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基托过薄 B.上颌人工牙排列过于偏颊侧 C.咬合不平衡 D.基托为塑料基托 E.人工牙为瓷牙
A.解剖式印模 B.功能性印模 C.压力印模 D.闭口式印模 E.取二次印模
A.与粘固剂厚度成反比 B.与粘固剂稠度成正比 C.与粘结面积成正比 D.与技术操作有关 E.与粘结剂性能有关
A.清洁 B.干燥 C.去油污 D.酸蚀 E.涂分离剂
A.环抱固位形 B.钉洞固位形 C.沟固位形 D.洞固位形 E.倒凹固位
A.修复前口腔的一般处理 B.余留牙的保留与拔除 C.口腔软组织及牙槽骨的处理 D.X线检查 E.修复前正畸治疗
A.末端人工牙远中 B.磨牙后垫前方 C.磨牙后垫前缘 D.磨牙后垫1/3~1/2 E.磨牙后垫后缘
A.牙体组织的龋损 B.接触点的丧失 C.牙体硬组织的破损 D.磨耗 E.隐裂
A.人工牙排列不当 B.患者下颌骨过于后退 C.确定水平颌位关系时,下颌前伸 D.垂直距离过高 E.垂直距离过低
A.卡环与基托相连部分 B.卡环与舌杆相连部分 C.卡环与金属网状结构相连部分 D.卡臂与支托相连部分 E.牙弓两侧鞍基相连部分
A.牙颈部略向近中倾斜 B.颊尖离开平面 C.近中舌尖排在平面上 D.远中舌尖离开平面 E.近中舌尖离开平面
A.正确的恢复形态与功能 B.患牙预备时尽可能保存保护牙体组织 C.修复体应保证组织健康 D.修复应合乎抗力形和固位形的要求 E.提高义齿的舒适感
A.口腔外部检查 B.口腔内检查 C.X线检查 D.制取模型检查 E.常规检查
A.面部和谐,肌张力正常 B.充分发挥咀嚼肌的力量 C.防止颞下颌关节疾病 D.防止咬颊、咬腮 E.防止牙槽骨的吸收
A.能承担咀嚼压力 B.包括上下颌后部牙槽嵴顶的区域 C.表面有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D.上皮下有致密的结缔组织 E.是与力受力方向成角度的区域
A.上、下颌弓的水平位置关系 B.上、下颌弓的左右位置关系 C.上、下颌弓的水平和垂直位置关系 D.上、下颌弓的前后位置关系 E.上、下颌弓的垂直位置关系
A.职业 B.疼痛 C.肿胀 D.发音不便 E.缺牙
A.湿砂期 B.粥样期 C.胶粘期 D.面团期 E.橡皮期
A.牙弓宽大 B.牙槽嵴丰满 C.腭盖高耸 D.唾液黏稠 E.系带附着近牙槽嵴顶
A.口腔一般情况 B.牙周检查 C.牙列检查 D.缺牙区检查 E.颞下颌关节检查
A.龋病 B.外伤 C.磨耗 D.发育畸形 E.牙齿松动脱落
A.一般项目 B.主诉 C.现病史 D.既往史 E.家属情况
A.20° B.30° C.45° D.60° E.90°
A.唇舌系带的矫正术 B.临床调 C.骨性隆突修整术 D.前庭沟加深术 E.牙槽嵴修整术
A.容易造成菌斑附着 B.边缘不易密合 C.易产生继发龋 D.在前牙区不美观 E.易形成肩台
A.唇舌系带的矫正术 B.瘢痕切除修整术 C.松动软组织切除修整术 D.前庭沟加深术 E.植骨术
A.重度伸长牙的处理 B.骨性隆突修整术 C.前庭沟加深术 D.牙槽嵴重建术 E.牙槽嵴修整术
A.0.5mm B.0.6mm C.0.7mm D.0.8mm E.1.0mm
A.组织面形态是否清晰 B.系带处是否让开 C.边缘是否完整 D.边缘伸展是否到位 E.托盘边缘是否离开余留牙
A.用高速切割器械做牙体预备时,应有水雾冷却 B.局部麻醉下操作时应注意保护牙髓 C.牙体预备可分次完成 D.牙体预备后,避免用刺激性药物 E.活髓牙牙体预备后应做临时冠
A.修复前口腔的一般处理 B.余留牙的保留与拔除 C.口腔软组织及牙槽骨的处理 D.修复前正畸治疗 E.预防感染
A.固位体 B.基托 C.人工牙 D.大连接体 E.小连接体
A.去除病变组织 B.消除轴壁倒凹 C.提供良好的抗力形和固位形 D.不做预防性扩展 E.磨改过长牙和错位牙
A.两侧基牙长轴延长线的平分线为就位道 B.通过模型倾斜把倒凹集中在一方,与力方向一致的就位道 C.通过模型倾斜把倒凹集中在一方,与力方向不一致的就位道 D.就位道与基牙长轴一致 E.就位道与力方向一致
缺牙间隙龈距离短,对颌为天然牙时,人工牙最好选()。
A.塑料牙 B.瓷牙 C.烤瓷牙 D.金属面牙 E.无尖牙
A.水雾冷却 B.间歇切割 C.短时切割 D.轻压磨切 E.缓慢切割
A.牙根缺损破坏的范围 B.根尖周组织的健康情况 C.治疗效果 D.与修复的关系 E.残根的深度
支托可放的部位,除外()。
A.基牙近远中边缘嵴上 B.上颌磨牙颊沟处 C.下颌磨牙舌沟处 D.前牙舌隆突处 E.上颌磨牙舌沟处
A.迷发龋 B.牙龈退缩 C.粘固剂刺激 D.粘固剂溶解 E.消毒药物刺激
铸造支托在基牙缘处的厚度为()。
A.0.5~1.0mm B.1.0~1.5mm C.1.5~2.0mm D.2.0~2.5mm E.2.5~3.0mm
下列对支托功能的描述中,哪项不正确()。
A.防止食物嵌塞 B.防止义齿龈向移位 C.恢复咬合关系 D.防止义齿侧向及舌向移位 E.保持卡环在基牙上的位置
A.力不平衡 B.基托较薄 C.上颌硬区缓冲不够 D.基托与黏膜不贴 E.垂直距离不够
A.仅有唇(颊)舌向松动 B.唇(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松动 C.近远中向及垂直向均有松动 D.唇(颊)舌向及近远中向松动,并伴有垂直向松动 E.唇(颊)舌向及近向松动
以下哪种属于Kennedy第二类牙列缺损()。
A.A B.B C.C D.D E.E
A.反 B.对刃 C.深覆盖 D.深覆 E.正常覆盖覆
A.温度传导好 B.舒适 C.强度好 D.易自洁 E.美观
A.仅有唇(颊)舌向松动 B.唇(颊)舌向及垂直向均有松动 C.近远中向及垂直向均有松动 D.唇(颊)舌向及近远中向松动,并伴有垂直向松动 E.唇(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松动
全口义齿侧方时平衡侧牙尖工作斜面()。
A.上下牙颊斜面 B.上下牙舌斜面 C.上牙舌尖颊斜面、下牙颊尖舌斜面 D.下牙颊斜面、上牙舌斜面 E.上牙颊尖远中斜面、下牙颊尖近中斜面
A.基托最薄处 B.基托最厚处 C.基托应力集中区 D.基托最窄处 E.牙槽嵴处
A.桩冠是用冠桩固位的 B.桩冠符合美观要求 C.不可以用成品钢丝制作简单桩冠 D.可以用铸造金属桩 E.桩冠不能用来做固定桥的固位体
关系检查的内容不包括()。
A.上下颌牙列中线是否一致 B.上下第一磨牙是否是中性关系 C.息止颌位的检查 D.干扰检查 E.颞下颌检查
A.排牙不准确 B.下颌前伸 C.下颌后退 D.垂直距离过低 E.垂直距离过高
A.全冠组织面有金属瘤 B.邻接过紧 C.预备体轴壁聚合度大 D.未完全就位 E.石膏代型磨损
A.设计合理的基托伸展范围 B.上颌后牙游离端后缘伸展到翼上颌切迹 C.边缘伸入组织倒凹区 D.上颌后缘远中颊侧盖过上颌结节 E.下颌后缘覆盖磨牙后垫1/3~1/2
A.缺牙区间隙大小 B.牙槽嵴情况 C.拔牙创愈合情况 D.对颌牙情况 E.牙槽嵴有无骨尖、倒凹
A.增加桩的长度 B.减小根管壁的锥度 C.增加粘固剂的稠度 D.增加冠桩与根管壁的密合度 E.尽量保留残存的牙体组织
前伸时上后牙尖的工作斜面是()。
A.上牙颊尖的远中斜面 B.上牙颊尖的舌斜面 C.上牙舌尖的颊斜面 D.上牙颊舌尖的颊斜面 E.上牙颊尖的近中斜面
A.0.5mm B.1.0mm C.2.5mm D.2.0mm E.3.0mm
A.0.5mm肩台 B.1.0mm肩台 C.1.2mm肩台 D.1.5mm肩台 E.1.8mm肩台
A.上后牙舌尖舌斜面和下后牙舌尖颊斜面 B.上后牙舌尖颊斜面和下后牙舌尖颊斜面 C.上后牙颊尖颊斜面和下后牙颊尖颊斜面 D.上后牙颊尖舌斜面和下后牙颊尖颊斜面 E.上后牙颊尖舌斜面和下后牙舌尖颊斜面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E.2.5mm
A.唇舌系带的矫正术 B.牙槽嵴修整术 C.骨性隆突修整术 D.前庭沟加深术 E.植骨术
A.后牙牙体严重缺损,固位形、抗力形较差者 B.后牙出现低牙、邻接不良、牙冠短小、错位牙改形、牙冠折断等需要以修复体恢复正常解剖外形、咬合、邻接等 C.固定义齿的固位体、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缺损需要保护 D.龋患率高或牙本质过敏严重伴牙体缺损 E.前牙银汞合金充填后邻牙存在异种金属微电流刺激引起症状者
A.失牙率 B.患龋率 C.龋均 D.无龋率 E.根面龋均
A.维生素E缺乏 B.畏惧看牙医 C.不均衡的膳食结构 D.吸烟 E.不使用含氟牙膏
A.红花、五倍子 B.茶多酚 C.甲壳素 D.甘草 E.氨苄西林
A.与心脏的交叉反应 B.耐药及毒副作用 C.对微生物无选择抑制 D.A+B E.B+C
上颌Kennedy第一类牙列缺损者可以采取单侧分别设计的病例是()。
A.水果>调味剂 B.骨骼>表皮>腺体 C.水果>空气>土壤 D.动物>植物>空气 E.茶叶>海鱼
A.氯化锶和硝酸钾 B.氟化亚锡 C.0.321%氟化钠及20%二氧化硅 D.中草药成分 E.三氯羟苯醚
A.摩擦剂 B.洁净剂 C.润湿剂 D.芳香剂 E.防腐剂
A.与牙膏其他成分有很好的相容性 B.有防治口腔疾病的能力 C.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D.治疗龋病与牙周病 E.不产生抗药性
A.Bass刷牙法 B.Fones刷牙法 C.改良的Stillman刷牙法 D.旋转刷牙法 E.Charter刷牙法
A.思想性 B.流行性 C.群众性 D.艺术性 E.实用性
A.预防口腔疾病,保护牙齿 B.预防口腔疾病,防止口腔畸形 C.预防口腔疾病,护牙健齿,纠正口腔畸形 D.预防口腔疾病,护牙健齿,维护自身完好的牙系统 E.预防口腔疾病,护牙健齿,维护自身完好的牙系统,纠正口腔畸形
A.调整自来水含氟浓度 B.推广采用糖代替品 C.给儿童进行窝沟封闭处理 D.控制含糖食品的食用次数 E.开展有指导性的口腔卫生措施并提供合格的口腔保健用品
A.可通过血液感染 B.可通过伤口感染 C.可通过环境间接感染 D.可通过污染器械感染 E.由口腔科医生传播给患者的机会多
A.戊二醛常用浓度是2% B.常用的含氯配方有漂白粉 C.酚类对芽胞无杀灭作用 D.乙醇可用于表面和浸泡消毒 E.过氧化氢可用于口腔黏膜消毒
A.牙髓炎 B.牙周炎 C.咬合时有早接触点 D.牙龈炎 E.接触点过松
A.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 B.嵌体修复 C.3/4冠修复 D.金属塑料联合全冠修复 E.根管治疗后烤瓷桩冠修复
A.自凝树脂加高旧义齿面 B.调下后牙舌尖 C.调下后牙舌面 D.磨低上后牙舌尖 E.重做,矫正后牙位置
一患者和缺失,戴用义齿后出现咬颊现象。原因是人工后牙()。
A.覆盖过大 B.平面偏高 C.颊侧覆盖过小 D.颊尖过锐 E.牙尖斜度过大
患者女,27岁,缺失,固定义齿修复2个月后,出现自发性疼痛的原因为()。
A.咬合早接触 B.牙体切割稍多 C.牙髓炎 D.基牙受力大 E.食物嵌塞
患者男,35岁,左下面隐裂累及牙髓,已完成根管治疗,牙冠短小,咬合紧,宜用哪种修复体()。
A.高嵌体 B.3/4冠 C.邻嵌体 D.铸造全冠 E.锤造全冠
A.义齿咬合不平衡 B.上颌基托后缘伸展过长 C.上颌前部基托过于光滑 D.前牙覆过大 E.前牙覆过小
缺失,牙根短,咬合关系好,哪种修复方案最好()。
A.固定桥 B.固定桥 C.固定桥 D.局部义齿 E.固定桥
一患者,右上中切牙金属烤瓷冠修复后,检查:金属烤瓷冠颜色形态良好,不松动,颈部边缘探诊可以探人冠内,邻接点牙线可以勉强通过,正中时咬在金属烤瓷冠的瓷面上,你认为此冠()。
A.合格修复体 B.邻接过紧 C.邻接过松 D.金瓷结合区设计不当 E.边缘不密合
患者男,56岁,戴上下局部义齿1周,自述嚼碎食物困难。查:87654缺失,设计为混合支持式义齿,人工牙较天然牙稍小,面外形正常。咬合状态下,咬合纸可从上下人工牙之间抽出。造成嚼碎食物困难的原因是()。
A.人工牙面面积小 B.人工牙垂直距离过低,咀嚼效率低 C.咬合低 D.人工牙面无食物排溢道 E.人工牙牙尖斜度不够高
患者女,26岁,查体时发现下颌左侧第一前磨牙近远中邻面有大面积银汞充填物,叩(-),X线片显示已行根管治疗。最佳修复方式为()。
A.金属全冠 B.金属嵌体 C.瓷嵌体 D.桩核+金属全冠 E.桩核+金属烤瓷全冠
患者男,35岁,右下固定义齿粘固1周,现咬合时基牙痛。查:缺失,为桥基牙,稳固,叩(+),咬合接触好,余未见异常。引起基牙疼痛最可能的原因是()。
A.粘固剂的刺激 B.继发龋 C.牙髓炎 D.创伤 E.与邻牙接触过紧
患者缺失,稳固,右下5牙周条件差,当设计双端固定桥时,应当()。
A.最好设计全冠固位体 B.镶好设计冠内固位体 C.适当降低桥体合面的牙尖斜度 D.增加作基牙 E.适当减少桥体颊舌径
患者男,48岁,缺失,轻度向缺隙侧倾斜,余留牙均健康。如果设计固定义齿修复,应考虑()。
A.采用复合固定桥 B.采用半固定桥 C.采用双端固定桥 D.增加基牙数目 E.加强固位力
某患者,缺失,1年前行双端固定桥修复。近日出现自发痛。冷热刺激加重。最可能的原因是()。
A.牙髓炎 B.牙周炎 C.牙本质过敏 D.创伤 E.负担过大
A.铸造金属全冠 B.塑料全冠 C.金属烤瓷全冠 D.嵌体冠 E.嵌体
患者女,61岁。戴上颌义齿一天,摘、戴义齿时摘戴困难。查:缺失。黏膜支持式可摘义齿。唇、颊侧基托边缘伸展至黏膜转折,前牙区牙槽骨较突。引起摘戴困难的原因是()。
A.力大,义齿下沉 B.义齿支持不足,压迫黏膜 C.基托伸展过长。刺激黏膜转折处 D.基托进入倒凹区 E.基托不密合,翘动引起
A.尽量保留残冠,利用冠桩做复合树脂核,然后烤瓷全冠修复 B.齐牙龈磨除牙冠,设计桩冠修复 C.磨除龋蚀,利用桩冠做复合树脂修复 D.拔除残根,种植人工牙后冠修复 E.磨短牙冠至牙龈缘,局部义齿修复
患者男,35岁。冠折1/2,已做完善根管治疗,深覆。以下哪种修复方案较恰当()。
A.成品桩桩冠 B.不锈钢丝弯制桩桩冠 C.金属桩核烤瓷冠 D.金属舌面烤瓷桩冠 E.金属桩塑料冠
A.Snyder试验 B.Dentocult-LB试验 C.Cariostat试验 D.MSBB试验 E.DeutobuffStrip试验
A.釉柱间区发育不全或消失 B.球间牙本质明显增多 C.牙本质小管稀疏 D.釉质牙本质界变得平直 E.髓腔狭窄或闭锁
A.表层0.3mm以上 B.表层0.1~0.2mm C.表层0.25~0.3mm D.表层下 E.各层抗龋能力一致
A.异位的腺上皮 B.口腔上皮 C.缩余釉上皮 D.Malassez上皮剩余 E.牙板上皮
A.假性牙周袋 B.牙槽骨无吸收 C.牙槽骨高度降低 D.固有牙槽骨吸收 E.牙周膜破坏明显
A.白斑 B.天疱疮 C.毛状白斑 D.肉芽肿性唇炎 E.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A.个别属性的反映 B.整体属性的反映 C.本质属性的反映 D.特殊属性的反映 E.发展属性的反映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E.90年代
A.正中位 B.息止位 C.息止颌间隙 D.颌间距离 E.垂直距离
牙列缺失者,下颌处于正中位上时,上下牙槽嵴之间的距离()。
A.1100℃以下 B.300~500℃ C.500~1000℃ D.1000~1200℃ E.1700℃
A.填胶过早 B.单体挥发 C.热处理时升温过快 D.填胶不足 E.热处理时间过长
A.面嵌体 B.单面嵌体 C.颊嵌体 D.钉嵌体 E.嵌体冠
嵌体覆盖并抬高面,用于恢复患牙咬合关系者称为()。
涉及牙冠颊面和面的嵌体称为()。
A.基托边缘过长或过锐 B.基托变形 C.基托与黏膜不密合 D.人工后牙覆盖过小 E.垂直距离过低
A.牙线 B.牙签 C.牙间隙刷 D.水平颤动法刷牙 E.电动牙刷刷牙
A.基托磨光面形态不好 B.后牙覆盖过小 C.后牙覆盖过大 D.基托过厚 E.基托组织面与黏膜不密合
A.调磨相应牙齿加大覆盖 B.调磨相应牙齿减小覆盖 C.修改基托磨光面外形 D.重衬 E.将基托磨薄
患者女,25岁,缺失,间隙小,牙根长大,稳固,口腔卫生差,咬合关系正常。患者要求固定义齿修复。 以下修复前处理错误的是()。
A.洁治 B.X线检查 C.牙髓活力测验 D.牙髓失活 E.向患者交代治疗计划
患者女,25岁,缺失,间隙小,牙根长大,稳固,口腔卫生差,咬合关系正常。患者要求固定义齿修复。 最佳修复设计方案是()。
A.双端桥 B.单端桥 C.复合固定桥 D.可摘局部义齿 E.种植义齿
患者女,25岁,缺失,间隙小,牙根长大,稳固,口腔卫生差,咬合关系正常。患者要求固定义齿修复。 若修复后基牙出现牙龈炎不可能原因是()。
A.基牙受力过大 B.固位体边缘与基牙不密合 C.固位体形态欠佳 D.基牙松动 E.龈沟深度不足
A.加大垂直距离 B.调磨义齿边缘 C.缓冲义齿组织面 D.义齿与黏膜不贴合,重新制作 E.选磨调,促讲咬合平衡
A.上后牙舌尖舌斜面和下后牙舌尖颊斜面 B.上后牙舌尖颊斜面和下后牙舌尖舌斜面 C.上后牙颊尖颊斜面和下后牙颊尖颊斜面 D.牙颊尖舌斜面和下后牙颊尖颊斜面 E.上后牙颊尖舌斜面和下后牙舌尖颊斜面
患者女,40岁,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面大面积银汞合金充填,近中食物嵌塞,余牙正常,要求治疗。 如果此牙牙髓健康,颊舌侧剩余牙体硬组织较薄弱,则最佳的治疗设计为()。
A.金属全冠修复 B.嵌体冠修复 C.去髓后桩冠修复 D.3/4冠修复 E.金瓷冠修复
患者女,40岁,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面大面积银汞合金充填,近中食物嵌塞,余牙正常,要求治疗。 如此牙需做桩冠修复,而其近远中根分叉较大,又要考虑桩核的强度,则最佳方法为()。
A.成品桩+树脂核+全冠 B.成品桩+银汞核+全冠 C.成品桩和铸造桩核+全冠 D.铸造分裂桩核+全冠 E.成品桩+全冠
A.正中关系不正确 B.垂直距离过低 C.义齿咬合不平衡 D.义齿边缘封闭差,不密合 E.义齿排列不整齐
A.义齿边缘过度伸长 B.义齿排列不整齐 C.义齿咬合不平衡 D.正中关系不正确 E.垂直距离过低
A.义齿边缘过度伸展 B.系带处缓冲不足 C.垂直距离过低 D.义齿磨光面抛光不够 E.咬合不平衡
A.每天戴义齿多长时间 B.什么情况下义齿松动 C.过去是否戴过义齿 D.是否能吃饭 E.是否有偏侧咀嚼习惯
A.从出生开始 B.从3个月开始 C.从4个月开始 D.从5个月开始 E.从6个月开始
A.0.20mg/d B.0.23mg/d C.0.25mg/d D.0.30mg/d E.0.33mg/d
A.上牙舌尖和下牙颊尖 B.下牙舌尖和上牙颊尖 C.上牙尖的远中斜面 D.下牙尖的近中斜面 E.下前牙切端唇斜面
A.髁导斜度过大 B.牙尖斜度过大 C.切道斜度过大 D.补偿曲线曲度过小 E.横曲线曲度过小
A.发音不清 B.口腔黏膜压痛 C.捣碎食物功能低下 D.义齿固位不良 E.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