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结合上皮 B.缩余釉上皮 C.Malassez上皮剩余 D.Serres上皮剩余 E.口腔黏膜基底层
A.降低室壁肌张力 B.降低心肌氧耗量 C.抗张心外膜血管 D.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 E.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A.甘露醇 B.螺内酯 C.呋塞米 D.氧噻嗪 E.氢氯噻嗪
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E.国家疾病控制中心
A.与酶的活性中心相结合 B.结构与底物相似 C.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 D.抑制程度只与抑制剂的浓度有关 E.该抑制不能解除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ACTH D.生长素 E.胰高血糖素
A.含铁卟啉的结合蛋白质 B.包括在a、a3、b、c1和c等 C.a和a3结合很紧密 D.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 E.不能将电子传给氧
A.甲状腺素 B.心钠素 C.维A酸 D.肾上腺素 E.雌激素
A.细胞分化 B.适应环境 C.激活基因 D.组织分化 E.个体发育
A.RNA病毒特有的核苷酸序列 B.病毒具有的核苷酸序列 C.不需要激活即能表达 D.参与细胞增殖的关键基因 E.正常人类基因组中不存在
药物的LD50值越大,表示其()
A.毒性越大 B.毒性越小 C.安全性越大,作用越弱 D.作用越强 E.治疗指数越高
A.丙吡胺 B.胺碘酮 C.维拉帕米 D.利多卡因 E.普萘洛尔
A.脑膜炎 B.支气管肺炎 C.结核病 D.烧伤感染 E.细菌性痢疾
A.支原体 B.噬菌体 C.螺旋体 D.立克次体 E.衣原体
A.蚊 B.螨 C.蚤 D.虱 E.蜱
A.宫颈癌 B.Kaposi肉瘤 C.原发性肝细胞癌 D.Burkitt淋巴瘤 E.白血病
A.NK细胞 B.APC C.B细胞 D.肥大细胞 E.中性粒细胞
A.V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 B.VL抗原特异性的不同 C.CL抗原特异性的不同 D.CH抗原特异性的不同 E.CH及CL抗原特异性的不同
A.巨噬细胞 B.CTL细胞 C.TH1细胞 D.NK细胞 E.TH2细胞
A.近中1/3 B.近中切1/3 C.中1/3 D.切1/3 E.近中1/3
A.近中颊尖三角嵴和远中舌尖三角嵴相连形成 B.近中舌尖三角嵴和远中颊尖三角嵴相连形成 C.近、远中颊尖三角嵴相连形成 D.远中舌尖三角嵴相连形成 E.近中舌尖和近中颊尖三角嵴相连形成
A.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的牙冠都向近中倾斜,而且侧切牙最明显 B.按照牙冠近中倾斜的程度排列,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 C.上颌第二、第三磨牙的牙冠不倾斜 D.下颌中切牙牙冠几乎不倾斜 E.下颌第二、第三磨牙牙冠向近中倾斜
尖牙保护的型特点是()
A.侧方运动时,工作侧只有尖牙形成接触 B.侧方运动时,工作侧只有尖牙脱离接触 C.侧方运动时,非工作侧只有尖牙脱离接触 D.侧方运动时,非工作侧只有尖牙形成接触 E.非正中时,双侧尖牙形成均匀接触
恒牙中,力最大的牙和最小的牙通常是()
A.第一磨牙最大,侧切牙最小 B.第二磨牙最大,中切牙最小 C.尖牙最大,侧切牙最小 D.第二磨牙最大,侧切牙最小 E.以上都不是
A.颏舌肌 B.颏舌骨肌 C.茎突舌骨肌 D.下颌舌骨肌 E.以上都不是
A.乙状切迹 B.髁突颈部 C.下颌角 D.颏孔区 E.正中联合
A.颧支 B.颞支 C.上颊支 D.下颊支 E.下颌缘支
A.颞浅静脉、耳颞神经、颞浅动脉、面神经颞支、颧支 B.颞浅动脉、耳颞神经、颞浅静脉、面神经颞支、颧支 C.耳颞神经、颞浅静脉、颞浅动脉、面神经颞支、颧支 D.面神经颞支、颞浅静脉、耳颞神经、颞浅动脉、颧支 E.面神经颞支、颞浅动脉、耳颞神经、颞浅静脉、颧支
A.同侧面肌麻痹 B.对侧面肌麻痹 C.对侧面肌麻痹,对侧舌前2/3味觉丧失 D.同侧面肌麻痹,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 E.同侧面肌麻痹,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
A.舌深动脉 B.舌深静脉 C.舌下神经 D.舌下神经伴行静脉 E.舌神经
A.胸锁乳突肌前缘,二腹肌前腹,下颌骨下缘 B.胸锁乳突肌前缘,二腹肌前腹,肩胛舌骨肌下腹 C.胸锁乳突肌前缘,二腹肌前腹,肩胛舌骨肌上腹 D.胸锁乳突肌前缘,二腹肌后腹,肩胛舌骨肌上腹 E.胸锁乳突肌后缘,二腹肌前腹,肩胛舌骨肌上腹
A.皮下组织 B.皮肤 C.腱膜下蜂窝组织 D.颅顶骨外膜下 E.颅顶骨膜
A.嵴为切缘长条形的牙釉质隆起 B.轴嵴为轴面上从牙尖顶分别伸向牙颈的纵形隆起 C.位于后牙颊面的轴嵴称为颊轴嵴 D.牙尖嵴为从牙尖顶分别斜向近、远中的嵴 E.三角嵴为面牙尖两斜面汇合成的细长形釉质隆起
A.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B.根管分为窄而扁的单根管 C.分为唇舌两管者约占20% D.牙冠横剖面髓腔呈椭圆形 E.根管近远中径较窄
A.下颌孔 B.下颌神经沟 C.下颌舌骨沟 D.下颌隆突 E.下颌小舌
A.降口角肌 B.降下唇肌 C.提上唇肌下头 D.笑肌 E.颏肌
A.其矿化形态是层板状钙化 B.先形成牙釉质,后形成牙本质 C.其矿化是由牙乳头细胞完成的 D.牙本质基质主要是Ⅲ型胶原 E.在成牙本质细胞层和矿化牙本质之间总有一层有机基质
A.50% B.60% C.75% D.86% E.96%
A.牙体的四周 B.牙体的近远中侧 C.牙体的唇侧 D.牙体的唇舌侧 E.牙体舌侧
A.有大量T淋巴细胞浸润 B.有大量B淋巴细胞浸润 C.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D.牙髓血管扩张充血,血管通透性降低 E.浆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引起局部组织液化坏死
A.T淋巴细胞减少,B淋巴细胞增多 B.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少见 C.可见牙周袋形成 D.骨吸收明显 E.大部分病损处于活动状态
A.肉芽肿性唇炎伴念珠菌感染 B.肉芽肿性唇炎伴面神经麻痹和沟纹舌 C.肉芽肿性唇炎伴结节病和疱疹性口炎 D.肉芽肿性唇炎伴结节病和多形红斑 E.肉芽肿性唇炎伴结节病和念珠菌感染
A.较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少见 B.侵袭性强,破坏基底膜 C.发病年龄较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大 D.主要见于腭部和牙龈 E.HMB45可作为鉴别诊断的标志物
A.由上皮和间叶两种成分混合发生 B.多种间叶成分构成 C.肿瘤细胞学上的多形性 D.肿瘤结构上的多形性 E.生物学行为上的差异
A.囊腔衬里上皮基底细胞层细胞核深染 B.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核靠近基底膜 C.中心部细胞类似于成釉器的星网状层 D.基底层以上的细胞的细胞质出现空泡变性 E.周边部细胞呈柱状
A.穿通纤维 B.Sharpey纤维 C.Korff纤维 D.Oxytalan纤维 E.主纤维
A.来自牙槽神经和根尖神经 B.不伴随血管分布 C.神经末梢均附着于牙骨质 D.无定位觉 E.对压力刺激迟钝
A.唇 B.颊 C.舌腹 D.口底 E.牙龈
A.牙囊 B.成釉器 C.牙板 D.牙乳头 E.前庭板
A.牙囊 B.牙乳头 C.外间充质 D.间质 E.都不是
A.口底黏膜 B.上颌窦黏膜 C.颊黏膜 D.下唇黏膜 E.腭部黏膜
A.肿瘤组织具有异质性 B.对周围支持组织的评价 C.宿主的免疫反应 D.评价围绕瘤细胞的结构特征 E.瘤细胞的功能特征
A.间断性疼痛 B.继发细菌感染 C.骨松质变化较重 D.病理性骨折 E.瘘管形成
A.普通蓝痣 B.黏膜内痣 C.交界痣 D.复合痣 E.无色素痣
A.沉积在髓腔内侧 B.是牙髓牙本质生理性复合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修复反应 C.牙本质小管较多 D.小管排列不规则 E.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牙本质龋的进展
A.颞支 B.颧支 C.颊支 D.颈支 E.下颌缘支
A.骨及软骨 B.皮肤 C.筋膜 D.脂肪 E.神经
A.下眼睑 B.鼻翼 C.口角 D.鼻唇沟 E.前额
A.慢性腮腺炎 B.腮腺恶性肿瘤 C.阴性涎石病 D.腮腺良性肥大 E.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一名25岁的非洲男子患有镰状细胞贫血,其发病原因是血红蛋白一级结构发生了改变。正常血红蛋白(Hb)具有运输O2的功能,当第一个O2与Hb结合后可引起Hb构象变化,导致其他氧的快速结合,这种现象称为()
A.变构激活 B.变构抑制 C.协同效应 D.变构效应 E.以上都不是
A.氧化磷酸化加快 B.脂肪酸氧化加快 C.丙酮酸转变为乙酰CoA加快 D.乳酸生成加快 E.酮体生成加快
A.血液流动 B.氧气的运输 C.线粒体呼吸链 D.外周信号传导 E.肌肉收缩
A.天冬氨酸变为缬氨酸 B.缬氨酸变为谷氨酸 C.谷氨酸变为缬氨酸 D.缬氨酸变为谷氨酰胺 E.谷氨酰胺变为缬氨酸
A.基因结构的活化 B.转录起始的调节 C.转录后的加工及转运 D.mRNA翻译 E.翻译后加工修饰
A.基因缺陷引起 B.表达受阻遏引起 C.活性被抑制引起 D.变性引起 E.化学修饰引起
A.胆汁酸合成酶 B.7α-羟化酶 C.胆绿素还原酶 D.7α-胆固醇氧化酶 E.血红素加单氧酶
A.维拉帕米 B.地高辛 C.普萘洛尔 D.胺碘酮 E.奎尼丁
A.建立HIV感染的检测系统,掌握流行动态 B.开展广泛宣传教育杜绝吸毒和性滥交 C.加强国境检疫,严防HIV传入 D.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HIV检测,确保血制品的安全性 E.严格注意空气质量,加强室内空气消毒
A.阴道 B.尿道 C.肠道 D.腹腔 E.上呼吸道
A.上颌乳尖牙 B.下颌乳尖牙 C.上颌第一乳磨牙 D.下颌第一乳磨牙 E.下颌第二乳磨牙
A.单侧咀嚼 B.双侧同时咀嚼 C.前牙咀嚼 D.双侧交替咀嚼 E.后牙咀嚼
A.第一鳃沟发育异常 B.第三鳃弓发育异常 C.第三鳃沟发育异常 D.第四鳃弓发育异常 E.面突发育异常
A.近中边缘嵴和远中边缘嵴一样,比较直 B.切缘与近远中边缘嵴都成直角 C.颈缘成直线形 D.切缘与远中边缘嵴所成的角度比与近中边缘嵴所成的角度要圆钝 E.切缘与近中边缘嵴成直角
患者,女性,56岁,残根要求拔除,在行左下牙槽神经及舌神经阻滞麻醉5分钟后,患者觉左下唇及同侧舌尖前部有麻木感,但在分离颊侧牙龈时,患者仍觉疼痛。其原因可能是()
A.患牙根尖有炎症 B.未麻醉颊长神经 C.局麻药中未加入肾上腺素 D.未麻醉颏神经 E.患者过度紧张
A.多数为腺癌 B.多发生于下唇,尤其是下唇中外1/3间的唇红缘部黏膜 C.早期为疱疹状结痂的肿块,随后出现火山口状溃疡或菜花状肿块 D.生长较慢,一般无自觉症状 E.晚期可波及到口腔前庭或颌骨
A.中毒反应 B.麻醉药过敏 C.麻醉了腭小神经 D.麻醉了腭大神经 E.麻醉了上牙槽后神经
A.面神经颞支和下颌缘支 B.面神经总干 C.面神经颊支与颧支 D.面神经颞支与颧支 E.面神经上下颊支
A.肾上腺素反应 B.局麻药注入颊肌内 C.局麻药注入右腮腺内 D.癔症 E.过敏反应
A.磨牙后区 B.颊垫尖 C.颊系带 D.翼下颌皱襞 E.以上都不是
A.弹响的出现,使患者精神紧张,而使两者咀嚼肌力不一致 B.左侧颞下颌关节内结构出现紊乱 C.右侧咀嚼肌比左侧咀嚼力量减小 D.患者可能有咬关系不良 E.以上都不是
A.眶下神经+腭后神经 B.上牙槽前神经+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鼻腭神经 D.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E.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A.松弛腭帆张肌的张力 B.松弛腭帆提肌的张力 C.松弛咽上缩肌的张力 D.松弛腭舌肌的张力 E.松弛腭咽肌的张力
A.面神经颞支 B.面神经颧支 C.面神经颊支 D.面神经主干 E.面神经下颌缘支
A.上颌动脉 B.上牙槽后动脉 C.颞浅动脉 D.面横动脉 E.咬肌动脉
A.面神经额支 B.面神经主干 C.面神经颞支 D.面神经颧支 E.面神经上、下颊支
患儿,8岁,前牙深覆,第一恒磨牙萌出2/3,应重点防治哪个牙齿()
A.第二乳磨牙 B.第一乳磨牙 C.尖牙 D.第一恒磨牙 E.第二恒磨牙
A.面神经主干损伤 B.面神经在鼓索与镫骨肌神经之间损伤 C.面神经在镫骨肌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之间损伤 D.面神经在鼓索分出处的远端损伤 E.面神经在膝状神经节与内耳门之间损伤
患者,男性,50岁,因下颌不能闭合来口腔急诊就诊。患者在晚间打哈欠时(大张口)感到两侧颞下颌关节区疼痛,随后不能闭口。临床检查可见前牙呈开、反。下颌前伸,两颊变平,耳屏前方触诊有凹陷。患者为哪种类型的颞下颌关节脱位,髁突位于哪处()
A.前脱位,髁突位于关节结节的前上方 B.前脱拉,髁突位于关节结节的下方 C.后脱位,髁突位于关节窝的后方 D.后脱位,髁突位于关节结节的后上方 E.后脱位,髁突位于关节窝的后下方
A.浆细胞龈炎 B.青春期龈炎 C.急性坏死溃疡性龈炎 D.剥脱性龈病损 E.药物性龈炎
A.增生性牙龈炎 B.先天性牙龈瘤 C.纤维性牙龈瘤 D.巨细胞性牙龈瘤 E.肉芽肿性牙龈瘤
A.流行性腮腺炎 B.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C.急性腮腺炎 D.涎石病 E.巨细胞病毒感染
A.含牙囊肿 B.牙源性角化囊肿 C.牙旁囊肿 D.根尖周囊肿 E.腺牙源性囊肿
A.牙髓充血 B.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C.急性牙髓炎 D.牙髓网状萎缩 E.牙髓坏死
A.牙髓钙化 B.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C.成牙本质细胞空泡变性 D.牙髓纤维性变 E.牙髓坏疽
A.成釉细胞瘤 B.牙源性钙化囊肿 C.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D.牙源性角化囊肿 E.牙源性鳞状细胞瘤
A.平滑面釉质龋 B.釉质浑浊症 C.Turner牙 D.窝沟釉质龋 E.龋白斑
A.鳞癌 B.基底细胞癌 C.未分化癌 D.基底细胞腺癌 E.疣状癌
A.炎症水肿型慢性龈炎 B.纤维增生型慢性龈炎 C.剥脱性龈病损 D.牙急性坏死溃疡性龈炎 E.药物性龈炎
A.口腔念珠菌病 B.口腔毛状白斑 C.口腔卡波西肉瘤 D.HIV牙龈炎 E.HIV牙周炎
A.红斑 B.白斑 C.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D.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E.扁平苔藓
A.根尖周肉芽肿 B.急性根尖周炎 C.牙槽脓肿 D.根尖周囊肿 E.根尖周脓肿
A.向前,向外 B.向前,向内 C.向后,向外 D.向后,向内 E.向前,向上
A.Kussmaul呼吸 B.Biots呼吸 C.端坐呼吸 D.呼气时间延长 E.病理性呼吸音以下疾病可出现哪种异常呼吸类型
A.Tennison法 B.Langenbeck法 C.Furlow法 D.Millard法 E.BrianSommerlad法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混合牙列阶段 E.年轻恒牙列阶段
恒牙建的关键时期是()
A.抑制细菌酶 B.干扰菌斑的附着 C.清除菌斑中内毒素 D.改变细菌胞膜的通透性 E.影响菌斑繁殖
A.急性肠梗阻 B.感染性休克 C.肺炎高热 D.慢性十二指肠瘘 E.挤压综合征
最可能为结核性腹膜炎腹水的是()
A.腹水比重<1.016,蛋白20g/L B.腹水比重>1.018,李凡他(Rivalta)试验阳性 C.乳糜样腹水 D.腹水细胞总数>1000×106/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E.腹水细胞总数为100×106/L,分类以间皮细胞为主
最可能为肝硬化腹水的是()
A.准予注册 B.不予注册 C.注销注册 D.重新注册 E.撤销注册
A.出生后即刻 B.3~6个月 C.6~12个月 D.1~2岁 E.9~11岁
A.0.5~0.75mm B.0.25~0.5mm C.1~1.5mm D.2mm E.0.5mm
A.anti-HEV阳性 B.抗核抗体(ANA.阳性 C.anti-HCV阳性 D.HBsAg阳性 E.anti-HAVIgM阳性
A.IL-2 B.IL-4 C.IL-10 D.IFN-γ E.IL-1
A.普萘洛尔 B.阿托品 C.酚妥拉明 D.苯海拉明 E.卡托普利
A.54% B.46% C.56% D.44% E.50%
A.1.2 B.1.3 C.1.4 D.1.5 E.1.6
A.盖髓术 B.根管治疗术 C.再矿化术 D.根尖诱导成形术 E.拔除术
A.直接做牙周基础治疗即可 B.在接受牙周治疗的当天应服用扰生素 C.在接受牙周治疗后的第2天应服用抗生素 D.只服用抗生素即可 E.只使用氯己定含漱
A.12个月 B.15个月 C.8个月 D.7个月 E.6个月
A.髁突骨折 B.颌间瘢痕挛缩 C.关节脱位 D.颞下颌关节强直 E.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新生儿,诊断为单侧完全性唇裂合并单侧完全性腭裂,同时伴有鼻部畸形
A.许勒位及经咽侧位 B.许勒位及曲面体层 C.曲面体层及颅底位 D.曲面体层及下颌骨后前位 E.许勒位及颞下颌关节造影
A.唇裂整复术 B.牙槽突植骨术 C.新生儿正畸 D.腭裂整复术 E.颌骨正畸术
A.唇裂整复术后 B.乳恒牙交替期 C.恒牙期 D.腭裂整复术后 E.新生儿无牙期
A.1周 B.2周 C.2~3周 D.3~4周 E.4~5周
A.唇交叉组织瓣转移术 B.滑行皮瓣成形术 C.旋转皮瓣成形术 D.“Z”字成形术 E.岛状皮瓣成形术
A.桶状胸,叩诊过清音,肺肝界下移 B.X线透亮度增加,心影狭小 C.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D.心电图示肢体导联低电压 E.肺功能检查残气/肺总量>40%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慢型喘息型支气管炎 D.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E.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A.疱疹性龈口炎 B.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C.慢性牙周炎 D.青春期龈炎 E.急性龈乳头炎
A.牙龈的色、形、质的变化 B.量体温 C.测血压 D.唇颊黏膜 E.血常规
患者,男性,28岁,下前牙剧烈肿痛3天就诊。检查,叩痛(+++),相应前庭沟红肿,压痛(+++),未探及牙周袋,未受外伤,牙体未发现龋病或非龋性疾病。 其诊断是()
A.急性牙髓炎 B.急性根尖周炎 C.急性龈乳头炎 D.慢性根尖周炎 E.以上都不是
患者,男性,28岁,下前牙剧烈肿痛3天就诊。检查,叩痛(+++),相应前庭沟红肿,压痛(+++),未探及牙周袋,未受外伤,牙体未发现龋病或非龋性疾病。 应急处理方法是()
A.开髓引流 B.拔髓引流 C.药物镇痛 D.理疗 E.针灸镇痛
患者,女,12岁,右下后牙区肿痛3天,伴同侧面部肿胀。查:相对应的牙槽黏膜红肿,隆起有波动感,牙体未发现龋,亦未探及牙周袋,面中央可见直径约2mm的圆形黑环,中央有一黑色小点,叩痛(+++) 其病因是()
A.血源性感染 B.化学刺激 C.畸形中央尖导致的感染 D.隐裂牙导致的感染 E.以上均不是
患者,女,12岁,右下后牙区肿痛3天,伴同侧面部肿胀。查:相对应的牙槽黏膜红肿,隆起有波动感,牙体未发现龋,亦未探及牙周袋,面中央可见直径约2mm的圆形黑环,中央有一黑色小点,叩痛(+++) 该病例诊断是()
A.急性牙髓炎 B.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根尖周脓肿) C.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骨膜下脓肿) D.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黏膜下脓肿) E.慢性根尖周炎
A.dmft、DMFT、Fci B.dmft、DMFT、CPI C.DMFT、Fci D.dmft、Fci E.dmft、CPI
A.尿氟浓度 B.发氟浓度 C.骨氟浓度 D.唾液氟浓度 E.菌斑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