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左髂脊与脐联机的中,外1/3交点处 B.右髂脊与脐联机的中,外1/3交点处 C.左髂前上棘与脐联机的中,外1/3交点处 D.右髂前上棘与脐联机的中,外1/3交点处 E.以上都不是
A.牵拉坐骨神经,松解粘连 B.调整后关节,松解粘连 C.拉宽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D.拉宽椎间隙,减轻神经根压迫 E.促进血循环,加速炎症水肿的吸收
A.10 B.12 C.14 D.16 E.18
A.内收20°~30°,外展80° B.内收20°~40°,外展70° C.内收30°~45°,外展90° D.内收45°~60°,外展80° E.以上都不是
A.0~60° B.60~120° C.120~180° D.0~90° E.90~180°
A.颈椎增生 B.神经根型颈椎病 C.脊髓性颈椎病 D.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E.椎管内肿瘤
A.先轻后重 B.先重后轻 C.重而有力 D.轻而柔和 E.以上都不是
A.60~90度之间 B.80~90度之间 C.90~120度之间 D.100~120度之间 E.90~100度之间
A.中峰推法 B.偏峰推法 C.罗纹推法 D.指禅法 E.跪推法
A.颈椎侧屈扳法 B.拿项后大筋 C.颈椎摇法 D.颈椎旋转扳法 E.颈椎拔伸法
A.前交叉韧带 B.髌横韧带 C.后交叉韧带 D.内侧副韧带 E.外侧副韧带
A.肱二头肌肌腱炎 B.肩关节粘连 C.肩关节脱位 D.冈上肌肌腱炎 E.肩峰下滑囊炎
A.椎管内压迫期 B.椎管内水肿期 C.神经根、脊髓减压期 D.恢复期 E.治疗早期
A.髋关节外展法 B.下肢后伸法 C.仰卧屈髋法 D.直腿抬高法 E.腰部斜扳法
A.强刺激为补,弱刺激为泻 B.刺激时间较短为补,较长为泻 C.弱刺激为补,强刺激为泻 D.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E.向心为泻,离心为补
A.擦背部督脉 B.推桥弓,擦涌泉 C.擦两胁 D.指揉肝俞,胆俞,期门,太冲 E.横擦腰骶部
A.必须有足够压力 B.作直线运动 C.肘关节伸直 D.腕部用力 E.半握拳
A.大重量牵引 B.旋转复位推拿 C.后路椎板切除手术 D.前外侧椎管减压术 E.前路髓核摘除术
A.膝关节活动障碍 B.膝关节完全伸直或过伸 C.膝关节屈曲 D.膝关节内翻 E.膝关节外翻
A.天枢 B.中极 C.神阙 D.胃脘部 E.中脘
A.髌腱反射亢进 B.髌腱反射减弱 C.跟腱反射亢进 D.跟腱反射减弱 E.跟腱反射无变化
A.3° B.5° C.6° D.4° E.7°
A.反复发作考虑手术 B.局部理疗 C.颈肩部痛点局封 D.颈椎牵引 E.手法推拿
A.T1~2棘突处 B.T3~4棘突处 C.T5~7棘突处 D.T8~10棘突处 E.T11~12棘突处
A.用推法自大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扳门推向横纹 B.推下七节骨能温阳止泻 C.肾经穴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 D.天河水用食、中二指面自肘推向腕,称清开河水 E.用拇指面自腕推向肘,称退六腑
A.有半径的环转运动 B.单方向直线或弧线运动 C.双方向往返直线或弧线运动 D.无半径环转运动 E.都可以
A.15 B.16 C.17 D.18 E.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