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床位 B.将其安排在危重病房 C.将其安排在护士站旁边 D.按其要求安排床位 E.将其安置在隔离病室
A.饮食少量多餐 B.尽量避免搬运 C.第一周内限制探望 D.静脉输液速度宜慢 E.如有便秘立即灌肠
A.1cm B.2cm C.3cm D.4cm E.5cm
A.心包积液 B.心肌梗死 C.心动过速 D.动脉硬化 E.休克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A.胆囊 B.脾脏 C.肝脏 D.胰脏 E.肾脏
A.皮肤呈紫红色 B.皮下硬结 C.浅层组织感染 D.皮肤有水泡 E.皮肤水肿
A.体温、面色 B.血压、神志 C.腹部体征 D.恶心呕吐 E.血白细胞计数
A.听心音 B.测血压 C.看面色 D.触颈、股动脉有无搏动 E.做心电图
A.血管收缩,末梢神经敏感性降低 B.血管收缩,末梢神经敏感性增高 C.血管扩张,末梢神经敏感性降低 D.血管扩张,末梢神经敏感性增高 E.血管扩张,加速致痛物质运出
A.洋地黄中毒 B.双重感染 C.脱水、低血钾 D.诱发肺性脑病 E.加重心力衰竭
A.50% B.55% C.60% D.65% E.70%
A.颅脑外伤 B.颅内感染 C.血管病变 D.占位性病变 E.神经官能症
A.红霉素 B.青霉素 C.氯霉素 D.庆大霉素 E.新霉素
A.食欲减退 B.呕血和黑便 C.上腹痛 D.恶心、呕吐 E.腹胀和腹泻
A.伤口疼痛 B.腹胀 C.麻醉反应 D.肠蠕动增强 E.肠炎
A.1/3张 B.1/2张 C.2/3张 D.等张 E.高张
A.暂停输血,对症处理 B.改变体位 C.给予氧气吸入 D.给予镇静剂 E.监测体温变化
A.低危人群 B.中危人群 C.高危人群 D.极高危人群 E.无危险人群
A.对失眠者可适当用点安眠药 B.对睡眠过多者睡前大量进食 C.对遗尿者晚间限制饮水,睡前督促其排尿 D.对睡眠型呼吸暂停者指导采取正确睡眠姿势 E.对发作性睡眠者采用药物治疗并指导其自我防护
A.癌胚抗原(CEA.测定 B.碱性磷酸酶测定 C.酸性磷酸酶测定 D.甲胎球蛋白(AFP)测定 E.乙型肝炎病毒系列检查
A.基础代谢 B.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C.生长发育 D.活动所需 E.排泄损失
A.子宫肌炎 B.血栓性静脉炎 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D.急性盆腔腹膜炎 E.产后关节炎
A.动脉导管未闭 B.右心室肥大 C.室间隔缺损 D.肺动脉狭窄 E.主动脉骑跨
A.均有浮肿,呈凹陷性 B.几乎均有血尿 C.起病初期常伴高血压 D.严重病例在起病1周内可发生心力衰竭 E.血压突然升高,可能发生高血压脑病
A.肺癌早期一般没有胸部疼痛 B.肋间神经痛呈刀割样、触电样或灼痛 C.心绞痛常呈压榨样痛或伴有窒息感 D.胸膜炎的疼痛常在呼气时加重 E.自发性气胸可在剧咳或劳动中突然发生且较剧烈
A.了解心理反应 B.测脉率(心率)及脉律(心律) C.观察意识状态 D.测量血压 E.检查瞳孔
A.1-0-2-1 B.1-2-0-1 C.2-0-1-1 D.1-1-0-2 E.0-1-2-1
A.3天 B.1周 C.2周 D.3周 E.1个月
A.鲜红色 B.酱油色 C.黄褐色 D.乳白色 E.淡黄色
A.夏柯三联征,休克和意识障碍 B.夏柯三联征,休克 C.夏柯三联征,意识障碍 D.夏柯三联征,抽搐 E.夏柯三联征,DIC
A.身心休息 B.低盐饮食 C.利尿剂 D.洋地黄类药物 E.扩血管药物
A.增加溶解度避免析出结晶 B.避免损害造血系统 C.减轻服药后引起的恶心症状 D.增加药物疗效
A.距伤口近心端5cm处环行缚扎 B.大量清水冲洗伤口 C.用消毒尖刀将咬痕处挑开 D.肢体肿胀处可外敷中草药或南通蛇药片 E.用普鲁卡因做肢体环状阻滞
A.继续用药 B.注意饮食卫生 C.劳逸结合 D.戒除烟酒 E.立即就医
A.败血症 B.菌血症 C.毒血症 D.脓血症 E.以上都不是
A.胸骨上窝 B.胸骨角 C.胸骨柄 D.剑突 E.胸骨下角
A.虚脱 B.意识模糊 C.嗜睡 D.谵妄 E.浅昏迷
A.普及防癌知识,提倡晚婚晚育,开展性教育 B.积极治疗宫颈疾病 C.定期开展宫颈普查和普治,每3~5年普查一次 D.绝经后出血者应及早就医 E.重视宫颈癌的早期症状,如白带多、接触性出血等
A.中暑时降温 B.清除肝昏迷病人肠道有毒物质 C.分娩前清洁肠道 D.解除便秘 E.腹部术前肠道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