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节约气体 B.节约挥发性麻醉药 C.呼吸装置简单 D.新鲜气体引导至呼出活瓣的远端 E.气流量需较每分通气量大2~3倍
A.输液、输血过量 B.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C.肺微血管栓塞 D.肺小静脉收缩
A.PCO2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 B.PCO2是指血浆中溶解的CO2所产生的张力 C.PaCO2升高,示通气不足 D.PaCO2降低,示通气过度 E.代酸时,呼吸兴奋,PaCO2降低
A.缓慢、持续、定位不精确,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差 B.缓慢、持续、定位精确,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强 C.对切割、烧灼刺激不敏感 D.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刺激较敏感 E.内脏疾病往往可引起牵涉痛
A.剂量 B.注射部位 C.注射部位的血液灌流量 D.与组织和血浆蛋白的结合 E.理化因素
A.重度创伤 B.脓毒性休克 C.切除大动脉瘤 D.心脏骤停复苏后 E.大血管移植术
A.低氧血症 B.肺炎 C.肺梗死 D.深静脉血栓 E.切口感染
A.心率 B.尿量、血细胞比容 C.精神状态 D.末梢循环 E.中心静脉压
A.全面了解病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和特殊病情 B.针对全身状况和器官功能,做些相应的术前准备 C.预计术中可能发生某些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D.估计和评定病人接受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 E.拟定具体的麻醉实施方案
A.肝,肾 B.脑 C.心 D.肌肉 E.皮肤
A.了解麻醉用药与肌松药之间的相互作用 B.满足手术要求 C.了解肝肾功能情况 D.掌握不同肌松药药理和作用机制 E.考虑病人年龄,肥胖或肌肉强壮程度对肌松药的影响
A.新生儿 B.1~3岁小儿 C.3~7岁小儿 D.学龄儿童 E.14~20岁青年
A.胃肠蠕动增强 B.胆汁反流入胃 C.低血压、脑缺氧 D.胃液分泌增多 E.手术牵拉内脏
A.传统神经递质 B.肾上腺皮质激素类递质 C.氨基酸类递质 D.阿片类递质 E.神经肽类递质
A.注药时脑脊液压升高,引起短暂头晕 B.麻醉后低血压时脑缺氧惊厥 C.麻醉后血管散热不均产生寒战 D.局麻药直接进入静脉引起惊厥 E.长时间间断累积给药中毒产生精神症状与幻觉
A.搬动 B.麻醉诱导 C.手术开始 D.打开腹膜 E.麻醉恢复期
A.小鼠大于30g B.狗大于10kg C.兔大于1.5kg D.猫大于2kg E.大鼠大于200g
A.应用血管收缩药 B.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C.纠正休克同时及早手术 D.静脉补充血容量 E.静脉应用抗生素
A.青铜相对于金、银等材料的价格要低 B.间接供热,不至破坏麻醉药 C.青铜的比热高 D.青铜的热传导性能好 E.达到温度补偿的目的
A.腋入路 B.锁骨上法 C.锁骨下血管旁法 D.肌间沟法 E.颈入路法
A.肺挫伤 B.肋骨骨折 C.血气胸 D.颅脑损伤 E.呼吸道梗阻
A.以红细胞上是否有D抗原来判定,有D抗原者为Rh阳性,无D抗原者为Rh阴性 B.我国汉族人口99%以上为Rh阴性 C.与ABO血型不同的是,血清中无天然存在的Rh抗体,常于妊娠或输血后产生免疫性抗体 D.Rh阴性的病人第二次输入Rh阳性血液可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E.Rh阴性的产妇第二次孕育Rh阳性胎儿时可致新生儿溶血
A.麻醉偏浅 B.麻醉药物不良反应 C.患者有高血压病 D.胆心反射 E.C02蓄积早期
A.pH取决于HCO-3与PC02的比值 B.只要HCO-3与PC02保持20:1,不会出现酸碱紊乱及pH改变 C.血气参数中直接测定的是HCO-3和PaC02 D.碱中毒时HCO-3与PC02比值大于20:1 E.酸中毒时HCO-3与PC02比值大于20:1
A.观察是否有口水外流 B.听呼吸音 C.听诊器听诊 D.螺纹管监听 E.Sp02下降
A.持续时间短 B.通过胎盘少 C.分子量大 D.起效快 E.新生儿可迅速代谢
A.过度换气 B.闪光刺激 C.剥夺睡眠 D.睡眠诱发 E.药物诱发
A.拮抗肌松药残余作用 B.托起下颌 C.放置口咽通气道 D.气管插管 E.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A.明显的血管加压反应 B.冠状血管舒张 C.心肌供血减少 D.心肌供血增加 E.对冠状血管疾患者会加重心肌缺血
A.潮气量设定不足 B.管道漏气 C.吸呼比不合适 D.机械死腔过大 E.呼吸道梗阻
A.维持有效血容量 B.保持血浆白蛋白大于25g/dl、红细胞比容30%左右 C.酌情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 D.大量失血时输新鲜血 E.尽量不用或少用经肝代谢的药物
A.心率 B.平均血流速度 C.升主动脉截面积 D.射血时间 E.主动脉瓣口面积
A.重吸收滤液中50%的水 B.含有致密斑 C.其小管液的渗透压变化很大 D.是血管升压素作用的主要部位 E.无尿浓缩功能
A.与肺泡通气量有关 B.受心输出量影响 C.合用氧化亚氮使苏醒更快 D.可通过呼气末浓度的变化来判断 E.比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慢
A.麻醉前充分镇静,给予阿托品维持较快心率及心输出量 B.应用吸入麻醉剂麻醉诱导及维持较佳 C.气管插管及锯胸骨前给予麻醉性镇痛剂有助于稳定循环 D.转流后须应用心血管药物支持循环 E.麻醉过浅或输液过快易引起间质肺水肿
A.惊厥 B.体温 C.麻醉 D.血压 E.碳酸氢钠
A.Ⅻ因子是血液凝固的始动因子 B.参与血液凝固的十二个因子都是蛋白质 C.参与血液凝固的十二个因子都是由肝脏合成的 D.血小板因子3是血液凝固不可缺少的 E.Ⅱ、Ⅶ、Ⅸ、X因子是维生素K依赖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