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关闭不全 D.主动脉瓣狭窄 E.二尖瓣狭窄
A.风湿活跃 B.肺部感染 C.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D.上呼吸道感染 E.肾盂肾炎
A.皮肤黏膜瘀点 B.持续发热 C.心脏杂音 D.脑栓塞 E.血培养阳性
A.心房颤动 B.房室传导阻滞 C.室性早搏 D.窦房传导阻滞 E.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
A.窦性心动过速,120次/分 B.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率60次/分 C.室性早搏6次/分 D.房性早搏5次/分 E.房颤,心室率120次/分
A.急性胃炎 B.胃穿孔 C.脾栓塞 D.肠系膜动脉栓塞 E.左下肺动脉栓塞
A.Ⅱ、Ⅲ、aVF导联P波倒置 B.心动过速时是左束支传导阻滞 C.QRS波幅变化 D.1:1房室传导 E.室性融合波
A.吗啡 B.洋地黄 C.利尿剂 D.硝酸甘油 E.多巴酚丁胺
A.扩张型心肌病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室间隔缺损 D.高血压 E.心肌梗死
A.机制尚不清楚 B.过高的血压突破脑血管的自身调节机制,脑灌注过多 C.先天性血管畸形 D.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和循环儿茶酚胺过多 E.血浆肾素活性明显增高
A.瓣叶增厚 B.瓣膜上有赘生物 C.主动脉细菌性动脉瘤 D.室间隔脓肿 E.瓣叶穿孔、粘连
A.停用地高辛,补钾 B.临时起搏器 C.应用阿托品 D.停用地高辛,应用苯妥英钠 E.应用甲氧明
A.Janeway损害 B.细菌感染 C.类风湿结节 D.Roth斑 E.Osler结节
A.前壁心肌梗死 B.后壁心肌梗死 C.侧壁心肌梗死 D.下壁心肌梗死 E.左房心肌梗死
A.吲达帕胺 B.卡托普利 C.哌唑嗪 D.美托洛尔 E.尼群地平
A.草绿色链球菌 B.肠球菌 C.真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表皮葡萄球菌
A.左房代偿期 B.左室代偿期 C.右心受累期 D.右室代偿期 E.左房失代偿期
A.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即年轻者血压控制在120~130/80mmHg,老年人可降至140/90mmHg以内 B.降至临界高血压水平,即140~160/90~95mmHg C.收缩压控制在160mmHg,舒张压控制在85mmHg D.血压控制在患者可耐受的程度 E.以上都不是
A.老年人宜用此法 B.左、右两侧轮流按压 C.取胸锁乳突肌前缘平甲状软骨上缘搏动处按压 D.每次按压时间不超过10~15秒 E.听到心率减慢立即停压
A.血压显著增高已多年的患者,应尽快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 B.单个药物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C.血压下降并稳定正常后,改为维持量长期用药 D.坚持个体化用药 E.发生高血压危象时要紧急降压
A.室性早搏 B.房性早搏 C.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D.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