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单一标位最低投标限额为0.2亿元,最高投标限额为30亿元 B.乙类成员最低、最高投标限额分别为当期国债招标量的0.5%、10% C.甲类成员最低投标限额为当期国债招标量的3% D.国债承销团成员单期国债最低承销额(含追加承销部分)按各期国债竞争性招标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甲类成员为0.2%,乙类成员为1%
A.具备3年以上保荐相关业务经历 B.参加中国证监会认可的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且成绩合格有效 C.最近2年未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D.未负有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债务
A.违反相关规定撰写或者发布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B.提前泄漏证券发行信息 C.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招揽承销业务 D.在承销过程中不按规定披露信息
A.真实性 B.准确性 C.合理性 D.完整性
A.推荐公司董事会候选人 B.起草公司章程 C.公司成立后享受公司股东的权利 D.公司不能成立时丧失投资财产产权
A.董事长决定修改章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修改后,章程规定的事项与修改后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 C.公司的情况发生变化,与章程记载的事项不一致 D.股东大会决定修改章程
A.公司债券是一种可转让的债权债务关系 B.公司债券通过债券的方式表现 C.公司债券是公司与特定的社会公众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D.同次发行的公司债券的偿还期是一样的
A.获取股利 B.监督公司的经营运行 C.参加公司剩余财产分配 D.管理公司财产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经理 D.监事会
A.组织形式 B.公司治理结构 C.公司决策 D.公司运作
A.直接作为投资折股,产权归上市公司 B.产权归上市公司,但允许控股公司或者其他关联公司有偿或无偿使用该无形资产 C.无形资产产权由上市公司的控股公司掌握,上市公司可有偿或无偿使用 D.由上市公司出资取得无形资产的产权
A.期后事项 B.或有损失 C.会计报表 D.账户余额
A.被审计单位的名称 B.指出构成整套财务报表的每张财务报表的名称 C.提及财务报表附注 D.指明财务报表的日期和涵盖的期间
A.法律依据 B.声明事项 C.收件人 D.法律意见书正文
A.申报 B.受理 C.重审 D.预披露
A.全面摊薄法 B.估值法 C.现金流量贴现法 D.加权平均法
A.发行人本次发行股份总量 B.从集中竞价交易市场购买发行人股票的数量及所支付的总金额、平均价格、最高与最低价格 C.发行人本次筹资总金额 D.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而发行的新股数,如未行使,应当说明原因
A.募集说明书单行本 B.承销协议及承销团协议 C.律师鉴证意见 D.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报告
A.依规定程序在指定披露报刊公开刊登 B.口头通知 C.在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公布 D.自主网上披露
A.其他或有事项 B.诉讼 C.重大期后事项 D.重大担保
A.上市地点、上市时间、股票简称、股票代码 B.发行前股东所持股份的流通限制及期限 C.发行前股东对所持股份自愿锁定的承诺 D.上市保荐机构
A.最近12个月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 B.不存在违反证券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者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C.不存在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或者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D.不存在违反国家其他法律、行政法规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A.董事 B.核心技术人员 C.监事 D.高级管理人员
A.中国证监会的核准文件 B.经中国证监会审核的全部发行申报材料 C.发行的预计时间安排 D.发行具体实施方案和发行公告、相关招股意向书或者募集说明书
A.自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上市公司应在6个月内发行证券 B.自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超过6个月未发行的,核准文件失效,须重新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方可发行 C.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前发生重大事项的,应暂缓发行,并及时报告中国证监会 D.证券发行申请未获核准的上市公司,自中国证监会作出不予核准的决定之日起3个月后,可再次提出证券发行申请
A.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B.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两年的利息 C.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稳定,最近12个月内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D.最近24个月内曾公开发行证券的,不存在发行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降50%以上的情形
A.保荐机构负责向中国证监会推荐,出具推荐意见 B.负责报送发行申请文件 C.对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申请文件进行核查 D.针对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的特点,对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上市的实质条件、发行方案及发行条款、担保和资信情况等情况进行核查验证,明确发表意见
A.该上市公司最近1期末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20% B.用于交换的股票在提出发行申请时应当为无限售条件股份,且股东在约定的换股期间转让该部分股票不违反其对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承诺 C.用于交换的股票在本次可交换公司债券发行前,不存在权属争议 D.用于交换的股票在本次可交换公司债券发行前,不存在被查封、扣押、冻结等财产权利被限制的情形
A.金融债券发行申请报告 B.发行人近3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 C.金融债券发行办法 D.承销协议
A.协议承销 B.代理承销 C.委托代销 D.招标承销
A.超额抵押 B.资产支持证券分层结构 C.备用信用证 D.担保
A.符合国家有关利用外资的规定 B.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不少于公司拟发行股本总额的25% C.发起人的出资总额不少于1.5亿元人民币 D.拟向社会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额的35%以上
A.上市公司在最近3年连续盈利 B.上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内发行股份及募集资金投向的业务和资产不得作为对所属企业的出资申请境外上市 C.上市公司最近1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按权益享有的所属企业的净利润不得超过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的70% D.上市公司最近1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按权益享有的所属企业净资产不得超过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净资产的50%
A.经营状况 B.机构状况 C.盈利能力 D.风险情况
A.利润预测 B.预警服务 C.评价服务 D.编制文件和公告
A.投资者为上市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 B.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 C.投资者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 D.投资者依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
A.市场风险 B.营运风险 C.反收购风险 D.汇率风险
A.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的总额和购买资产的总额占其最近1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均达到70%以上 B.上市公司出售全部经营性资产,同时购买其他资产 C.上市公司出售部分经营性资产 D.上市公司购买其他资产
A.监管谈话 B.责令改正 C.出具警示函 D.刑事拘留
A.主营业务是证券的承销和分销 B.私人银行大多兼营投资银行业务 C.证券业大多混业经营 D.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混业经营
A.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依法赔偿 B.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C.股东可以延期缴纳股款 D.股东拥有超额表决权
A.董事会拟订分立方案 B.股东大会依照章程的规定作出决议并公告 C.各方当事人签订分立合同 D.处理债权、债务等各项分立事宜
A.财务顾问 B.会计师事务所 C.资产评估机构 D.律师事务所
A.资产评估项目核准申请文件 B.与评估目的相对应的经济行为批准文件或有效材料 C.资产评估机构提交的资产评估报告 D.与经济行为相对应的审计报告
A.发审委委员每届任期1年,不可以连任 B.当发行人与发审委委员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时,发审委委员应及时回避 C.发审委会议表决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 D.每次参加发审委会议的发审委委员为7名,表决投票时同意票数达到5票方为通过
A.票面利率 B.转股价格 C.股票波动率 D.转股期限
A.依法公开发行 B.债权、债务关系确立并登记完毕 C.实际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5亿元 D.单个投资人持有量不超过该期公司债券发行量的30%
A.交易结构及当事方的主要权利与义务 B.贷款发放程序、审核标准、担保形式、管理方法、违约贷款处置程序及方法 C.发起机构简介和财务状况概要 D.信托财产现金流需要支付的税费清单,各种税费支付来源和支付优先顺序
A.遵守中国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遵循公平合理、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B.应符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涉及的产业、土地、环保等方面的政策要求 C.不得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D.不得造成过度集中、排除或限制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