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制度化 B.规范化 C.程序化 D.标准化 E.随机化
A.卫生设施 B.合格的护理 C.娱乐场所 D.尖端的医疗设备 E.正确的诊疗
A.硫酸镁 B.硫酸钠 C.硫酸铜 D.醋酸 E.过氧化氢
A.直接性 B.稳定性 C.选择性 D.人文性 E.强制性
A.将标本置温试管中 B.取全部粪便 C.取黏液部分 D.取脓血部分 E.及时送检
A.选择静脉由远端小静脉开始 B.为保证血管的弹性,扎止血带越紧越好 C.滴速一般在40~60滴/分 D.24小时输液者,每8小时更换输液器一次 E.拔针时棉球按在针眼下
A.老人 B.青年 C.儿童 D.慢性病患者 E.妇女
A.先取水剂药,后取固体药 B.不同患者的药物不可同时取离药车 C.液体药领取时不可摇动 D.一个患者的药摆好后再摆下一个患者的药 E.摆放口服药无须戴口罩
A.个体有意识遏制便意 B.强烈的情绪反应 C.饮水量不足 D.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E.长期卧床活动减少
A.去除一切不良气味及不良视觉印象 B.保持进食环境清洁、卫生、空气新鲜 C.协助患者洗手及清洁口腔 D.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进食姿势 E.做好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工作
A.定时间 B.定听诊器 C.定人员 D.定血压计 E.定部位
A.0度为能独立,可能参加活动 B.1度为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如拐杖、轮椅) C.2度为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 D.3度为既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 E.4度为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
A.燃烧法 B.煮沸法 C.浸泡法 D.高压蒸气灭菌法 E.电离辐射灭菌法
A.听力障碍者 B.视力障碍者 C.谵妄躁动者 D.意识不清者 E.婴儿进行输液时
A.瞳孔缩小 B.心脏停搏 C.呼吸停止 D.出现尸冷 E.各种反射消失
A.评估恶露情况 B.每日观察宫底高度、软硬度 C.及时排空膀胱 D.产后当天可用热敷,减轻宫缩痛 E.遵医嘱给予宫缩剂
A.月份-3,日期+7,年份+1 B.先将末次月经换算成阳历时间,然后阳历月份-3,日期+7,年份+1,再换算成阴历的时间,告诉孕妇 C.阴历的月份-3,日期+15,年份+1 D.护士问孕妇:"什么时候感觉到胎动?" E.护士直接问孕妇:"哪天夫妻同房的?"以了解其受精日,再推算预产期
A.放置34℃温箱内保暖 B.2~3小时变换体位1次 C.用滴管哺喂,每次10ml D.喂后竖抱小儿,轻拍其背 E.在喂奶前后吸氧15分钟
A.皮肤瘀点涂片染色检查细菌 B.脑脊液沉淀物涂片染色检查细菌 C.血培养 D.脑脊液培养 E.大便培养
A.指导肢体、呼吸功能锻炼 B.进行健康教育 C.做好心理护理 D.进行注射、换药、按摩 E.解决病人存在、潜在的护理问题
A.呼吸加快 B.一般吸氧无效 C.肺底有啰音 D.胸片肺部网状阴影 E.呼吸窘迫感
A.堵塞漏出 B.冲洗漏出 C.消毒漏出 D.腰穿 E.屏气
A.婴儿头长占身长的1/4 B.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 C.小儿骨骼长期受外力影响易变形 D.营养需要量比成人多 E.新陈代谢比成人旺盛
A.随着孕中期的进展,胎动逐渐增多 B.孕18~20周起,孕妇可自觉胎动 C.孕20周左右利用普通听诊器即可听到胎心音 D.孕12周起可经腹壁触及宫内胎体 E.孕16周起做4步触诊检查
A.老年人或小儿 B.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者 C.危重病人或严重创伤 D.接受侵入性治疗者 E.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A.胎心监测 B.阴道检查 C.宫颈扩张情况 D.观察宫缩 E.评估乳房
A.胎儿有无畸形 B.胎儿是否过大 C.胎位是否正常 D.是否有脐带绕颈 E.胎位是否清楚
A.褥疮 B.泌尿系感染 C.呼吸系感染 D.循环功能异常 E.关节僵硬
A.深昏迷」对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 B.自主呼吸持续停止 C.瞳孔散大、固定 D.脑干反射全部或大部分消失 E.无心搏和脉搏
A.睁眼反应 B.言语反应 C.运动反应 D.肌肉张力 E.瞳孔对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