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缺乏成熟粒细胞 B.机体免疫力减退 C.机体新陈代谢亢进 D.核蛋白代谢亢进 E.淋巴组织功能丧失
A.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B.指导患者饮食要合理,少量多餐 C.劝导患者每日饮少量红酒,通过活血营养胃黏膜 D.避免应用使溃疡加重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E.发生剧烈腹痛或有黑便时立即就医
A.清晨 B.睡前 C.中午 D.半夜 E.下午
A.低钾性碱中毒 B.低氯高钾碱中毒 C.低氯低钾酸中毒 D.低氯高钠碱中毒 E.低氯低钾碱中毒
A.胃角溃疡 B.胃窦溃疡 C.球后溃疡 D.幽门管溃疡 E.胃多发性溃疡
A.胃溃疡疑有癌变 B.多次上消化道少量出血 C.器质性幽门梗阻 D.质子泵阻滞剂停药后复发 E.以上全都是
A.消除症状促使溃疡愈合 B.预防复发 C.避免并发症 D.防止癌变 E.以上全都是
A.穿孔 B.幽门梗阻 C.出血 D.吸收不良综合征 E.癌变
A.溃疡出血 B.复合性溃疡 C.幽门梗阻 D.癌变 E.穿透性溃疡
A.月经失调 B.个性增强 C.蜘蛛痣、肝掌 D.面部色素沉着 E.以上全都不是
A.上消化道大出血 B.多次腹腔穿刺放液 C.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D.过量摄入蛋白质饮食 E.长期使用排钾类利尿剂
A.置患者于半卧位 B.给予低盐饮食 C.经常给予冷敷 D.定期测量腹围和体重 E.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A.意识改变 B.腹水消退情况 C.心率与血压改变 D.有无并发感染 E.水与电解质变化
A.立即给予吗啡镇静 B.暂停摄入蛋白质饮食 C.用生理盐水灌肠 D.保持呼吸道通畅 E.与医生联系并继续观察
A.减少糖原的合成 B.减少肝脏代谢负担 C.增加肝脏血流量 D.有利于肝细胞恢复 E.降低门静脉压力
A.溶血后红细胞破坏过多 B.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 C.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D.营养缺乏 E.脾功能亢进
A.回输蛋白质 B.增加血容量 C.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 D.间接改善肾血流量 E.清除部分电解质
A.肝脾肿大 B.皮肤结节 C.头痛、呕吐 D.胸骨下段压痛 E.齿龈肿胀
A.血小板减少 B.纤溶亢进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免疫力低下 E.血管壁弹性减弱
A.白细胞数减少 B.白细胞数正常 C.外周血片出现幼稚白细胞 D.外周血片找不到幼稚白细胞 E.外周血片找不到白细胞
A.消灭残存的白血病细胞 B.防止复发 C.延长缓解时间 D.防治并发症 E.防止转化为慢性白血病
A.严重贫血 B.内脏出血 C.继发感染 D.酸碱平衡失调 E.化学治疗的毒副作用
A.发热 B.呕吐 C.贫血 D.出血白 E.白血病细胞浸润脏器的表现
A.迅速将白血病细胞尽量减少 B.控制感染 C.使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正常 D.纠正贫血 E.纠正出血
患者,男性,36岁,中午饮酒后2小时突然上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即来院急诊,检查:体温37.9℃,脉率94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7.2/10.9kPa(129/82mmHg);血白细胞计数13.6×109/L,血清淀粉酶625u/L(苏氏法)。
A.体温升高 B.疼痛 C.体液不足 D.有发生休克的可能 E.有呼吸衰竭的可能
A.腹痛部位、性质和程度 B.解痉镇痛药的效果 C.有无低钾、低钙表现 D.消化道出血 E.生命体征与意识改变
A.阿托品 B.哌替啶 C.氯丙嗪 D.吗啡 E.MgSO4静脉点滴
A.烦渴 B.多饮 C.多食 D.多尿 E.疲乏无力 F.体重减轻
A.饮食治疗 B.体育锻炼 C.胰岛素治疗 D.口服双胍类降糖药 E.口服磺胺类降糖药 F.监测血糖变化
A.75kg B.80kg C.65kg D.60kg E.73kg F.70kg
A.足部易干燥者可使用润肤露保护 B.冬季注意双足保暖,穿着舒适棉袜 C.保持皮肤清洁,可以适当按摩双足 D.患者指甲不要剪得过短 E.为防止发生足部感染定期使用抗生素治疗 F.每天用温水浸泡双足15~20min,并仔细擦干
A.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B.糖尿病性神经性病变 C.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糖尿病足 F.2型糖尿病
A.采用小剂量胰岛素疗法 B.症状轻时,经输液和注射胰岛素后,不必纠正碱中毒 C.治疗过程中监测血钾水平,随时调整水电解质水平 D.补充生理盐水时先慢后快 E.静脉输液治疗是关键措施 F.当血糖阵至13.9mmol/L时,改用5%葡萄糖加胰岛素输入
A.磺脲类药物对1型糖尿病效吊显著 B.必要时给予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C.二甲双胍只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D.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 E.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中效胰岛素 F.坚持早期、长期、综合及个体化治疗
A.热量计算应按照实际体重计算 B.进餐需定时、定量,不能随意进餐 C.饮食控制方案应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 D.食入纤维含量少的食物 E.提倡吃粗制米面和杂粮 F.脂肪占总热量的30%
患者男性,78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头晕1年来诊。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长期口服美托洛尔。查体:BP18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37次/分,律不齐,无杂音。心电图提示(Ⅱ导联)如图所示。
A.左上胸部备皮 B.术前2小时内应用抗生素 C.停用抗凝剂 D.建立静脉通路 E.停用提升心室率的药物 F.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
A.平卧位 B.术侧上肢外展 C.起搏器局部伤口包扎后,沙袋压迫6~8小时 D.持续心电监护48~72小时 E.指导患者术侧肢体活动 F.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或红肿
A.心房率<60次/分 B.心室率<30次/分 C.出现头晕 D.出现疲倦、乏力 E.发作性晕厥 F.出现心悸
A.抗心律失常药物 B.洋地黄中毒 C.甲状腺机能亢进 D.病毒性心肌炎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F.电解质紊乱
A.异搏定 B.胺碘酮 C.心律平 D.利多卡因 E.异丙肾上腺素 F.阿托品
A.平板运动试验 B.胸导联心电图 C.肌钙蛋白 D.心脏彩超 E.肌酸磷酸激酶 F.血清淀粉酶
A.家人陪同下床排便 B.大量饮水 C.绝对卧床,使用便盆 D.大量不保留灌肠 E.使用开塞露 F.口服番泻叶导泻
A.静注利多卡因 B.静滴利多卡因维持 C.静推西地兰 D.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 E.快速补充血容量 F.使用镇静剂
A.溶栓 B.吸氧 C.心电监护 D.禁食 E.绝对卧床休息 F.止痛
A.支气管激发试验 B.痰培养 C.血常规检查 D.支气管舒张试验 E.特异性变应原检测 F.胸部X线摄片
A.支气管扩张 B.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C.过敏性鼻炎 D.支气管哮喘 E.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 F.阻塞性肺气肿
A.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B.氧疗 C.静脉使用利尿剂 D.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 E.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F.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
A.轻度持续 B.完全控制 C.部分控制 D.未控制 E.严重持续 F.中度持续
A.何种情况下应该去医院就诊 B.常用平喘药的副作用 C.病情变化的监测,并进行评定 D.了解哮喘的激发因素 E.正确的吸入技术 F.急性发作对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
A.定量吸入糖皮质激素 B.间断使用抗生素 C.规律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D.按需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E.长期使用祛痰药 F.必要时口服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