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T显像呈高代谢区而SPECT显像呈低灌注区 B.PET显像呈低代谢区而SPECT显像呈高灌注区 C.PET显像呈高代谢区,SPECT显像也呈高灌注区 D.PET显像呈低代谢区而SPECT显像呈低灌注区 E.PET显像与SPECT显像没有特定关系
A.100~200个 B.300~500个 C.600~800个 D.1000~1200个 E.1200~1500个
A.LH B.FSH C.PRL D.ProG E.E2
A.1~6μm B.10~60μm C.100~600μm D.1~6mm E.1~6cm
A.电离作用 B.荧光现象 C.感光效应 D.康普顿散射 E.光电效应
A.前列腺癌 B.鼻咽癌 C.结肠癌 D.乳腺癌 E.肺癌
A.尽管动脉血压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然而流经脑的血流量基本保持相对恒定 B.血压下降、血供不足,脑组织局部代谢产物积聚,引起血管舒张 C.血压升高、血流增多,代谢产物被清除,引起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 D.血压下降、血供不足,脑组织局部代谢产物积聚,引起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 E.脑血管的自身调节在保证脑血液供应上极为重要
A.50ml B.100ml C.500ml D.1500ml E.3000ml
A.患者体位 B.患者性别 C.患者体重 D.食物组成 E.食物体积
A.3cm B.2cm C.1cm D.1mm E.4~5mm
A.细胞膜蛋白 B.细胞膜磷脂 C.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 D.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 E.以上均不正确
A.通常不存在剂量阈值水平 B.发生几率与剂量大小成正比 C.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D.主要表现形式是致畸和致癌 E.以上均正确
A.99mTc-MDP B.113mIn胶体 C.201TlCl D.Na131I E.99mTcO4-
A.普萘洛尔 B.化疗药物 C.低红细胞压积 D.溶血性贫血 E.抗高血压药物
A.无放射性污染 B.试剂货架期长 C.标准曲线稳定 D.全自动化 E.试剂种类丰富
A.肺部感染 B.肺血管病变 C.气道病变 D.肺结核 E.胸腔积液
A.使用能产生荧光的特殊材料 B.收集电离作用产生的电子-离子对作为电信号 C.预先估计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 D.选择适当的断层重建滤波器 E.将电离作用产生的电子-离子对逐个编号记录
A.11C-乙酸盐 B.11C-choline C.11C-MET D.18F-MISO E.18F-FLT
A.氧代谢 B.氨基酸代谢 C.葡萄糖代谢 D.脂肪酸代谢 E.以上都是
A.10μg/ml B.20μg/ml C.40μg/ml D.80μg/ml E.100μg/ml
A.诊断Budd-Chiari syndrome B.协助鉴别诊断肝脏肿块 C.作为其他放射性核素检查的阴性对照和定位 D.幽闭恐怖等情况下不能施行CT、MRI等检查时 E.诊断肝血管瘤
A.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吸131I率有高峰前移 B.甲亢患者吸131I率2h/24h之比>0.85 C.甲亢患者甲状腺吸131I率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不成正比关系 D.甲亢患者吸131I率3h/24h之比>0.80 E.缺碘患者吸131I率降低
A.α衰变 B.β-衰变 C.β+衰变 D.γ衰变 E.电子俘获
A.标记过程中水浴温度低时加热时间应延长,反之则缩短 B.与使用玻璃容器相比,使用塑料容器放置血样时加热时间应延长约5分钟 C.用ACD抗凝时加热时间可缩短 D.全血进行加热时红细胞的变性效果优于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加热及单纯对分离的红细胞进行加热 E.年龄大的红细胞对热的敏感性差于年龄小的红细胞
A.放射性废物的性状 B.放射性核素种类 C.放射性核素半衰期 D.放射性核素比活度 E.以上均正确
A.甲状腺的重量 B.甲状腺的硬度 C.病程长短 D.甲状腺摄碘功能 E.以上都对
A.患者在进行检查前不需要任何准备,也不要停用心血管相关药物 B.注射201Tl后让患者坐起,可以减少腹腔内脏和肺中201Tl的浓聚量,降低对心肌的影响 C.同一患者的负荷和静息图像最好由一人负责,这样可以尽量保证图像处理正确 D.降低心外放射性的干扰,可以使结论正确 E.对怀疑膈肌衰减所致的下后壁稀疏,可以加做俯卧位显像辅助诊断
A.α射线>β射线>俄歇电子 B.β射线>α射线>俄歇电子 C.俄歇电子>β射线>α射线 D.β射线>俄歇电子>α射线 E.α射线>俄歇电子>β射线
A.慢性支气管炎 B.哮喘 C.支气管肺癌 D.过度通气 E.阿司匹林
A.晶体对温度敏感 B.晶体易潮解 C.晶体必须防磁 D.晶体必须与光电倍增管物理性隔离 E.以上都不是
A.白细胞分离过程中动作要轻柔 B.标记过程中避免与金属离子的接触 C.111In-oxine-WBC制备完成后应尽快注入机体 D.标记过程中需要一种脂溶性化合物8-羟基喹啉 E.以上均是
A.CTA B.灌注扫描 C.CT透视 D.靶扫描 E.胃肠充气扫描
A.多方位重组 B.表面遮蔽技术 C.最大密度投影 D.容积再现 E.CT仿真内镜
A.检查前训练患者呼吸 B.减少或不做吞咽动作 C.儿科患者服用镇静剂 D.提高扫描速度 E.降低X线扫描剂量
A.多层螺旋CT B.多源CT C.电子束CT D.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影术 E.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影术
A.相位不同,频率相同 B.相位相同,频率相同 C.相位不同,频率不同 D.相位相同,频率不同 E.与频率和相位无关
A.视场的范围超出被检物体 B.被检物体超出视场的范围 C.TR过大 D.TE过大 E.扫描时间过长
A.R-R间期 B.P-R间期 C.R-P间期 D.2R-R间期 E.2P-R间期
A.电压越高,产生的X线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 B.X线是在真空管内高速行进成束的电子流撞击钨靶时而产生的 C.X线管产生的X线仅占总能量的10%左右 D.X线波长短,具有强穿透力,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体 E.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能产生电离效应
A.管电流 B.管电压 C.曝光时间 D.焦片距 E.以上都不是
A.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具有的能量是连续的 B.原子能级,以电子伏特表示 C.合力与原子序数有关 D.移走轨道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叫结合能 E.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叫基态
A.0.5mSv B.1mSv C.2mSv D.5mSv E.10mSv
A.肝脏内的库普弗细胞 B.脾脏内的巨噬细胞 C.骨髓内的网状吞噬细胞 D.神经系统内的星形胶质细胞 E.神经系统内小胶质细胞
A.骨髓栓塞 B.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恶性淋巴瘤 E.肿瘤骨转移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过敏性紫癜 D.血友病 E.以上均不是
A.胶体显像时可疑的脾脏局限性缺损 B.胶体法显像时脾脏显影不良,特别疑有脾脏病变时 C.脾脏切除后残留灶的确定 D.疑有脾脏数目及位置异常,包括内脏错位、功能性无脾、多脾、副脾、游离脾等 E.以上均是
A.FT3与FT4 B.TSH C.TsAb D.TPOAb与TGAb E.Tg
A.Graves病 B.桥本氏甲亢 C.亚甲炎甲状腺毒症期 D.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 E.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结节
A.艾迪生病 B.Ross综合征 C.Liddle综合征 D.肾病综合征 E.3β-羟类固醇脱氢酶缺乏
A.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道和肺脏、胸廓(不包括膈肌)组成 B.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上缘为界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 C.右肺共有3叶10个肺段;而左肺共有2叶8个肺段 D.肺泡是肺的基本单位 E.上、下呼吸道分别仅有气体传导和气体交换的功能
A.相当 B.提高5%~10% C.提高10%~15% D.提高15%~20% E.提高20%~30%
A.CT扫描常规采用低剂量平扫 B.常规下CT及PET扫描时均平静呼吸 C.金属植入物可影响CT图像对PET图像的衰减校正 D.是一种特异性肿瘤显像 E.CT与PET融合图像具有非实时性
A.属于NSCLC的一种 B.一般分化程度较高,生长较慢,转移发生较晚。 C.根据影像学特征分为结节型、弥漫肺泡结节型和肺炎型 D.18F-FDGPET显像可出现假阴性 E.上述均是
A.病灶比活度与单位体重静脉注入总放射性活度之比 B.单位体重静脉注入总放射性活度与病灶比活度之比 C.病灶比活度与单位身高静脉注入总放射性活度之比 D.病灶比活度与单位体表面积静脉注入总放射性活度之比 E.单位体重病灶放射性活度与静脉注入总放射性活度之比
A.Cassen B.Robert Newell C.Anger D.David Kuhl E.Berson和Yalow
A.Blumgart B.Hevesy C.居里夫人 D.居里 E.费米
A.了解脏器位置 B.了解脏器形态 C.了解脏器功能 D.了解脏器及其附近器官精确解剖结构 E.了解脏器大小
A.观察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态、大小与功能状态 B.观察左、右心室在负荷(运动或药物)试验下的心功能变化 C.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与陈旧性心肌梗死 D.室壁瘤的定位与大小的评估,对真性和假性室壁瘤的鉴别 E.监测心血管患者药物及介入性治疗前后心功能测定
A.脑瘤复发或残留 B.瘢痕组织 C.放疗效果良好 D.化疗效果良好 E.肿瘤坏死
A.假骨折的发现 B.骨畸形 C.代谢性骨病典型特征 D.肾脏显影 E.肝脏显影
A.受累骨的全部或大部分显著的放射性摄取增加并均匀的分布 B.常发现多个骨受累,单发少见 C.肾脏不显影 D.受累病灶边界整齐,倾向于保留甚至放大骨的正常解剖 E.受累骨直径变大和变形
A.低骨量和微结构的破坏,易骨折 B.高骨量和微结构的破坏 C.肾功能不全 D.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 E.PSA增高
A.正常 B.下丘脑性甲减 C.垂体性甲减 D.原发性甲减 E.单纯性甲状腺肿
A.正常 B.下丘脑性甲减 C.垂体性甲减 D.原发性甲减 E.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A.正常 B.下丘脑性甲减 C.垂体性甲减 D.原发性甲减 E.低T3综合征
A.膈肌动度减弱 B.右侧胸腔积液 C.肝内单发或多发类圆形病变,以囊性为主,后方可有增强效应 D.右侧膈下积液暗区,范围大小不等 E.肝局部增大、形态常不规则
A.直径<3cm的局灶性结节 B.癌灶超过2个,其直径之和≤3cm C.20%小结节为低回声,少部分可呈强等或混合回声 D.边界清晰或周围有低回声晕 E.CDFI多数癌内可显示血流信号
A.细菌性肝脓肿 B.阿米巴性肝脓肿 C.多数囊壁较厚 D.囊腔内可出现气体回声 E.肝脓肿均为囊性
A.毛细血管 B.弹性纤维 C.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 D.表面活性物质 E.淋巴管和神经纤维
A.血浆 B.血清 C.纤维蛋白 D.血小板 E.白细胞
A.只要动脉栓塞即可引起梗死 B.必须在严重淤血的情况下引起动脉栓塞才能引起梗死 C.必须有双重血液供应出现动脉栓塞才可引起梗死 D.因动脉血供中断引起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 E.疏松组织动脉栓塞即可引起梗死
A.黄曲霉毒素 B.华支睾吸虫 C.乙型肝炎病毒 D.丙型肝炎病毒 E.亚硝胺类化合物
A.乳头状 B.肿块大 C.有较长的蒂 D.蕈状 E.火山口状溃疡
A.胸腔上纵隔内 B.胸腔下纵隔内 C.胸腔中纵隔内 D.胸腔前纵隔内 E.胸腔后纵隔内
A.包括肋骨和肋软骨 B.第11~12对肋为浮肋 C.下2对肋骨为假肋 D.上7对肋骨为真肋 E.肋骨属扁骨
A.吸收剂量 B.剂量当量 C.线质系数 D.照射量 E.比释动能
A.α粒子 B.β粒子 C.α粒子和β粒子 D.光子 E.中子
A.氢原子 B.氦原子 C.氧原子 D.质子和中子 E.电子和光子
A.细胞吞噬 B.循环通路 C.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 D.合成代谢 E.通透弥散
A.细胞吞噬 B.特异性结合 C.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 D.合成代谢 E.细胞拦截
A.化学吸附 B.细胞吞噬和胞饮作用 C.特殊价态物质 D.代谢性陷入 E.排泄和清除
A.37~74MBq B.37~74GBq C.370~555MBq D.555~740GBq E.740~1110MBq
A.100~200Gy B.200~300Gy C.300~400Gy D.400~500Gy E.500~600Gy
A.1~4周 B.1~2个月 C.10~30天 D.4~6个月 E.1~1.5年
A.1个月以上 B.2个月以上 C.3个月以上 D.4个月以上 E.6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