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成长与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B.个体心理的发展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C.每个人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D.每个发展时期都有一定的发展任务 E.婴幼儿期的发展影响个体的气质和生活方式
A.需要层次上移后满足需要的差异性很小 B.不同层次的需要会出现重叠甚至颠倒 C.所有需要都必须立即和持续地给予满足 D.不同层次的需要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E.各需要层次有其独立性不会相互影响
A.防止面部变色 B.使尸体包裹外观良好 C.防止下颏下垂 D.保持尸体位置良好 E.便于家属认领
A.手势 B.眼神交流 C.倾诉 D.面部表情 E.专业性皮肤接触
A.5秒 B.10秒 C.15秒 D.1.5分钟 E.15分钟
A.为患者提供服务 B.以工作目标为中心 C.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D.帮助健康的人保持健康 E.以护理对象为中心
A.不超过l.5m B.不超过1m C.不超过2.5m D.不超过2m E.不超过3m
A.液状石蜡 B.稀盐酸 C.40%甲醛 D.浓盐酸 E.甲苯
A.液体石蜡 B.浓盐酸 C.甲醛 D.稀盐酸 E.亚硝酸钠
A.45°角进针,入皮后呈25°角穿刺 B.25°角进针,人皮后呈45°角穿刺 C.60°角进针,入皮后呈15°角进针 D.15°角进针,人皮后呈60°角进针 E.30°角进针,入皮后呈30°角进针
A.做乙状结肠镜检查前灌肠 B.行子宫切除术前的灌肠 C.高热患者降温灌肠 D.10%水合氯醛灌肠 E.做胆囊切除术前灌肠
A.用强心药物 B.取端坐位 C.吸氧 D.严格控制滴数及输液量 E.四肢输液用止血带结扎
A.焦虑造成活动无力 B.运动系统功能受损 C.社会因素的需要 D.治疗措施的需要 E.疾病影响机体活动
A.头高足低位 B.头低足高位 C.中凹卧位 D.去枕仰卧位 E.俯卧位
A.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B.提高药物的疗效 C.降低药物的毒性 D.减少对肝脏的损害 E.避免尿少时析出结晶
A.用张口器助其张口 B.先吸口腔内痰液,再吸气管内痰液 C.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l5秒 D.吸痰导管必须每次更换 E.吸痰前可先加大吸氧流量再吸痰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维生素B12 E.维生素PP
A.肾积水 B.肾结石 C.尿毒症 D.膀胱炎 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A.全补偿系统 B.部分补偿系统 C.支持系统 D.教育系统 E.辅助系统
A.戊二醛浸泡法 B.煮沸法 C.焚烧法 D.酒精浸泡法 E.压力蒸气灭菌法
A.10U B.15U C.150U D.500U E.1500U
A.测定血清酶 B.查找致病菌 C.测定非蛋白氮含量 D.测定电解质 E.测定肝功能
A.熟悉期 B.工作期 C.开拓期 D.解决期 E.结束期
A.正常 B.尿闭 C.少尿 D.尿潴留 E.尿量偏少
A.功能性尿失禁:与膀胱过度充盈有关 B.功能性尿失禁:与腹压升高有关 C.反射性尿失禁:与膀胱收缩有关 D.完全性尿失禁:与神经传导功能减退有关 E.压迫性尿失禁:与膀胱括约肌功能减退有关
A.盖的内面朝下 B.物品取出后,未污染的物品可放回 C.手握容器边缘 D.开盖30分钟内盖好 E.手指不可触及容器内面及边缘
A.寒战、发热、恶心、呕吐 B.四肢麻木、腰部剧痛、胸闷 C.手足抽搐、心率缓慢、出血倾向. D.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E.血管神经性水肿伴呼吸困难
A.发绀、胸闷 B.胸痛、咳嗽 C.心悸,烦躁不安 D.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E.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A.纽曼 B.马斯洛 C.佩皮劳 D.奥瑞姆 E.汉斯·席尔
A.患者家属 B.转诊资料 C.单位同事 D.患者自己 E.单位领导
A.生理适应 B.心理适应 C.文化适应 D.社会适应 E.技术适应
A.撤去各种治疗性管道 B.摆好身体姿势 C.塞身体孔道 D.进行治疗 E.劝其家属离开病室
A.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 B.无菌物品应放在清洁、干燥、固定处 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放 D.无菌物品应定期检查有效使用期 E.用无菌钳夹取无菌物品
A.<50℃ B.60~70℃ C.70~80℃ D.80~90℃ E.<110℃
A.注意情绪稳定,生活规律 B.注意饮食调理 C.每天饮酒两杯达活血目的 D.掌握药物服用知识 E.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A.客观问题 B.间接问题 C.开放式问题 D.封闭式问题 E.非指导性问题
A.神经系统功能受损 B.心理因素 C.全身乏力 D.生理因素 E.严重疾病
A.取放时钳端应闭合 B.使用时保持钳端向上 C.可夹取任何无菌物品 D.到远处取物时应速去速回 E.钳端可触碰搪瓷罐的内面和罐口
A.昏迷患者 B.瘫痪患者 C.老年患者 D.婴幼儿患者 E.神志清醒的青年人
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E.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停止
A.没有疼痛 B.没有焦虑 C.没有忧愁 D.轻松自在 E.十分欣快
A.雾滴小而均匀 B.药液随呼吸可被吸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 C.雾化液温暖、舒适 D.雾量的大小可以调节 E.用氧量小,节约资源
A.为便秘者软化、清除粪便 B.为急腹症患者做肠道准备 C.腹腔手术前的准备 D.为分娩者做肠道准备 E.为高热患者降温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呼气性呼吸困难 C.混合性呼吸困难 D.浅表性呼吸困难 E.节律性呼吸困难
A.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 B.以经济效益为首位 C.坚持量力而行 D.以社区人群需求为导向 E.坚持执行结构调整政策
A.睡眠时间通常与年龄成正比 B.过度疲劳有助于入睡 C.补充激素不能改善绝经期妇女的睡眠质量 D.催眠药能够加速睡眠,但只能在短时间内增加睡眠量 E.大量饮酒会使睡眠变深
A.剑突上 B.胸骨中上1/3交界处 C.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问隙 D.胸骨角下2横指 E.胸骨中下1/3交界处
A.人工呼吸 B.强迫通气 C.辅助呼吸 D.低流量鼻导管吸氧 E.间歇供氧
A.舒适 B.休息 C.吃饭 D.活动 E.放松
A.健康就是各器官功能正常 B.健康就是无躯体疾病或不适 C.健康就是个体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D.健康就是有完好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E.健康与疾病是对立的,不能相互转化
A.预防感染 B.解除痉挛 C.解除炎症 D.稀释痰液 E.缓解缺氧
A.紧急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 B.常规情况下,不执行电话医嘱 C.发现医嘱有错误时,对其进行修改 D.发现医嘱有错误时,拒绝执行,并向医生提出质疑 E.患者对医嘱提出质疑时,对医嘱的准确性进行核实
A.全国、省、市直属的市级大医院 B.一般市、县医院及省辖市的区级医院 C.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城市街道医院 D.诊治专科疾病而设置的医院 E.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A.头晕 B.肌张力三级 C.膝关节红肿、压痛 D.血压16.3/10.6kPa E.骶尾部皮肤破损lcm×2cm
A.口对口人工呼吸 B.口对鼻人工呼吸 C.仰卧压胸人工呼吸 D.俯卧压背人工呼吸 E.简易呼吸器加压人工呼吸
A.132ml B.179ml C.185ml D.279m1 E.285ml
A.10% B.11.5% C.12.5% D.15% E.25%
A.持续生命支持 B.基本生命支持 C.进一步生命支持 D.持续生命监测 E.基本生命监测
A.患者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弯曲 B.进针后、注射前,应抽动活塞 C.推注药物的速度宜慢 D.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时,进针要深 E.多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先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再注射无刺激的药物
A.护患合作 B.促进睡眠 C.减少焦虑 D.解除疼痛 E.指导放松
A.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 B.防止脑缺血缺氧 C.减轻脑膜刺激症状 D.防止发生休克 E.预防头痛
A.洗涤红细胞 B.白细胞浓缩悬液 C.血小板浓缩悬液 D.库存血 E.新鲜血
A.浓缩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白细胞浓缩悬液 D.血小板浓缩悬液 E.血浆
A.干纱布 B.红霉素纱布 C.石蜡油纱布 D.凡士林纱布 E.氯霉素眼药水纱布
A.am B.pm C.pc D.ac F.hs
A.口服催吐洗胃法 B.漏斗胃管洗胃法 C.注洗器胃管洗胃法 D.自动洗胃机洗胃法 E.药物导泻清除法
A.减轻局部组织充血 B.促进炎症局限 C.减轻局部疼痛 D.使局部血管扩张减轻充血 E.促进末梢循环
A.乳酸钾 B.乳酸钠 C.氯化钾 D.氢氧化钾 E.高锰酸钾
A.6.6mmHg B.50mmHg C.66mmHg D.124mmHg E.380mmHg
A.维生素K B.维生素C C.维生素B1 D.维生素PP E.维生素B6
A.245nm B.254nm C.425nm D.452nm E.542nm
A.一般情况下可执行口头医嘱 B.医嘱须经医生签字方为有效 C.医嘱须隔日仔细核对一次 D.需下一班执行的医嘱书面注明即可 E.各种通知单次日早晨集中送有关科室
A.1mm B.2mm C.2.5mm D.3mm E.4mm
A.肝功能逐渐好转 B.出现消化不良 C.病情无变化 D.有肝昏迷前兆 E.合并其他腹腔疾病
A.3天 B.12小时 C.24小时 D.半小时 E.6小时
A.促进浅表炎症消退和局限 B.抑制炎症的扩散 C.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D.传导发散体内的热 E.提高痛觉神经的兴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