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条图 B.圆图 C.直方图 D.线图 E.散点图
A.200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 B.200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 C.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 D.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 E.以上均不对
A.37.33% B.62.67% C.39.17% D.23.33% E.31.33%
A.糖尿病病死率高 B.糖尿病病程短 C.糖尿病病程长 D.糖尿病治愈率低 E.以上情况均不影响糖尿病患病率与发病率的比值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 D.很难判断 E.与上述因素都无关
A.个案调查 B.前瞻性调查 C.抽样调查 D.暴发调查 E.回顾性调查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简单抽样 E.多级抽样
A.病例对照研究 B.回顾性队列研究 C.队列研究 D.横断面厩研究 E.实验性研究
A.可以 B.不可以,因为没有区别发病率和患病率 C.不可以,因为使用了比例而要支持上述推论需要用率 D.不可以,因为没有考虑到队列效应的可能 E.不可以,因为没有设立对照组
A.40% B.50% C.60% D.70% E.80%
A.1.3% B.6.6% C.13.2% D.78.9% E.92.1%
A.所治病例数过少 B.缺少对照组 C.治愈率太高 D.没有经过统计学检验 E.没有关于偏倚控制的说明
A.随便分组 B.简单随机分组 C.分层随机分组 D.整群随机分组 E.联合随机分组
A.90% B.50% C.30% D.25% E.10%
A.人工自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自然被动免疫 D.自然自动免疫 E.被动自动免疫
A.预防性消毒 B.终末消毒 C.随时消毒 D.化学消毒 E.紫外线消毒
A.既往感染过乙肝,现在仍有免疫,属于不典型恢复期,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染期 B.急性乙肝感染阶段或者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C.以前接种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 D.乙肝已趋向恢复,属于慢性携带者 E.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A.既往感染过乙肝,现在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期,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染期 B.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C.以前接种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 D.乙肝已趋向恢复,属于慢性携带者 E.急性乙肝感染阶段或者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A.交叉感染 B.自身感染 C.医源性感染 D.带入感染 E.接触感染
A.体现了对劳动者的保护 B.属于职工健康监护的一项措施 C.属于上岗前体检 D.属于一级预防 E.属于二级预防
A.设计和改良幼儿园坐椅 B.设计汽车驾驶室的高度 C.设计幼儿园的大小 D.设计幼儿园房间的高度 E.幼儿玩具的设计
A.询问既往史 B.住院观察 C.实验室检查 D.进一步临床检查 E.询问家族史
A.有害气体 B.刺激性气体 C.有毒气体 D.可燃气体 E.窒息性气体
A.矽肺 B.尘肺 C.石棉肺 D.煤肺 E.硅酸盐肺
A.转变为糖,补充能量 B.转变为脂肪,维持能量平衡 C.直接氧化供能,维持能量平衡 D.补充多种氨基酸,维持互补作用,促进生长 E.执行多种特殊生理功能
A.始终表现为工人休息1~2天后,再次上班的第1天才有症状 B.有气急和胸部紧束感 C.可有畏寒发热 D.发病时肺部通气功能下降 E.以上都不是
A.长<300μm,粗<1~5μm B.形状如火柴、哑铃、分节状 C.HE染色呈棕黄或黄绿色 D.在咳痰或肺组织中可查出 E.如查出较多时可作为石棉肺诊断的依据
A.继续从事纺织行业工作,减少接触噪声时间 B.继续从事接触较低噪声工作 C.调离原工作岗位,从事非噪声作业工作 D.在原工作岗位作辅助工 E.继续从事纺织行业工作,工作时戴耳塞
A.前瞻性队列研究 B.回顾性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横断面调查
A.铬酸盐 B.氯甲醚 C.石棉 D.砷化物 E.联苯胺
A.总体目标 B.行为目标 C.健康目标 D.教育目标 E.优先目标
A.无打算阶段 B.犹豫不决阶段 C.维持阶段 D.行动阶段 E.准备阶段
A.预警行为 B.A型行为 C.病人角色行为 D.生病行为 E.违规行为
A.实验对照 B.空白对照 C.安慰剂对照 D.标准对照 E.历史对照
A.中暑病例增多 B.虫媒性疾病发病率增加 C.损伤人类体温调节中枢 D.人类对疾病的抵抗降低 E.人类寿命缩短
某化工厂对1162名工人的体检结果如下: 试问哪一工龄组气管炎患病最严重()
A.10~午工龄组气管炎患病最严重为37.18% B.10~年工龄组气管炎患病最严重为49.66% C.15~年工龄组气管炎患病最严重为19.85% D.15~年工龄组气管炎患病为第3位,为18.37% E.10~午工龄组气管炎患病最严重,有73人患病
A.重复性 B.变异度 C.同质性 D.特异性 E.灵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