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普拉睾酮 B.两性霉素B C.洛铂 D.青霉素 E.氟罗沙星
A.实施全程化用药服务 B.及时保障临床药品供给 C.提高药师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 D.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 E.参与临床用药实践,促进合理用药
A.药品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 B.服药后预计疗效及起效时间、维持时间 C.合理用药信息 D.禁忌证 E.解释的技巧
A.3 B.4 C.5 D.6 E.7
A.Aa B.OL C.OU. D.NS E.Aq.
A.书写药历是药师进行规范化药学服务的具体体现 B.TITRS药历是美国绝大多数药师采用的一种格式 C.药历是药师为参与药物治疗和实施药学服务而为患者建立的用药档案 D.药历源于病历,但又有别于病历 E.药历记录药师实际所做的具体工作内容、咨询的重点及相关因素
A.-0.09℃ B.-0.20℃ C.-0.32℃ D.-0.42℃ E.-0.52℃
A.(15.0~20.0)×109/L B.(3.5~10.0)×109/L C.(4.0~10.0)×109/L D.(4.0~5.5)×109/L E.(3.5~5.0)×109/L
A.PRO B.ALT C.BLD D.LEU E.SG
A.2~5小时 B.4~6小时 C.3~5小时 D.3~6小时 E.4~5/小时
A.谷维素 B.地西泮 C.维生素B D.阿司匹林 E.麦角胺咖啡因片
A.抗-HBs(+) B.抗-HBc(+) C.抗-HBe(+) D.HBeAg(+) E.HBsAg(+)
A.Ⅰ期临床试验 B.Ⅲ期临床试验 C.Ⅳ期临床试验 D.Ⅱa期临床试验 E.Ⅱb期临床试验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60分钟
A.中毒引起的惊厥未被控制者 B.水溶性药物中毒时 C.强腐蚀剂中毒患者 D.口服汽油中毒患者 E.发生呼吸停止的患者
A.钾 B.镁 C.钠 D.钙 E.铝
A.鼻塞 B.流涕 C.鼻痒 D.打喷嚏 E.鼻肿
A.角化型手足浅表性真菌感染 B.间擦型手足浅表性真菌感染 C.水疱型手足浅表性真菌感染 D.鳞屑型手足浅表性真菌感染 E.体癣型手足浅表性真菌感染
A.维拉帕米 B.酚妥拉明 C.依那普利 D.美托洛尔 E.氢氯噻嗪
A.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B.针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用药 C.初始剂量宜大 D.联合用药 E.个体化治疗
A.《中国药学文摘》(CPA. B.《中国药学杂志》 C.《国际药学文摘》(IPA. D.《医学文摘》(EM) E.《医学索引》(IM)
A.休克 B.糖尿病 C.慢性肾炎 D.心力衰竭 E.急性肝萎缩
A.克霉唑栓 B.制霉菌素栓 C.黄藤素栓 D.硝酸咪康唑栓 E.3%克霉唑霜
A.30~100μg/d B.50~100μg/d C.30~120μg/d D.50~120μg/d E.50~150μg/d
A.特拉唑嗪 B.非那雄胺 C.奥昔布宁 D.普适泰 E.坦索罗辛
A.桶状胸 B.触诊语颤增强 C.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D.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 E.肺泡呼吸音降低,呼气明显延长
A.阿糖腺苷 B.拉米夫定 C.阿巴卡韦 D.奈韦拉平 E.洛匹那韦
A.辛伐他汀 B.氯贝丁酯 C.苯扎贝特 D.依折麦布 E.吉非贝齐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E.10%~30%
A.0.05×(月龄+2)×成人剂量 B.月龄×0.5+3 C.0.01×(月龄+3)×成人剂量 D.年龄×2+8 E.月龄×0.6+3
A.沙利度胺 B.叶酸拮抗剂 C.孕激素 D.雄激素 E.烷化剂
A.氯苯那敏 B.右美沙芬 C.布洛芬 D.法莫替丁 E.阿米洛利
A.有合理的时间关系 B.撤药后不良反应症状消除 C.再次使用、再次出现同样反应 D.有其他原因或混杂因素干扰 E.有所用药物ADR的相关报道和评述
A.流感嗜血杆菌 B.肺炎支原体 C.肺炎链球菌 D.肺炎克雷白杆菌 E.葡萄球菌
A.卡托普利 B.双嘧达莫 C.低分子肝素 D.地塞米松 E.呋塞米
A.联合应用氨茶碱、特布他林静脉滴注 B.联合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 C.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D.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吸入 E.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A.复杂部分发作 B.全面性发作 C.杰克逊(Jackson)癫痫 D.失神发作 E.不能分类的癫痫发作
A.由细菌感染引起 B.男性发病率稍高 C.大肠埃希菌感染最为常见 D.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E.临床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A.磺胺醋酰钠 B.硫酸锌 C.酞丁安滴眼剂 D.红霉素眼膏 E.米诺环素
A.病程记录 B.用药评价 C.诊疗计划 D.满意度调查表 E.影像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