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溃疡性肠结核 B.肠易激综合征 C.中毒性巨结肠 D.克罗恩病 E.高血压
A.药物中毒 B.加重感染 C.脱水、低血钾 D.诱发肺性脑病 E.加重心力衰竭
A.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 B.有关疾病现状的交谈 C.一般性的治疗性沟通 D.有关治疗措施的交谈 E.健康教育
A.及时陈述观点 B.表达个人判断 C.迅速做出解答 D.控制沟通时间 E.避免话题脱离预设目标
A.隐私保护权 B.监督医疗护理的权利 C.被探视权 D.知情同意权和知情选择权 E.社会免责权
A.宏观决策 B.评价性决策 C.选择性决策 D.战略决策 E.战术决策
A.以工作为中心的护理方式 B.分工不明确,不利于按护士能力分工 C.有利于提高护士技能操作熟练程度 D.易产生疲劳、厌烦情绪,工作满意度降低 E.护患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
A.前馈控制 B.结果控制 C.过程控制 D.反馈控制 E.环节控制
A.管理能力 B.科学研究能力 C.自我学习的能力 D.实践能力 E.表达能力
A.认识 B.情感 C.职业道德 D.意志 E.责任心
A.2d B.1d C.12h D.5h E.2h
A.破伤风患者使用过的敷料 B.搪瓷容器 C.锐利的手术剪 D.肝炎病人使用过的无需保留的纸张 E.便盆
A.清晨诊疗工作前 B.清晨诊疗工作后 C.交接班前 D.医生查房时 E.医生查房后
A.凌晨2~6时 B.上午8~12时 C.中午12时至下午4时 D.下午4~8时 E.下午8时至凌晨2时
A.大叶性肺炎患者 B.疟疾患者 C.肿瘤患者 D.脓毒症患者 E.结核病患者
A.昏迷 B.口腔手术 C.脑出血 D.婴幼儿 E.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A.瓶子密封完好 B.瓶塞应插入针头通气 C.瓶中液体必须装满 D.一周监测灭菌效果一次 E.液体中加入碳酸氢钠可增强灭菌效果
A.预防 B.医疗 C.管理 D.科研 E.教学
A.健康教育 B.消毒隔离 C.预检分诊 D.观察病情 E.安排候诊
A.每日一次 B.隔日一次 C.每晚一次 D.每小时一次 E.每周一次
A.100ml B.200ml C.300ml D.400ml E.500ml
A.急诊手术 B.低温冬眠 C.静脉输入高渗脱水剂 D.静脉输入抗生素 E.高压大量灌肠
A.耻骨下弯消失 B.耻骨前弯消失 C.尿道内口扩张 D.尿道膜部扩张 E.尿道壶腹部扩张
A.右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B.右侧卧位和头高足低位 C.平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D.左侧卧位和头高足低位 E.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A.双侧瞳孔扩大 B.双侧瞳孔缩小 C.双侧瞳孔突然扩大 D.双侧瞳孔忽大忽小 E.单侧瞳孔扩大,固定
A.40~60次/分 B.60~80次/分 C.80~100次/分 D.100~120次/分 E.120~140次/分
A.血压16.3/10.6kPa B.头昏脑涨 C.骶尾部皮肤破损1cm×2cm D.膝关节红肿,压痛 E.肌力3级
A.碱中毒和低血钾 B.碱中毒和高血钾 C.酸中毒和低血钾 D.酸中毒和高血钾 E.低血钾和低血钠
A.碘试验 B.阴道镜检查 C.宫颈黏液检查 D.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E.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A.餐前1小时 B.餐后1小时 C.与食物同时服用 D.每天服用一次 E.餐前和餐后均服用
A.病史和临床表现 B.纤维胃镜检查 C.胃液分析 D.胃肠钡餐检查 E.血清抗体测定
A.糖皮质激素 B.脾切除 C.免疫抑制剂 D.输血 E.抗感染
A.胸部CT B.食管镜检 C.病理切片检查 D.X线钡餐检查 E.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检查
A.病 B.辨证 C.病性 D.病因 E.病位
A.虚实关系 B.相生关系 C.相克关系 D.表里关系 E.连带关系
A.疼痛(胸部) B.焦虑 C.活动无耐力 D.生活不能自理 E.角色紊乱
A.IgA B.IgD C.IgE D.IgG E.IgM
A.喂哺前清洁乳头 B.喂哺后消毒乳头 C.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后喂养 D.保持新生儿正确吸吮母乳的姿势 E.沐浴时用鱼肝油软膏
A.测量生命体征和体重 B.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及有关规章制度 C.填写有关表格 D.氧气吸入,立即用平车送患者入病区 E.开放静脉通道,留血标本送检
A.1~6h B.2~6h C.4~10h D.6~8h E.6~12h
A.身体姿态 B.沉默 C.倾诉 D.专业性皮肤接触 E.面部表情
A.尊重患者决定 B.告知病情 C.减轻患者痛苦 D.监督患者权利实现 E.保护患者隐私
A.决策 B.执行 C.控制 D.组织 E.计划
A.12h B.18h C.1d D.2d E.3d
A.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B.活动无耐力 C.营养不足 D.气体交换受损 E.有感染的危险
A.立即灌入25~38℃洗胃液 B.灌入温开水或生理盐水 C.抽取毒物立即送检 D.向家属、患者询问病史 E.灌入牛奶或蛋清水
A.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 B.叮嘱患者空腹服药 C.服药前仔细测量患者的脉搏 D.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剧烈运动 E.询问服药后有无不适
A.局部加压止血 B.放置冰囊 C.热敷促进血肿吸收 D.进行红外线照射 E.用50%硫酸镁进行湿敷
A.回避期 B.愤怒期 C.默认期 D.压抑期 E.接受期
A.戊二醛溶液 B.乙醇 C.安尔碘液 D.过氧乙酸 E.苯扎溴铵
A.80ml B.120ml C.200ml D.250ml E.500ml
A.生理的需要 B.家庭支持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爱与归属的需要
A.每日更换导尿管 B.每日更换集尿袋 C.每日2次消毒尿道口 D.每日定时记录,倾倒尿液 E.每周2次做尿常规检查
A.禁食3h B.禁食6h C.禁食10h D.禁食24h E.不必禁食
A.10h B.12h C.18h D.24h E.72h
A.增加床上活动 B.胃肠减压 C.腹部热敷 D.肛管排气 E.环形按摩腹部
A.加强心理护理,保持镇静 B.立即在病床上将内脏还纳 C.立即用灭菌盐水纱布覆盖 D.禁食、胃肠减压 E.通知医师,做好术前准备
A.引流管内有阻塞 B.引流管脱落 C.引流管漏气 D.体位不当 E.肺复张良好
A.吸氧,输液 B.置热水袋保暖 C.中凹卧位 D.留置导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 E.观察患者意识状态
A.亲密距离 B.社交距离 C.熟人距离 D.工作距离 E.演讲距离
A.糜烂溃疡 B.烂苹果味 C.臭鸡蛋味 D.肝臭味 E.腐臭味
A.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E.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A.面神经征 B.克匿格征 C.布鲁金斯基征 D.巴宾斯基征 E.脑膜刺激征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皮肤黏膜传播 D.泌尿道传播 E.生殖道传播
A.心 B.肝 C.肾 D.肺 E.脾
A.阴道分泌物悬滴检查 B.宫颈脱落细胞检查 C.宫颈或颈管活组织检查 D.诊断性刮宫 E.阴道窥阴器检查
A.室性期前收缩 B.房室传导阻滞 C.心脏负荷加重 D.心肌收缩力减弱 E.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A.脑底动脉瘤 B.脑血管畸形 C.脑动脉硬化 D.脊髓或椎管内动脉瘤 E.先天性颅内动静脉瘘
A.腹壁有先天性或后天性薄弱或缺损 B.营养不良 C.腹腔压力增加 D.腹部穿透伤 E.继发于腹腔内脏器的损伤
A.病毒感染 B.放射 C.化学因素 D.遗传因素 E.免疫功能亢进
A.现场有煤气味 B.冬季夜间睡眠中昏迷 C.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 D.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 E.血氧饱和度下降
A.脊柱变形 B.多毛与痤疮 C.皮肤紫纹 D.向心性肥胖 E.皮肤黏膜色素沉着
A.葡萄球菌 B.肺炎球菌 C.肺炎杆菌 D.大肠杆菌 E.乙型链球菌
A.Ⅰ型肺结核 B.Ⅱ型肺结核 C.Ⅲ型肺结核 D.Ⅳ型肺结核 E.Ⅴ型肺结核
A.尿失禁 B.头痛呕吐 C.全身抽搐 D.口吐白沫,角弓反张 E.短暂意识障碍,活动中断,呆滞凝视
A.水冲脉 B.心律失常 C.脉压增大 D.毛细血管搏动症 E.睡眠时心率增快
A.低蛋白血症 B.大量蛋白尿 C.少尿或无尿 D.高度水肿 E.高脂血症
A.PaO2下降,PaCO2正常 B.PaO2正常,PaCO2增高 C.PaO2下降,PaCO2增高 D.PaO2增高,PaCO2下降 E.PaO2、PaCO2均下降
A.水痘病毒 B.肺炎双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轮状病毒
A.能触到脉搏搏动 B.昏迷变浅 C.收缩压>8kPa(60mmHg) D.瞳孔散大 E.自主呼吸恢复
A.胸部X线摄片发现病灶 B.测红细胞沉降率加速 C.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D.痰菌检查阳性 E.典型的症状、体征
A.尿糖定性试验 B.尿糖定量测定 C.空腹血糖测定 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E.胰岛细胞抗体测定
A.生长速度缓慢 B.活动度大 C.膨胀性生长 D.边界清楚 E.瘤细胞呈异型或幼稚型
A.腹痛减轻 B.上腹轻度压痛 C.大量呕血或黑便 D.肠鸣音活跃 E.红细胞比积下降
A.昏迷 B.服强腐蚀性毒物 C.发病初有惊厥 D.服毒6小时以上 E.有机磷中毒
A.蹒跚步态 B.慌张步态 C.跨阈步态 D.酒醉步态 E.共济失调步态
A.目标性 B.规范性 C.情感性 D.艺术性 E.随意性
A.肛裂 B.肛瘘 C.痔 D.直肠脱垂 E.直肠息肉
A.酸中毒 B.低血钠 C.低血钾 D.低血钙 E.低血镁
A.呻吟 B.流泪 C.微笑 D.哑语 E.拥抱
A.正常 B.正常范围偏高 C.重度甲亢 D.中度甲亢 E.轻度甲亢
A.异位妊娠 B.难免流产 C.过期流产 D.先兆流产 E.完全流产
A.0.3ml B.0.6ml C.1.5ml D.3ml E.15ml
A.庆大霉素 B.氯霉素 C.氨基糖苷类 D.青霉素 E.卡那霉素
A.心力衰竭加重 B.洋地黄中毒 C.低钾血症 D.脑栓塞 E.蛛网膜下腔出血
A.2010-07-12 B.2011-07-18 C.2010-07-16 D.2011-07-26至2011-07-30 E.2010-07-01至2010-07-06
A.双胎 B.葡萄胎 C.难免流产 D.羊水过多 E.早孕并卵巢囊肿
A.心脏停搏 B.休克 C.昏迷 D.心力衰竭 E.呼吸衰竭
A.宫缩强度增加 B.见红 C.尿频 D.胎儿下降感 E.上腹部舒适感
A.双胎 B.羊水过多 C.葡萄胎 D.妊娠合并肌瘤 E.流产
A.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宫底 B.白色恶露 C.宫颈内口关闭 D.子宫颈外口呈"一"字形 E.子宫内膜尚未充分修复
A.肝功能 B.心电图 C.血尿素氮 D.动脉血气分析 E.电解质
A.立即现场抢救,做人工呼吸 B.静脉注射50%葡萄糖 C.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 D.肌注止痉药 E.肌注维生素
A.新生儿颅内出血 B.新生儿破伤风 C.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D.低血糖 E.化脓性脑膜炎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慢性肾小球肾炎 C.肾病综合征 D.肾盂肾炎 E.急进性肾炎
A.高血压 B.蛋白尿 C.感染 D.劳累 E.营养不良
A.免疫性炎症 B.细菌性炎症 C.病毒感染 D.过敏性因素 E.遗传因素
A.病毒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化脓性脑膜炎 D.中毒性脑膜炎 E.慢性脑膜炎
A.营养失调 B.体温过高 C.气体交换受损 D.清理呼吸道无效 E.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A.早期用药 B.适量用药 C.强化用药 D.规律用药 E.全程用药
A.血行感染 B.淋巴感染 C.直接感染 D.上行感染 E.粪-口途径
A.幽门螺杆菌 B.大肠埃希菌 C.肺炎球菌 D.痢疾杆菌 E.结核杆菌
A.避免口渴 B.避免脱水 C.冲洗泌尿道 D.降体温 E.减轻腰痛
A.95%乙醇 B.浓盐酸 C.甲苯 D.稀盐酸 E.甲醛
A.芳香味 B.氨臭味 C.大蒜味 D.烂苹果味 E.腐臭味
A.精神分裂症 B.被害妄想性障碍 C.分裂样精神病 D.妄想阵发 E.强迫症
A.心理治疗 B.休克治疗 C.报告公安局,以防止他人受伤 D.尽可能说服患者接受治疗 E.强制静脉注射地西泮,待其入睡后收住院治疗
A.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B.肾血管病变 C.自主神经病变 D.营养不良 E.酮症酸中毒
A.200g B.250g C.300g D.150g E.100g
A.被动-主动型模式 B.合作-互动型模式 C.指导-被动型模式 D.共同参与型模式 E.协商参与型模式
A.苹果 B.土豆 C.菠菜 D.面包 E.白粥
A.头低足高卧位 B.暂禁食 C.建立静脉通路 D.迅速交叉配血 E.氧气吸入
A.鲜红色 B.暗红色 C.粉红泡沫样 D.巧克力色 E.柏油色
A.胸骨右缘第4肋间 B.胸骨左缘第4肋间 C.左腋前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D.左腋中线V4水平处 E.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A.0.5~1cm B.1.5cm C.2~3cm D.4~5cm E.6cm
A.正常血压 B.正常高值 C.Ⅰ级高血压 D.Ⅱ级高血压 E.Ⅲ级高血压
A.散步 B.举重 C.冬泳 D.攀岩 E.跳绳
A.雌激素 B.孕激素 C.雄激素 D.盐皮质激素 E.糖皮质激素
A.左侧卧位,臀部抬高 B.平卧位 C.中凹卧位 D.半卧位 E.头高脚低位
A.400IU B.600IU C.800IU D.1000IU E.2000IU
A.6个月以下 B.1岁以下 C.1岁半以下 D.2岁以后 E.3岁以上
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 B.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C.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 E.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
A.枕秃 B.蛙状腹 C.骨骼畸形 D.语言落后 E.肌肉韧带松弛
A.多练走 B.多练站 C.多练坐 D.避免久站 E.用矫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