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增加胆碱酯酶活性 B.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C.抑制大脑皮质 D.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E.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A.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B.淋巴细胞减少 C.中性粒细胞增加 D.单核细胞增加 E.嗜碱性粒细胞增加
A.高血压Ⅱ级 B.高血压Ⅲ级 C.高血压脑病 D.恶性高血压 E.高血压危象
A.血常规 B.肝功能检测 C.甲胎蛋白检测 D.腹部超声 E.腹部X线平片
A.内囊出血 B.蛛网膜下腔出血 C.脑栓塞 D.颈椎病 E.高血压脑病
A.支原体肺炎 B.肺脓肿 C.肺炎球菌肺炎 D.支气管扩张 E.肺结核
A.测定血液中的内毒素 B.查找血液中的致病菌 C.测定血液中致病菌的含量 D.测定细菌的外毒素 E.测定血液中有无致热原
A.内囊出血 B.脑栓塞 C.心力衰竭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血管痉挛
A.劳累 B.受凉 C.合并有十二指肠溃疡 D.出血 E.癌变
A.心功能不全 B.肺源性心脏病 C.洋地黄中毒 D.房室传导阻滞 E.周围循环衰竭
A.直肠指检 B.肛门镜检查 C.磁共振成像 D.气钡双重灌肠X线检查 E.口服钡剂X线检查
A.肾 B.脾 C.肝 D.结肠 E.胰腺
A.感染性休克 B.失血性休克 C.创伤性休克 D.神经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A.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 B.尿潴留 C.异物 D.酸性尿 E.碱性尿
A.感染性休克 B.蜂窝织炎 C.脓毒血症 D.深部脓肿 E.海绵状静脉窦炎
A.甲状腺感染 B.机体抵抗力下降 C.腺垂体功能亢进 D.大量甲状腺素释放入血 E.下丘脑功能亢进
A.大脑 B.肺 C.肝 D.心脏 E.肾
A.呼吸困难 B.发绀 C.肺功能下降 D.意识障碍 E.球结膜水肿
A.喘息 B.反复咳嗽、咳痰 C.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D.发热 E.胸闷、气急
A.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 B.胸骨上窝、锁骨下窝、肋间隙 C.胸骨下窝、锁骨上窝、肋间隙 D.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剑突下 E.胸骨下窝、锁骨上窝、剑突下
A.300ml B.500ml C.1000ml D.1500ml E.2000ml
A.钻顶样剧痛 B.持续性胀痛 C.阵发性绞痛 D.上腹部钝痛 E.刀割样剧痛
A.肌强直 B.运动减少 C.日常活动受限 D.静止性震颤 E.言语障碍
A.皮肤潮红,多汗 B.抽搐,昏迷 C.烦躁,脉率快 D.血压升高 E.胸部起伏规律
A.纳洛酮缓慢静脉注射 B.肌注维生素B C.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 D.静滴抗生素 E.维持正常体温
A.早餐2/5、中餐2/5、晚餐1/5 B.早餐1/5、中餐2/5、晚餐2/5 C.早餐2/5、中餐1/5、晚餐2/5 D.早餐1/5、中餐3/5、晚餐1/5 E.早餐1/4、中餐1/2、晚餐1/4
A.降血压 B.降低血液黏稠度 C.溶栓 D.降低颅内压 E.止血
A.5次 B.10次 C.20次 D.30次 E.60次
A.450ml B.500ml C.550ml D.650ml E.750ml
A.输全血 B.输白蛋白 C.补充葡萄糖 D.输血浆 E.增加脂肪摄入
A.首选中心静脉 B.药物推注速度要慢 C.拔针前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 D.轮换使用血管 E.注射前确保针头在血管内
A.每1周一次 B.每2周一次 C.每3周一次 D.每4周一次 E.每6周一次
A.高浓度、高流量持续吸氧 B.高浓度、高流量间歇吸氧 C.低浓度、低流量持续吸氧 D.低浓度、低流量间歇吸氧 E.高压氧舱治疗
A.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B.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性脑病 C.有感染的危险 D.体液过多 E.活动无耐力
A.耻骨联合上缘绕腹一周 B.脐耻之间绕腹一周 C.脐下2横指绕腹一周 D.脐下2横指绕腹一周 E.腹部最膨胀处绕腹一周
A.低脂饮食 B.低胆固醇饮食 C.低钠饮食 D.低热量饮食 E.少渣饮食
A.遵医嘱给予止血药 B.给冰盐水冲洗 C.加快冲洗速度 D.夹闭输尿管 E.加快引流速度
A.干燥试管中密封 B.肝素抗凝注射器中密封 C.无菌试管中密封 D.枸橼酸钠试管中密封 E.草酸钾抗凝试管中密封
A.8h B.10h C.12h D.16h E.20h
A.9周 B.11周 C.12周 D.13周 E.14周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素 E.抗利尿激素
A.红细胞增多 B.抗核抗体 C.抗Sm抗体 D.淋巴细胞增多 E.血小板减少
A.K+ B.Ca2+ C.H+ D.Na+ E.Cu2+
A.表面麻醉 B.复合麻醉 C.区域阻滞麻醉 D.静脉快速诱导 E.局部麻醉
A.肝 B.心 C.肺 D.脾 E.肠
A.木→火→土→金→水→木 B.木→土→水→火→金→木 C.木→水→火→土→金→木 D.水→火→土→金→木→水 E.土→木→金→水→火→土
A.淋巴 B.经络 C.三焦 D.神经 E.脏腑
A.铝制品 B.玻璃制品 C.橡胶制品 D.不锈钢制品 E.塑料制品
A.输注毛花苷C B.输注硝普钠 C.输注氨茶碱 D.卧床休息 E.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A.静滴硝普钠 B.输血 C.静滴生理盐水 D.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 E.静注呋塞米
A.立即停药 B.及时补液 C.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D.避免受凉,避免外伤 E.观察腹痛、腹泻情况,对症处理
A.抗结核抗体 B.血沉 C.X线胸片 D.肺穿刺活检 E.纤维支气管镜
A.患儿食量过小 B.日光照射不足 C.维生素D补充量不足 D.母亲补钙量不足 E.未及时添加辅食
A.1分 B.3分 C.5分 D.7分 E.9分
A.男性 B.年龄 C.职业 D.口服激素 E.患有前列腺肥大症
A.脑出血 B.脑血栓形成 C.乙醇中毒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病毒感染
A.静脉胆道造影 B.磁共振成像 C.B超 D.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E.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A.切口深部感染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败血症 D.盆腔脓肿 E.膈下脓肿
A.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A.胃肠吻合瘘 B.输出襻梗阻 C.吻合口出血 D.早期倾倒综合征 E.碱性反流性食管炎
A.缺乏维生素B12 B.骨髓造血不良 C.铁需要量过多 D.慢性失血 E.叶酸缺乏
A.体温高低 B.有否意识障碍 C.白细胞多少 D.脑脊液颜色 E.有否颈强直
A.立即听胎心并记录破膜时间 B.卧床休息,抬高臀部 C.注意羊水的性状和颜色 D.超过12h尚未临产遵医嘱给抗生素 E.一旦脐带脱垂,可等待自然分娩
A.平卧位 B.半卧位 C.头低脚高位 D.膝肘位 E.左侧卧位
A.立即气管插管 B.取患侧卧位 C.用导管盲插抽吸血块 D.立即应用呼吸兴奋剂 E.加压吸氧
A.补充铁剂 B.病因治疗 C.脾切除 D.少量输血 E.肌内注射维生素B12
A.耐心解释安慰 B.用屏风遮挡 C.助患者坐起解尿 D.用温水冲洗会阴 E.用热水袋敷下腹部
A.佩戴疝带 B.紧急手术 C.试行手法还纳 D.择期手术治疗 E.应用抗生素,观察
A.检查时应认真、仔细 B.防止交叉感染 C.男医生进行妇科检查,必须有女医务人员在场 D.检查前应导尿 E.未婚妇女作外阴视诊和肛腹诊
A.应用止血剂 B.补充血容量 C.应用抗生素 D.抗休克同时剖腹探查 E.输血输液至血压平稳后手术
A.吸氧 B.镇静、止痛 C.补充血容量 D.手术内固定 E.局部加压固定
A.应用抗生素 B.补充血容量 C.胸腔闭式引流 D.立即剖胸探查 E.迅速封闭伤口
A.服用避孕药 B.放置宫内节育器 C.人工流产 D.引产 E.绝育术
A.脉搏在120次/min以下 B.收缩压在12kPa以上 C.中心静脉压在6cmH2O以上 D.安静,肢端温暖 E.尿量每小时30ml以上
A.阿司匹林 B.潘生丁 C.肝素 D.速避凝 E.低分子右旋糖酐
A.立即移至阴凉通风处 B.建立静脉通道 C.给予清凉饮料 D.取平卧位 E.头部置冰帽,四肢冰水敷擦
A.利多卡因 B.5%碳酸氢钠 C.毛花甙丙(西地兰) D.普萘洛尔(心得安) E.10%葡萄糖酸钙
A.人 B.健康 C.保健 D.环境 E.护理
A.米醋+生理盐水 B.生理盐水 C.肥皂水 D.清水 E.1%新霉素溶液
A.暂禁食 B.连续胃肠减压 C.静脉补液 D.观察呕吐情况 E.每餐前洗胃
A.气管切开 B.静脉点滴破伤风抗毒素 C.脱臼复位 D.鼻饲流质 E.输液应用青霉素
A.做好术前准备 B.从瘘口插入T形管或设置引流管支持 C.半卧位,胃肠减压 D.输液,应用抗生素 E.观察病情,暂不作处理
A.中凹位 B.头低足高位 C.侧卧位 D.半坐卧位 E.头高足低位
A.0.1%苯扎溴铵 B.0.2%过氧乙酸 C.70%乙醇 D.2%戊二醛 E.碘伏
A.菜汁 B.碎肉 C.蛋黄 D.豆制品 E.带馅食品
A.挑破 B.手术切除 C.积极抗炎治疗 D.外擦制霉菌素 E.无需处理
A.颞动脉 B.桡动脉 C.肱动脉 D.足背动脉 E.颈动脉
A.使鼻道通畅 B.避免咽后壁刺激 C.加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 D.使喉肌放松便于胃管通过 E.使食管第一狭窄消失
A.迎送性语言 B.教育性语言 C.同情性语言 D.介绍性语言 E.礼节性语言
A.0.1%醋酸溶液 B.复方硼酸溶液 C.0.2%呋喃西林溶液 D.2%~3%硼酸溶液 E.生理盐水
A.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 B.操作轻柔以防骨折 C.添加含维生素D的食物 D.指导合理喂养 E.提倡进行站、立锻炼
A.安全期避孕法 B.口服避孕药 C.输卵管结扎术 D.避孕套 E.阴道隔膜
A.注射前做好解释 B.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4处为注射部位 C.推药液宜慢 D.注射油剂,针头宜粗长 E.刺激性强的药液后注射
A.冰水 B.生理盐水 C.1:5000高锰酸钾 D.2%碳酸氢钠 E.2%~4%鞣酸
A.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 B.稳定患者情绪 C.调节室内湿温度 D.进行体位引流 E.氧气吸入
A.猪肝 B.动物血 C.豆制品 D.绿色蔬菜 E.肉类
A.过敏反应 B.发热反应 C.右心衰竭 D.空气栓塞 E.急性肺水肿
A.阴道分泌物悬滴检查 B.宫颈碘试验 C.宫腔镜检查 D.宫颈活检 E.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A.呼吸锻炼 B.补充液体 C.高蛋白饮食 D.吸氧 E.加强口腔护理
A.冰盐水洗胃 B.静滴脑垂体后叶素 C.应用双气囊三腔管 D.口服去甲肾上腺素溶液 E.静滴酚磺乙胺(止血敏)
A.高压蒸气灭菌 B.紫外线照射 C.甲醛熏蒸法 D.过氧乙酸擦拭 E.氯氨溶液喷雾
A.报告保卫部门 B.询问受伤经过 C.止血、测量血压、配血、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D.给予镇静药 E.通知家属耐心等待医生
A.体温过高:体温39.5℃,与阑尾炎有关 B.腹痛:炎症引起 C.急性阑尾炎 D.高热:体温39.5℃,由于阑尾炎症所致 E.萎靡:由于高热、疼痛所致
A.血压及脉搏 B.子宫收缩情况 C.阴道流血量 D.乳汁分泌情况 E.膀胱充盈情况
A.4~6h B.10~12h C.14~16h D.7~9h E.12~14h
A.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B.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C.低盐、高蛋白饮食 D.高热量、低脂肪饮食 E.高热量、低蛋白饮食
A.双合诊 B.三合诊 C.宫颈刮片 D.分段诊刮 E.宫颈细胞学检查
A.57岁 B.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 C.宫体大 D.阴道黏膜菲薄 E.宫颈光滑
A.化学疗法 B.放射疗法 C.子宫全切术 D.手术和放射疗法相结合 E.孕激素治疗
A.庆大霉素 B.舒喘灵 C.地塞米松 D.α-糜蛋白酶 E.氨茶碱
A.先解释说明目的 B.开电源后立即调雾量 C.嘱患者张嘴深吸气 D.吸入时间20min E.完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
A.消除炎症 B.减轻咳嗽 C.稀化痰液 D.帮助祛痰 E.促进食欲
A.卧床休息 B.关节锻炼 C.热水浸泡 D.多听音乐 E.多晒太阳
A.畸形 B.功能障碍 C.晨僵 D.低热 E.贫血
A.局部纱布覆盖 B.换用低功率灯头 C.抬高照射距离 D.改用湿热敷 E.立即停用,局部涂凡士林
A.减轻疼痛 B.观察疗效 C.防止晕倒 D.预防感冒 E.促进炎症局限
A.冰帽头部冷敷 B.温水拭浴 C.冰袋冷敷 D.乙醇拭浴 E.局部冷湿敷
A.15分钟以内 B.15~20分钟 C.20~30分钟 D.30~40分钟 E.40~50分钟
A.至出疹后2d B.至出疹后3d C.至出疹后8d D.至皮疹全部结痂 E.至皮疹全部消退
A.呼吸道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床边隔离 D.严密隔离 E.接触隔离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斑疹伤寒 C.幼儿急疹 D.伤寒 E.水痘
A.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抓破皮疹 B.遵医嘱使用药物,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C.做好隔离,防止扩散 D.用乙醇擦浴,及时降温 E.适宜的温湿度
A.乙琥胺 B.地西泮 C.卡马西平 D.苯妥英钠 E.丙戊酸钠
A.副醛灌肠 B.地西泮静注 C.水合氯醛灌肠 D.苯妥英钠肌注 E.二苯巴比妥钠肌注
A.强直性大发作 B.肌阵挛性发作 C.癫痫持续状态 D.癫痫强直-阵挛发作 E.单纯部分发作继全面性发作
A.脑血管造影 B.脑电图 C.头颅CT D.脑脊液检查 E.肝功能、肾功能检查
A.使用利血平降血压 B.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保持气道通畅 C.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每6~8h1次 D.立即卧床休息 E.持续心电监测,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的变化
A.脑桥出血 B.蛛网膜下腔出血 C.小脑出血 D.大脑中动脉出血 E.脑血栓形成
A.金黄散外敷 B.局部抗生素封闭 C.切开减压引流 D.给予抗生素 E.短小波局部治疗
A.甲沟炎 B.脓性指头炎 C.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D.化脓性滑囊炎 E.掌浅间隙感染
A.指骨骨髓炎 B.肌腱坏死 C.化脓性腱鞘炎 D.掌中间隙感染 E.鱼际间隙感染
A.卧床休息 B.术前应留置胃管 C.用肥皂水灌肠,清洁肠道 D.观察患者腹部情况 E.治疗便秘
A.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B.用丁字带托起阴囊 C.伤口放置盐袋 D.早期下床活动 E.阴囊冷敷
A.促进患者舒适 B.缓解切口张力,以利愈合 C.预防感染 D.减少阴囊血肿的发生 E.减轻疼痛
A.定期复查 B.治疗便秘 C.卧床休息 D.防止受凉 E.避免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