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慢性连续性咳嗽 B.干咳或刺激性咳嗽 C.夜间咳嗽 D.金属音调咳嗽 E.嘶哑性咳嗽
A.自发性气胸 B.肋间神经痛 C.膈下脓肿 D.腹水 E.肋骨骨折
A.立即吸入高浓度氧 B.间歇吸入纯氧 C.持续低流量吸氧 D.低浓度持续给氧,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氧浓度 E.立即用过氧化氢静脉注射
A.拍摄X线胸片 B.测定RV、TLC,测定RV/TLC% C.给支气管舒张药物,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拍摄X线胸片,测定RV、TLC D.高分辨CT E.支气管镜检查
A.外周血象 B.心电图 C.胸部平片 D.支气管碘油造影 E.血液生化检查
A.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等 B.窦性心律不齐、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等 C.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扑和房颤、室内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等 D.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异位心律及预激综合征等 E.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等
A.心内注射急救药物 B.开胸心脏按压 C.电击除颤 D.口对口呼吸加胸外按压 E.低温疗法
A.持续24小时心电监护 B.按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 C.常规低流量吸氧 D.禁食至清醒后2小时 E.术后应立即下床活动
A.心脏 B.脑组织 C.肺组织 D.肾脏 E.脾脏
A.硝普钠中毒 B.洋地黄中毒 C.氨茶碱中毒 D.酚妥拉明中毒 E.多巴酚酊胺中毒
A.右室右房肥大 B.左右心室肥大 C.左室左房扩大 D.室间隔肥厚 E.心腔无变化
A.病毒性心肌炎 B.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高血压性心脏病 D.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
A.戒烟、限酒,不饮浓茶 B.平日随身带硝酸甘油按医嘱服药 C.低盐、低脂饮食,不宜过饱 D.疼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不缓解,可间隔半小时后再含服一片 E.不可过度劳累
A.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B.口服卡托普利 C.静脉注射毛花苷C D.口服异山梨酯 E.心肌再灌注治疗
A.暂禁食 B.温热的流食 C.温凉的流食 D.软食 E.普食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A.1g B.2g C.3g D.4g E.5g
A.疼痛 B.绝望 C.营养失调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A.<500ml B.500~1000ml C.>1000ml D.>1500ml E.1000~1500ml
A.铁的摄入减少 B.血液透析失血及频繁抽血化验导致失血 C.红细胞生存周期缩短 D.叶酸缺乏 E.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A.绝大多数慢性肾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 B.多数由急性肾炎迁延不愈发展而来 C.如血压控制不好,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较差 D.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E.非免疫性因素在慢性肾炎的发生与发展中也可能起重要作用
A.糖尿病肾病 B.过敏性紫癜 C.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D.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肾淀粉样变性
A.<30g/L B.30~60g/L C.70g/L D.60~90g/L E.80g/L
A.细菌直接感染 B.自身免疫 C.变态反应 D.病毒 E.寄生虫
A.羟基脲 B.环磷酰胺 C.白消安 D.氮芥 E.甲氨蝶呤
A.病程长短 B.贫血的程度 C.有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D.血白细胞剧增程度 E.骨髓幼稚细胞成熟程度
A.雄激素 B.泼尼松 C.脾切除 D.免疫抑制药 E.同卵孪生兄弟骨髓移植
A.放射治疗 B.联合化疗 C.骨髓移植 D.缓解巩固期鞘内注射化疗药物 E.激素治疗
A.缺乏成熟中性粒细胞 B.营养不良 C.缺氧 D.出血 E.新陈代谢旺盛
A.低血糖的发生 B.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C.过敏反应 D.消化道的反应 E.肝肾功能的损害
A.立即给予吸氧 B.口服糖果 C.开放静脉 D.卧床休息 E.向家属交代病情
A.采用1ml注射器 B.使用时保存在室温20℃以下 C.剂量必须准确 D.短效胰岛素在早饭前1小时注射 E.注射部位应经常更换
A.低钠血症 B.低钾血症 C.低钙血症 D.低血糖 E.低血压
A.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B.甲状腺素分泌过多 C.胰高糖素分泌过多 D.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E.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A.胸部 B.背部 C.腹部 D.下肢 E.暴露部位
A.高热 B.睡眠不足 C.大量饮酒 D.体育活动 E.精神刺激
A.体格检查 B.头颅X线片 C.脑CT、MRI D.脑脊液检查 E.病史和脑电图
A.中脑、脑桥和延髓 B.间脑、小脑 C.中脑、脑桥 D.间脑、脑桥 E.脑桥、延髓
A.偏头痛 B.眼源性头痛 C.颅内高压性头痛 D.鼻源性头痛 E.眼源性头痛
A.从足量开始、餐前30分钟口服 B.从足量开始、餐后30分钟口服 C.从小剂量开始、餐前30分钟口服 D.从小剂量开始、餐后30分钟口服 E.均衡量、餐后30分钟口服
A.高血压性头痛 B.偏头痛 C.三叉神经痛 D.眼病性头痛 E.脑膜刺激性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