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膀胱炎 B.输尿管结石 C.肾病综合征 D.肾结核 E.膀胱肿瘤
A.ST段水平下移 B.ST段下斜型下移 C.ST段鱼钩样改变 D.ST段弓背向上抬高 E.ST段弓背向下抬高
A.窦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 C.心室颤动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A.癌变 B.腹水 C.感染 D.肝肾综合征 E.肝性脑病
A.重症腹泻体温升高 B.大便腥臭有黏液 C.每日大便可达十余次 D.大便镜检有大量脂肪球 E.有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A.体位引流 B.超声雾化吸入 C.吸痰 D.指导有效咳嗽 E.拍背与胸壁震荡
A.血液传播 B.性交传播 C.虫媒传播 D.粪-口传播 E.呼吸道传播
A.犬吠样咳嗽 B.体温降低 C.拒乳、呕吐 D.皮肤硬肿出现 E.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
A.程度重,持续时间长 B.程度轻,持续时间长 C.程度重,持续时间短 D.程度轻,持续时间短 E.基本相同
A.给氧 B.刺激呼吸 C.清理呼吸道 D.人工呼吸 E.抱紧患儿、以免患儿恐惧
A.60mg B.80mg C.100mg D.150mg E.200mg
A.甲胎蛋白检测和B超 B.磁共振 C.血清酶学检查 D.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E.增强CT
A.注意保暖 B.吸氧3~5L/min C.防止跌伤 D.防止继发感染 E.保持呼吸道通畅
A.4周 B.5周 C.6周 D.7周 E.8周
A.患儿添加辅食后如有腹泻或过敏应立即停掉 B.由稠到稀 C.从细到粗 D.由一种到多种 E.少盐不甜、忌油腻
A.能辨别远近 B.能辨别白天和黑夜 C.能够辨别前后 D.能够辨别上下 E.能够辨别轻重
A.尿频、尿急、尿痛 B.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 C.排尿困难 D.肾积水 E.腹部肿块
A.改善心肌缺氧,减轻疼痛 B.预防心源性休克 C.降低血压 D.防止肺栓塞 E.改善呼吸功能
A.胸骨下段,4~5cm B.胸骨中段,4~5cm C.胸骨下段,2~3cm D.胸骨中段,至少1/3前后径 E.胸骨中段,1~2cm
A.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B.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C.左腋中线第五肋间 D.左腋前线第五肋间 E.左锁骨中线与第四肋间相交处
A.硝酸甘油 B.尿激酶 C.吗啡 D.洋地黄 E.哌替啶
A.两颊部环形红斑 B.双颊紫红,口唇发绀 C.两颊蝶形红斑 D.午后两颊潮红 E.面部毛细血管扩张
A.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 B.教会病人或家属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C.教会病人或家属观察药物的疗效 D.降压效果好可自行停药 E.指导患者时间药效的观点
A.心浊音界扩大 B.心包积液征 C.吸停脉 D.动脉血压升高 E.心音遥远
A.抬高患肢25°~30°,做足背伸屈运动 B.术后弹力绷带包扎患肢2周,松紧合适 C.术后24~48小时鼓励病人下地行走 D.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 E.小腿有溃疡应禁止包扎
A.患者仰卧在硬质平板上 B.按压部位为胸骨下段 C.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 D.按压频率至少100/min E.下压和放松时间为1:2
A.立即寻找患者家属 B.呼叫120来抢救 C.先胸外按压,再人工呼吸 D.先人工循环,再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E.先人工呼吸、人工循环,再开放气道
A.房间隔狭窄 B.左心室肥厚 C.大血管错位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A.浓茶 B.咖啡 C.脱脂牛奶 D.辣椒 E.油炸食品
A.米泔水样便 B.黑粪 C.羊屎便 D.白陶土样便 E.黏液脓血便
A.禁食 B.纠正碱中毒 C.营养支持 D.术前3天每晚用冰等渗盐水洗胃 E.胃肠减压
A.抗壁细胞抗体检查 B.X线钡剂检查 C.幽门螺杆菌检查 D.胃镜检查 E.上腹部B超检查
A.单纯性阑尾炎 B.化脓性阑尾炎 C.急性胆囊炎 D.阑尾穿孔 E.急性胃肠炎
A.急诊手术 B.暂不手术 C.限期手术 D.择期手术 E.禁忌手术
A.保持腹腔引流 B.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C.及时拔除腹腔引流管 D.鼓励患者早期活动 E.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A.肠梗阻 B.肠扭转 C.肠麻痹 D.腹膜炎 E.肠套叠
A.保持大便通畅 B.按时换药 C.温水肛门坐浴 D.保持局部清洁 E.保持侧卧位
A.上消化道出血 B.肝肺综合征 C.原发性肝癌 D.严重感染 E.肝肾综合征
A.术前测量体重、腹围 B.术前排空膀胱 C.术中观察生命体征 D.术后缚紧腹带 E.术后平卧2小时
A.俯卧位 B.半卧位 C.弯腰屈膝侧卧位 D.端坐卧位 E.截石位
A.减轻胃肠负担 B.减轻疼痛 C.减少胰腺分泌 D.防止感染 E.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A.血脂 B.血淀粉酶 C.血常规 D.血气分析 E.血钙
A.1~2ml B.5~10ml C.15~20ml D.25~30ml E.35~40ml
A.加压24小时,放气15~30分钟 B.加压12小时,放气15~30分钟 C.加压24小时,放气1小时 D.加压6小时,放气15~30分钟 E.加压6小时,放气1小时
A.无脱水 B.轻度脱水 C.中度脱水 D.重度脱水 E.极重度脱水
A.端坐卧位 B.维持收缩压在90~100mmHg C.给予退热药,迅速退热 D.热水袋保暖 E.输液速度尽可能快
A.减少胸痛 B.减轻呼吸困难 C.增加肺泡通气量 D.避免小气道塌陷 E.提高呼吸效率
A.用鼻吸,用口呼 B.吸气时腹肌放松,呼气时腹肌收缩 C.吸气时间长,呼气时间短 D.每分钟呼吸10次左右 E.每次进行10~15分钟
A.超声雾化吸入 B.保持病室温度18~22℃,湿度50%~70% C.禁食鱼虾 D.鼓励患者多饮水 E.指导患者使用喷雾剂
A.加重水钠潴留 B.感染 C.脱水、低血钾 D.诱发肺性脑病 E.全心衰竭
患者,女性,66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0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年,本次因慢性呼吸衰竭入院,护士查房时发现患者兴奋、多汗、颜面发红、球结膜水肿。考虑该患者发生了()。
A.Ⅰ型呼吸衰竭B.二氧化碳潴留C.电解质紊乱D.呼吸兴奋剂过量E.并发心力衰竭
A.间歇正压通气 B.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C.分钟指令性通气 D.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E.呼气末正压通气
A.鼓励患儿多饮水,防止痰液黏稠 B.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C.翻身叩背,协助排痰 D.喘憋较重时镇静平卧 E.防止心力衰竭和脓胸的发生
A.嘱病人半卧位 B.陪病人步行去病房 C.患者取头低足高位,以平车送往病房 D.患者取头高足低位,以平车送往病房 E.嘱孕妇沐浴后,平车送病房
A.子宫收缩痛加剧 B.阴道血性分泌物 C.子宫膨胀 D.子宫颈管消失、子宫颈口扩张 E.胎头入盆
A.早期流产 B.先兆流产 C.不全流产 D.习惯性流产 E.感染性流产
A.2次 B.2次以上 C.3次或3次以上 D.5次 E.5次以上
A.做好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 B.取左侧卧位 C.定时做阴道检查 D.严密监测胎心变化 E.协助做好分娩准备
A.按摩子宫 B.检查软产道 C.注射止血药 D.行宫腔镜检查 E.做好输血准备
A.产后3天严密观察心力衰竭的表现 B.按医嘱应用抗生素至产后1周 C.不宜母乳哺喂 D.进食富含纤维素食物,预防便秘 E.可在产后10天出院
A.生理现象 B.尿道感染 C.尿道损伤 D.肛门周围感染 E.直肠出血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
A.低钠饮食 B.低钾饮食 C.高热量饮食 D.高蛋白饮食 E.高脂饮食
A.恶心、呕吐 B.高血压 C.心力衰竭 D.肾性骨病 E.贫血
A.充盈性 B.压力性 C.急迫性 D.真性 E.假性
A.高蛋白、高热量、不限盐 B.高蛋白,低热量、限制盐 C.低蛋白、不限制盐 D.低盐低量优质蛋白 E.高盐、正常量优质蛋白
A.预防尿路感染 B.防止脱水 C.保护肾 D.防止上火 E.防止皮肤干燥
A.前列腺癌 B.前列腺结核 C.膀胱结核 D.肾肿瘤 E.膀胱肿瘤
A.饮食习惯 B.卫生习惯 C.家庭情况 D.生活作息 E.职业情况
A.稀薄泡沫 B.有血丝 C.豆渣样 D.均匀一致稀薄 E.有腥臭味
A.“我可能会因为淋病而早产” B.“淋病会导致新生儿肺炎” C.“我不想让我丈夫知道这事” D.“我会因此发生盆腔感染” E.“我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宫内发育迟缓的情况”
A.消极悲观 B.睡眠障碍 C.思维贫乏 D.自我评价过低 E.食欲减退
A.影响性妄想 B.判断性妄想 C.钟情妄想 D.形象性妄想 E.嫉妒妄想
A.深入了解引发患者焦虑的来源 B.鼓励患者描述焦虑的感受 C.鼓励患者参加工娱治疗和各项文体活动 D.指导患者认识个人的焦虑行为 E.教会患者掌握应对焦虑的方法
A.恐惧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癔症 E.强迫症
A.老年精神病 B.强迫症 C.脑血管疾病 D.早期阿尔茨海默病 E.脑肿瘤
A.自体移植 B.同质移植 C.异质移植 D.异种移植 E.异体移植
A.局部彻底清创 B.现场复位 C.加压包扎止血 D.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E.使用抗生素
A.>108mmol/L(500mg/dl) B.>22mmol/L(100mg/dl) C.>87mmol/L(400mg/dl) D.>43mmol/L(200mg/dl) E.>65mmol/L(300mg/dl)
A.应迅速戒酒 B.应用促大脑代谢药物 C.应用大剂量B族维生素 D.应用抗饮酒药物戒酒硫 E.每天的饮酒量逐渐减少
A.伤后未限制活动 B.发育不完全 C.初次脱位未行固定 D.伤后未加强锻炼 E.习惯性脱位
A.给予清淡饮食 B.坚持饭后漱口 C.进食蘑菇、芹菜等食物,防止便秘 D.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 E.给予高维生素饮食
A.维生素A B.钙剂 C.叶酸 D.维生素C E.蛋白质
A.饭后注射青霉素 B.两餐间用阿司匹林 C.饭后服用阿司匹林 D.两餐间注射青霉素 E.阿司匹林与维生素C同服
A.白细胞≤5×109/L,血小板≤80×109/L B.白细胞≤3×109/L,血小板≤80×109/L C.白细胞≤5×109/L,血小板≤100×109/L D.白细胞≤5×109/L,血小板≤90×109/L E.白细胞≤6×109/L,血小板≤90×109/L
A.心理疏导和术前知识指导 B.术前3天口服硫酸镁 C.术前1天流质饮食,术晨禁食 D.术前1天晚及术晨作清洁灌肠 E.术前3天口服卡那霉素以及维生素K
A.胸膜炎 B.肺结核 C.胃癌 D.肺癌 E.霍奇金病
A.诊断性刮宫 B.宫颈TCT检查 C.宫颈黏液检查 D.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E.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A.3×109/L B.2.5×109/L C.2×109/L D.1.5×109/L E.1×109/L
A.术后3天患侧肩部制动 B.抬高患侧 C.胸带加压包扎,使皮瓣与胸壁紧密贴合 D.保持皮瓣引流管通畅,引流皮瓣下渗液和积气 E.沙袋压迫
A.右手梳头 B.右手爬墙运动 C.右手刷牙洗脸 D.下床时用吊带托扶右上肢 E.下床活动需要有人扶住患者右上肢
A.立即通知值班医师 B.患者平卧位,头偏一侧 C.给予脱水药 D.输注浓缩红细胞 E.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A.预防感染 B.坚持饭后服药 C.若无新发出血表现可自行停药 D.注意自我病情监测 E.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饮食
A.每天按时服药 B.不得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C.出现心慌时增加剂量 D.用药后观察有无心率加快、食欲亢进 E.每3~6个月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不适随诊
A.一手撑床、一手捂住伤口 B.一手撑床、一手放在颈后支撑 C.双手捂住伤口 D.双手抱膝然后坐起 E.双手放于颈后支撑头部
A.胰岛素吸收不好 B.胰岛素过敏反应 C.局部形成硬结 D.发生注射疼痛 E.脂肪萎缩
A.改用胰岛素治疗 B.增加运动疗法 C.更换降糖药 D.增加血糖自我监测频率 E.住院进一步检查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E.6岁
A.瞳孔 B.意识 C.肌张力 D.脉搏 E.呕吐的量
A.脑萎缩 B.脑疝 C.呼吸衰竭 D.颅内感染 E.心房颤动
A.脑震荡 B.脑挫裂伤 C.脑内血肿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硬脑膜外血肿
A.皮质 B.小脑 C.黑质 D.白质 E.丘脑
A.妊娠初期8周内谨慎用药 B.正常胎动次数每小时应不少于1次 C.妊娠12周后避免性生活 D.胎心率在160~180/min E.妊娠30周后进行乳房护理
A.2012年5月9日 B.2012年5月13日 C.2012年5月15日 D.2012年5月18日 E.2012年5月21日
A.2-0-2-1 B.2-1-0-1 C.1-1-0-2 D.0-2-1-2 E.1-2-0-1
A.身高 B.体重 C.乳牙 D.胸围 E.头围
A.7个月 B.9个月 C.12个月 D.14个月 E.18个月
A.为被动免疫制剂 B.皮下注射 C.灭活疫苗 D.用凉开水送服 E.用热水送服
A.正确面对随着年龄变化身体功能所发生的变化 B.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C.培养兴趣爱好 D.退休后多在家休息,尽量不要和外界联系 E.保持心情愉快、家庭和睦
A.肝功能下降 B.上呼吸道感染 C.药物过量 D.粒细胞缺乏 E.药物过敏
A.缺少自我保护意识 B.先天发育不良 C.初次脱位未行固定 D.关节囊永久性损伤 E.右侧易习惯性脱位
A.1/周 B.1/2周 C.1/3周 D.1/4周 E.1/5周
A.雌激素 B.孕激素 C.促黄体素 D.卵泡刺激素 E.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A.450ml B.550ml C.650ml D.750ml E.850ml
A.脑震荡 B.颅顶骨折 C.颅前窝骨折 D.颅中窝骨折 E.颅内压降低
A.维持神经兴奋性 B.防止肌肉功能退行性减退 C.改善末梢循环 D.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E.减少圆心血量
A.前驱期 B.昏迷前期 C.昏睡期 D.浅昏迷期 E.深昏迷期
A.低蛋白 B.无蛋白高热量 C.低脂肪低热量 D.高蛋白 E.高纤维素
A.感染性休克 B.低血容量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神经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A.禁食、抗炎、解痉、止痛 B.解痉止痛,中药溶石 C.输液,使用有效抗生素 D.抗休克同时手术行胆管减压 E.先抗休克,病情缓解后手术
A.1天 B.3天 C.1周 D.2周 E.3周
A.细菌性脑膜炎 B.伤寒 C.肠结核 D.急性胃肠炎 E.急性细菌性痢疾
A.右侧卧位 B.左侧卧位 C.仰卧位 D.俯卧位 E.半卧位
A.促进消化吸收 B.预防感染、 C.增进母子感情 D.防止溢乳 E.智力开发
A.建立静脉通道 B.留置尿管 C.交叉配血 D.药物过敏试验 E.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A.翻身、叩背 B.雾化吸入 C.口含润喉片 D.痰细菌培养 E.应用镇咳药
A.尽量少搬动患者 B.禁饮食 C.禁用泻药 D.疼痛剧烈时,及时应用止痛药 E.禁止灌肠
A.1、6个月复查 B.1、3个月复查 C.3、9个月复查 D.3、6个月及1年复查 E.1、3、6个月及1年复查
A.月经干净后10~14天 B.人流后立即放置 C.产后一般满42天 D.剖宫产后2个月 E.哺乳期随时都可以放置
A.消炎 B.备皮 C.利尿 D.减少活动 E.治疗便秘
A.积极治疗患者的便秘 B.按下腹部手术备皮范围进行皮肤准备 C.术前备血 D.术晨应禁食、禁水 E.术晨应置胃管
A.右侧卧位 B.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C.应用止血药 D.托起阴囊、伤口沙袋压迫 E.不可过早下床活动
A.防止小肠嵌顿 B.缓解张力,以利愈合 C.防止伤口出血和感染 D.减轻切口疼痛 E.减少阴囊血肿的发生
A.≤4mm B.5~9mm C.10~19mm D.≥20mm E.≥20mm伴水疱
A.与患者共同制订合理的饮食营养计划 B.告诉患者消瘦的主要原因 C.可有适当的活动增进食欲 D.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E.给予低蛋白、低脂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