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为减少排便时疼痛,多用温盐水灌肠 B.便后坐浴15~30分钟 C.坐浴常用1:5000高锰酸钾液 D.先坐浴,再换药 E.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渗湿及出血情况
A.去枕平卧位 B.床头抬高15~30cm C.侧卧位 D.床头和床尾各抬高19~30cm E.侧卧位
A.捏紧导管 B.彻底拔除引流导管 C.将引流导管重新放入伤口 D.立即缝合引流口 E.双手捏紧放置引流导管处皮肤
A.200ml B.300ml C.500ml D.700ml E.1000ml
A.肺内感染 B.肺不张 C.吻合口瘘 D.吻合口狭窄 E.反流性食管炎
A.病因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 B.病理上有肾小管坏死和修复两个阶段 C.少尿期可出现高钾血症 D.少尿期多持续3~5天,迅即转变为多尿期 E.肾活检是可靠的诊断方法
A.多饮浓茶 B.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C.多食蔬菜,如菠菜、土豆 D.多食巧克力、坚果等食物 E.多食动物蛋白
A.观察健侧肾功能 B.鼓励病人多饮水 C.及早下床活动 D.待肛门排气后,开始进流质饮食 E.继续使用抗结核药物
A.口服止血药 B.膀胱冲洗液内加凝血药 C.气囊导尿管充水并固定在大腿内侧 D.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E.避免肛管排气,禁忌灌肠
A.吸纯氧 B.吸气终末正压通气 C.人工呼吸 D.使用呼吸兴奋药 E.呼气终末正压通气
A.右胸腔积液感染 B.膈下积液感染 C.肝脓肿 D.胆瘘、腹膜炎 E.肝创面感染
A.高热时 B.体温下降后 C.寒战时 D.静脉滴注抗生素时 E.抗生素输入后
A.局部制动 B.抬高患肢15°~30° C.血肿加压包扎 D.早期局部热敷 E.血肿较大者应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吸,并加压包扎
A.意识状况 B.呼吸 C.脉搏 D.尿量 E.血压
A.立即手术切除 B.无须手术切除 C.5周后手术切除 D.3个月后手术切除 E.半年后手术切除
A.嘱病人禁食,减少大便产生 B.正确指导病人应用肛袋 C.术后减少床上活动,减轻伤口疼痛 D.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并保持通畅 E.术后2周才能下床活动
A.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B.避免用力打喷嚏 C.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D.术前晚肥皂水灌肠 E.术前2~3日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
A.继发感染 B.肝癌破裂出血 C.肺内转移 D.肝性脑病 E.大量腹水形成
A.严格卧床休息3周 B.严禁按摩肢体 C.禁止施行对患肢有压迫的检查 D.患肢制动 E.溶栓治疗期间应加强出凝血时间的监测
A.抗生素 B.止吐药 C.地塞米松 D.冬眠药物 E.脱水药
A.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地咳嗽 B.吸氧 C.每天进行雾化吸入2次 D.翻身、叩背 E.限制饮水
A.抬高床头15~30cm B.每天用乙醇滴牵引针孔 C.保持有效的牵引作用 D.每天测量两侧肢体长度 E.告知病人不随意改变体位
A.吸氧、保暖 B.抬高患肢、制动 C.给予镇痛药 D.做下肢被动活动 E.适当松解石膏绷带
A.抗休克 B.骨折复位、内固定 C.石膏外固定 D.骨盆牵引 E.应用升压药
A.患肢石膏固定 B.切开复位、石膏固定 C.小夹板固定 D.使用脱水药 E.切开减压+血管探查+骨折内固定术
A.10滴/分 B.25滴/分 C.45滴/分 D.50滴/分 E.60滴/分
A.阳离子交换树脂 B.静脉滴注林格液 C.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 D.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 E.25%葡萄糖加胰岛素静脉滴注
A.大量输入库存血 B.长期服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 C.肾功能不全 D.因严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所致的胃液丧失过多 E.使用依他尼酸等利尿药物
A.手术后出血 B.切口感染 C.切口裂开 D.切口血肿 E.切口脂肪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