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肘部 B.足跟部 C.肩峰部 D.骶尾部 E.坐骨结节
A.分娩24h后每4h测体温1次,体温2次达到或超过38℃ B.分娩后24h至10d内,每日用口表测体温4次,有连续2次达到或超过38℃ C.分娩后每4h测体温1次,有2次体温达到38℃ D.分娩后10d每4h测体温1次,有2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 E.产褥期内2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
A.生后1~3d至1-3岁 B.生后4~6d至4~6岁 C.生后7~9d至7~9岁 D.生后10~12d至10~12岁 E.生后13~15d至13~15岁
A.心 B.肺 C.肝 D.肾 E.胃
A.呼吸困难 B.黄疸 C.发绀 D.心脏杂音 E.乏力
A.亲属 B.患者本人 C.心理医师 D.同事 E.保姆
A.收集完毕及时记录 B.客观资料应避免护士的主观判断 C.主观资料护士不能带自己的判断 D.客观资料的记录尽量使用医学术语 E.主观资料的记录只能用患者自己的语言
A.对利于疾病转归的措施无需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 B.应该与医疗工作密切配合,保持协调一致 C.应根据护士的时间安排患者的健康教育 D.应教会患者掌握各项护理技术 E.应重点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
A.脓毒症 B.菌血症 C.毒血症 D.休克 E.颅内海绵状静脉窦炎
A.准备急救用物 B.实施抢救措施 C.办理入院手续 D.备齐检查器械 E.作好抢救记录
A.食品 B.金属物品 C.玻璃水杯 D.化验单据 E.医疗药品
A.局部效应 B.后续效应 C.远处效应 D.继发效应 E.协同效应
A.急性关节扭伤 B.慢性炎症 C.牙痛 D.烫伤 E.脑外伤
A.部位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 B.2%碘酊消毒1遍,70%乙醇脱碘2遍 C.进针角度为25° D.拔针时勿按压 E.针尖斜面进入真皮下层
A.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 B.应用青霉素 C.注射人体免疫球蛋白 D.彻底清创和注射TAT E.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A.5%碳酸氢钠溶液 B.0.9%氯化钠溶液 C.1:1液 D.10%葡萄糖溶液 E.口服补液盐(ORS)溶液
A.30ml B.50ml C.100m1 D.150ml E.200ml
A.幽门螺杆菌感染 B.自身免疫反应 C.机械因素影响 D.化学因素影响 E.黏膜退变
A.长期负重者 B.习惯性便秘者 C.排尿困难者 D.晚期妊娠者 E.饱餐后剧烈运动者
A.直接浸润 B.血行转移 C.淋巴转移 D.种植播散 E.胎盘垂直转移
A.肠麻痹 B.胃肠道症状 C.全身感染症状 D.内出血征象 E.腹膜刺激征
A.飞沫 B.尘埃 C.食物和水 D.皮肤接触 E.毛巾或餐具
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惊厥 D.休克 E.高热
A.感染 B.窒息 C.心衰 D.败血症 E.肺炎
A.解剖学外口 B.解剖学内口 C.组织学外口 D.组织学内口 E.子宫颈外口
A.半小时 B.1小时 C.1个半小时 D.2小时 E.2个半小时
A.肺动脉狭窄 B.室间隔缺损 C.主动脉骑跨 D.右心室肥厚 E.动脉导管未闭
A.腺病毒 B.流感病毒 C.葡萄球菌 D.柯萨奇病毒 E.溶血性链球菌
A.严重心律失常 B.急性左心衰 C.高钾血症 D.消化道出血 E.肺部感染
A.思维联想障碍 B.联想形式障碍 C.大量涌现的不自主观念 D.不能被说服的病态信念 E.无法摆脱的重复出现的观念
A.局部疼痛 B.肢体肿胀 C.异常活动 D.皮下瘀斑 E.功能障碍
A.患者舒适 B.防止畸形 C.防止肌萎缩 D.防止关节僵硬 E.防止水肿
A.30~40岁 B.40~50岁 C.50~60岁 D.30~60岁 E.40~60岁
A.外伤 B.高血压动脉硬化 C.血液病 D.先天性脑动脉瘤 E.脑血管畸形
A.勤换尿布 B.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 C.包裹不可过松、过紧 D.垫塑料布防止床单潮湿 E.避免尿液和粪便长时间刺激
A.1~7天 B.8~14天 C.15~21天 D.22~28天 E.29~35天
A.基础代谢 B.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C.活动 D.生长 E.排泄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E.1年
A.近期记忆 B.远期记忆 C.机械记忆 D.逻辑记忆 E.次级记忆
A.多属外感寒邪所致的伤寒表实证 B.外邪入里的里热证 C.外感风邪所致的中风表虚证,或为外感风热所致的表热证 D.里热炽盛 E.阳气不足,蒸化无力所致
A.体质多壮实 B.精神萎靡,虚证者声低息微 C.声高气粗 D.胸腹按之疼痛,胀满不减 E.脉象有力
A.1个月 B.3个月 C.8个月 D.10个月 E.12个月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护士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E.《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E.72小时
A.造成死亡 B.重度残疾 C.中度残疾 D.轻度残疾 E.人身损害
A.监督指导 B.循环管理 C.持续改进 D.目标管理 E.检查落实
A.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取工资报酬、享受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 B.获得与本人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C.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 D.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E.从事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应当接受职业健康监护
A.有权自主选择 B.有同意的合法权利 C.有明确决定的理解力 D.有家属代为决定的权利 E.有做出决定的认知力
A.脑出血患者 B.老年痴呆患者 C.骨质疏松患者 D.阑尾炎术后患者 E.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
A.改善护患关系 B.化解护患矛盾 C.优化护士形象 D.缩短护患之间的空间距离 E.缓解患者不安心理
A.非护理措施 B.独立性护理措施 C.协作性护理措施 D.依赖性护理措施 E.预防性护理措施
A.去枕仰卧位 B.屈膝仰卧位 C.中凹卧位 D.侧卧位 E.端坐卧位
A.床档 B.支被架 C.肩部约束带 D.腕部约束带 E.踝部约束带
A.头低脚高位 B.头高脚低位 C.侧卧位 D.俯卧位 E.平卧位
A.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喷洒,时间60分钟 B.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擦拭,时间20分钟 C.臭氧灭菌灯照射20分钟 D.84消毒液擦拭5分钟 E.日光暴晒5小时
A.睡木制硬床 B.每周一次物理治疗 C.每日更换衣服与被褥 D.局部置热水袋促进循环 E.定期更换体位与局部按摩
A.定血压计、定部位、定时间、定护士 B.定血压计、定部位、定时间、定听诊器 C.定听诊器、定部位、定时间、定体位 D.定血压计、定部位、定时间、定体位 E.定护士、定部位、定时间、定体位
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超高热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E.4小时
A.间歇脉 B.缓脉 C.绌脉 D.洪脉 E.丝脉
A.低盐饮食 B.要素饮食 C.低脂饮食 D.低胆固醇饮食 E.少渣饮食
A.高纤维素饮食 B.低纤维素饮食 C.高蛋白饮食 D.低蛋白饮食 E.低脂肪饮食
A.消肿,镇痛 B.保暖,解痉 C.消毒伤口 D.减少出血 E.治疗炎症
A.热敷 B.冷敷 C.热水足浴 D.局部按摩 E.冷热交替使用
A.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 B.测定残余尿 C.作尿细菌培养 D.解除尿潴留 E.保持会阴部清洁
A.离床活动时将导尿管末端固定在腹部 B.维持尿道口清洁 C.鼓励患者多饮水 D.集尿袋及时倾倒 E.定时更换集尿袋
A.糖类 B.纤维素 C.维生素C D.蛋白质 E.胶原物质
A.下腹疼痛 B.潜在呼吸道感染 C.体液过多 D.尿潴留 E.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A.髂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B.髂嵴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C.髂前上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D.髂前上嵴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E.髂前上嵴和尾骨联线的后1/3处
A.调整定时器,打开雾量调节开关,接通电源 B.面罩置患者口鼻部,闭口深呼吸 C.治疗毕,先关闭电源,再关雾化开关 D.雾化时,患者呼吸宜浅快 E.水槽内水量不足及时补充
A.防止发生差错 B.防止出现配伍禁忌 C.减少毒性反应 D.防止降低药物的效价 E.防止浪费药液
A.2小时15分钟 B.2小时45分钟 C.4小时15分钟 D.4小时45分钟 E.6小时15分钟
A.发热反应 B.溶血反应 C.急性肺水肿 D.细菌污染反应 E.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A.停止输液 B.立即左侧卧位 C.皮下注射地塞米松 D.立即用强心剂 E.立即补充血容量
A.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管 B.血培养瓶干燥管抗凝管 C.干燥管血培养瓶抗凝管 D.抗凝管血培养瓶干燥管 E.干燥管抗凝管血培养瓶
A.皮肤颜色的改变 B.口唇发绀的程度 C.Hb和PaO2值 D.PaO2和PaCO2值 E.意识状态变化
A.动作快并上下提拉,左右旋转 B.动作宜慢并上下提拉,左右旋转 C.动作轻柔并向上提拉,左右旋转 D.动作轻柔,由上而下,边插入边抽吸 E.动作迅速,由浅到深,以保证充分吸痰
A.立即呼叫医生,等待医生到达立即开始急救 B.清理呼吸道异物,行人工呼吸 C.立即进行心外按压,并且双人交替 D.立即心电监护,静脉补液 E.立即进行心外按压,除颤
A.取下丢弃 B.装入口中 C.取下浸泡在冷水中 D.取下交给死者家属 E.取下以便于在口中填塞棉花
A.超声心动图 B.动态心电图 C.平板运动试验 D.X线 E.化验血清肌酸激酶
A.正常血压 B.正常高限 C.高血压 D.收缩压正常,舒张压升高 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
A.腹部X线片 B.腹部CT检查 C.纤维胃镜检查 D.诊断性腹腔穿刺 E.腹部B超
A.低血钾 B.低血钠 C.低血镁 D.低血钙 E.低血糖
A.安全知识差 B.未定时检查维修 C.未定时更换专用管道 D.未及时开窗通风 E.未检查总开关
A.完全责任 B.主要责任 C.同等责任 D.次要责任 E.轻微责任
A.无知,无原则,违背了有利病人的原则 B.无知,无原则,违背了人道主义原则 C.曲解家属自主权,违反操作规程,违背了行善的原则 D.曲解家属自主权,违反操作规程,违背了不伤害病人的原则 E.曲解家属自主权,违反操作规程,违背了人道主义原则
A.立即通知医师 B.必须有医师在场指导 C.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D.依照抢救诊疗技术规范抢救 E.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自身能力水平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护
A.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B.加强工作责任心 C.刻苦练习各项操作技术 D.尽量减少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 E.学会控制情绪,耐心解释患者的疑问
A.倾听 B.核实 C.提问 D.阐释 E.沉默
A.纯护理型 B.指导-合作型 C.指导-被动型 D.被动-主动型 E.自护型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责任制护理 D.小组护理 E.临床路径
A.一对一24小时特级护理 B.备齐各种急救设施和药品 C.制订并执行护理计划 D.正确及时做好各项治疗 E.每半小时巡视患者一次
A.字迹端正清晰 B.动态反映病情变化 C.使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D.写错可刮涂后重写 E.体现以患者为中心
A.皮肤干燥 B.痰液黏稠 C.体温38.7℃ D.无力咳嗽 E.肺部干、湿性啰音
A.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炎症、痰液黏稠、咳嗽无力有关 B.体温异常呼吸道炎症导致 C.活动无耐力因呼吸道炎症,氧供应减少引起 D.知识缺乏 E.组织灌注量不足与发热、皮肤干燥有关
A.患者3天内体温下降 B.患者3天内炎症控制,自行咳出痰液 C.指导患者叙述有关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D.患病期间得到良好休息,体力得以恢复 E.遵医嘱静脉输液,增加患者组织灌注
A.病室消毒后要开窗通风 B.病室空气可用紫外线消毒 C.将被服放入污衣袋,先清洗再消毒 D.用漂白粉溶液擦拭家具、地面和墙面 E.病室消毒时,被褥应摊开、床头柜要打开
A.用刷子蘸取肥皂液仔细刷洗双手 B.流动水冲洗手时,腕部应高于肘部 C.按“六步洗手法”顺序搓洗双手,持续15秒 D.按“六步洗手法”顺序搓洗双手后,在流水下彻底冲净 E.刷洗的顺序是指甲处、指缝、手掌、手背、腕关节、前臂
A.污染面向外挂于衣橱内 B.污染面向外挂于病区走廊 C.污染面向内挂于病区走廊 D.污染面向内挂于衣橱内 E.污染面向内挂于病室内
A.焚烧法 B.熏蒸法 C.紫外线消毒 D.高压蒸气灭菌 E.电离辐射灭菌法
A.溃疡期 B.逆转期 C.淤血红润期 D.炎性浸润期 E.败血症期
A.定时翻身,避免长时间受压 B.保持床单被褥干净、平整、干燥 C.搬动患者不托、不拉,抬起来 D.注意控制体重,防止难于搬动 E.喂患者吃饭时,要防止碎屑掉在床上
A.青菜 B.牛肉 C.土豆 D.火腿 E.皮蛋
A.低脂饮食 B.软质饮食 C.少渣饮食 D.流质饮食 E.低蛋白饮食
A.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 B.高纤维素、低脂饮食 C.少渣、高热量饮食 D.低蛋白、低盐饮食 E.低脂、低盐饮食
A.火腿、鱼、菠菜 B.咸蛋黄、豆腐、牛肉、青菜 C.青椒炒鸡杂、三黄鸡、豆腐 D.皮蛋豆腐、鲫鱼、青椒炒肉丝 E.土豆炒肉丝、滑炒鱼片、豆腐
A.拭浴时间不超过30分钟 B.主要擦拭后颈部 C.擦拭足底时间可稍长 D.拭浴后10分钟测量体温 E.观察面色,监测呼吸、脉搏
A.使用冰袋 B.戴冰 C.冷湿敷 D.乙醇拭浴 E.冰囊冷敷
A.皮试前询问用药史和过敏史 B.用注射用水稀释皮试液 C.皮试液现用现配 D.备好盐酸肾上腺素 E.在前臂掌侧下段做皮试
A.多巴胺 B.地塞米松 C.盐酸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异丙肾上腺素
A.血清病型反应 B.呼吸道过敏反应 C.青霉素毒性反应 D.皮肤过敏反应 E.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A.10U B.20U C.60U D.100U E.200U
A.心电图 B.血管造影 C.超声心动图 D.胸部X线片 E.磁共振
A.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的f波 B.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f波 C.P波变窄,P波宽度<0.12秒 D.二尖瓣型P波,P波宽度>0.12秒 E.P波提早出现,形态与窦性不同
A.X线钡餐检查 B.超声检查 C.大便隐血试验 D.纤维内镜检查 E.胃液分析
A.禁食 B.禁食+输液治疗 C.禁食+输血治疗 D.禁食+输液+法莫替丁 E.输血治疗+酚磺乙胺
A.慢性胃炎 B.消化性溃疡 C.胃癌 D.胃肠道黏膜糜烂 E.肝硬化
A.老、中年期 B.儿童、青年期 C.幼儿、儿童期 D.婴幼期 E.婴儿期
A.炎症损坏支气管内血管 B.病毒感染引起免疫紊乱 C.支气管畸形造成管内血管损坏 D.机体免疫调节功能障碍引起肺内血管性增加 E.慢性炎症损坏支气管,以致管腔扩张、变形
A.婴幼儿期支气管-肺组织感染 B.先天性支气管发育缺陷 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D.重症肺炎 E.肺结核
A.直接感染 B.淋巴感染 C.血性感染 D.上行感染 E.间接感染
A.大肠埃希菌 B.福大肠杆菌 C.葡萄球菌 D.粪链球菌 E.变形杆菌
A.尿路梗阻 B.睡眠不足 C.血糖不稳定 D.身体抵抗力低 E.尿路黏膜损伤
A.脑萎缩 B.小脑畸形 C.发育不良 D.胆红素脑病 E.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A.米糊、蛋黄 B.水果泥、菜泥 C.肝泥、蛋 D.烂面、粥 E.面条、碎肉
A.预防感染 B.减少户外活动 C.加强户外活动 D.增加脂肪摄入 E.增加蛋白质摄入
A.12月 B.14月 C.16月 D.18月 E.20月
A.食用易消化、吸收、少油、少盐的饮食 B.掌握排便规律,按时排便 C.每日适当活动、运动 D.坚持使用缓泻药 E.腹泻时注意补水
A.便秘,排便次数减少 B.便秘,排便困难 C.大便失禁,不受意识控制 D.大便失禁,大便不成形 E.便秘与大便失禁交替
A.胃肠蠕动减慢,肛门括约肌张力下降 B.胃肠蠕动减慢,肛门括约肌张力增强 C.胃肠蠕动增强,肛门括约肌张力下降 D.胃肠蠕动增强,肛门括约肌张力增强 E.胃肠功能正常,饮食不当
A.无文化 B.情绪烦躁 C.年龄较大 D.伤口疼痛 E.女儿在场
A.患者伤口疼痛 B.患者无文化 C.护士未关闭手机 D.患者女儿在场 E.患者年龄较大
A.信任危机 B.角色模糊 C.责任不明 D.权益影响 E.理解差异
A.指导型 B.被动型 C.共同参与型 D.指导-合作型 E.主动-被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