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印模比较正确 B.印模边缘完整 C.印模组织面光滑 D.操作简单,花时间少 E.材料体积改变小
A.基牙和邻牙接触太紧 B.咬合力太大 C.固位体边缘设计为90°肩台 D.基牙支持力不足 E.底层冠和基牙不密合
A.精确反映口周肌肉功能活动时的位置和形态 B.使口腔组织受压均匀 C.使印模边缘圆滑 D.看清解剖标志 E.边缘及粘膜转折处清晰
A.0.01~0.38mm B.0.10~0.38mm C.0.05~0.38mm D.0.15~0.38mm E.0.20~0.38mm
A.小梯形半圆钳 B.日月钳 C.末端切断钳 D.弓丝成形器 E.鹰嘴钳
A.咬肌间隙感染 B.颌下间隙感染 C.翼颌间隙感染 D.眶下间隙感染 E.顾下间隙感染
A.颌弓的形状 B.唇的长短 C.颌间距离的大小 D.上下颌弓间的关系 E.两侧口角线之间的距离
A.成骨细胞 B.破骨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间充质细胞 E.成牙骨质细胞
A.牙颌面畸形患者必然存在错 B.正颌外科是以研究和诊治牙颌面畸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C.常见的颌骨发育畸形包括发育过度与发育不足两大类 D.畸形可以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 E.错完全可以反映和代表牙颌面畸形基本的病变特征
A.磨牙近远中径的1/4 B.磨牙近远中径的1/3 C.磨牙近远中径的1/2 D.双尖牙近远中径的2/3 E.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2
A.水平阻生,冠周炎反复发作 B.垂直阻生,升支前方有足够空隙,对颌牙位置正常 C.前倾阻生,前方邻牙远中龋坏 D.前倾阻生,龈瓣上有咬痕 E.颊向阻生,对颌牙位置正常
A.好发于成人 B.可反复发作 C.好发于婴幼儿 D.损害多限于口腔的无角化黏膜 E.可伴皮肤损害
A.铸件断裂 B.铸件不全 C.铸件夹砂 D.铸件氧化层过厚 E.铸件变大
A.颊舌面的骨吸收 B.邻面的龈谷下方的谷吸收 C.根尖区的骨吸收 D.其他部位的骨吸收 E.单侧的骨吸收
A.1/4 B.1/3 C.1/2 D.2/3 E.3/4
A.2~4mm B.4~6mm C.5~8mm D.8~10mm E.10~12mm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内冠的设计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内冠的内聚度对义齿的固位力起到主要作用 B.牙周病患者可适当减低内冠高度,改变冠根比例 C.内冠铸造件颈缘完整,研磨后不能有缺陷或呈锯齿状 D.牙体预备时,基牙颈部形成羽状 E.内冠轴面不能出现凹陷或凸度,轴角圆钝
A.上颌后牙 B.下颌后牙 C.上颌前牙 D.下颌前牙 E.上下颌前牙
A.具有转动和滑动运动 B.左右联动关节 C.与关系密切 D.只有一个运动轴心 E.运动中形成多个运动轴心
A.氟化物脱敏 B.氨硝酸银脱敏 C.电凝法 D.充填治疗 E.牙髓治疗
A.消炎 B.镇痛 C.切开引流 D.增强全身抵抗力 E.拔牙
某女,10岁因外伤造成冠折,髓室暴露,叩(+),余无异常,X线片显示根尖尚未完全形成,最佳处理方法是()
A.拔除患牙后,固定义齿修复 B.拔除患牙后,种植义齿修复 C.拔除患牙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D.根管充填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E.根管充填后,暂时性桩冠修复
A.舌尖 B.舌侧缘 C.舌背 D.舌腹 E.舌根
A.0.02mm B.0.01mm C.0.05mm D.0.5mm E.0.2mm
A.3mm B.5mm C.8mm D.10mm E.15mm
A.支托 B.基托 C.基牙 D.卡环 E.人工牙
A.1.5~2.5cm B.2.7~3.5cm C.3.7~4.5cm D.4.7~5.5cm E.5.5~6.5cm
A.单铸道式 B.双铸道式 C.网形 D.扇形 E.栅栏式
A.面 B.颊面 C.舌面 D.近中面 E.远中面
A.厚、松软 B.厚、韧 C.薄 D.薄、干燥 E.B或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