井壁质量经评定为合格。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煤矿回风斜井井筒工程。该斜井井筒倾角16。,斜长1450m,其中表土明槽开挖段6m,暗挖段28m,基岩段1416m。设计井筒净断面积22.25m2,表土段掘进断面32m2,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掘进断面24.25m2,锚网喷支护。矿井属低瓦斯等级矿井。 矿井地质资料表明:井田构造主体为走向近南北、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向东逐渐变缓,并伴有缓波状的构造形态和局部的褶曲;区内构造较复杂,断层及断裂构造发育,部分破碎带伴有较大涌水;斜井落底处将揭露5号煤层。 斜井基岩段采用钻眼爆破普通法施工,爆破工程分包给了某爆破公司,该公司编制了专项爆破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根据爆破图表进行工作面钻孔作业,爆破公司负责工作面的装药、联线、爆破、验炮等工作。爆破施工费用采用综合单价包干,基岩段(实方)爆破费用为65元/m3。实际施工过程中,表土段及风化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其长度增加了13m。爆破过程中出现了空爆(冲炮)、残眼过深等质量问题,影响斜井基岩段的正规循环作业。
该斜井基岩段钻眼爆破法施工需要配备哪些施工设备?
冒顶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应做好的工作如下:
(1)立即报告;
(2)启动应急预案;
(3)积极救援遇险人员;
(4)加固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