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静卧,静脉补液 B.应用抗生素 C.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D.流质饮食 E.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及血象变化
A.尿潴留 B.硬膜外血肿 C.呼吸抑制 D.全脊髓麻醉 E.恶心、呕吐
A.左锁骨中线第3肋间 B.剑突与胸骨交界处 C.胸骨下段 D.胸骨角 E.以上都不对
A.电除颤 B.人工呼吸 C.胸外心脏按压 D.保持呼吸道通畅 E.注射复苏药物
A.胃肠道手术者,术前置胃管 B.根据用药方案做药物过敏试验 C.给病人更换清洁衣裤、戴帽子,女病人应先梳头,取下发夹 D.进手术室前不必排尿 E.将病历及有关手术需要资料交给手术室人员
A.抗拉力强,质软 B.抗拉力强,组织反应小,在体内不能被吸收 C.在体内能被吸收,质软 D.在体内能被吸收,抗拉力差 E.在体内不能被吸收,抗拉力差
A.清醒后即进食 B.肛门排气后即可进食 C.禁食期间成年人每天补液2500ml D.开始进食后停止输液 E.术后食欲恢复后即可进流质饮食
A.首选麻醉性镇痛药 B.疼痛出现后立即采用药物镇痛治疗 C.护士可根据自己对疼痛的理解和体验,来判断患者的疼痛程度 D.心理护理可减轻疼痛 E.可采用疼痛评估法,评估疼痛程度
A.10%脂肪乳剂 B.等渗生理盐水 C.10%氯化钾溶液 D.5%葡萄糖液 E.20%葡萄糖液
A.肠黏膜萎缩 B.吸入性肺炎 C.高血糖及电解质紊乱 D.管道脱出 E.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A.吸氧 B.输液、输血 C.镇静、镇痛 D.剖腹探查止血 E.处理气胸
A.大量清水冲洗伤口 B.伤口上方捆扎 C.外敷中草药 D.扩大伤口使毒液外流 E.服用蛇药
A.1~2个月 B.3~4周 C.1~2周 D.4~6天 E.48小时
A.高糖、高脂肪、高蛋白 B.低糖、低蛋白、高脂肪 C.每天摄入食盐<9g D.低蛋白、高糖、高维生素、低盐 E.蛋白质以每天每千克体重1g较为适宜
A.水疱 B.溃疡 C.充血 D.色变暗红 E.有脱屑
A.疼痛 B.血压下降 C.少尿 D.失眠、头痛 E.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
A.去枕平卧位 B.仰卧位,膝部垫枕 C.俯卧位 D.半坐卧位 E.侧卧位
A.尿路感染 B.细菌性痢疾 C.阿米巴性痢疾 D.病毒性结肠炎 E.盆腔积脓
A.注射维生素K B.注射酚磺乙胺 C.抗凝疗法 D.抗纤溶疗法 E.以上都不对
A.红色 B.白色 C.土黄色 D.棕褐色 E.绿色
A.腹痛减轻、引流量增多,食欲无好转 B.食欲好转,黄疸消退,引流量减少 C.腹痛和黄疸减轻,引流量增多 D.上腹胀痛,引流量突然减少 E.体温接近正常,引流量增多
A.容易产生依赖,成瘾 B.镇痛效果差 C.药物来源困难 D.疼痛缓解后可使病情恶化 E.避免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病情
A.术前1~2天进流质饮食 B.术前常规放置胃管 C.结肠手术前2天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和维生素K D.幽门梗阻病人术前2~3天每晚洗胃 E.急症手术前必须灌肠
A.山莨菪碱 B.溴丙胺太林 C.哌替啶 D.氯丙嗪 E.吗啡
A.立即手术 B.做好术前准备后再手术 C.中西医结合治疗 D.对症处理 E.非手术治疗后缓解,可择期手术治疗
A.减慢肢体坏疽速度 B.减轻下肢疼痛 C.促进病人舒适 D.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E.解除血管痉挛
A.床头抬高15~29cm B.用抗生素溶液冲洗鼻腔 C.禁忌经鼻腔吸痰 D.禁止用力打喷嚏 E.枕部垫无菌巾
A.引流管开口低于侧脑室10~15cm B.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 C.每日引流不超过500ml D.引流管内液面随呼吸上下波动,说明引流通畅 E.定时挤压引流管,每日更换引流袋
A.2~4cm B.4~6cm C.5~7cm D.8~10cm E.10~12cm
A.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B.手术治疗 C.积极处理原发病 D.抗生素控制感染 E.彻底排尽脓液
A.防止出血 B.减轻疼痛 C.控制反常呼吸 D.促进引流 E.防止骨折
A.平卧 B.健侧1/4侧卧位 C.半坐卧位,床头抬高30°~45° D.患侧卧 E.以上都对
A.小于20滴/分 B.不超过40滴/分 C.不超过60滴/分 D.尽可能慢 E.没有限制
A.阴部神经分布区 B.臀上神经分布区 C.臀下神经分布区 D.坐骨神经分布区 E.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区
A.高钾血症 B.低钾血症 C.低钙血症 D.低钠血症 E.高镁血症
A.4天 B.6天 C.8天 D.14天 E.血尿转清后,继续卧床14天
A.明显血尿 B.严重休克不能纠正 C.疼痛难以忍受 D.合并前臂骨折 E.高热
A.1年内 B.2~3个月 C.1个月内 D.4个月以内 E.2年内
A.1~2周 B.2~3周 C.3~5周 D.4~6周 E.5~6周
A.控制感染 B.留置导尿管7~10天 C.多饮水、勤排尿 D.后期应定期做尿道扩张 E.局部理疗
A.弱酸性液灌肠 B.生理盐水灌肠 C.使用缓泻药 D.肥皂液灌肠 E.静脉注射谷氨酸制剂
A.异体皮肤移植 B.单卵双生异体移植 C.自体血管移植 D.自体输血 E.自体软骨移植
A.积极治疗原发病 B.纠正酸中毒 C.补充血容量 D.应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微循环 E.抗凝治疗解除微细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