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气化站-用户 B.混气站-气化站-用户 C.混气站-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用户 D.气化站-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用户
A.实验室 B.教师备课室 C.贮藏室 D.教室
A.3~5 B.7~10 C.12~15 D.20~30
A.1.6 B.2.0 C.3.4 D.4.2
A.采用与各个影响因素有关的年平均增长率相关原理对用电量的发展进行预测 B.将用电量作为年度唯一变量进行预测 C.以面积进行计算,所得的用电水平即相当于负荷密度 D.把各种产品的产量与相应产品的用电单耗之积相加,可以得出年用电量
A.方案研究 B.策划分析 C.背景研究 D.实施性规划
A.7.5 B.7.0 C.6.5 D.6.0
A.6.0 B.5.0 C.4.0 D.3.0
A.二 B.三 C.四 D.五
A.各条车道的通行能力在未达饱和状态以前,车道是可相互调剂的 B.技术规范规定,两块板道路的单向机动车车道数不得少于5条 C.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条件还应考虑充分利用机动车道的有效宽度 D.道路两个方向的机动车车道数一般不宜超过4~6条
A.1~2 B.2~3 C.3~4 D.4~5
A.适用性 B.功能性 C.经济性 D.外观性
A.新型材料 B.结合紧密 C.底层架空 D.纵向长窗
A.自然堆存 B.热解 C.土地填埋 D.焚烧
A.装饰 B.情感 C.标志 D.物理
A.停车线提前法 B.设置自行车横道 C.设置左转弯候车区 D.两次绿灯法
A.一级管网系统 B.二级管网系统 C.三级管网系统 D.混合管网系统
A.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有关专业规划进行 B.应减少穿、跨越河流、水域、铁路等工程,以减少投资 C.管网规划布线应贯彻"远近结合,以远期为主"的方针 D.为确保供气可靠,一般各级管网应沿路布置
A.中压管网 B.低压管网 C.中低压管网 D.高压、中压A管网
A.周期性 B.变化性 C.季节性 D.全年性
A.电梯利用率低,浪费交通面积 B.对每户面积较小、居室少的户型较为有利 C.每隔1、2层设有公共走廊 D.一般每层布置4~8户
A.0.3% B.0.5% C.0.8% D.1.0%
A.保证功能的合理性 B.减少不同功能间的相互干扰 C.有利于适应规则地形 D.功能分区界限不明确
A.框架 B.排架 C.砖混 D.混合
A.0.80 B.0.85 C.0.90 D.1.00
A.库内坡道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向车道,库内应设置修理车位 B.住宅地下自行车库净高不应低于2.2m C.住宅地下室应采取有效防水措施,严禁有渗漏 D.住宅应成套布置在地下室内
A.1~2 B.2~3 C.4~6 D.6~8
A.1/2 B.1/3 C.1/4 D.1/5
A.道路主线机动车行驶车道双向不少于4条,中间设中央分隔带,两旁设置两条集散道或停车道 B.快速路上不应设置自行车道,常速路布置自行车道时,自行车道宽每侧2~3m C.匝道机非混行时,常取单向7m,双向12~14m宽 D.机非分行时,机动车道单向7m、双向10.5m、自行车道8m
A.禁令标志 B.指路标志 C.指示标志 D.警告标志
A.纯度 B.使用量 C.储存容量 D.储存方式
A.1km B.500m C.3km D.100m
A.2 B.3 C.4 D.5
A.变压等级、容量及结构形式 B.接线方式、容量及结构形式 C.变压等级、接线方式及结构形式 D.变压等级、容量及建筑方式
A.中压A一级管网 B.中压二级管网 C.中压B三级管网 D.低压二级管网
A.热电厂要有方便的出线条件 B.热电厂要有妥善解决排灰的条件 C.热电厂的厂址应尽量不要占用荒地、次地和低产田 D.热电厂的厂址应避开滑坡、溶洞、塌方、断裂带、淤泥等不良地质的地段
A.受地下水位的影响 B.运行时维修检查不方便 C.占地面积较小 D.管道热损失大
A.0.3~0.5 B.0.6~1.0 C.1.1~1.5 D.1.6~2.5
A.90 B.95 C.100 D.105
A.25 B.60 C.90 D.100
A.宽度 B.高度 C.坡度 D.长度
A.选择运输的路径 B.日照强度分析 C.寻找最近的服务设施 D.估计交通的时间、成本
A.有关的软件技术还不成熟 B.远程网络的传输速度还不够快 C.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 D.传输成本比较高
A.0.3 B.0.5 C.0.8 D.1
A.技术应用科技化 B.规划信息保密化 C.基础数据共享化 D.发展规划合理化
A.城市经济增长理论 B.城市交通经济与政策 C.公共品供给 D.城市公共财政
A.宏观的城市化 B.城市经济增长理论 C.微观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 D.城市公共经济理论
A.2275 B.2375 C.1800 D.2475
A.2.0 B.2.6 C.3.0 D.3.6
A.1/5~1/10 B.1/10~1/15 C.1/15~1/20 D.1/25~1/30
A.18 B.22 C.24 D.30
A.普通硅酸盐水泥 B.矿渣硅酸盐水泥 C.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D.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A.输水和为沿线用户供水 B.把干管输送来的水,配给接户管和消火栓 C.供给消防用水 D.供用户用水时用
A.清水墙 B.混水墙 C.承重墙 D.隔墙
A.石棉水泥瓦 B.小青瓦 C.黏土瓦 D.混凝土平瓦
A.总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B.需求预测和建设规模 C.建设条件和场址方案 D.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初步设想论证
A.20~30 B.30~50 C.30~80 D.50~80
A.0.6 B.1.0 C.1.2 D.2.2
A.35kV变电所的所址标高宜在百年一遇的高水位上 B.接近负荷中心或网络中心 C.便于各级电压线路的引入和引出,架空线走廊与选址同时决定 D.尽量不设在空气污秽地区,否则应采取防污措施或设在污染的上风侧
A.概算指标法 B.计算法 C.历史资料对比法 D.预算指标法
A.平面布置类型 B.输送介质的不同 C.热源与管网之间的关系 D.用户对介质的使用情况
A.0.3 B.0.5 C.0.6 D.0.8
A.热网介质 B.功能 C.位置与服务范围 D.服务对象
A.10 B.25 C.50 D.100
A.液化石油气 B.天然气 C.生物气 D.人工煤气
A.45 B.60 C.100 D.120
A.0.6~1.8 B.0.6~2.8 C.0.6~3.8 D.0.6~4.8
A.消防站应位于责任区的边缘 B.消防站应设于交通便利的地点,如城市辅路一侧 C.消防站应与医院、小学、幼托以及人流集中的建筑保持20m以上的距离 D.消防站应确保自身的安全,与危险品或易燃易爆品的生产储运设施或单位保持200m以上的间距,且位于这些设施的上风向
A.野外实地测量 B.现场考察 C.投影测量与遥感 D.社会调查与统计
A.处理功能共享 B.信息发布和公众讨论 C.数据共享 D.设备资源共享
A.城域网 B.局域网 C.广域网 D.本地网
A.分析研究城市通信规划、通信系统现状,规划区通信设施现状 B.划定规划范围内电台、微波站、卫星通信设施控制保护界线 C.研究和确定近、远期邮政、电话局所的分区范围、局所规模和局所址 D.确定规划区通信管道和其他通信设施布置方案
A.1 B.1.5 C.2 D.2.5
A.城市建设用地应避开洪涝、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 B.在城市建设中,应当根据防洪排涝需要,为行洪和雨水调蓄留出足够的用地 C.城市建设用地应根据洪涝风险差异,合理布局 D.在城市规划中,要根据洪水危险性,提出超标洪水发生时重要物资和人员转移的方向和场地
A.0.2 B.0.3 C.0.5 D.0.7
A.300 B.400 C.500 D.1000
A.自流管让压力管 B.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 C.管径大的让管径小的 D.永久性的让临时性的
A.市场 B.社会 C.法律 D.环境
A.10~15 B.15~20 C.15~25 D.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