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某钢厂为扩大生产修建二期工程,占地约1000亩。二期工程主要包括:厂区道路、污水、雨排水管道、供电系统;冷轧车间、镀锌车间、彩涂车间等能源车间及机修、仓库、办公设施。冷轧车间属于大型工业厂房,厂房内有酸洗、轧机等大型设备基础,且数量比较多,施工工期较长。目前,该厂的整体规划图纸及道路、管网、车间等图纸已经会审完毕,具体了开工条件。厂区地点位于某主要交通要道的附近,道路边留有永久经纬坐标控制网和水准控制基础。考虑钢厂的效益,项目的工期比较紧。
问题:
1.根据二期工程的项目内容,如何合理地确定它们的施工程序?如何考虑冷轧车间遇到雨季施工的方案?
2.工程开工前,对道路边已有的控制网及水准基础标高如何与一期工程取得一致?
3.在做施工准备时,对施工现场的准备应做哪些内容?
4.如何提前准备劳动力资源?
背景:
某矿井由混合井与风井一对立井开拓,某施工单位承揽了混合井与风井的井筒施工。在进行工业场地平面布置时,施工单位为了便于炸药库的管理和炸药安全,临时炸药库设置一个库房,容量400t炸药,布置在永久场地围墙外侧;在布置混合井稳车设备及主提升机时为了不占用永久建筑采用设备修理车间的位置,将主提升机布置在距井筒30.5m的位置处(见下图);压风机房布置在两个井筒中间(动力负荷中心)处;水泥库及砂石料场也布置在距离两个井筒比较近的位置;临时变电所布置在工业场地一角,以不影响其他设备设施的布置,并且不占用永久建筑位置;办公室及职工宿舍布置在靠近井筒附近,便于指导现场施工及工人上下班。
问题:
1.简述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2.指出该工业场地平面布置中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背景:
某钢厂为扩大生产修建二期工程,占地约1000亩。二期工程主要包括:厂区道路、污水、雨排水管道、供电系统;冷轧车间、镀锌车间、彩涂车间等能源车间及机修、仓库、办公设施。冷轧车间属于大型工业厂房,厂房内有酸洗、轧机等大型设备基础,且数量比较多,施工工期较长。目前,该厂的整体规划图纸及道路、管网、车间等图纸已经会审完毕,具体了开工条件。厂区地点位于某主要交通要道的附近,道路边留有永久经纬坐标控制网和水准控制基础。考虑钢厂的效益,项目的工期比较紧。
问题:
1.根据二期工程的项目内容,如何合理地确定它们的施工程序?如何考虑冷轧车间遇到雨季施工的方案?
2.工程开工前,对道路边已有的控制网及水准基础标高如何与一期工程取得一致?
3.在做施工准备时,对施工现场的准备应做哪些内容?
4.如何提前准备劳动力资源?
背景:
某新建矿井共有主井、副井和中央风井三个井筒,预计主井井筒施工准备时间20个月,矿井建设关键线路是:主井井筒工程(18)→主井重车线(2)→一水平运输大巷(10)→采区下部车场(2)→采区巷道(12)→工作面准备巷道(2)→工作面设备安装(2)→矿井试运转(2)→矿井投产移交(以上括号内数字为工程施工工期,单位:月)。
问题:
1.该矿井建设总工期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推算?
2.该矿井建井工期和总工期分别是多少?
3.若副井比主井提前结束到底,请预测一下该矿井建井工期。
背景:
某高炉工程在工程开工前,业主与公司签订了施工合同,并就施工进度安排取得了一致意见(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E和G的施工全过程工作共同用一台塔吊;其中由于业主图纸送达延误致使B工作推迟10天。
问题:
1.在原计划网络图的条件下,计算计划工期关键路线,并说出如果先E后G工作使用塔吊,塔吊的合理进场(不闲置)时间。
2.用图示说明先G后E工作使用塔吊的工作关系。
3.在B工作延误条件下,采区先E后G工作使用塔吊,用图示说明工作关系,并确定B工作延误对工期变化是否有影响。
4.在B工作延误10天,塔吊使用顺序为先E后G的条件下,业主提出为确保工期将J工作压缩5天,是否可行?若可行,施工单位提出下列要求:J工作压缩5天增加赶工费25000元,塔吊闲置15天每天补偿塔吊租赁费600元;由于B工作延误10天造成其他有关机械闲置,人员窝工损失等综合损失45000元。施工单位上述要求是否合理?
背景:
某矿山项目建井工程已完成招标工作,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认真地进行了进度控制计划的编制工作。主要包括编制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保证总工期目标不被突破的对策措施;确定施工方案;工程进度的动态管理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工程进度的检查计划;施工总平面图及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计划;制定总工期突破后的补救措施等。工程进行过程中,有关单位进行联合检查,发现施工单位一台主要设备未能如期到位,导致总工期拖延15天;矿场方面原因引起较大设计变更,导致总工期拖延30天;由于地下勘探不明,遭遇老空积水,导致总工期拖延45天(同一工作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停工时间都不在同一时间)。
问题:
1.施工方所进行的进度控制工作是否包含了项目进度控制的整个过程?
2.上述原因导致建井工程拖延多少时间?影响工期的因素属于哪些内容?
3.针对以上因素,可采取哪些赶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