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常 B.可疑 C.轻度 D.很轻度 E.中度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肺炎球菌
A.术前亚甲蓝导管注入 B.可行区域切除术 C.须行面神经解剖术 D.可行浅叶切除术 E.须行腮腺全叶切除术
A.扪诊 B.压诊 C.叩诊 D.揉诊 E.触诊
A.ISO B.WHO C.WTO D.IOMFS E.ESCFS
A.颌骨发育过度 B.颌骨发育不足 C.长面畸形 D.不对称畸形 E.后天性畸形
A.第1周 B.第3周 C.第16周 D.第2个月 E.第3个月
A.高渗盐水纱布持续湿敷 B.热敷 C.硝酸银烧灼 D.尽早切开引流 E.破溃后停止局部湿敷
A.1mm B.2mm C.3mm D.4mm E.5mm
A.为保存健康牙,应避免磨除健康牙体组织 B.对修复治疗有妨碍时可调磨 C.对下颌运动有妨碍时可调磨 D.可拔除无对颌的第三磨牙 E.严重者可行根管治疗后截冠修复
A.疾病的发生发展 B.发病时间 C.家族史 D.机体所有疾病 E.以上都不正确
A.如修复前发现双侧上颌结节均肥大,则一般只需手术修整单侧肥大的上颌结节 B.骨隆突就是正常骨骼上的骨性隆起 C.下颌前磨牙舌侧处常出现骨隆突 D.无论是否影响义齿摘戴,出现骨隆突即应手术修整 E.组织学上来说骨隆突与正常骨组织无区别
A.牙龈炎 B.探诊出血 C.红肿 D.笑线高 E.开闭口时,颞下颌关节弹响
A.有螺纹的圆柱形桩核 B.有螺纹的圆锥形桩核 C.无螺纹的圆柱形桩核 D.无螺纹的圆锥形桩核 E.以上无差异
A.制作工艺较简单 B.瓷层韧性好 C.牙体切割量较少 D.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材料 E.兼具金属的强度和瓷的美观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E.1.8mm
A.0.1mm B.0.2mm C.0.3mm D.0.5mm E.1.0mm
A.脆弱牙尖可通过横向固位钉与修复体连成整体 B.固位钉尽可能多以获得更好固位 C.前牙选直径小较长的固位钉 D.钉道的位置应选在牙体最坚实的部位 E.后牙选直径大较短的固位钉
A.深度一般为1mm B.可抗水平脱位和向脱位 C.分有肩台式和无肩台式 D.对修复体有加固作用 E.与就位道方向一致
A.减少患者就诊次数 B.根据根管选用预成桩核 C.预成桩横切面是椭圆形 D.牙体预备和取印模可在一次就诊完成 E.预成桩主要依靠粘结力固位
A.连接两邻轴沟 B.平行于切嵴 C.可增加3/4冠强度 D.最主要的抵抗舌侧脱位的结构 E.可用倒锥钻预备
A.唇壁长度为舌壁长度的2倍 B.唇、舌两壁的交角小于90度 C.均必须做切沟 D.轴沟位于邻面中份 E.以上均不对
A.正常关系时,冠的边缘要覆盖颊、舌尖 B.舌面预备可不去除倒凹 C.邻面轴沟可预备在邻面舌侧1/3与中1/3交界处 D.面沟预备是为了防止修复体向脱位 E.必要时可在邻面增加邻面轴沟数目,或在面增加钉洞固位形
A.0.5mm B.1mm C.1.5mm D.2.5mm E.3mm
支托可放在()
A.基牙近远中边缘嵴上 B.上颌磨牙颊沟处 C.下颌磨牙舌沟处 D.尖牙舌隆突上 E.以上均可
A.维持缺牙间隙 B.减少活髓基牙的过敏现象 C.暂时恢复咀嚼、发音等主要功能 D.保护基牙 E.以上都是
A.上颌侧切牙缺失 B.上颌尖牙缺失 C.第二、三磨牙缺失 D.第一、二磨牙缺失 E.间隔缺失
A.桥体金属层的厚度与长度 B.制作桥体材料的机械强度 C.桥体的结构形态 D.力的大小 E.以上因素均包括
A.组织面有小瘤 B.颌位关系不正确 C.个别牙有早接触 D.印模、模型不准 E.选用的人工牙为瓷牙
缺失,以为基牙设计单端固定桥的条件是()
A.缺隙大 B.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3 C.缺隙小,力不大 D.患者力大 E.牙冠短小
A.完全恢复咀嚼功能 B.保护口腔组织的健康 C.舒适美观 D.良好的固位和稳定作用 E.坚固耐用
A.继发龋 B.牙龈退缩 C.修复体不密合、松动 D.粘固剂刺激 E.粘固剂溶解
A.金属桥架表面处理不当 B.瓷层过厚 C.咬不平衡 D.咬硬物时力过大 E.以上均有可能
A.铸造卡环较适合于Ⅲ型观测线 B.铸造卡环固位臂一般需要0.75mm的水平倒凹 C.铸造卡环臂一般设计为Ⅰ杆 D.铸造卡环较锻丝卡环弹性、韧性好,不易折断 E.铸造卡环与基牙的接触面积较锻丝卡环大
A.上颌可摘局部义齿的远中游离端的基托颊侧覆盖上颌结节 B.在系带处做切迹缓冲 C.上颌可摘局部义齿的远中游离端的基托后缘应到软硬腭交界处稍后的硬腭上 D.上颌可摘局部义齿两侧伸到翼上颌切迹 E.基托的唇、颊侧边缘应伸至黏膜转折处
A.1.5mm B.2.0mm C.1.0mm D.2.5mm E.0.5mm
A.牙槽嵴呈刃状的患者 B.颌弓呈尖圆形的患者 C.颌间距离较小的患者 D.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E.开口受限的患者
A.在近缺隙侧的基牙上设置直接固位体 B.大连接体设计为舌杆 C.在对侧前牙上设置间接固位体 D.在对侧牙弓后面部分设置两个间接固位体 E.间接固位体与鞍基连接
A.后牙游离缺失 B.前牙缺失 C.一侧后牙非游离缺失 D.前后牙同时缺失 E.缺牙间隙多,倒凹大
A.吸附力 B.摩擦力 C.咬力 D.大气压力 E.重力
A.基托伸展过长 B.塑料填塞期选择不当 C.基托过薄 D.弯制卡环时模型被磨损 E.未设置卡环
A.修复体与预备体的接触面密合 B.增大修复体与预备体的接触面积 C.减少向聚合度 D.适当增加预备体表面的粗糙度 E.设计羽状边缘
下列所指缺牙区,哪一类属Kennedy第一类第二亚类()
A.A B.B C.C D.D E.E
支托长度要求为()
A.基牙面颊舌径的1/3(前磨牙)或1/2(磨牙) B.基牙面颊舌径的1/3(磨牙)或1/2(前磨牙) C.面近远中径的1/4(磨牙)或1/3(前磨牙) D.面近远中径的1/4(前磨牙)或1/3(磨牙) E.一般要求为1~1.5mm
A.制作过程复杂 B.价格较贵 C.适用于牙槽嵴低平患者 D.固位好 E.咀嚼效率不佳
全口义齿初戴时,前牙开的原因可能是,除了()
A.磨牙后垫区取模时过分受压 B.外斜嵴处形成硬区 C.颌位关系错误 D.义齿基托组织面有支点 E.垂直距离过低
A.义齿的正中关系是否正确 B.义齿的非正中关系有无干扰 C.在重衬前适当的选磨调 D.患者的牙槽骨有无吸收 E.义齿戴用时有无疼痛和黏膜破溃
A.氟牙症严重程度和氟过量水平成反比 B.乳恒牙都多见 C.牙釉质变脆,牙本质正常 D.牙釉质耐磨性差,抗酸能力强 E.患氟牙症牙数的多少和牙发育矿化时期在高氟区生活时间的长短相关
A.无刺激性,可在口腔内直接重衬 B.刃状牙槽嵴和黏膜较厚的患者适用 C.能增加义齿的固位,消除压痛和其他不适,提高咀嚼效能 D.软衬材料如有不适可及时添加 E.待软衬材料在口内凝固定形后方可取出
A.主要在胃肠吸收 B.氟吸收是一个被动扩散过程 C.在胃的吸收与胃酸成正比 D.肠黏膜吸收与pH正比 E.在呼吸道也可吸收
A.菌斑中的氟浓度低于唾液中的氟浓度 B.菌斑中的氟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 C.菌斑氟与外源性氟化物使用频率无关 D.在非氟化区,菌斑中的氟主要来源于饮水 E.菌斑液中的氟与唾液中的氟有关
A.人老了自然要掉牙 B.牙齿好坏与刷牙无关 C.牙好是天生的 D.人老掉牙不是自然规律 E.定期检查不得牙病
A.清洗 B.毁型 C.抛弃 D.焚烧 E.A+D
A.耐高温 B.不耐高温 C.在唾液中的浓度高 D.在体外容易生存 E.只在血液和精液中
A.2%B.1.23%C.5%D.8%E.0.5%
A.干热灭菌 B.化学浸泡 C.高温高压灭菌 D.紫外线消毒 E.消毒剂擦拭
A.次氯酸钠 B.戊二醛 C.酚类 D.碘伏 E.酒精
A.三级预防包含一级预防、二级预防 B.二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C.二级预防是指防止牙丧失(恢复口腔功能) D.X线辅助检查属于二级预防 E.早期充填属于一级预防
A.干扰菌斑附着 B.破坏菌斑基质 C.清除菌斑内毒素 D.改变细菌细胞膜的渗透性 E.控制菌斑繁殖
A.标准差 B.中位数 C.平均数 D.标准误 E.可信区间
A.抽样误差 B.变异程度 C.分布状况 D.离散程度 E.可信区间
A.血液 B.污染的针头 C.性接触 D.针灸 E.手术
A.55 B.65 C.85 D.75 E.25
A.基本急诊保健 B.一级水平 C.二级水平 D.三级水平 E.四级水平
A.种族 B.性别 C.年龄 D.遗传因素 E.先天性免疫缺损
A.收集资料 B.整理资料 C.统计资料 D.分析资料 E.上报结果
A.10℃左右 B.15℃左右 C.20℃左右 D.25℃左右 E.30℃左右
A.囊腔大小相差悬殊 B.囊腔大小相近似 C.常沿颌骨长轴生长 D.牙根可有吸收 E.颌骨可向舌侧膨胀
A.切开复位 B.全麻下复位 C.颌间复位 D.口外法手法复位 E.口内法手法复位
A.颌骨骨髓炎 B.腮腺区淋巴结炎 C.流行性腮腺炎 D.慢性腮腺炎 E.腮腺区肿瘤
A.提肌重建术 B.两瓣术 C.单瓣术 D.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 E.软腭逆向双“Z”形瓣移位术
A.外科手术整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B.应采用综合序列治疗来达到功能与外形的恢复 C.唇裂患者无法形成腭咽闭合 D.腭裂病员术后应作语音训练 E.颌骨继发畸形的治疗常在16岁以后进行
患者,男,12岁,远中缺损3mm。口腔检查后决定对此牙进行修复,是为了()
A.减少的龋发病率 B.防止后倾或后移 C.A与B都对 D.A与B都错 E.以上都不对
A.烤瓷全冠 B.金属全冠 C.烤瓷桩核冠 D.充填修复 E.嵌体修复
一无牙颌患者,牙槽嵴低平,戴义齿后主诉咬痛,检查时未发现黏膜有明显改变。合适处理方法是()
A.基托组织面缓冲 B.基托边缘磨短 C.加大后牙牙尖斜度 D.选磨调 E.检查戴用,逐渐适应
患者,牙列拥挤严重扭转并伴有轻度唇侧倾斜,牙体组织及牙周健康。患者要求快速解决前牙美观问题,最佳的治疗方案为()
A.拔除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B.拔除后固定桥修复 C.拔除后种植义齿修复 D.根管治疗后桩冠修复 E.根管治疗后覆盖义齿修复
某患者,锥形牙,与邻牙之间有约1mm间隙,可选择的修复方法,除了()
A.树脂贴面 B.瓷贴面 C.金属烤瓷冠 D.全瓷冠 E.3/4冠
患者,舌尖部分折断,牙髓活力正常,牙无松动,但咬较紧。拟行3/4冠修复,其牙体预备正确的是()
A.冠的边缘终止于缘嵴下方 B.冠的边缘一定要覆盖颊尖以保护牙尖 C.面应至少预备大于1.0mm的间隙 D.沿中央沟预备成宽深各1mm的面沟 E.邻轴沟位于邻面舌侧1/3与中1/3交界处
A.应力过大 B.不正确的刷牙方式 C.磨损 D.酸蚀 E.喜食酸性饮料
患者,缺失,单端桥,诉修复后基牙出现疼痛,X线片检查牙周膜增宽,应做的处理是()
A.调 B.口服消炎药 C.局部上药 D.拆除固定桥,重新设计修复方案 E.不做任何处理
患者缺失,未萌,以下设计合理的是()
A.单端桥修复 B.单端桥修复 C.单端桥修复 D.单端桥修复 E.活动义齿修复
患者,缺失,稳固,牙根吸收1/3。设计双端固定桥时,最佳选择为()
A.设计冠内固位体 B.设计全冠固位体 C.增加做基牙 D.适当降低桥体面的牙尖斜度 E.适当减少桥体颊舌径
患者,男性,40岁,缺失,间隙正常,舌侧倾斜较大,最佳的设计方案是()
A.做全冠的单端固定桥 B.、做联冠的单端固定桥 C.做全冠,做颊面牙体预备的3/4冠双端固定桥 D.做全冠,面放置支托 E.、做全冠的双端固定桥
患者,男,14岁,外伤拔除半年余,影响美观,来修复科就诊,最佳修复方法为()
A.种植义齿 B.双端固定桥 C.单端固定桥 D.单端固定桥 E.活动义齿
患者,缺失,设计双端固定桥时,对于固定连接体的要求正确的是()
A.位于基牙的非接触区 B.面积不能小于4mm2 C.不必形成正常的唇颊、舌外展隙 D.面积不能大于4mm2 E.应当占据整个邻间隙
A.金属全冠 B.暂时冠 C.烤瓷桩核冠 D.瓷全冠 E.3/4冠
患性,男性,50岁,缺失,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3天觉得恶心和唾液增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托后缘伸展不够 B.基托后缘与黏膜不贴合 C.可适当磨改基托后缘 D.坚持戴用义齿,逐渐习惯,唾液分泌过多现象可消失 E.可进行重衬
患者,女性,65岁,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1个月后诉左下尖牙疼痛,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下颌属于Kennedy第一类牙列缺失 B.可能无咬接触 C.牙体预备造成牙本质过敏 D.卡环可能过紧 E.只在上放支托,基牙负担过重
患者,女性,28岁,因为龋坏而拔除1年余,缺牙间隙及龈距离正常,邻牙无倾斜,遗留牙健康,牙周情况良好,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上颌为Kennedy第三类第二亚类牙列缺损 B.缺失牙可行固定桥修复 C.缺失牙可行种植义齿修复 D.若为活动设计,可用前腭板相连 E.上述说法都不对
患者,女性,65岁;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半年后诉义齿咀嚼食物容易脱落,推测其原因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锁作用 B.卡环不密合 C.基牙牙冠小,固位形差 D.基托不密合,边缘密封性差或基托面积过小 E.有早接触点
患者,男性,缺失,余留牙情况良好,可摘局部义齿的支点线应设计为()
A.斜线式 B.直线式 C.横线式 D.平面式 E.纵线式
A.患者的咬习惯不良 B.患者的口颌运动协调能力下降 C.义齿颌弓过小 D.长期失牙造成舌体增大 E.以上原因皆有可能
A.基托边缘过短 B.系带缓冲不足或基托过长 C.垂直距离过小 D.垂直距离过大 E.存在干扰
A.黏膜的性质 B.颌骨的解剖形态 C.是否有口腔材料过敏史 D.唾液的质和量 E.牙槽突倒凹
A.现阶段儿童不易患龋 B.乳牙不需作窝沟封闭 C.封闭剂的氟释放,儿童易误吞造成氟中毒 D.乳牙窝沟封闭年龄一般应为3~4岁 E.乳牙有机质多,封闭剂易脱落
A.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 B.教育在先,促进在后 C.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D.促进在先,教育在后 E.密不可分,有机结合
A.呼吸道传播的 B.消化道传播的 C.皮肤途径传播的 D.飞沫传播的 E.血液传播的
A.经呼吸道 B.经性传播 C.经消化道 D.经皮肤 E.共用生活用具
A.根面龋 B.牙髓炎 C.口干 D.牙列不齐 E.口臭
A.四环素 B.螺旋霉素 C.罗红霉素 D.卡那霉素 E.青霉素
A.1个月 B.3个月 C.12个月 D.6个月 E.24个月
A.研究应以纵向调查资料为基础 B.先提出危险因子假设 C.用调查资料就可推断和验证 D.研究需以横断面调查研究为基础 E.龋病病因学说是用流行病学方法得出的
A.1 B.2 C.3 D.4 E.5
A.可靠度中等 B.不合格 C.可靠度优 D.完全可靠 E.不能判断
A.卵圆孔 B.圆孔 C.眶上裂 D.眶下孔 E.茎乳孔
A.意外露髓 B.充填体脱落 C.继发龋 D.乳牙内吸收 E.充填体过高
A.实施隔离措施 B.停工、停业、停课 C.宣布为疫区 D.实施封锁 E.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
A.修整洞壁 B.磨平洞底 C.修整洞斜面 D.制备圆弧形倒凹 E.去除洞底近髓处腐质
A.奶瓶龋 B.少年龋 C.猖獗龋 D.环状龋 E.忽视性龋
A.大肠杆菌O14 B.溶血性链球菌 C.变形杆菌OX19 D.大肠杆菌O86 E.肺炎球菌14型
A.翻瓣术 B.牙龈切除术 C.牙冠延长术 D.引导组织再生术 E.结缔组织移植术下列情况最适宜采取的术式是
A.外周免疫器官 B.肝 C.骨髓 D.法式囊 E.胸腺
A.下颌骨体有大小不等的多房阴影 B.下颌骨内有单房透明阴影,四周有白色骨质线 C.颌骨内虫蚀状骨质破坏区,四周骨质可有破坏 D.下颌角见骨质疏松脱钙,并有骨质增生 E.下颌骨体有骨质破坏,并有死骨形成
A.切除部分肽链 B.3′-末端加-CCA C.3′-末端加polyA D.45SrRNA的剪切 E.亚单位的聚合
A.切除部分肽链 B.3’-末端加-CCA C.3’-末端加polyA D.45SrRNA的剪切 E.亚单位的聚合
A.下颌第三磨牙 B.下颌第二前磨牙 C.上颌中切牙 D.上颌侧切牙 E.上颌尖牙
A.唇裂术后畸形 B.腭咽闭合不全 C.鼻畸形 D.腭裂 E.唇裂
患者,女性,30岁,下颌第一恒磨牙咬不适1周,感患牙伸长,初时紧咬牙可缓解不适,昨天开始不敢咬牙并出现自发痛,无放射痛。查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面深龋及髓,探(-),可疑叩痛,牙齿不松动,龈(-),根尖区压痛(+)。 为明确诊断,以下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根尖X线片检查 B.冷热测 C.电活力测 D.牙周袋探测 E.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患者,女性,30岁,下颌第一恒磨牙咬不适1周,感患牙伸长,初时紧咬牙可缓解不适,昨天开始不敢咬牙并出现自发痛,无放射痛。查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面深龋及髓,探(-),可疑叩痛,牙齿不松动,龈(-),根尖区压痛(+)。 根据上述材料,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牙髓炎 B.急性根尖周炎 C.急性牙周炎 D.急性牙龈炎 E.材料不足,无法做出任何诊断
A.垂直距离过高 B.垂直距离过低 C.患者不习惯 D.新旧义齿人工牙位置差别太大 E.义齿固位差
A.检查义齿的固位力 B.检查义齿的平衡 C.检查义齿的覆盖 D.检查义齿的基托伸展情况 E.检查义齿的垂直距离
A.人工牙盖嵴部粘蜡未去净 B.人工牙盖嵴部未磨粗糙 C.人工牙盖嵴部未用单体膨胀 D.人工牙盖嵴部有分离剂 E.人工牙大小不合适
A.牙槽嵴骨尖 B.咬力过大 C.黏膜有炎症 D.咬不平衡 E.牙槽嵴吸收至基托边缘过长
A.触诊 B.X线检查 C.化验 D.粗针头穿刺 E.观察体温变化
A.颞下间隙感染 B.颞间隙感染 C.下颌下间隙感染 D.翼下颌间隙感染 E.咬肌间隙感染
患者,男性,45岁,因左侧后牙进食常有嵌塞,伴疼痛不时就诊。检查:近中邻面深龋洞,洞内大量腐质,探诊洞底酸痛明显,机械去腐敏感,腐质不能全部去净,叩(-),冷热诊同对照牙,冷刺激进入龋洞时,有明显激发痛,刺激去除后激发痛立即消失。 治疗方法为()
A.开髓引流 B.间接盖髓,垫底充填 C.双层垫底充填 D.磷酸锌粘固粉充填 E.氧化锌粘固粉安抚,垫底充填
患者,男性,45岁,因左侧后牙进食常有嵌塞,伴疼痛不时就诊。检查:近中邻面深龋洞,洞内大量腐质,探诊洞底酸痛明显,机械去腐敏感,腐质不能全部去净,叩(-),冷热诊同对照牙,冷刺激进入龋洞时,有明显激发痛,刺激去除后激发痛立即消失。 该牙的诊断为()
A.中龋 B.深龋 C.浆液性牙髓炎 D.慢性牙髓炎 E.牙本质过敏
A.盖髓术 B.拔除 C.根尖诱导成形术 D.根管治疗术 E.暂不处理
A.叩诊 B.松动度检查 C.探诊 D.咬检查 E.X线检查
患者,男性,46岁。可见大面积银汞充填,远中食物嵌塞,冷热(-),X线显示,已行完善的根管治疗。 为确定修复方案,要检查的主要内容,除了()
A.缺损情况 B.口腔黏膜情况 C.咬情况 D.牙髓治疗情况 E.邻接接触情况
患者,男性,46岁。可见大面积银汞充填,远中食物嵌塞,冷热(-),X线显示,已行完善的根管治疗。 修复问诊要了解的问题()
A.此牙以前的治疗情况 B.治疗的效果如何 C.牙体缺损的原因 D.患者的要求 E.为什么用银汞合金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