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臂能平举 B.肘能屈伸 C.手摸到同侧耳朵 D.手经胸前摸到对侧肩膀 E.手经头顶摸到对侧耳朵
A.1000~2000ml B.2000~4000ml C.3000~5000ml D.4000~6000ml E.5000~6000ml
A.调整宫缩 B.恢复子宫收缩的协调性 C.可肌注哌替啶50~100mg D.静滴缩宫素 E.有胎儿窘迫,应行剖宫产
A.胃出血 B.吻合口瘘 C.倾倒综合征 D.吻合口梗阻 E.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A.新生儿各种反应低下 B.从母体获得IgG抗体,缓解症状 C.该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小 D.颅缝及囟门未闭,起到缓冲作用 E.新生儿体液免疫强大
A.寒冷损伤综合征 B.低血糖症 C.低钠血症 D.阿-斯综合征 E.低镁血症
A.由高级到低级 B.各系统发育快慢均衡 C.生长发育年龄阶段速度均衡 D.先慢后快 E.由简单到复杂
A.慢性子宫颈炎阴道局部治疗 B.月经期 C.产褥期 D.物理治疗术后阴道出血者 E.未婚女子
A.子宫底下降 B.阴道大量出血 C.阴道口外露的脐带自行下降延伸 D.手按压子宫下段,阴道口外露的脐带回缩 E.子宫小于孕周
A.内生殖器官的邻近器官包括膀胱、输尿管、直肠 B.膀胱位于子宫后方 C.膀胱排空与否可影响妇科检查 D.直肠下2/3段与子宫后壁紧贴 E.阑尾炎可累及左侧输卵管
A.宫腔镜 B.HCG测定 C.超声检查 D.诊断性刮宫 E.宫颈黏液检查
A.200ml B.300ml C.500ml D.800ml E.1000ml
A.BM=脉率+收缩压 B.BMR=脉率+脉压+111 C.BMR=脉率-脉压 D.BMR=脉率+脉压-111 E.BMR=脉率+舒张压
A.失血过多 B.肾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C.毒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 D.造血原料缺乏 E.代谢产物抑制骨髓造血
A.肌酸磷酸肌酶在起病4h内升高,16~24h达高峰,3~4d恢复正常 B.天冬氨酸转氨酶在起病6~12h后升高,1~2d达高峰,3~6d降至正常 C.乳酸脱氢酶起病8~10h后升高.2~3d达到高峰,1~2周恢复正常 D.诊断特异性最高的是CPK-MB和LDH E.CPK-MB起病后24h内增高,3~4d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
A.呼吸道 B.淋巴结 C.泌尿道 D.消化道 E.皮肤、黏膜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C D.维生素B12 E.维生素B6
A.腹壁静脉曲张 B.腹膜刺激征 C.肝脏进行性肿大 D.黄疸与发热 E.腹水呈血性
A.医生做出死亡诊断后 B.各种反射消失 C.呼吸停止 D.心跳停止 E.意识丧失
A.注意病情变化,每4小时测生命体征1次 B.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 C.调节箱内温、湿度,保持箱温恒定 D.密切观察有无腹泻、皮疹等副作用 E.注意保护眼睛,为患儿戴好护眼罩
A.给予卫生保健指导及功能锻炼 B.专人护理,制定护理计划 C.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 D.备好急救药品、器材,以备抢救 E.准确记录出入液量,做好护理记录
A.减轻病人身体上的痛苦 B.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C.提供心理、社会支持 D.促使病人参与治疗护理 E.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A.卧床患者采取侧卧位 B.喂食动作应迅速敏捷 C.昏迷患者可以采用鼻饲法 D.进食流质可用吸管 E.一次喂食量不宜太多
A.术中随时观察受术者的情况 B.嘱受术者如有出血多、腹痛、发热等情况随时就诊 C.1周内禁止性生活 D.术后休息3天 E.术后于1、3、6个月及1年,分别复查1次
A.st B.gtt C.pc D.ac E.bid
A.每天按时服药 B.不随意停药 C.出现心慌时增加剂量 D.随年龄调整剂量 E.每年到医院复查1次
A.术后3天患侧上肢制动 B.术后5天可开始患侧手刷牙 C.术后5天可进行患肢的外展运动 D.拆线后保持患侧上肢内收 E.术后1周开始患侧上肢的全范围关节活动
A.易于记录时间 B.易于观察呼吸深浅 C.保持患者体位不变 D.不被患者察觉,以免紧张 E.保持护士姿势不变,以免疲劳
A.补钾 B.电复律 C.利多卡因 D.苯妥英钠 E.停用洋地黄药物
A.忌服含铋、镁、钙等重金属药物3天 B.停用一切影响胃肠蠕动药物3天 C.检查前1天做碘过敏试验 D.检查前晚10时后禁食至检查毕 E.有幽门梗阻者于检查前先抽尽胃内潴留液
A.阿拉明 B.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阿托品 E.去甲肾上腺素
A.定时用50%乙醇按摩受压处 B.经常用温水擦澡 C.用湿热毛巾行局部按摩 D.全身按摩力量要足够 E.保持床单干燥无褶
A.输入致敏物质 B.输入致热物质 C.输入药液浓度过高 D.输液滴管中空气未排尽 E.输入药液量大,速度过快
A.体重每日减轻0.5kg B.血钠维持在130mmol/L以上 C.CVP在正常范围 D.无呼吸困难、肺水肿 E.血钾恢复正常
A.交谈准备阶段 B.交谈计划阶段 C.沟通开始阶段 D.沟通进行阶段 E.沟通结束阶段
A.社会交流 B.因势利导 C.适时鼓励 D.多做游戏 E.搂抱与抚摸
A.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可能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可能与APP基因有关 D.可能与PS基因有关 E.可能与APP基因、PS1基因及PS2基因均有关
A.奇脉 B.血压下降,脉压减小 C.心包摩擦音 D.深大呼吸 E.水冲脉
A.牙关紧闭 B.面部苦笑 C.角弓反张 D.阵发性抽搐 E.大汗淋漓
A.高脂饮食 B.半流质饮食 C.高蛋白饮食 D.低热能饮食 E.低蛋白饮食
A.维生素缺乏 B.绿脓杆菌感染 C.真菌感染 D.凝血功能障碍 E.病毒感染
A.每6小时1次,连续使用 B.术后6小时使用1次 C.术后6小时1次,限用2次 D.术后6小时1次,限用3天 E.必要时用,两次间隔时间6小时
A.胸部,上臂 B.胸部,同侧腋下 C.胸部,同侧腋下及上臂 D.胸部,双侧腋下 E.胸部,同侧腋下及颈部
A.停止操作,通知医生 B.减低胃吸引压力 C.更换洗胃液,重新灌洗 D.灌入止血药以止血 E.灌入蛋清水,保护胃黏膜
A.2~3小时 B.60分钟 C.40分钟 D.30分钟 E.15分钟
A.安慰性 B.礼貌性 C.规范性 D.保密性 E.教育性
A.吻合口炎症 B.吻合口梗阻 C.低钾血症 D.代谢性酸中毒 E.倾倒综合征
A.转急诊室治疗 B.安排提前就诊 C.转至隔离门诊就诊 D.给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E.安慰病人,不要着急
A.前三步,检查者均面向孕妇头部 B.第四步面向孕妇足部 C.第二步触诊分辨胎背四肢在何侧 D.第三步主要检查先露大小 E.第四步主要了解先露部入盆程度
A.生理需要 B.自尊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安全需要 E.爱与归属的需要
A.特剐护理 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E.个案护理
A.血钾升高 B.血钾降低 C.血钙升高 D.血钙降低 E.血钠降低
A.乙醇燃烧 B.煮沸消毒 C.过氧乙酸浸泡 D.漂白粉擦拭 E.新洁尔灭冲洗
A.让患者自行排尿,以解除膀胱压力 B.耐心解释,用屏风遮挡,保护自尊 C.请示护士长,改用其他方法 D.请家属协助劝说 E.报告医生,择期手术
A.操作前向病人解释 B.尽量遮挡,保护病人自尊 C.病人采取截石位 D.严格消毒外阴、尿道口后插入导尿管 E.留取5ml尿标本于培养试管中
A.在清晨灌入 B.患者取右侧卧位 C.灌入液量500ml D.肛管插入10cm E.保留20分钟以上
A.温开水 B.1:15000~1:20000高锰酸钾 C.2%~4%碳酸氢钠 D.0.9%生理盐水 E.1%盐水
A.协助病人翻身,拍背 B.氧气吸入 C.氧气雾化吸入 D.蒸汽雾化吸入 E.超声波雾化吸入
A.侧卧位 B.仰卧位 C.半坐卧位 D.头高足低位 E.头低足高住
A.用50%乙醇按摩创面及周围皮肤 B.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敷盖无菌纱布 C.暴露创面,紫外线每天照射1次 D.剪去坏死组织,用双氧水冲洗,置引流纱条 E.涂厚层滑石粉包扎
A.饭前 B.即刻 C.睡前 D.早饭前 E.晨空腹时
A.单套结 B.双套结 C.外科结 D.滑结 E.方结
A.牛奶 B.生理盐水 C.2%~4%碳酸氢钠溶液 D.1:15000~1:20000高锰酸钾 E.蛋清水
A.用2ml注射器.7号针头 B.部位选臀中、小肌 C.用75%乙醇消毒皮肤 D.进针、推药、拔针均要快 E.注射后局部轻轻按揉
A.记录病人入院时间和病情变化 B.向家属了解病史,耐心解释 C.通知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D.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 E.注射止血药物,抽血标本配血
A.16~18℃ B.20~22℃ C.22~24℃ D.24~26℃ E.28℃
A.左侧卧位 B.右侧卧位 C.平卧位 D.头高脚低位 E.半坐卧位
A.指导母乳喂养 B.操作轻柔以防断针 C.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 D.添加含维生素D食物 E.积极练习站立、行走
A.450ml B.550ml C.650ml D.750ml E.850ml
A.10~15cm B.15~20cn C.30~50cm D.55~60cm E.60~70cm
A.白开水 B.生理盐水 C.0.1%利凡诺溶液 D.2%碳酸氢钠溶液 E.3%过氧化氢溶液
A.牛奶 B.土豆 C.浓茶 D.动物内脏 E.菠萝
A.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 B.中医中药治疗 C.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3天,无效再手术治疗 D.大剂量抗菌药物结合中医中药治疗 E.立即手术治疗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5周
A.急性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中毒性脑病 D.中毒性心肌炎 E.脓胸
A.神经营养药物应用 B.抗生素应用 C.输液 D.立即手术 E.非手术治疗无效再手术
A.血清铁 B.红细胞 C.血红蛋白量 D.红细胞比积 E.网织红细胞
A.持续吸入高浓度氧 B.持续吸入低浓度氧 C.间歇吸入纯氧 D.间歇吸入高浓度氧 E.呼气末正压呼吸
A.立即给予止痛药 B.鼓励患者忍受疼痛 C.给予止痛指导 D.分散患者注意力 E.继续观察
A.可恢复体力劳动 B.停止用药 C.感染时可用庆大霉素 D.定期复查 E.坚持长期无盐饮食
A.早期进食流质并少量、多餐 B.饮食以糖为主 C.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D.鼓励其深呼吸、排痰 E.避免过度活动
A.呼气终末正压给氧 B.持续吸纯氧 C.快速输液 D.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E.气管切开
A.输血补充血容量 B.肌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C.静脉滴注呼吸兴奋剂 D.去除呼吸道梗阻 E.静脉推注垂体后叶素
A.肝脏损害 B.药物热 C.药物过量 D.粒细胞缺乏 E.药物用量不足
A.体温 B.腹部体征 C.恶心、呕吐 D.血压、神志 E.白细胞计数
A.及时拆除缝线,充分引流 B.伤口应每天换药一次 C.正确应用抗菌药及引流物 D.清洁伤口,清除坏死组织 E.伤口用优琐溶液湿敷
A.外耳道滴入抗生素 B.每天消毒外耳道 C.外耳道放置干棉球,渗湿及时更换 D.静脉使用抗生素 E.鼻导管给氧
A.限制每日输液量 B.床头抬高15~30cm C.吸氧和物理降温 D.保持呼吸道通畅 E.按时使用甘露醇
A.迅速通知医生 B.患者平卧位,头偏一侧 C.给予脱水剂 D.输浓缩红细胞 E.观察患者意识和瞳孔
A.边缘性前置胎盘 B.部分性前置胎盘 C.宫缩乏力 D.胎盘早剥 E.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常应有的表现
A.3小时内 B.6小时内 C.9小时内 D.12小时内 E.24小时内
A.产后3天严密观察心衰的表现 B.产后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 C.不宜母乳喂养 D.进食富含纤维素食物防便秘 E.至少住院观察2周
A.术前准备 B.检查软产道 C.抽血检查凝血功能 D.按摩子宫 E.纱条堵塞子宫腔
A.关系妄想 B.被害妄想 C.象征性思维 D.原发性妄想 E.特殊意义妄想
A.服用阿托品 B.应用解磷定 C.吸氧 D.应用抗生素 E.地西泮肌内注射
A.前驱期 B.昏迷前期 C.昏睡期 D.浅昏迷期 E.深昏迷期
A.忌食蛋白质 B.钠盐限制在250mg/d C.静脉补充葡萄糖供给热量 D.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E.清醒后提供植物性蛋白质
A.体温 B.脉搏 C.血压 D.尿量 E.排便量
A.下肢静脉曲张 B.深静脉血栓形成 C.动静脉瘘 D.动脉硬化闭塞 E.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A.穿弹力袜 B.局部血管注射硬化剂 C.中医中药治疗 D.加强行走锻炼 E.手术治疗
A.焦虑 B.自理缺陷 C.活动无耐力 D.潜在并发症:出血 E.组织完整性受损
A.Pratt试验 B.Buerger试验 C.Trendelenburg试验 D.Perthes试验 E.腰交感神经阻滞试验
患者,男性,80岁,因高血压、脑出血、昏迷、大小便失禁而入院。
A.防止出现尿潴留B.正确记录尿量,以观察病情C.为手术做准备D.保护局部皮肤,防止压疮E.防止泌尿系感染
A.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B.每日定时倾倒尿液 C.协助病人变换体位 D.尿液浑浊时,更换导尿管 E.每日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
A.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 B.不使用掉瓷的便盆 C.按时做皮肤向心性按摩 D.每3小时为病人翻身1次 E.及时更换床单、被罩
A.防止晕倒 B.预防感冒 C.减轻疼痛 D.观察疗效 E.促进炎症局限
A.5分钟 B.10分钟 C.10~20分钟 D.20~30分钟 E.40分钟
A.局部纱布覆盖 B.改用湿热敷 C.换用低功率灯头 D.加大照射距离 E.立即停用,局部涂凡士林
A.立即停止输液 B.20%~30%乙醇湿化吸氧 C.四肢静脉轮流结扎 D.采取左侧头低足高位 E.遵医嘱给予强心药
A.急性肺水肿 B.空气栓塞 C.过敏反应 D.支气管哮喘 E.肺不张
A.心率过速 B.体温骤降 C.反射性心率减慢 D.微循环障碍 E.呼吸节律异常
A.35%乙醇擦浴 B.冰槽头部降温 C.冰袋置前额降温 D.化学冰袋头部降温 E.冰囊置腹股沟降温
A.红眼病 B.结膜炎 C.麦粒肿 D.外伤 E.睫状体炎
A.保持通畅以防逆行感染 B.每天倾倒1次引流袋 C.每日更换1次尿管 D.每周进行1次膀胱冲洗 E.每周更换1次引流管
A.干纱布覆盖 B.予以暴露 C.点眼药水 D.凡士林纱布覆盖 E.按揉到闭合
A.清水洗脸 B.避免使用肾脏损害药物 C.房间内挂厚窗帘遮光 D.经常检查口腔和皮肤病损情况 E.多食芹菜、香菜类绿叶蔬菜
A.强的松 B.氯丙嗪 C.布洛芬 D.环磷酰胺 E.阿司匹林
A.先天性疾病 B.代谢性疾病 C.感染性疾病 D.显性遗传性疾病 E.自身免疫性疾病
A.高浓度氧疗 B.控制感染 C.维持心、脑、肾的功能 D.预防并发症 E.治疗并发症
A.Ⅰ型呼吸衰竭 B.Ⅱ型呼吸衰竭 C.呼吸窘迫综合征 D.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E.脑血管意外
A.内囊 B.小脑 C.脑桥 D.脑室 E.蛛网膜下隙
A.呼吸平稳 B.4周以上 C.血压平稳 D.1周以上 E.神志清醒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6周
A.平卧 B.去枕平卧位 C.床头抬高15°~20° D.床头抬高25°~35° E.床头抬高40°~45°
A.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B.给予吗啡镇静止痛 C.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D.加强休克的护理 E.物理降温
A.应每日更换1次外接的连接管和引流瓶 B.一般术后6~8天即可拔管 C.拔管后局部伤口用凡士林纱布堵塞即可,1~2天会自行封闭 D.拔管前应在X线下经T型管做胆道造影,且造影后必须立即接好引流管继续引流2~3天 E.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改变体位或活动时注意引流管的高度不超过腹部切口高度
A.甘露醇 B.甲氰咪胍 C.云南白药 D.洛赛克 E.地塞米松
A.血压升高、脉细速、呼吸浅而快 B.血压升高、脉细速、呼吸深而快 C.血压升高、脉缓而有力、呼吸深而慢 D.血压下降、脉细速、呼吸浅而急促 E.血压下降、脉搏有力、呼吸浅速
A.多晒太阳 B.体格锻炼 C.经常去公共场所 D.定期健康检查 E.按时预防接种
A.急性心力衰竭 B.脓胸 C.脓气胸 D.肺大疱 E.肺不张
A.保证热量 B.半坐卧位 C.控制感染 D.供给足够的水量 E.供给足够的蛋白质
A.正常 B.潜伏期延长 C.活跃期延长 D.活跃期停滞 E.第二产程延长
A.产程正常 B.潜伏期延长 C.活跃期延长 D.活跃期停滞 E.第二产程延长
A.枕左前 B.枕右前 C.枕左横 D.枕右横 E.枕左后
A.准备钳产手术 B.吸氧 C.静脉滴注缩宫素加强宫缩 D.剖宫产术前准备 E.输液补充营养、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