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肺炎球菌 B.葡萄球菌 C.军团菌 D.克雷伯杆菌 E.铜绿假单胞菌
A.医院 B.患者 C.医务人员 D.肇事司机 E.血站
A.砷和氮 B.铁和铝 C.氮和磷 D.甲基汞和磷 E.有机氧和有机磷
A.卫生行政部门 B.医疗保险部门 C.税务管理部门 D.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E.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A.并发症 B.医疗意外 C.医疗责任事故 D.医疗技术事故 E.严重医疗差错
A.5000元以下 B.1万元以下 C.2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下 E.10万元以下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 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A.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做出结论 B.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做出结论 C.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D.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E.服药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可以认为有效
A.A型行为 B.B型行为 C.C型行为 D.D型行为 E.E型行为
A.系统脱敏 B.厌恶疗法 C.放松训练 D.生物反馈 E.精神分析
A.角色行为强化 B.角色行为缺如 C.角色行为异常 D.角色行为减退 E.角色行为冲突
A.幻觉 B.错觉 C.继发性妄想 D.原发性妄想 E.感知综合障碍
A.出走 B.自杀 C.伤人 D.毁物 E.攻击行为
A.用转变注意力的方法来矫正 B.厌恶刺激与不良行为相结合 C.环境因素和操作动作相结合 D.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相结合 E.通过对不良行为的认识来矫正
A.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中度 B.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度 C.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型 D.乙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重型 E.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
女性,20岁。发热1周伴食欲缺乏、软弱。查体:体温39.6℃,脉搏74次/分,肝肋下2.0cm,脾肋下1.0cm。WBC2.6×109/L,N0.85,L0.14,()。
A.血培养 B.便培养 C.尿培养 D.胆汁培养 E.肥达反应
A.轻型 B.重型 C.普通型 D.中毒型 E.慢性型
A.血吸虫病 B.阿米巴痢疾 C.细菌性痢疾 D.溃疡性结肠炎 E.伤寒合并肠出血
A.肺泡张力增高 B.大支气管狭窄 C.大支气管梗阻 D.呼吸面积减少 E.小支气管狭窄
A.血沉 B.PPD试验 C.痰检抗酸杆菌 D.痰TB-DNA E.血清中结核抗体
A.肺炎 B.肺结核 C.支气管扩张 D.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E.肺癌
男性,30岁。因发作性喘息10年,再次发作1周入院。查体:右肺满布哮鸣音,左上肺呼吸音消失,心率118次/分,FEV1占预计值64%。经“氨茶碱、糖皮质激素”等静脉滴注治疗,喘息仍不能缓解。考虑最可能的原因是并发()。
A.气胸 B.感染 C.严重脱水 D.严重缺氧 E.过敏原未清除
A.黄体功能不全 B.黄体萎缩不全 C.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D.子宫内膜息肉 E.子宫黏膜下肌瘤
A.阿托品静注 B.氯丙嗪肌注 C.哌替啶肌注 D.地西泮静推 E.苯巴比妥钠肌注
A.加胰岛素治疗 B.加磺脲类降糖药物 C.加双胍类降糖药物 D.加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 E.维持原饮食治疗和运动
A.糖尿病肾病 B.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C.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结石 D.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 E.糖尿病合并膀胱肿瘤
A.尿游离皮质醇 B.血浆皮质醇 C.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D.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E.血皮质醇昼夜节律
A.抗甲状腺抗体 B.甲状腺核素扫描 C.血TSH、FT3、FT4 D.甲状腺131I掇取率 E.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