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确定整个治疗方案的全过程 B、医生对治疗方案的要求喝实现 C、计划的确定与检查 D、自动优化评估 E、治疗机执行计划方案
A、放射物理学 B、放射化学 C、放射肿瘤学 D、临床肿瘤学 E、临床剂量学
A、直线引出 B、90度偏转引出 C、270度偏转引出 D、滑雪式引出 E、往返式引出
A、正交法 B、不完整正交法 C、优化法 D、立体平移法 E、变角投影法
A、精确定位 B、精确摆位 C、精确治疗剂量 D、精确治疗时间 E、精确靶区
A、杀灭肿瘤细胞 B、提高肿瘤致死剂量 C、提高正常组织耐受量 D、提高治疗增益比 E、提高剂量率
A、对于半径小区面,由于速度效应会造成靶区剂量降低,因此互相对应的射野应宽些 B、电子束旋转照射比固定野照射深度剂量提高 C、X污染剂量要比固定野治疗增大 D、实际旋转范围要大于有旋转范围 E、准直器下缘与体表间距不得小于35C、M
A、350CGy_400CGy B、400CGy_500CGy C、5000CGy_600CGy D、600CGy_700CGy E、750CGy_800CGy
A、8Cm B、10Cm C、12Cm D、15Cm E、18Cm
A、手足感觉麻木,异常 B、低头有触电感,自背向下肢放射 C、头痛并伴有失眠 D、膝关节僵直,行动不便 E、眩晕并伴有平衡感失调
A、照射时间 B、分割次数 C、受照射体积 D、剂量率 E、受照射深度
A、草伞型 B、溃疡型 C、髓质型 D、腔内型 E、菜花型
A、10度栔型板 B、15度栔型板 C、30度栔型板 D、45度栔型板 E、60度栔型板
A、钴60 B、铯137 C、碘125 D、锎252
A、根据物质学特征,可以保护较深部的正常组织 B、根据物理学特征,可以治疗浅层偏中心的肿瘤 C、无特异的生物效应,因此属于低LE、L射线 D、高能电子束的产生不经过打靶
A、栔型板是剂量补偿 B、在高能X(y)线情况下使用组织补偿器必须贴近皮肤表面以提高皮肤剂量 C、补偿器分为组织补偿器喝剂量补偿器 D、补偿器一般用重金属材料制造 E、补偿器可以用于IMRT技术
A、射线能量 B、照射野面积喝形状 C、源皮距离 D、剂量率 E、组织密度
A、放射实践的正当化 B、放射防护的最优化 C、个人剂量限值 D、保护周围环境的最低值
A、R=80Cm B、R=100Cm C、R=150Cm D、R=200Cm E、R=250Cm
A、靶区平均剂量 B、靶区中位剂量 C、靶去最大剂量 D、靶区模剂量 E、靶区致死量
A、G1期 B、S期 C、G2前期 D、G2前期、M期 E、G0期
A、线性—二次模型(LQ)是以DNA双键断裂造成细胞死亡为理论依据的 B、线性—二次模型(LQ)是以N0.24来描叙不同组织的修复功能 C、线性—二次模型(LQ)是建立在上皮喝皮下组织放射耐受型的基础上,主要适用与5次到30次分割照射范围 D、EA/B比值一般受锁选择的生物效应水平的影响,因而不能反应早反应组织喝晚期反应组织以及肿瘤对剂量反应的差别 E、线性—二次模型(LQ)是细胞模型
A、检查电源、电压、频率、相位等 B、检查设备安全联锁系统是否安全 C、检查设备机械运转情况是否正常 D、检查设备源进出情况是否正常 E、检查射野、剂量及各种指示是否正常
A、患者姓名、性别等 B、治疗体位 C、物理条件 D、处方剂量 E、及时器喝剂量仪的准确性
A、正负0.1°之间 B、正负0.2°之间 C、正负1°之间 D、正负2°之间 E、正负3°之间.
A、电离室发 B、激光灯法 C、治疗床旋转法 D、热释光法 E、前指针法
A、35GY B、45GY C、50GY D、55GY E、60GY
A、体模阶段 B、计划设计 C、计划确定 D、计划执行 E、检查证实系统
A、原子序数 B、原子质量序数 C、和外电子数 D、核内质子数 E、核内中子数
A、32 B、18 C、64 D、8 E、128
A、高速电子把外层电子击出原子之处 B、处在受激状态的光学轨道电子返回到外层轨道的稳定状态 C、处在受激状态的外层轨道电子返回到外层轨道的稳定状态 D、处在受激状态的原子核返回到稳定状态 E、以上都不对
A、频率增长 B、波长增加 C、频率不变 D、频率减小 E、破长不变
A、衰变 B、人工产生 C、天然 D、原子核处于稳定状态 E、稳定
A、27Co57 B、27Co58 C、27Co59 D、27Co60 E、27Co61
A、入=0.693Th B、入=0.693/Th C、入=Th/0.693 D、入=1.44Th E、以上都不对
A、衰败前的电子数 B、衰败时间 C、元素的放射性 D、元素衰败的半衰期 E、射线穿过介质的厚度
A、高速运动的电子作用于靶原子的外层电子 B、高速运动的电子作用于靶原子的内层电子 C、高速运动的电子作用于靶原子的原子核 D、高速运动的电子作用于靶原子的光学轨道电子 E、高速运动的电子作用于靶原子的内层电子和原子核
A、它是X射线的主要成分 B、它的能谱是连锁的 C、这种能谱不能直接用于临床治疗,须加不同材料几厚度的滤过板 D、它是连续谱上叠加的特征普 E、它是最高X射线能量等于入射电子的打靶能量
A、连续谱 B、间断的 C、不连续的 D、不间断的 E、连续铺上叠加特征谱
A、射线能量 B、吸收物质 C、吸收物质的厚度 D、照射时间 E、介质的吸收系数
A、5Cm B、6Cm C、8Cm D、9Cm E、10Cm
A、贯穿物质的能力 B、射线的强度 C、射线的硬度 D、能量 E、半价层
A、测定的半价层必须是直接用于治疗的射线 B、不加吸收片测量强度时和加吸收片测量半价时的条件应保持相同 C、吸收板的位置要靠经电离室 D、电离室周围不应有产生散射的物质 E、射野面积应尽量减小,以能包括电离室的灵敏体积为限
A、1Bq=2.709×10-11Ci B、1Bq=1.709×10-11Ci C、1Bq=2.709×10-10Ci D、1Bq=1.709×10-12Ci E、1Bq=2.709×10-12Ci
A、量热法 B、电离室法 C、胶片法 D、半导体探测器 E、热释光剂量法
A、5MEVN≤E<10MEV1.0Cm B、MEVN≤E<10MEV1.5Cm C、10MEVN≤E<20MEV2.0Cm D、20MEVN≤E<50MEV3.0Cm E、最大吸收剂量所在参数
A、(uCn/p)m/(uCn/p)A为某种介质对空气的质能吸收系数之比 B、(uCn/p)m/(uCn/p)A为某种介质对空气的质能吸收本能之比 C、(uCn/p)m/(uCn/p)A为水对空气的质能阻止本领之比 D、(uCn/p)m/(uCn/p)A为介质中吸收剂量与照射质量的转换系数 E、(uCn/p)m/(uCn/p)A为水中吸收剂量与照射剂量的转换系数
A、使用空腔电离室对吸收剂量是一种直接测量方法 B、胶片法一般采用慢感光胶片即低敏感度工业胶片 C、硫酸亚铁溶液受照射后,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 D、热释光剂量原件可以邮寄,对不同地区不同放疗单位进行工作对比 E、半导体探头比空气电离室的敏感度高出18000多倍,因此可将探头的敏感体积做得很小
A、200KV-X线的等剂量曲线的边缘突然中断 B、200KV-X线的等剂量曲线的边缘散射时多并随时射野增大 C、随能量升高等剂量线由弯曲变平直 D、半影越大等剂量线越弯曲 E、搞等值剂量线外扩,低值等剂量线内收
A、8MEV–10MEV B、10MEV–12MEV C、14MEV–15MEV D、16MEV–17MEV E、18MEV–19MEV
A、百分深度剂量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B、百分深度剂量随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C、百分深度剂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D、百分深度剂量随源皮距的增加而增加 E、百分深度剂量随射线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A、5%-95%等剂量线所包围的范围 B、15%-95%等剂量线所包围的范围 C、10%-80%等剂量线所包围的范围 D、20%-80%等剂量线所包围的范围 E、20%-90%等剂量线所包围的范围
A、修正射线束的倾斜 B、修正身体表面的弯曲 C、修正组织不均匀性的影响 D、改善不规律射野的剂量分布 E、碶形滤过板能起到“补偿滤过‘的作用
A、碶形因数即射线中心轴上深度D处的有、无碶形板是的吸收剂量率之比 B、对高能X线和钴60y线碶形因数的测量深度均为5Cm C、50%等剂量线与中心轴上垂直线的夹角称为碶形角 D、碶形野的百分深度量等于相同射野的无碶形板是的平 E、野的百分深度量与碶形因数的乘积对高能X线,碶形板的材料一般用铅,低能(200kV)X线用铜,实际应用碶形板时,高能比低能好
A、8Cm B、10Cm C、12Cm D、14Cm E、16Cm
A、电子穿射射程正比于电子能量 B、可按公式E、=3×D、后+2ME、V–3ME、V,选取所需要的能量,式中E、为电子束能量,D、为肿瘤或靶区的后援深度 C、同等剂量分布均匀,过最大剂量点后,剂量急剧下降,可保护病变后正常组织 D、建成区剂量分布均匀,过最大剂量点后,剂量急剧下降,可保护变后正常射也 E、高能电子束对表浅及偏位肿瘤的放疗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A、4.0Cm B、5.0Cm C、6.0Cm D、4.5Cm E、6.5Cm
A、合理选择放射源 B、肿瘤剂量要求准确 C、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剂量要均匀 D、尽量的肿瘤区域内,剂量要均匀 E、尽量提高治疗区域的剂量,降低照射区正常组织的剂量 F、保护肿瘤周围要求器官免受照射
A、在最大剂量建成点以前,剂量随深度增加 B、在最大剂量建成点以前,按指数规律衰减 C、皮肤剂量小,随能量增加而增加 D、皮肤剂量小,随能量增加而减小 E、射出剂量,随能量增加而增加
A、高能光子与电子 B、快中子 C、N负介子 D、质子 E、氖核
A、表面剂量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B、从表面到DmAx为剂量建成区,区宽随射线能量增加而增加 C、从DmAx得到D80(D85)为治疗区,剂量梯度变化较小 D、D80(D85)以后,为剂量跌落区,随射线能量增加剂量梯 E、度变徒随电子束能量增加,皮肤剂量和尾部剂量增加
A、5% B、4.2% C、3.6% D、2.5% E、2%
A、<2mm B、<4mm C、<3mm D、<5mm E、<6mm
A、正负5% B、正负3% C、正负2% D、正负1%
A、正负1% B、正负2% C、正负2.5% D、正负3% E、正负5%
A、靶区(病变)一致 B、照射区一致 C、治疗区一致 D、临床靶区一致 E、以上都错
A、201和30个5000Ci B、B30和201个5000Ci C、201和30个5000Ci D、201和30个6000Ci E、201和201个5000Ci
A、0mm–5mm B、5mm–30mm C、5mm–40mm D、5mm–50mm E、5mm–100mm
A、放射性核素源强较小 B、放射距离较短 C、放射能量损失较小 D、大部分能量被组织吸收 E、射线必须经过皮肤
A、碘125 B、锶901 C、铱192 D、钴60 E、钯103
A、临界X线治疗 B、接触X线治疗 C、浅层X线治疗 D、中介X线治疗 E、深层X线治疗
A、SnAlCu B、CuSnAl C、AlCuSn D、SnCuAi E、AlCuSn
A、KV B、KEV C、HVL D、MA E、MV
A、300KV铜+铝 B、300KV铝+蜡 C、300KV铜 D、300KV铝+铅 E、300KV锡+铅
A、Bq B、MBqq C、Ci D、克雷当量 E、Rmm
A、分子 B、质子 C、电子 D、中子 E、都不是
A、直线加速器 B、回旋加速器 C、环形加速器 D、共振与非共振直线加速器 E、中子发生器
A、磁控管 B、隔离器 C、波导 D、环流器 E、吸收负载
A、1000MHZ B、2000MHZ C、3000MHZ D、4000MHZ E、5000MHZ
A、0MW–1MW B、1MW-5MW C、3MW–10MW D、5MW–30MW E、7MW–50MW
A、聚焦线圈 B、导向线圈 C、偏转磁铁 D、隔离器 E、对中线圈
A、10负1次方 B、10负2次方 C、10负4次方 D、10负7次方 E、10负10次方
A、分流阻抗高 B、频率稳定性好 C、束流负载影响小 D、结构紧凑体积小 E、加速管长
A、高压联锁 B、射线泄漏联锁 C、剂量偏差联锁 D、真空联锁 E、温度控制联锁
A、加速管 B、焦距线圈 C、钛泵 D、靶 E、磁铁
A、1956年 B、1963年 C、1977年 D、1980年 E、1982年
A、射线种类 B、能量选择 C、工作频率漂移 D、三道输出剂量监测 E、机头、机架角、治疗床运动限制
A、均整控制系统 B、电子束打靶位置偏移 C、束流变化 D、能谱改变 E、加速器能量异常
A、普通x线治疗机 B、钴60远距离治疗机 C、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D、医用电子感应加速器 E、医用电子回旋加速器
A、正较法 B、不完整正交法 C、同中心投影 D、立体平移 E、变角投影
A、2.7天 B、59.6天 C、74.2天 D、14.3天 E、5.26年
A、人体腔道、食管内照射 B、组织间插植照射 C、模板敷贴照射 D、电子束术中照射 E、术中置管术后照射
A、每个接近斤距离治疗的患者,需照定位片明确靶区 B、选择源留角位片明确靶区、选择源留角位、进行空间重建 B、照2张以上定位片来明确施源器,与靶区及周围关系 C、医生可根据经验,参考标准模式剂量图实施治疗,简化程序 D、定位照片可有5种重建方法选择 E、同中心投影重建法,临床使用较普遍
A、诊断与治疗体位不相同,所获影像性息不能直接定位和计划 B、诊断机F段。模拟机F长 C、诊断影像不适宜治疗前的模拟 D、诊断机光栅与治疗机准直器结构有差异 E、诊断机与模拟机都是X线机
A、可做靶区与器官重建、有效扫描野比CT机大、方便2D计划设计 B、可做3D图像重建、有扫描秒比CT机大、方面2D计划设计 C、可做3D图像重建、有扫描秒比CT机小、方面2D计划设计 D、可重速DRR图像、有扫描秒比CT机大、方面2D计划设计 E、不能做3D图像重建、有扫描秒比CT机大、方面2D计划设计
A、保证治疗体位的重建 B、可以检查升床的标准性 C、可以校正患者体位是否躺平 D、可以校正患者体位是否躺正 E、可以校正照射野大小是否正确
A、减少重要器官的剂量 B、改善射野的剂量分布 C、变规则射野为不规则射野,以保护射野内重要器官 D、修正治疗方案 E、编野照射
A、70°9.4g/Cm3 B、80°10g/Cm3 C、70°11g/Cm3 D、80°11.4g/Cm3 E、100°13g/Cm3
A、前野或水平野照射 B、后野能痛过无遮挡床面的照射 C、弧形照射 D、适性照射 E、全脊髓照射
A、电子束选地熔点铅块 B、电子束选铅块 C、中子束选铅块 D、X线选低让你观点铅块 E、X先束选铅块
A、石膏碰带 B、水解塑料(网、块)热固体 C、发泡塑料固体成型 D、沙袋 E、机械固定器
A、0.5Cm–1.0Cm B、1Cm–2.0Cm C、2Cm–5Cm D、5Cm–6Cm E、6Cm–7Cm
A、术前放疗 B、术后放疗 C、姑息放疗 D、根治放疗 E、一般治疗
A、正负45° B、正负50° C、正负55° D、正负60° E、正负60°
A、尽量保护正常的肺组织 B、不必保护正常肺组织 C、治疗过程中不考虑脊髓受量 D、不必挡铅 E、不考虑病灶位置
A、上届在锁骨上,下届在乳房皱襞处 B、上届在第一前肋水平,下届在乳房下 C、上届在第而前肋水平,下届在乳房皱襞处下2Cm D、上届在声带,下届在病灶下2CM E、上届在胸墎入口,下届在乳房皱襞处
A、保护肺门淋巴结 B、保护锁骨上下淋巴结 C、只保护肺 D、需保护喉头、宏骨、肺、心脏脊髓等重要器官 E、不考虑保护重要器官
A、3Cm×3Cm至4Cm×4Cm之间 B、4Cm×4Cm至5.5Cm×5.5Cm之间 C、根据病情透视下确定 D、5Cm×5Cm至6Cm×6Cm之间 E、3.5Cm×3.5Cm至4.5Cm×4.5Cm之间
A、X片 B、临床检查 C、病理 D、CT\MR喝临床检查 E、转移淋巴结
A、源皮距为100Cm后不要再升降床 B、源皮距为100Cm后可再升降床 C、源皮距为100Cm后不可平移床 D、不用对源皮距机架角小于正负7°时可以挡铅
A、牢记重要组织器官的放射耐受量 B、选择正常组织受照最低的照射技术 C、选择不同能量的射线治疗不同的深度 D、选择挡铅、补偿板等来的减少正常组织受量 E、射线能量越高越好
A、额叶 B、顶叶 C、底叶 E、蹑叶 D、枕叶
A、呼吸、血循环障碍 B、视力改变 C、呕吐 D、声带麻痹 E、语言障碍
A、下咽癌 B、口腔癌 C、喉癌 D、鼻咽癌 E、扁桃体癌
A、韧带软骨等组织 B、淋巴管少 C、耐受量高 D、早期发现 E、以上均不正确
A、颅咽管癌 B、脊索瘤 C、垂体瘤 D、胆脂瘤 E、畸胎瘤
A、颈段 B、上段 C、中段 D、下段 E、上中段
A、左叶 B、右叶 C、肺门区 D、胸上区 E、隆突
A、麟癌 B、腺癌 C、未分化癌 D、原位癌 E、粘液癌
A、病情较晚 B、照射野受到肺喝脊髓的限制 C、转移常常超出照射野之外 D、易侵润邻近的器官组织 E、善型食管癌放疗后
A、支气管粘膜癌 B、肺尖癌 C、气管癌 D、周边性肺癌 E、肺转移癌
A、全淋巴结照射 B、斗篷野 C、倒Y野 D、锄形野 E、盆骨野
A、淋巴细胞为主型 B、结节硬化型 C、纤维恶型 D、混合细胞型 E、淋巴细胞消减型
A、韦氏环及颈淋巴结 B、胃肠道 C、腹腔淋巴结 D、A+B E、A+B+C
A、前后径1/2 B、前后径1/3 C、前后径1/4 D、前后径3/4 E、前后径2/3
A、膈下淋巴区域及肠胃导蔓延 B、胃肠道 C、纵隔及肺门 D、锁骨上淋巴结 E、腹主动脉旁
A、精原细胞瘤 B、胚胎瘤 C、畸胎瘤 D、绒毛膜瘤 E、未分化瘤
A、乳腺外侧组 B、肩押下组喝中央组 C、腋筋脉组 D、锁骨下筋脉组 E、颈内颈外组
A、较大侵润癌 C、肿瘤已扩展到膀胱外及周围组织 B、扩散到盆腔淋巴结,前列腺 D、膀胱内多个侵润性肿瘤 E、复发性膀胱癌
A、18Cm×14Cm B、20Cm×20Cm C、16Cm×10Cm D、10Cm×10Cm E、14Cm×18Cm
A、腺癌 B、鳞状细胞癌 C、未分化癌 D、混合细胞癌 E、粘液细胞癌
A、10Cm×15Cm B、8Cm×14Cm C、6Cm×15Cm D、8Cm×10Cm E、6Cm×10Cm
A、子宫 B、宫颈 C、阴道 D、膀胱 E、直肠
A、将上衣脱掉需把照射全部暴露 B、将治疗床降于低位,便于病人上床 C、病人头部位于治疗床机架一端 D、病人侧卧于治疗床面 E、降治疗所用的固定装置及填充物准备好
A、按医照射面积摆位 B、按射野中心十字摆位 C、按体表矩形野摆位 D、按体表示野摆位 E、按等效方野摆位
A、源皮距固定 B、不使用源轴距对距离 C、先给好角度再多源皮距 D、限皮距较大 E、一般采用中心十字照射野
A、源皮距 B、机架角 C、体位 D、射野中心 E、都会影响
A、性能稳定 B、激光线束清晰 C、激光线束粗 D、需要定期校对 E、定位精确
A、200KV深部X线 B、6MEV–8MEV电子线 C、14MEV电子线 D、6MV–8M高能X线或钴60Y射线 E、10MEV电子线
A、垂体 B、眼睛 C、脑干 D、颅底 E、舌
A、根据病人x光片确定适形野 B、根据CT\MRI。做治疗计划 C、直接在模拟机下勾画射野 D、利用X光片做整体挡铅 E、医生根据经验直接在皮肤上画野
A、患侧乳房 B、内乳淋巴区 C、腋下淋巴去 D、锁骨上淋巴区 E、颌下淋巴结
A、锁骨上淋巴结 B、腋下令巴结 C、患侧肺或心脏 D、患侧乳房、胸壁、内汝淋巴结 E、患侧乳房、胸壁
A、前野取仰卧位后野俯卧位 B、要求病人躺平、躺正,用激光定位灯校正好人体横轴体位 C、对准源皮距、射野中心、及定位标记 D、安治疗单要求照射前野或后野准备好相应的铅挡块 E、先放准铅块,再对源皮距
A、适用于任何深部肿瘤 B、只适用于上额窦LA C、只适用乳腺切线野 D、只适用喉LA平照射 E、只起组织你补偿作用
A、总剂量 B、屏蔽挡铅的透射剂量 C、主要器官剂量 D、照射部位剂量均匀性 E、输出剂量率
A、2MEV B、4MEV C、6MEV D、8MEV E、10MEV
A、全脑照射注意挡铅不应该照射的部位 B、注意照射宽度不颈宽不一致,防止上颈脊髓剂量过高 C、全脊髓照分野时不留空 D、初期照射剂量不宜过高,以免引起急性放射性脊髓病 E、全脊髓照射要保持头脑颈水平
A、可以确定照射野长度喝宽度 B、可以确定升床高度 C、可以选择最佳机架角,小机头方位角 D、可以选择给多少肿瘤剂量 E、可以悬着食管病变具体表近点,是肺部少受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