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按阶梯给药 B.口服给药 C.按时给药 D.个体化用药 E.辅助用药
A.30%硫酸镁 B.50%乙醇 C.70%乙醇 D.95%乙醇 E.50%硫酸镁
A.椎动脉型颈椎病 B.脊髓型颈椎病 C.颈型颈椎病 D.交感型颈椎病 E.神经根型颈椎病
A.休克期1~2天应进食流质饮食 B.康复期应选择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C.感染期优质蛋白质应供给热量的70% D.感染期应静脉营养和口服相结合 E.休克期应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
A.去除一切不良气味及不良视觉印象 B.保持进食环境清洁、卫生、空气新鲜 C.协助患者洗手及清洁口腔 D.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进食姿势 E.做好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工作
A.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 B.减轻疼痛 C.减轻深部出血 D.降低脑细胞需氧量 E.保暖与舒适
A.定时间 B.定听诊器 C.定人员 D.定血压计 E.定部位
A.急性肠梗阻 B.大量呕吐 C.大面积烧伤早期 D.高热 E.肠外瘘
A.丝脉 B.洪脉 C.缓脉 D.绌脉 E.奇脉
A.0度为能独立,可能参加活动 B.1度为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如拐杖、轮椅) C.2度为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 D.3度为既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 E.4度为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
A.将沸点提高到105℃ B.增强杀菌效果 C.去污防锈 D.预防玻璃类物品破裂 E.增加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
A.腹痛 B.恶心、呕吐 C.体温正常 D.腹膜刺激征 E.肠鸣音亢进
A.燃烧法 B.煮沸法 C.浸泡法 D.高压蒸气灭菌法 E.电离辐射灭菌法
A.使用前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取得同意 B.严格掌握约束带的适应证 C.约束带下必须垫衬垫,松紧适宜 D.每2小时放松一次 E.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
A.及时、准确 B.字体清楚、端正 C.均用篮钢笔书写 D.内容简明扼要 E.眉栏页码填写齐全
A.听力障碍者 B.视力障碍者 C.谵妄躁动者 D.意识不清者 E.婴儿进行输液时
A.血浆约为体重的5% B.细胞内液约为体重的40% C.组织间液约为体重的15% D.细胞外液约为体重的20% E.它们之间是非动态平衡
A.无肌紧张或反跳痛 B.持续性钝痛或胀痛 C.持续性锐痛 D.阵发性绞痛 E.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
A.外界气温升高时 B.刚运动后 C.平卧位 D.睡眠不佳 E.午后
A.肛管排气 B.适当应用止痛药 C.拔除肛内填塞过紧的敷料 D.常规局部热敷缓解痉挛 E.应用解痉药物
A.门腔静脉分流术 B.脾腔静脉分流术 C.肾腔静脉分流术 D.肠系膜上、下腔静脉分流术 E.脾肾静脉分流术
A.忌讳型 B.冲动性 C.紧张型 D.焦虑、恐惧型 E.欠缺型
A.动脉压降低 B.动脉压升高 C.颈静脉怒张 D.脉搏微弱,心音遥远 E.静脉压升高
A.头面部烧伤者 B.昏迷的患者 C.特大面积烧伤者 D.心力衰竭的患者 E.休克患者
A.伤口内残留缝线 B.年龄 C.低蛋白血症 D.性别 E.慢性疾病
A.应用洛赛克预防应激性胃溃疡发生 B.术后第1周常规检查血、尿、便常规、全套生化、超声心动图 C.胸片检查1次/天 D.在服药后的第3天监测环孢霉素A(CsA.浓度,根据浓度及时调节CsA用量 E.应用免疫抑制剂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A.心包积血 B.通气障碍 C.剧烈的疼痛 D.刺激肺门、纵隔神经,引起中枢调节作用失常 E.纵隔受压
A.支撑作用 B.促进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 C.排出腹腔坏死组织 D.排出腹腔脓液 E.引流腹腔内积气
A.低心排出量 B.DIC C.全血、血浆或水盐丧失 D.低血压 E.低中心静脉压
A.纤维蛋白原升高 B.游离血红蛋白升高 C.红细胞破坏 D.溶酶激活 E.血小板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