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0.2mm B.0.3~0.4mm C.0.5~0.7mm D.0.8~1.0mm E.>1.0mm
A.该病的病理特征为棘细胞层松解 B.可见其他黏膜部位发生相同病损 C.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D.一般可以自愈 E.需局部治疗
A.仅疱壁被撕去,无明显疼痛 B.仅疱壁被撕去,疼痛明显 C.疱壁与邻近外观正常的黏膜一并被撕去,疼痛明显 D.疱壁与邻近外观正常的黏膜一并无痛性撕去 E.疱壁与外观正常黏膜一并被撕去,遗留凹坑状组织缺损
A.与基牙颊舌径宽度一致 B.大于基牙颊舌径宽度的2/3 C.大于基牙颊舌径宽度的1/2 D.大于基牙颊舌径宽度的1/3 E.大于基牙颊舌径宽度的1/4
A.邻面板近牙合面呈移行,与基牙紧密贴合 B.邻面板近牙合面呈方形,与基牙稍有间隙 C.邻面板近牙合面呈圆形,与基牙稍有间隙 D.邻面板近牙合面呈尖形,与基牙稍有间隙 E.以上都不对
A.邻牙牙周支持能力 B.邻牙牙冠大小、形态 C.邻牙的位置 D.咬合关系 E.缺牙区黏膜厚度
A.左上321瓷桥修复 B.左上2种植牙 C.左上2活动义齿 D.左上21单端烤瓷桥 E.左上2隐形义齿
A.严密观察颅脑损伤 B.气管切开 C.局部止血 D.立即静脉补液 E.应用抗菌药物和TAT
A.结扎颈外动脉 B.压迫出血侧颈总动脉 C.纱布压迫止血 D.行清创缝合术 E.注射止血药
A.根管治疗 B.塑化治疗 C.光敏树脂充填 D.安抚 E.调牙合
A.软下疳 B.黏膜斑 C.哈钦森牙 D.树胶肿 E.皮疹
A.甲硝唑 B.红霉素 C.异烟肼 D.氟派酸 E.青霉素
A.淋球菌培养 B.病毒分离 C.血清不加热的反应素试验 D.活检 E.免疫功能检测
A.药物治疗 B.再矿化治疗 C.磨除法 D.树脂充填 E.垫底,银汞充填
A.尽可能模仿患牙原有真牙排列 B.处理切缘和颈缘时要考虑年龄差异 C.模仿真牙的轻度扭转和拥挤 D.上前牙的排列应该以患者的意见为主 E.前牙应该排成浅覆牙合浅覆盖
A.暂避免刺激,观察1~2周 B.脱敏治疗 C.超短波理疗 D.去除充填体,更换金属材料 E.牙髓治疗
A.烤瓷牙 B.牙冠长的瓷牙 C.牙冠长的塑料牙 D.牙冠稍短的瓷牙 E.牙冠稍短的塑料牙
A.基牙倒凹的深度和坡度 B.基牙牙冠的颌龈高度 C.基牙的支持能力 D.基牙与修复体之间就位道的关系 E.基牙的固位形
A.嵌体 B.桩冠 C.3/4冠 D.全冠 E.开面冠
A.可摘局部义齿 B.隐形义齿 C.双端固定桥 D.单端固定桥 E.粘接固定桥
A.舌侧支托的形式不止一种 B.舌侧支托要具有不使基牙产生移位的作用 C.舌侧支托具有较好的审美修复效果 D.制作舌侧支托的基牙必须要进行牙体预备 E.制作舌侧支托的基牙不需要进行牙体预备
A.右下第一前磨牙 B.右下第二前磨牙 C.右下第一磨牙 D.右下第二磨牙 E.右下第三磨牙
A.牙周治疗 B.干髓治疗 C.根管治疗 D.塑化治疗 E.患牙拔除
A.牙齿松动度检查 B.牙髓电活力测 C.研究模型检查 D.牙片检查 E.牙合力检查
A.下颌升支正侧位X线片 B.触诊有否波动感 C.血细胞分析 D.粗针头穿刺 E.CT检查
A.急性冠周炎 B.急性根尖炎 C.右咽旁间隙感染 D.右咬肌间隙感染 E.牙周脓肿
A.牙弓宽大 B.牙槽嵴丰满 C.腭盖高耸 D.黏膜薄,弹性低 E.唾液黏稠
A.三角形 B.圆形 C.方形 D.颊舌向长的短椭圆形 E.近远中向长的短椭圆形
A.三聚甲醛失活原理是凝固蛋白,引起血运障碍 B.亚砷酸失活原理是神经毒性,细胞毒性 C.三聚甲醛封药时间2周 D.亚砷酸封药时间1周 E.亚砷酸对组织的毒性无自限性
A.减小髓压,止痛 B.去除病变牙髓 C.髓腔消毒 D.去除刺激物 E.降低咬合
A.弹性义齿 B.塑料基托活动义齿 C.金属基托+前牙金属舌背活动义齿 D.左上4321右上1234固定烤瓷全冠长桥 E.种植义齿
A.肯氏Ⅰ类 B.肯氏Ⅱ类 C.肯氏Ⅲ类 D.肯氏Ⅳ类 E.肯氏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