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舒张末期 B.收缩末期 C.舒张早期 D.收缩早期 E.舒张早-中期
A.频率>2000Hz的机械波 B.频率>20000Hz的机械波 C.频率>2000MHz的机械波 D.频率>20000MHz的机械波 E.频率>2MHz的机械波
A.3540m/s B.2540m/s C.2040m/s D.1540m/s E.1440m/s
A.>0.01% B.>0.1% C.>1% D.>10% E.>0.1‰
A.组织内含水分愈多,声衰减愈低 B.体液内含蛋白成分愈多,声衰减愈高 C.组织中含胶原蛋白愈多,声衰减愈高 D.组织中含钙愈多,声衰减愈高 E.组织中含气体成分愈多,声衰减愈低
A.自然反射 B.混响 C.多普勒效应 D.传播 E.入射角度
A.无关 B.成正比 C.成反比 D.的二次方成正比 E.的二次方成反比
A.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为0度时,可测得最大正向频移 B.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为60度时,可测得正向频移 C.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为90度时,可测得最佳频移 D.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为120度时,可测得负向频移 E.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为180度时,可测得最大负向频移
A.选择超声频率较低的探头 B.增加脉冲重复频率(PRF. C.提高增益 D.减小取样深度 E.移动零位线
A.反向的动脉血流 B.反向的静脉血流 C.流向探头的血流 D.背离探头的动脉血流 E.背离探头的静脉血流
A.帧频更高 B.可显示微弱多普勒信号 C.计算血流速度更准确 D.计算血流量更准确 E.混叠
A.边界回声不清 B.形态不定 C.内部无回声 D.后方回声衰减 E.不会形成侧缘声影
A.长脉冲 B.短脉冲 C.中等脉冲 D.相等脉冲 E.不等脉冲
A.纵向分辨力低,但穿透力好 B.横向分辨力高,但穿透力差 C.侧向分辨力高 D.纵向分辨力低 E.纵向分辨力高,但穿透力差
A.每秒50万周 B.每秒5千万周 C.每秒5千周 D.每秒5百万周 E.每秒5万周
A.煮沸消毒 B.蒸气消毒 C.氧化乙烯消毒 D.高压消毒 E.流水冲洗消毒
A.胆囊 B.含液性肿物 C.钙化性肿物 D.膀胱 E.实质性肿物
A.彩色M型显像 B.连续和脉冲多普勒技术 C.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D.伪彩色编码二维显像 E.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A.增大3倍 B.增大2倍 C.减半 D.波长无变化 E.增大1倍
A.软骨 B.钙化灶 C.肺 D.瘢痕组织 E.结石
A.声速差异伪像 B.折射声影 C.混响伪像 D.部分容积效应 E.旁瓣效应
A.0.1W/cm2以下 B.0.1W/cm2以上 C.1.0W/cm2以下 D.1.0W/cm2以上 E.0.3W/cm2以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E.②③
A.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B.入射角大于反射角 C.与声束的角度无关 D.入射角等于透射角 E.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A.反射 B.散射 C.衍射 D.无反射 E.无折射
A.7dB B.3.5dB C.5.7dB D.4.75dB E.1.75dB
A.皮肤 B.脂肪组织 C.纤维组织 D.结石 E.实性脏器
A.金属材料 B.水晶不对称材料 C.天然的材料 D.塑料材料 E.合金材料
A.谐波成像技术 B.超声造影技术 C.三维超声成像技术 D.二维超声伪彩色显像技术 E.介入超声技术
A.1倍 B.2倍 C.1.5倍 D.2.5倍 E.3倍
A.混响与超声波的散射特性有关 B.超声垂直投射到平整的大界面上在探头和界面之间多次反射产生混响 C.混响显示为等距离多条回声,回声强度依深度递减 D.气体反射是混响的一种 E.适当侧动和加压探头可有助识别混响
A.波束以数字形式发射 B.波束以数字形式接收 C.以数字化技术形成精确的延时发射 D.用多个开关电路形成延时 E.A/D转换是最关键的技术
A.超声束垂直于胸壁和肺表面引起多次反射 B.超声束垂直于腹壁引起内部混响 C.超声束在器官组织的异物内来回反射 D.超声束垂直射入骨膜和骨表面 E.超声束平行关节软骨和骨表面时
A.近场长度和扩散角 B.声束直径大小 C.声束几何形状 D.探头频率 E.聚焦程度
A.外径>1.0mm为粗针,<1.0mm为细针 B.内径>1.2mm为粗针,<1.0mm为细针 C.外径>0.8mm为粗针,<0.8mm为细针 D.内径>0.9mm为粗针,<0.6mm为细针 E.内径>1.0mm为粗针,<1.0mm为细针
A.肝-胆界面 B.肌肉-骨界面 C.组织-气体界面 D.组织-液体界面 E.脂肪-软骨界面
A.将超声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B.将不同扫描方式(扇形、线阵)转变为标准电视制式显示 C.进行线性内插补,增加图像的线密度 D.对血流频移信号进行FFT变换 E.对图像信号进行多种数字化处理
A.90° B.180° C.65° D.45° E.每个方向
A.病变位置与大小 B.病变外形与性质 C.内部回声 D.后方回声 E.邻近关系
A.肝、脾超声显示和测量 B.巨大囊肿或脓肿超声显示和测量 C.巨大脂肪瘤的超声显示和测量 D.子宫内大的肌瘤超声显示和测量 E.子宫大小的超声显示和测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E.①③
A.微气泡直径<5μm B.微气泡的包裹膜要厚 C.微气泡的压缩系数要小 D.微气泡密度要高 E.微气泡直径要大于红细胞
A.改善图像分辨力 B.增加最大显示深度 C.减少最大显示深度 D.增大反射及折射系数 E.无实际意义
A.测量血流速度 B.判定血流方向 C.确定血流的种类如层流或湍流等 D.了解组织器官的结构 E.获取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压差等参数
A.衰减 B.吸收系数 C.波振 D.声束聚焦 E.声束扩散
A.分为连续波和脉冲波频谱多普勒 B.脉冲波多普勒具有距离选通性 C.连续波多普勒不具有距离选通性 D.脉冲多普勒的脉冲重复频率越高,测量的血流速度越高 E.显示多普勒频谱可直接测出血流量
A.旁瓣伪像由主声束以外的旁瓣反射造成 B.节育器产生的彗星尾征属旁瓣伪像 C.在胆囊内出现的披纱征属旁瓣伪像 D.在膀胱内出现的狗耳征属旁瓣伪像 E.旁瓣伪像在低档超声仪较为明显
A.组织内含水分越少,声衰减越高 B.组织中含胶原蛋白越多,声衰减越低 C.组织中含胶原蛋白越多,声衰减越高 D.液体中含微气泡越多,声衰减越高 E.液体中含蛋白成分越少,声衰减越低
A.声束的衰减程度,反射回声的量 B.入射声束与界面的角度,声束的衰减程度 C.入射声束与界面的角度,反射回声的量 D.反射回声的量,声束衰减程度,入射声束与界面的角度 E.声速的衰减程度
A.骨骼、气体、肌肉 B.骨骼、肌肉 C.气体、肌肉 D.骨骼、气体 E.肌肉
A.轴向分辨力 B.厚度分辨力 C.空间显现力 D.时间分辨力 E.横向分辨力
A.医学数字图像进行规范化交换与传输 B.超声图像进行数字编辑处理 C.超声资料查询检索 D.超声资料与医院信息联网管理 E.超声诊断报告存储打印
A.经股动脉注入超声造影剂 B.造影剂经腔静脉直接进入左心 C.造影剂微气泡的直径<10μm D.造影剂微气泡的直径>10μm E.必须用白蛋白包裹微气泡的造影剂
A.血流类型和流速 B.血流类型、血流方向和流速 C.血流方向和流速、多种动静脉系统的病变 D.血流类型、多种动静脉系统的病变 E.血流方向和流速
A.胆囊内胆汁 B.囊肿液体 C.胸腔积液 D.血管内血液 E.膀胱内尿液
A.各脏器或组织的断层图像 B.可得到任意方位的超声图像 C.可观察活动器官的运动情况 D.以不同亮度的灰阶反映回声有无或强弱 E.图像空间分辨力高于X线片
A.0.70mm B.0.77mm C.0.76mm D.0.74mm E.0.72mm
A.入射角度 B.多普勒效应 C.传播速度 D.自然反射 E.混响伪像
A.旁瓣伪像 B.边缘伪像 C.彗星尾征伪像 D.振铃伪像 E.外部混响伪像
A.当界面大于波长时发生 B.当界面小于波长时发生 C.发生于类镜面的表面 D.取决于声束入射角度 E.取决于声传播的速度
A.增加彩色血流的敏感度 B.增加彩色血流的信息量和充盈度 C.增加对灰阶图像的视觉分辨能力 D.能进行定量分析和测量 E.增加低速血流的显示能力
A.肝、胰、脾、肾的测量误差小 B.脂肪组织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C.胎儿股骨长径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D.晶状体的测量无偏差 E.声束垂直时测量误差偏大
A.侧方声影 B.部分容积效应 C.内部混响 D.镜面伪像 E.声速失真
A.超声分辨率受超声波的脉冲宽度、声束宽度和探头类型影响 B.超声的频率越高,轴向分辨率越好 C.理论上轴向分辨率为λ/2 D.超声纵向分辨率与探头厚度方向上声束宽度和曲面的聚焦性能有关 E.超声聚焦声束越宽,侧向分辨能力越好
A.反射声能的大小是由第二种介质的声阻抗大小决定 B.反射角大于入射角 C.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入射角过小是产生折射的原因 E.声强反射系数为零时,超声将全部透射过界面
A.声束与血流方向垂直时无血流信号显示 B.取样容积过小使血流溢出血管壁外 C.彩色增益过高使血流溢出血管壁外 D.消除闪烁伪像的方法是屏气暂停呼吸 E.彩色增益过低可导致血流信号过少
A.减少旁瓣效应 B.改善横向和侧向分辨力 C.提高帧频 D.降低超声伪像 E.改善超声的指向性
A.检测肿瘤大小与形态 B.判断肿瘤的物理性质 C.检测肿瘤有无包膜 D.检测肿瘤的血供丰富程度及血供特点 E.检测肿瘤的回声分布
A.采用FFT技术处理血流信息 B.经自相关技术计算血流的平均速度、方向和速度分散 C.依血流方向及流速进行彩色编码 D.彩色血流图与灰阶图像叠加,构成组织结构与血流的实时显像图 E.完成图像的编辑及病历管理
A.取样角度大小 B.取样深度 C.探头频率 D.滤波器 E.脉冲重复频率
A.宽频加变频探头 B.二次谐波成像技术 C.数字或波束形成仪 D.多道电子开关选择发射和接收的振子 E.预置多种优化检查条件
A.血液 B.胆汁 C.脂肪组织 D.肌肉组织 E.肝脏
A.旁瓣伪像 B.切面(断层)厚度伪像 C.折射(回声失落)伪像 D.声速失真伪像 E.棱镜伪像
A.低剂量药物负荷试验 B.测定基础状态及负荷状态下冠脉血流的超声造影效果 C.以时间-强度曲线表达基础状态及负荷状态下超声造影效果 D.口服减低心肌收缩力药物 E.负荷状态与基础状态时的时间,强度曲线下面积多少的比值
A.增加彩色血流的敏感度,提高信噪比 B.增加彩色血流的信息量,提高彩色血流的充盈 C.增加对灰阶图像的视觉分辨能力 D.能进行定量测量 E.提高低速血流的显示能力
A.肾窦>肝、脾实质>胰腺>肾锥体>血液>胆汁和尿液 B.肾窦>胰腺>肾锥体>肝、脾实质>肾皮质>血液>胆汁和尿液 C.肾窦>胰腺>肝、脾实质>肾皮质>肾锥体>血液>胆汁和尿液 D.肾窦>肾皮质>肾锥体>胰腺>肝、脾实质>血液>胆汁和尿液 E.肝、脾实质>肾皮质>肾锥体>肾窦>胰
A.振动的频率是线性的 B.振动的频率是非线性的 C.振动的频率与超声波的频率有关 D.振动的频率与超声波的波长有关 E.振动的频率与超声波的频率保持谐振关系
A.气体>固体>液体 B.固体>气体>液体 C.液体>气体>固体 D.气体>液体>固体 E.液体>固体>气体
A.肌腱 B.肌肉组织 C.脑组织 D.脂肪组织 E.肝脏
A.纵断面(正中、正中旁或矢断面) B.横断面(水平断面) C.斜断面 D.冠状断面 E.以上都正确
A.胆囊结石 B.软组织内的瘢痕 C.肝内钙化灶 D.肝肿瘤伴坏死液化 E.强回声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A.肝脏 B.含气的肺或胃肠腔表面 C.膀胱 D.胆囊 E.肾脏
A.当超声束通过声衰减甚小的器官或病变(如胆囊、膀胱、囊肿)时其后方回声增强 B.超声束在组织的异物内来回反射,产生特征性的彗星尾征 C.当超声束遇到强反射(如含气肺)或声衰减程度较高的物质(如瘢痕、结石)时,在其后方出现条带状无回声区,即声影 D.声束通过囊肿边缘或肾上、下极时,由于折射(入射角度超过临界角)而产生侧边的回声失落 E.当超声束遇到强反射(如含气肺)或声衰减程度较高的物质(如瘢痕、结石)时,在其后方出现披纱征或狗耳征,即声影
A.增益调节不适当 B.TGC调节不适当 C.聚焦调节不适当 D.声像图测量方法不适当 E.以上因素均是
A.环阵探头不形成伪像 B.环阵探头的声束穿透性强 C.环阵探头在X,Y轴上均聚焦 D.环阵探头声束衰减少 E.环阵探头操作方便
A.均质性的固体 B.非均质性的固体 C.混合性的固体 D.与是否均质无关 E.以上都正确
A.经阴道探头 B.经直肠探头 C.经食管探头 D.经胃镜探头 E.经胸部探头
A.增益调节 B.探头频率变换 C.STC(TGC. D.扫描线密度增加 E.图像γ校正
A.防灰尘 B.防潮湿 C.自行拆卸机器 D.防高温 E.减少震动
A.振幅 B.深度与时间 C.时间和振幅 D.振幅和厚度 E.衰减
A."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B."无恒德者,不可以做医,人命生死之所系" C."一存仁心,……二通儒道,……三精脉理,……四识病原,……十勿重利。" D."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E."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厚,不可信也。"
A.次声波 B.可听声波 C.超声波 D.空间脉冲长度 E.脉冲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