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持续性隐痛 B.阵发性剧痛 C.间歇性隐痛 D.持续性剧痛 E.持续性刀割样疼痛
A.口镜和敷料镊 B.口镜和一手的拇指 C.敷料镊和一手的示指 D.一手的拇指和示指 E.分别用双手的拇指和示指
A.坐位,头略仰起 B.坐位,两眼平视 C.坐位,头稍低略偏向受检测 D.自由体位,肌肉放松 E.平卧位,头偏健侧
A.布类 B.吸收性明胶海绵 C.棉花 D.橡胶制品 E.纱布
A.适用于耐热、耐温物品 B.损伤刀刃的锋利性 C.消毒时间应自器械浸入开始计算,一般需15~20分钟 D.对于肝炎患者污染的器械,应煮沸30分钟 E.加入2%碳酸氢钠可缩短消毒时间,并可防锈
A.进针过深 B.打结过松 C.组织过少 D.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小于皮下间距 E.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大于皮下间距
A.应检查拔除的牙是否完整 B.应检查拔除的牙根数目是否符合 C.刮除拔牙创内肉芽组织 D.复位扩大的牙槽窝 E.将消毒纱布填入牙槽窝
A.晕厥 B.过敏 C.牙关紧闭 D.暂时性面瘫 E.低氧血症
A.咬肌间隙 B.翼下颌间隙 C.颊间隙 D.翼腭间隙 E.咽旁间隙
A.舌不能伸出 B.舌部诸肌松弛 C.舌后1/3味觉消失 D.舌后1/3感觉消失 E.舌前2/3感觉及味觉消失
A.对于较大面积的静脉渗血,可用冷盐水纱布压迫止血 B.骨髓腔或骨孔内的出血可用骨蜡填塞止血 C.腔窦内出血及颈静脉破裂出血不能缝扎时,可用碘仿纱条填塞压迫止血 D.对于局限性出血又查不到明显出血点的疏松组织出血区,可用荷包式或多圈式缝扎压迫止血 E.如组织基底移动性差,不能缝合或缝合效果不佳时,可转移邻近肌肉或其他组织覆盖填塞加压止血
A.牙钳由钳喙、关节及钳柄3部分构成 B.钳喙尖的位置应置于牙颈下方的根部 C.钳喙的长轴应与牙长轴平行 D.牙挺由杆和柄两部分组成 E.牙挺作用的原理有杠杆原理、楔原理和轮轴原理
A.低位水平阻生 B.近中垂直阻生 C.高位远中阻生 D.倒置阻生 E.舌向阻生
A.1~2个月 B.3~6个月 C.7~9个月 D.10~12个月 E.12个月以上
A.1小时 B.第1天 C.3~4天 D.5~6天 E.1周
A.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在60mg/L以上可考虑拔牙 B.急性白血病为拔牙禁忌证 C.血友病患者拔牙,应补充凝血因子 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不百拔牙 E.慢性白血病患者拔牙时应与专科医生合作
A.口角至两侧外眦的三角区 B.鼻尖至两侧内眦的三角区 C.鼻翼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 D.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 E.鼻根至两侧鼻翼的三角区
A.拔除患牙 B.龈袋烧灼 C.龈袋冲洗上药 D.切开引流 E.开髓引流
A.上颌磨牙 B.上颌侧切牙 C.上颌第三磨牙 D.下颌磨牙 E.下颌前磨牙
A.在颊部下颌前庭沟之上作牙槽骨平行切口 B.腮腺导管口之下作垂直切口 C.在颊部上颌前庭沟之下作水平切口 D.在下颌前庭沟之上作垂直切口 E.在上颌前庭沟之下作垂直切口
A.骨密质增生 B.骨松质溶解破坏 C.骨膜反应活跃 D.少量新骨形成 E.骨松质硬化
A.牙周洁治 B.治疗可以保留的龋齿 C.拔除无法治愈的病牙 D.去除口内金属义齿 E.活动义齿修复口内缺失牙
A.1周 B.2~3周 C.4~6周 D.7~8周 E.8周以上
A.伤及气管后壁 B.引起喉狭窄 C.损伤食管 D.损伤无名动脉 E.损伤甲状腺下动脉
A.颏部正中线状骨折 B.一侧颏孔区骨折 C.双侧颏孔区骨折 D.下颌角部骨折 E.髁突骨折
A.尽量保持舌的长度 B.采用小针细线缝合 C.距创缘稍远进针 D.最好加用褥式缝合 E.进针要深些
A.下颌骨喙突 B.下颌骨体部 C.下颌骨升支部 D.下颌骨髁突 E.颌骨牙槽突
A.面部肌肉的作用 B.外力的方向 C.上颌骨重力作用 D.上颌骨与翼突同时骨折时,翼内肌的牵拉作用 E.上颌骨与翼突同时骨折时,翼外肌的牵拉作用
A.颌骨骨折 B.下颌角区骨折 C.下颌升支部骨折 D.颧弓骨折 E.对侧颏孔区或颏部骨折
A.单颌牙弓夹板结扎复位固定 B.颌间结扎牵引复位固定 C.颌间结扎固定 D.颌间结扎加颅颌绷带复位固定 E.骨间固定加牙弓夹板固定
A.腮腺浅叶肿瘤 B.下颌下腺肿瘤 C.硬腭肿瘤 D.舌体部肿瘤 E.舌下腺肿瘤
A.皮脂腺囊肿和皮样囊肿 B.皮脂腺囊肿和表皮样囊肿 C.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结构 D.皮脂腺囊肿和甲状舌管囊肿 E.皮样囊肿和甲状舌管囊肿
A.皮脂腺囊肿 B.皮样囊肿 C.表皮样囊肿 D.鳃裂囊肿 E.甲状舌管囊肿
A.上颌前牙区 B.上颌磨牙区 C.上颌尖牙区 D.下颌升支及磨牙区 E.下颌前牙区
A.下前牙区 B.上前牙区 C.尖牙 D.前磨牙区 E.磨牙区
A.牙挫伤主要伤及牙周膜、牙髓和牙槽骨 B.牙脱位的治疗以保存牙为原则 C.轻度牙挫伤可不作特殊治疗 D.牙脱位时可伴有牙龈撕裂或牙槽突骨折 E.完全脱落牙若离体时间不长可行牙再植术
A.在肿物边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切取0.5~1.0cm的一块楔形组织 B.黏膜病变标本取材不应小于0.2cm×0.6cm C.尽量多切除病变组织 D.不应使用染料类消毒剂 E.不要在坏死部位切取,术中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A.脑部 B.肺部 C.肝部 D.消化道 E.骨组织
A.恶性黑色素瘤 B.颌骨骨肉瘤 C.脂肪肉瘤 D.恶性淋巴瘤 E.基底细胞癌
A.以鳞癌为最常见 B.早期无症状而不易发觉 C.肿瘤发生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临床症状(如鼻塞、复视、张口受限等) D.早期即有明显的骨质破坏 E.远处转移较少见
A.黏液表皮样癌 B.腺泡细胞癌 C.腺样囊性癌 D.腺癌 E.导管癌
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多见 B.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 C.肿瘤质地硬,呈结节状 D.肿瘤生长缓慢,可伴有明显疼痛 E.混合瘤常发生于腮腺
A.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B.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C.流行性腮腺炎 D.干燥综合征 E.腮腺良性肥大
A.主要致病菌是链球菌 B.常见于腹部大手术后 C.常见于高热或禁食的患者 D.常见于体质虚弱、长期卧床的患者 E.常见于急性传染病或脓毒血症的患者
A.血源性感染 B.淋巴源性感染 C.逆行性感染 D.损伤性感染 E.医源性感染
A.以示、中、无名指3指提拉式扪诊为宜 B.以示、中、无名指3指平触为宜 C.双手双合诊 D.双指合诊 E.以拇指、示指挤触
A.多形性腺瘤 B.黏液表皮样癌 C.腺样囊性癌 D.腺泡细胞癌 E.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沃辛瘤)
A.最常见于下颌下腺,其次为腭部小唾液腺 B.颈淋巴结转移率低 C.浸润性极强,易沿神经扩散 D.易血行转移至肺 E.不能依据有无骨质破坏来判断颌骨是否被肿瘤侵犯
A.女性多于男性,发生于腮腺者居多 B.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很少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C.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淋巴结转移率高 D.高分化和低分化者均应作选择性颈清 E.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较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常见
A.低于下颌骨下缘0.5~1.0cm B.高于下颌骨下缘0.5cm左右 C.低于下颌骨下缘1.5~2.0cm D.平齐下颌骨下缘 E.低于下颌骨下缘2cm以下
A.脑 B.骨 C.肝 D.肾 E.肺
A.50~60岁 B.20岁以内 C.20~30岁 D.40~50岁 E.60岁以上
A.颏点偏向健侧 B.颏点偏向患侧 C.患侧面部狭长 D.健侧面部丰满 E.下前牙反
A.真性关节强直 B.关节内强直 C.关节内纤维性粘连 D.关节内骨性粘连 E.颌间挛缩
A.X线平片 B.关节造影 C.颞下颌关节内镜 D.CT E.MRI
A.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B.疼痛可自发,也可由刺激“扳机点”引起 C.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无论病程长短,神经系统检查极少有阳性体征 D.角膜反射的改变常提示为器质性三叉神经痛 E.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是苯妥英钠
A.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畸形 B.目前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C.唇裂常与腭裂伴发 D.右侧多于左侧 E.男性多于女性
A.外科手术整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B.应采用综合序列治疗来达到功能与外形的恢复 C.单纯唇裂患者无法形成“腭咽闭合” D.腭裂患者术后应作语音训练 E.颌骨继发畸形的治疗常在6岁以后进行
A.出生后即刻 B.1~2个月 C.3~6个月 D.7~12个月 E.1~2岁
A.传统兰式手术 B.单瓣后推术 C.岛状瓣手术 D.腭帆提肌重建术 E.咽后壁组织瓣转移
A.术后半流食 B.术后流食,1周后改半流食 C.术后流食,半个月后改半流食 D.术后2周可进普食 E.术后1周禁食,静脉补给能量
A.牙颌面畸形患者必然存在错 B.正颌外科是以研究和诊治牙颌面畸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C.常见的颌骨发育畸形包括过度发育与发育不足两大类 D.畸形可以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 E.错完全可以反映和代表牙颌面畸形基本的病变特征
A.吻合口的血管内膜应紧密接触 B.血管外膜可植入吻合口 C.吻合口不产生狭窄 D.吻合后的血管应无张力 E.针距边距大小对吻合效果有影响
A.按皮肤厚度分为表层皮片、中厚皮片及全厚皮片 B.皮片愈薄生活力愈强,移植后收缩愈大 C.中厚皮片包括表皮及真皮全层 D.面颈部植皮多采用全厚或厚中厚皮片 E.有感染的肉芽创面只能采用表层皮片移植
A.瞳孔明显散大 B.测不到血压 C.昏迷 D.呼吸停止 E.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
A.小动脉病变 B.动脉中层硬化 C.细小动脉硬化 D.大动脉炎症 E.主动脉及其分支的粥样硬化
A.梗死面积超过左心室的40% B.出现复发性梗死 C.高血凝状态 D.高血压持续升高 E.采用溶栓治疗时
A.肝动脉 B.肝静脉 C.淋巴管 D.胆管系 E.肝门静脉
A.阴道助产分娩 B.羊水栓塞 C.剖宫产分娩 D.产后出血 E.心力衰竭与感染
某患者拔除,2小时后仍出血不止。检查发现颊侧牙龈撕裂,渗血明显。最好采用以下哪种方法止血()。
A.吸收性明胶海绵十纱球压迫 B.碘仿纱条填塞 C.全身应用止血药物 D.缝合撕裂牙龈 E.结扎颈外动脉
A.撕裂伤 B.挫裂伤 C.挫伤 D.擦伤 E.撕脱伤
A.缝合撕裂牙龈 B.复位上颌牙槽突 C.单颌结扎固定 D.颌间结扎固定 E.调,避免上下前牙早接触
A.采取侧卧位 B.采取仰卧位 C.采取俯卧位,额部垫高 D.随时观察伤情变化,防止窒息和休克发生 E.疑有颈椎损伤的伤员,颈下应放置小枕,头部左右两侧用小枕固定
A.右侧急性下颌下腺炎 B.右侧急性下颌下淋巴结炎 C.右侧下颌下腺导管结石 D.舌下腺切除术中误扎右下颌下腺导管 E.过敏反应
A.硬化剂治疗 B.手术切除 C.冷冻治疗 D.激光治疗 E.应先观察,如发展迅速,给予一定的干预治疗
A.抗炎治疗 B.抗过敏治疗 C.手术治疗 D.化疗 E.放疗
A.2周 B.3周 C.1个月 D.3个月 E.6个月
A.下颌横断片 B.下颌骨侧位片 C.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 D.下颌骨后前位片 E.下颌升支切线位片
A.翼片 B.下颌骨侧位片 C.下颌体腔片 D.下颌后前位片 E.下颌横断片
A.肺炎支原体 B.肺炎克雷伯菌 C.肺炎链球菌 D.肺炎衣原体 E.金黄色葡萄球菌
A.吸收性明胶海绵和各种粉剂 B.棉织品和橡胶制品 C.凡士林和油脂 D.玻璃和陶瓷 E.液状石蜡
A.仅消毒,不铺消毒巾 B.孔巾铺置法 C.包头法 D.三角形手术野铺巾法 E.四边形手术野铺巾法
A.烦躁不安,出汗 B.脉搏慢而弱 C.“三凹”体征 D.口唇发绀 E.血压下降
A.100ml B.80~90ml C.60~70ml D.40~50ml E.20~30ml
A.甲状舌管囊肿 B.舌下腺囊肿 C.唾液腺囊肿 D.皮脂腺囊肿 E.根端囊肿
A.排出脓液以达消炎解毒目的 B.减少局部疼痛肿胀 C.预防窒息发生 D.预防并发边缘性骨髓炎 E.切取组织送检
A.体位移动试验阳性 B.表面皮温高 C.扪诊有震颤感 D.听诊有吹风样杂音 E.肿瘤高起呈念珠状
A.每日更换敷料 B.创口湿敷 C.创口每日冲洗 D.创口一般可一期缝合,并适当引流 E.创口应进行严密缝合,不必放引流物
A.休克 B.晕厥 C.药物过敏 D.药物中毒 E.中枢神经麻醉
A.冷冻麻醉 B.表面麻醉 C.骨膜上浸润麻醉 D.牙周膜注射浸润麻醉 E.阻滞麻醉
A.血友病 B.高血压 C.冠心病 D.慢性肝炎 E.急性白血病
A.血运较下颌骨丰富 B.抗感染能力强 C.骨折愈合较下颌骨迅速 D.具有单源性血供特点 E.外伤后出血较多
A.同侧舌前2/3 B.同侧舌中1/3 C.同侧舌后1/3 D.舌尖 E.全舌
A.2.5% B.2.0% C.1.5% D.1% E.0.5%
A.10个字 B.20个字 C.30个字 D.40个字 E.50个字
A.软组织畸形 B.骨组织畸形 C.咬合错乱 D.吸吮、进食和语言障碍 E.心理障碍
A.亲脂性高 B.易穿透黏膜 C.不引起过敏反应 D.可用于浸润麻醉 E.可与磺胺类药物同用
A.不对称牙颌面畸形 B.复合性牙颌面畸形 C.牙源性错畸形 D.短面畸形 E.长面畸形
A.陶瓷 B.钛 C.玻璃碳 D.树脂 E.不锈钢
A.面静脉,颈内静脉 B.颞浅静脉,内眦静脉 C.面前静脉,颞浅静脉,颈内静脉 D.面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 E.眶内静脉,面静脉
A.越容易成活 B.越能耐受摩擦 C.色泽变化越大 D.收缩越大 E.质地越脆
A.牙源性感染 B.口腔黏膜感染 C.颜面部皮肤损伤 D.面部疖痈 E.上呼吸道感染及扁桃体炎
A.病原菌毒力强 B.静脉多无瓣膜 C.颜面部血液循环丰富 D.颜面表情肌的活动 E.感染侵入面静脉时血栓形成,致静脉回流受阻
A.平行 B.成25°角 C.成30°角 D.成45°角 E.成60°角
A.上颌骨骨髓炎 B.上颌第一前磨牙化脓性炎症 C.上颌尖牙化脓性炎症 D.上颌第二磨牙根尖化脓性炎症 E.上唇底部化脓性炎症
A.病毒感染 B.化脓性感染 C.风湿性疾病 D.遗传疾病 E.面部、耳部遭受风寒侵袭
A.口底蜂窝织炎 B.结核性淋巴结炎 C.化脓性淋巴结炎 D.化脓性下颌下腺炎 E.颈部转移癌坏死
A.第三磨牙 B.第二磨牙 C.第一磨牙 D.第二前磨牙 E.第一前磨牙
A.成簇的小水疱,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 B.口腔寻常狼疮 C.珠光白色条纹 D.唇红黏膜出现放射状或平行排列的细白纹 E.靶状红斑
A.下颌升支外侧 B.下颌升支前缘向上 C.下颌磨牙舌侧后下方和下颌支内侧面 D.乙状切迹中点与颧弓中点之间 E.上颌结节后上方
的牙周膜、牙槽骨及唇侧牙龈受哪一神经支配()。
A.上牙槽前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 D.鼻腭神经 E.腭前神经
及的近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及颊侧牙龈受哪一神经支配()。
及腭根及远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受哪一神经支配()。
分布于腭侧牙龈及黏骨膜的神经是()。
A.心输出量下降及体循环静脉压力升高 B.心输出量下降及肺静脉压力升高 C.心输出量下降及心脏前负荷不足 D.心输出量下降及肺、体循环静脉压力升高 E.心输出量下降及心室充盈受限
患者女,53岁,贫血病史10余年,全身检查其他未见异常。口内见有残根,不松动,需要拔除。 残根如根分叉未破坏,首先应()。
A.挺松整个牙齿 B.分根 C.牙钳直接拔出 D.根钳直接拔出 E.牙钳松动后拔出
A.软组织损伤 B.骨组织损伤 C.口腔上颌窦交通 D.邻牙损伤 E.颞下颌关节脱位
A.血红蛋白在70g/L以上,血细胞比容在30%以上 B.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血细胞比容在30%以上 C.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血细胞比容在20%以上 D.血红蛋白在70g/L以上,血细胞比容在20%以上 E.血红蛋白在70g/L以上,血细胞比容在25%以上
A.分次拔除患牙,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B.分次拔除患牙,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C.分次拔除患牙,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D.一次拔除全部患牙,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E.一次拔除全部患牙,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混合细菌 D.变形链球菌 E.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A.甲硝唑 B.青霉素 C.链霉素 D.头孢菌素 E.庆大霉素
A.下颌下腺造影 B.舌下腺造影 C.CT检查 D.囊肿穿刺检查 E.B超检查
A.右侧下颌下区软组织囊肿 B.右侧舌下腺囊肿 C.右侧下颌下腺囊肿 D.右侧鳃裂囊肿 E.右侧下颌下区囊性水瘤
A.穿刺抽出囊液,加压包扎 B.切除下颌下腺,吸尽囊液,加压包扎 C.完整摘除囊壁,加压包扎 D.切除舌下腺及摘除囊壁 E.切除舌下腺,吸尽囊液,加压包扎
A.彻底清创、隔离外界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B.给予静脉点滴抗生素 C.局部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 D.正常术后反应,可肌注镇痛剂,等待伤口自行愈合 E.局部应用止血药物,伤口有凝血块覆盖后可自行缓解
A.拔牙术后感染 B.拔牙术后疼痛 C.面颊部肿胀 D.干槽症 E.拔牙后出血
A.操作轻柔、准确、快速 B.局部无炎症反应时方可手术 C.严格无菌操作 D.术后可置抗炎药物于拔牙创内 E.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A.一侧喉返神经损伤 B.喉上神经外支损伤 C.喉上神经内支损伤 D.甲状旁腺损伤 E.切口血肿
A.放射性碘内照射 B.放射线外照射 C.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切除术 E.化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