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0% B.83% C.63% D.50% E.37%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12个月
A.5、10及60分钟 B.1、3及6小时 C.3、6及24小时 D.5、15、30、60分钟及3、6、24小时 E.1、3及24小时
A.较高特异的功能信息 B.动态、定量显示脏器、组织和病变的血流和功能信息 C.提供脏器病变的代谢信息 D.基因、受体和细胞凋亡等信息 E.精确显示脏器、组织、病变的细微结构
A.肾上腺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B.皮质占腺体的90% C.皮质由里向外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D.分别分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E.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A.ANT B.LAO10°~LAO20° C.LAO30°~LAO145° D.RAO20°~RAO30° E.LPO30°~LPO45°
A.LH/FSH比值>2 B.PRL增高 C.SHBG增高 D.DHEA和雄激素增高 E.雌酮增高
A.电离作用 B.荧光现象 C.感光效应 D.康普顿散射 E.光电效应
A.结肠癌99mTc-抗CEAMcAb显像 B.99mTc-PMT肝癌阳性显像 C.18F-FDG乳腺肿瘤显像 D.99mTc-MIBI肺肿瘤显像 E.67Ga肝癌显像
A.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B.氧分压下降 C.氢离子浓度升高 D.局部温度升高 E.氧分压升高
A.用衣服覆盖 B.用床单覆盖 C.用铅屏蔽注射部位 D.用有机玻璃屏蔽 E.用木板屏蔽
A.140keV B.159keV C.80keV D.167keV E.135keV
A.发射140keV的单能γ射线 B.无β射线,不产生对患者不必要的辐射 C.6小时的半衰期使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很低 D.可直接与各种配基结合,进行多种脏器显像 E.能安全地给予高剂量的放射性
A.功能影像 B.脏器影像 C.解剖影像 D.分子影像 E.细胞影像
A.检查当天停服所有降压药 B.给予Captopril2小时进行检查 C.口服Captopril前后均需严密监测血压,防止血压突降 D.如果介入结果异常,下次检查仍需Captopril介入 E.无特殊
A.几种同类放射性药物可供诊断检查用时,选辐射吸收剂量最小者 B.采用必要促排和保护措施,减少不必要照射 C.对恶性疾病患者和小儿患者应用放射性药物要从严考虑 D.尽量避免妊娠妇女使用放射性药物 E.哺乳期妇女慎用放射性药物
A.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 B.确定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的部位及范围 C.恶性嗜铬细胞瘤131I-MIBG治疗后随访观察 D.CT或超声显像有可疑的肾上腺病变,需进一步提供病变性质和功能状态者 E.以上都对
A.采用左前斜位显像是,无论患者的情况,最佳的角度都是30°~45° B.科室需采用统一的图像处理标准,本底的ROI位置要相似 C.可以通过增加图像采集时间、增加注射剂量等方式来降低图像噪声 D.大约33%~50%的左室区域的放射性计数是由本底引起的,所以进行本底校正十分重要 E.最好采用手动法确定心室的边界ROI和本底ROI,这样计算的数据才准确可靠
A.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 B.血清肌凝蛋白轻链 C.血清肌红蛋白测定心钠素 D.血浆内皮素 E.血清肌红蛋白
A.吸入像影像放射性分布均匀,肺上下野无明显差别 B.吸入像受胸腔内负压、肺组织顺应性不一致和重力等影响因素较小 C.平衡像影像自上而下,放射性分布呈从低到高的均匀性移行,无局部放射性的改变 D.清除像上无局部放射性滞留 E.清除像肺内放射性在5~8分钟逐渐减低
A.放射性贮存室-给药室-候诊室-检查室-诊断室 B.候诊室-给药室-放射性贮存室-检查室-诊断室 C.放射性贮存室-候诊室-给药室-检查室-诊断室 D.检查室-诊断室-候诊室-给药室-放射性贮存室 E.候诊室-检查室-诊断室-给药室-放射性贮存室
A.乳腺癌的人群普查 B.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 C.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探测 D.乳腺癌疗效预测 E.乳腺癌术后残留或复发评估
A.169Yb-DTPA B.111In-DTPA C.99mTc-HAS D.高锝[99mTc]酸盐 E.99mTc-DTPA
A.2.5μg/ml B.5μg/ml C.10μg/ml D.20μg/ml E.40μg/ml
A.节段性狭窄 B.突发或渐变的胆道中断 C.管腔内充盈缺损 D.狭窄部位以上的管腔扩张 E.胆道至肠道示踪剂转运延迟(大于30分钟)
A.封闭甲状腺 B.应在注药前3天服用复方碘溶液或饱和碘化钾溶液 C.停用影响显像的药物 D.清洁肠道 E.以上都对
A.质子 B.一个正电子 C.一个负电子 D.中子 E.氢核
A.造血功能 B.免疫功能 C.血细胞阻留功能 D.血液过滤功能 E.吞噬功能
A.固体废物应定期集中送交区域废物库处置 B.液体废物应经过有效减容、固化后按固体放射性废物处置 C.放射性碘蒸汽与放射性气溶胶需经过滤后才能排入大气 D.133Xe应用特殊吸收器收集放置衰变 E.专用化粪池内的排泄物贮存5个半衰期后排入下水道系统
A.断层显示解剖 B.高软组织分辨力 C.密度差别建立了数字化标准 D.螺旋CT的多轴多排探测器 E.扫描速度快及容积扫描是螺旋CT最明显的优势
A.准直器宽度大于床的移动距离 B.准直器宽度小于床的移动距离 C.准直器宽度等于床的移动距离 D.准直器宽度与床的移动距离无相关性 E.以上都不是
A.3~18HU提示为液体 B.-1000HU提示为空气 C.20~80HU提示为脂肪 D.80~300HU提示为钙化 E.>400HU提示为骨骼
A.缩短T1弛豫时间 B.信噪比下降 C.空间分辨率下降 D.对比度下降 E.信号均匀度下降
A.能鉴别是血管结构还是含气空腔 B.能鉴别是血流还是血栓 C.能观察瓣膜的功能状况 D.对周围组织分辨清晰 E.能测定心肌组织能量代谢
A.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俱佳 B.密度分辨力好,空间分辨力不足 C.空间分辨力好,密度分辨力不足 D.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均不足 E.以上都不是
A.尿 B.空气 C.血液 D.肌肉 E.脂肪
A.50%~100% B.100%~150% C.180%~200% D.200%~250% E.以上都不对
A.核医学工作人员办公室 B.核医学工作人员休息室 C.工作人员电梯 D.工作人员洗手间 E.核医学临床诊断室
A.权重活度=(最大日操作量×操作性质修正系数)/核素毒性权重系数 B.权重活度=(操作性质修正系数×核素毒性权重系数)/最大日操作量 C.权重活度=(最大日操作量×核素毒性权重系数)/操作性质修正系数 D.权重活度=操作性质修正系数/(最大日操作量×核素毒性权重系数) E.以上均不是
A.公安部门 B.环保部门 C.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检疫部门 E.公安和卫生行政部门
A.减少放射性药物的使用剂量 B.增大采集矩阵 C.减小采集矩阵 D.改字节模式为字模式采集 E.改字模式为字节模式采集
A.4KB B.32KB C.64KB D.128KB E.256KB
A.纸色谱法 B.能谱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薄层色谱法 E.电化学检测法
A.对小儿应用放射性药物要从严考虑 B.1岁以内的用量为成人的20%~30% C.一般情况下,放射性检查不作为儿童的首选检查 D.6~15岁的儿童及青少年用量为成人的40%~70% E.1~3岁幼儿用量为成人的30%~50%
A.在决定是否给患者使用放射性药物进行诊断和治疗时,首先做正当性判断 B.同时有多种治疗用放射性药物时,选择对病灶辐射剂量小者 C.诊断检查时,尽可能降低使用放射性的放射性活度 D.采用恶性疾病患者可放宽放射性药物使用限制 E.使用必要的保护和促排措施,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A.细胞吞噬 B.特异性结合 C.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 D.选择性浓聚并停留 E.合成代谢
A.分析分肾功能 B.测定GFR C.测定ERPF D.鉴别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 E.发现位置异常的肾脏
A.急性附睾睾丸炎 B.急性睾丸扭转 C.精索静脉曲张 D.斜疝 E.正常表现
A.影像轮廓完整 B.对比度适当 C.病灶显示清楚 D.解剖标志清晰、图像失真度小等 E.以上都是
A.511keV的射线 B.511keV的X射线 C.511keV的一对γ光子 D.511keV的单光子 E.1.02MeV的一对γ光子
A.正确掌握不同脏器和组织的断层方位以及各层面的正常所见 B.对各断层面的影像分别进行形态、大小和放射性分布及浓聚程度的分析 C.对于一般器官,横断面是自下而上获取横断层面;矢状面是自右向左依次获取矢状断层影像;冠状面是自前向后依次获取冠状断层影像 D.心脏断层显像时常分别采用短轴、水平长轴和垂直长轴来表示 E.心脏断层显像也采用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
A.大脑皮质 B.小脑 C.基底节 D.丘脑 E.海马
A.水溶性 B.脂溶性 C.与溶解性无关 D.既溶于脂肪又溶于水 E.亲水端的溶解度大于疏水端
A.没有明显变化 B.颞叶血流降低 C.颞叶血流增加 D.枕叶血流降低 E.枕叶血流增加
A.遗传缺陷 B.酸碱失衡 C.肾脏疾病 D.内分泌失调 E.性别与年龄
A.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B.外伤性骨折 C.肾性骨营养不良 D.骨质疏松症 E.骨软化症和Paget病
A.长骨对称性放射性摄取增加 B.中轴骨放射性摄取增加 C.颅骨和下颌骨放射性摄取增加 D.关节周围组织的放射性摄取增加 E.肾显影异常清晰
A.临床多以TSH、FT3和FT4三项联合检查结果确认甲亢或甲低 B.可用于疗效的追踪 C.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期间,常见FT3已降至正常或低于正常,但FT3仍然很高,TSH仍低于正常水平 D.临床症状控制后,FT3逐渐恢复正常,TSH也随着上升到正常水平 E.FT3、FT4升高均是甲亢引起的
A.甲状腺瘤 B.亚急性甲状腺炎 C.桥本氏甲状腺炎 D.Graves病 E.甲减
A.甲亢 B.甲减 C.甲状腺瘤 D.亚急性甲状腺炎 E.Plummer病
A.左心室快速充盈的时间 B.二尖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放的时间 C.左心室快速射血入主动脉的时间 D.左心室缓慢充盈的时间 E.右心室血液充盈肺动脉的时间
A.狭窄处收缩期峰值速度 B.狭窄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C.狭窄处血流阻力指数 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比 E.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
A.黏膜固有层 B.黏膜下层 C.肌层 D.外膜 E.黏膜上皮
A.单层柱状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 C.单层柱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D.单层立方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E.单层柱状上皮和单层立方上皮
A.一般为28天 B.分为增生期、分泌期和月经期 C.增生期又称卵泡期 D.月经期血液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含量迅速下降 E.分泌期为月经周期的第16~28天
A.是机体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B.是向成熟、性质相似的细胞转化 C.是未分化细胞向另一细胞方向分化所致 D.某些化生上皮可发生癌变 E.细胞转化过程是已分化的细胞直接分化为另一种细胞
A.化生 B.机化 C.分化 D.再生 E.增生
A.粪石阻塞 B.慢性细菌感染 C.阑尾扭曲 D.瘢痕性狭窄 E.全部由急性阑尾炎迁延而来
A.属于腹膜内位器官 B.分底、体、颈3部分 C.上端宽而圆的部分为子宫体 D.子宫下部狭窄称子宫峡 E.后面与膀胱毗邻
A.注入上腔静脉 B.注入下腔静脉 C.收集左肋间后静脉的血液 D.只收集食管静脉的血液 E.起自左腰升静脉
A.主动脉弓压迹和胸主动脉压迹 B.主动脉弓压迹和食管压迹 C.食管压迹和奇静脉沟 D.胸主动脉压迹和奇静脉沟 E.食管压迹和胸主动脉压迹
A.特定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的含量 B.所指定的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活度占药物中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数 C.即放射性核素的活度 D.即放射性核素的纯度 E.特定化学结构的放射性药物的放射性占总放射性的百分数
A.2小时 B.6小时 C.3/6小时 D.4小时 E.9小时
A.颗粒度检测 B.IR结构分析 C.细菌内毒素检测 D.放射性活度测定 E.RCP分析
A.特异摄取 B.代谢性陷入 C.简单扩散 D.化学吸附 E.以上都对
A.1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6小时 E.8小时
A.光电峰 B.康普顿连续谱 C.反散射峰 D.能谱 E.能量窗
A.放射性药物由于浓度梯度扩散进入细胞,分布于组织中,此为简单扩散 B.将放射性药物引入某一通道或当它通过某一通道时,可使这些通道静态或动态地显影 C.当静脉注射某些受损红细胞后,可被肝脏微血管拦截而使肝脏显影 D.放射性药物可通过离子交换等作用吸附于特定组织中 E.放射性药物经一定途径排泄,从而可对排泄系统显影
A.瓣膜病 B.冠心病 C.心肌病 D.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 E.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6个月
A.2周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E.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