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透明质酸酶 B.糖苷 C.真菌毒素 D.生物碱 E.毒蛋白
A.赖氨酸 B.蛋氨酸 C.色氨酸 D.苏氨酸 E.亮氨酸
A.天门冬氨酸 B.酪氨酸 C.胱氨酸 D.甘氨酸 E.谷氨酸
A.生物价 B.氨基酸评分 C.蛋白质功效比值 D.蛋白质净利用率 E.氮平衡
A.椰子油 B.橄榄油 C.可可油 D.大豆油 E.紫苏油
A.1%~3% B.5%~10% C.12%~15% D.16%~20% E.20%~25%
A.16.7kJ B.17.2kJ C.18.2kJ D.23.5kJ E.39.5kJ
A.铁 B.碘 C.锌 D.铜 E.氯
A.血清铁浓度下降 B.血红蛋白浓度下降 C.游离原卟啉浓度降低 D.总铁结合力下降 E.血细胞比容下降
A.薯类 B.豆类 C.谷类 D.海带 E.牛奶
骨质软化症是由下列哪种维生素缺乏引起 ()
A.维生素B1 B.维生素A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A.NADP B.NAD C.FAD D.FMN E.TPP
A.<1.0mg B.<2.0mg C.<3.0mg D.<3.5mg E.<4.0mg
A.芥子油甙 B.植物固醇 C.植物血凝素 D.异黄酮 E.硫化物
小麦胚中含量较多的维生素是()
A.胡萝卜素 B.维生素D2 C.维生素E D.维生素K E.维生素C
孕早期缺乏可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的维生素是()
A.烟酸 B.叶酸 C.维生素B1 D.维生素A E.维生素D
A.1~2 B.3~4 C.6~7 D.8~9 E.10~11
A.蛋白质 B.脂肪 C.乳糖 D.钙 E.维生素C
A.谷类和薯类 B.蔬菜和水果类 C.乳类和豆类 D.油脂和盐 E.肉、禽、鱼、蛋类
A.埃希菌属 B.柠檬酸菌属 C.肠杆菌属 D.克雷伯菌属 E.变形杆菌属
A.相对湿度<70% B.Aw<0.7 C.温度>30℃ D.厌氧 E.天然基质
A.肉类食品 B.蔬菜和水果 C.粮油及其制品 D.乳类及其制品 E.腌制食品
A.炸鱼 B.茶蛋 C.咸猪肉 D.酱牛肉 E.卤鸡肝
A.K值 B.二甲胺 C.三甲胺 D.挥发性盐基总氮 E.氨基酸态氮
A.患水疱病的肉尸 B.体温正常的口蹄疫肉尸 C.有轻微病变的猪丹毒肉尸 D.全身结核但未消瘦的肉尸 E.在规定检验部位和面积上囊尾蚴≤3个的肉尸
A.潜伏期短 B.很多人同时发病 C.表现出急性胃肠炎症状 D.病程较短 E.发病与食用某种食物有关
A.行政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技术性规范 E.禁令性规范
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 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 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A.≤0.1μm B.≥1μm C.≤2.5μm D.≤10μm E.≤100μm
A.血铅是铅内暴露的重要指标 B.铅只对神经系统有毒性 C.儿童对铅的毒性比成人更敏感 D.儿童血铅在100μg/L时,可以出现学习能力的下降 E.铅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A.二噁英类有免疫毒性 B.主要来源于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 C.氯苯是二噁英类合成的唯一前体 D.人体内二噁英类的主要来源是食物 E.二噁英类可使雄性动物雌性化
A.基准实质上等同于标准 B.基准有法律效力,标准无法律效力 C.基准和标准都有法律效力 D.基准是标准的科学依据,标准是基准内容的实际体现 E.基准是标准内容的实际体现,标准是基准的科学依据
有关O3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属于二次污染物 B.易进入呼吸道深部 C.来自汽车尾气 D.可引起哮喘发作 E.儿童对O3敏感
A.胎儿早产、死产 B.感觉神经性聋哑 C.视野缩小 D.甲状腺肿 E.克汀病
A.U形 B.S形 C.剂量-反应关系 D.剂量-效应关系 E.直线型
A.食物氟含量过高 B.土壤中氟含量过高 C.饮水氟含量过高 D.饮水氟含量过低 E.维生素A和钙缺乏
A.金黄色葡萄球菌数 B.肺炎球菌数 C.细菌总数 D.白喉杆菌数 E.结核杆菌数
A.用于眼部的化妆品 B.婴幼儿使用的化妆品 C.育发类化妆品 D.长期使用的化妆品 E.含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妆品
A.多次皮肤刺激试验 B.斑贴试验 C.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D.人体试用试验 E.功效试验
A.美白肌肤 B.保湿润肤 C.洁肤消炎 D.防皱除斑 E.防晒护肤
A.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 B.冷却水、洗涤污水、化工污水 C.有机污水、无机污水、混合性污水 D.物理性污水、化学性污水、生物性污水 E.一次性污染、经常性污染
清洁水BOD一般应小于()
A.1mg/L B.2mg/L C.3mg/L D.4mg/L E.5mg/L
A.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B.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C.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E.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A.氰化物 B.氟化物 C.汞 D.砷 E.铅
A.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的总量 B.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无机物的总量 C.水体中氧化和还原性有机物的总量 D.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 E.水体中有机物的总量
A.BOD B.悬浮固体 C.总固体 D.氮肥等营养物质 E.细菌
A.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1者 B.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0者 C.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1者 D.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1者 E.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0者
A.DO B.COD C.TOD D.HOCl E.BOD
A.鞭虫卵 B.蛔虫卵 C.血吸虫卵 D.钩虫卵 E.活寄生虫卵
A.土壤富含有大量的腐殖质 B.土壤的pH值较高,呈碱性 C.土壤处于还原状态 D.土壤呈酸性状态,pH较低 E.土壤富含无机矿物质胶体
A.痛痛病 B.克山病 C.大骨关节病 D.地方性甲状腺肿 E.黑脚病
A.单要素环境质量指数 B.超标指数 C.污染物排放量 D.排毒系数 E.环境污染指数
A.PSI指数 B.I大气质量指数 C.API指数 D.Brown指数 E.ORAQI指数
A.预防疾病 B.增进人民身心健康 C.延长寿命 D.提高生活质量 E.以上都是
A.基础毒性又称一般毒性 B.基础毒性可分为急性、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 C.一般毒性的研究方法以体外试验为主,体内试验作为补充 D.基础毒性是指实验动物单次、多次染毒所产生的总体毒性综合效应 E.基础毒性是相对特殊毒性而言的
A.转换 B.错义突变 C.同义密码 D.颠换 E.无义密码
A.在同一染色体内染色单体交换 B.从每个染色体断下的节段接到另一染色体上 C.当某一染色体发生两次断裂后,其中间节段倒转180°再重接 D.在不同染色体间染色单体交换 E.染色体发生一次或多次断裂而不重接
A.移码突变 B.碱基置换 C.非整倍体 D.DNA大段损伤 E.平衡易位
A.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 B.生殖细胞基因突变 C.体细胞染色体畸变 D.体细胞基因突变 E.体细胞及性细胞染色体畸变
A.促长剂单独染毒无致癌性,必须在启动之后才发挥作用 B.大多数促长剂不需代谢活化,不与DNA共价结合 C.有可检测的阈剂量 D.通常是致突变物 E.促长作用在早期是可逆的,需要重复染毒
A.代谢活化成终致癌物过程的中间代谢产物 B.不经代谢活化即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C.需经代谢活化才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D.兼有引发(启动)、促长、进展作用的物质 E.经代谢转化最后产生的有致癌活性的代谢产物
引起肝癌的间接致癌物是()
A.己烯雌酚 B.2-萘胺 C.黄曲霉毒素B1 D.砷及其化合物 E.双氯甲醚
A.细胞毒物、促癌剂、免疫抑制剂、激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固态物质 B.无机致癌物、前致癌物、直接致癌物 C.促癌剂、免疫抑制剂、无机致癌物、激素 D.免疫抑制剂、细胞毒物、固态物质直接致癌物、激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 E.前致癌物、无机致癌物、直接致癌物、固态物质
A.性腺的发育及交配过程 B.受孕及胚胎的发育过程 C.胚胎发育及哺乳的过程 D.对生殖细胞发生、受精、着床、胚胎发育及幼儿出生后发育过程 E.着重考虑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
A.连续染一个生殖周期 B.从着床到硬腭闭合期间染毒 C.从着床到幼仔断乳期间染毒 D.哺乳期染毒 E.从交配前到着床期间染毒
A.社会经济 B.生态环境 C.卫生服务状况 D.人群生活质量 E.人群卫生知识
A.环境保护 B.社会动员 C.健康教育 D.疾病控制 E.开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