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窗口 B.滤过器 C.准直器 D.探测器 E.定位系统
A.正侧位 B.切线位 C.上下轴位 D.颌顶位 E.梅氏位
A.10~15℃ B.15~18℃ C.18~22℃ D.20~25℃ E.22~26℃
A.20%~40% B.30%~50% C.40%~60% D.50%~70% E.60%~80%
A.中心线倾斜方向与铅条方向平行 B.中心线倾斜方向与铅条方向垂直 C.X线管与胶片的距离超过栅焦距2倍以上 D.中心射线左右偏离栅中心距离超过允许范围 E.将聚焦式滤线栅反置使用
A.肢片距 B.焦片距 C.焦肢距 D.焦点的尺寸 E.胶片的尺寸
A.胸部正位体层摄影 B.胸部正位片 C.胸椎正位片 D.胸骨斜位片 E.胸椎侧位片
A.头颅侧位片 B.腰椎正位 C.骨盆正位 D.肩关节正位 E.股骨正位
A.12° B.15° C.18° D.25° E.35°
A.将前臂平放在摄影床上 B.将上臂平放在摄影床上 C.病人怎么舒服就怎么放 D.将肘关节中心放在摄影位置中心,使前臂及上臂与床形成的夹角相等 E.按常规摄影中的肘关节正位的方法摆放
A.40cm B.50cm C.60cm D.80cm E.100cm
A.至少包括一端关节 B.焦片距为60cm C.长骨长轴与焦片长轴一致 D.根据粗细不同充分利用阳极足跟效应 E.正侧位的方向一致
A.双侧胫骨上端侧位 B.膝关节前后正位 C.膝关节后前正位 D.胫骨斜位 E.胫骨轴位
A.颈椎正位 B.颈椎过伸位 C.颈椎过屈位 D.颈椎双斜位 E.张大口正位片
A.髂骨嵴 B.肚脐 C.剑突末端 D.髂前上棘 E.肚脐与剑突连线中点
A.第7胸椎 B.剑突下缘 C.第3、4胸椎间隙 D.第5胸椎上缘 E.第9胸椎下缘
A.肋弓处 B.髂嵴上缘3cm处 C.髂前上棘 D.髂骨嵴 E.肚脐下
A.胰腺 B.肝脏 C.结肠 D.膀胱 E.肾脏
A.头颅后前正位 B.头颅侧位 C.头颅切线位 D.头颅前后位 E.颌顶位
A.照射量 B.管电压 C.摄影距离 D.增感屏 E.滤线器的使用
A.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 B.逆行肾盂造影 C.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D.子宫输卵管造影 E.钡灌肠造影
A.阴性对比剂 B.离子型对比剂 C.非离子型对比剂 D.阳性对比剂 E.安全对比剂
A.硫酸钡 B.稀释的泛影葡胺 C.空气 D.碘化油 E.碘卡明
A.DSA B.子宫输卵管造影 C.口服钡餐造影 D.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 E.钡灌肠造影
A.泛影葡胺 B.碘化钠 C.硫酸钡 D.胆影葡胺 E.碘必乐
A.硫酸钡--阳性对比剂 B.泛影葡胺--经肝脏排泄 C.碘化油--有机碘化物 D.优维显--可用于心血管造影 E.碘化钠--离子型对比剂
A.不管病人的心脏情况一律大剂量快速滴入 B.将病人的臀部垫高 C.造影前问一下病人的心功能及肾功能情况 D.造影时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 E.尽早摄取肾区照片,观察显影情况
A.病人舒适,可以长时间检查 B.对腹内巨大肿块者很适用 C.防止对比剂流入膀胱,可以充分显示肾盂及上端输尿管 D.可以清晰显示肾上腺 E.对阳性结石者显示更佳
A.可以让病人大口呼吸 B.给病人吸氧 C.注射一定量的地塞米松 D.加大压迫力度 E.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心跳等状况,出现加重情况立即结束造影
A.静脉尿路造影 B.四肢静脉造影 C.冠状动脉造影 D.脑血管造影 E.肺动脉CT造影
A.肾下垂患者 B.肾结石患者 C.重度肾盂积水患者 D.一侧肾缺如者 E.肾上腺肿瘤患者
A.3 B.5 C.8 D.10 E.12
A.支气管 B.胸膜反褶 C.肺动脉 D.肺静脉 E.肋软骨
A.支气管 B.肺静脉 C.肺动脉 D.淋巴管 E.肺泡壁
A.右心房 B.主动脉结 C.肺动脉段 D.右心室 E.左心室
A.咽与食管交界处 B.主动脉弓压迹处 C.左主支气管压迹处 D.相当于左心室水平处 E.穿过膈肌裂孔处
A.位于中、下腹部 B.蠕动比较缓慢 C.黏膜皱襞较浅 D.轮廓里空管状 E.呈典型环状黏膜
A.球部 B.降部 C.追转部 D.水平部 E.升部
A.胃体部斜行 B.胃窦部偶呈斜行 C.胃底部不规则形 D.胃小弯部锯齿形 E.宽度小于0.5cm
A.升主动脉、右心室漏斗部、右心室 B.升主动脉、右心室、右心室漏斗部 C.右心室漏斗部、升主动脉、右心室 D.右心室漏斗部、右心室、升主动脉 E.右心室、升主动脉、右心室漏斗部
A.前上纵隔 B.后纵隔 C.中上纵隔 D.中下纵隔 E.前下纵隔
A.黏膜呈羽毛状 B.结肠袋 C.黏膜呈环状 D.纵行黏膜 E.横行黏膜
A.上腹部 B.头部 C.盆腔 D.胸部 E.下腹部
A.5°~10° B.15°~25° C.30°~35° D.40°~45° E.50°~55°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E.6个
A.肾脏长约15~23cm B.普通平片不能显示轮廓 C.膀胱底部正中有输尿管开口 D.正常男性尿道正位呈S形弯曲 E.膀胱造影的形状与充盈程度有关
A.骨膜 B.密质骨 C.松质骨 D.骨小梁 E.小梁间隙
A.儿童长骨 B.成人扁骨 C.成人长骨 D.成人短骨 E.不规则骨
A.脑膜中动脉压迹 B.板障静脉压迹 C.脑静脉窦压迹 D.脑回压迹 E.蛛网膜粒压迹
A.大脑镰钙化 B.侧脑室钙化 C.松果体钙化 D.脑垂体钙化 E.床突间韧带钙化
A.第1腰椎 B.第2腰椎 C.第3腰椎 D.第4腰椎 E.第5腰椎
A.正中矢状面 B.水平面 C.矢状面 D.冠状面 E.横断面
A.屈曲 B.伸展 C.内收 D.外展 E.旋转
A.横切面 B.矢状面 C.水平面 D.冠状面 E.额状面
A.外耳孔与眼眶中点的连线 B.外耳孔与眼眶内缘的连线 C.外耳孔与眼眶外缘的连线 D.外耳孔与眼眶下缘的连线 E.外耳孔与眼眶上缘的连线
A.听眉线 B.听眶线 C.听眦线 D.瞳间线 E.听鼻线
A.3°~5° B.12°~15° C.20°~30° D.35°~40° E.45°~55°
A.外耳孔到鼻根的连线 B.外耳孔到鼻尖的连线 C.外耳孔到鼻前棘的连线 D.外耳孔到鼻唇沟的连线 E.外耳孔到鼻背中点的连线
A.外耳孔到上唇的连线 B.外耳孔到下唇的连线 C.外耳孔到下颌的连线 D.外耳孔到口角的连线 E.外耳孔到下颌角的连线
A.焦点到胶片的距离 B.焦点到床面的距离 C.焦点到滤线栅的距离 D.焦点到被检体的距离 E.被检体到胶片的距离
A.上下方向 B.下上方向 C.前后方向 D.左右方向 E.右左方向
A.散射线 B.电子线 C.中心线 D.阳极线 E.斜射线
A.人体直立,两眼向前方平视 B.双上肢下垂置躯干两侧 C.两下肢并拢 D.足尖呈外展 E.掌心向前
A.乳突劳氏位 B.仰卧位 C.侧卧位 D.后斜位 E.站立位
A.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 B.纵隔面中间高处为肺门 C.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 D.左肺因心脏而窄长 E.右肺因肝脏而宽短
A.第5颈椎--甲状软骨平面 B.第6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平面 C.第11胸椎--剑突末端平面 D.第5腰椎--脐下3cm E.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
A.与周围组织器官能形成密度差 B.葡甲胺盐是离子型对比剂 C.包括阴性及阳性对比剂 D.能显示空腔器官的形态大小 E.非离子型对比剂属于盐类
A.碘番酸 B.泛影钠 C.胆影葡胺 D.泛影葡胺 E.甲泛葡糖
A.用高毫安,短时间 B.尽量控制运动模糊 C.将低频信号转成高频信号 D.焦点大小决定最大允许放大率 E.曝光条件较普通X线摄影稍大
A.指定层面影像有丰富的信息量 B.指定层面影像有良好的清晰度 C.指定层面影像有适当的密度 D.指定层面内影像清晰,层外模糊 E.指定层外组织影像清晰
A.盲色片 B.蓝敏片 C.直接反转胶片 D.荧光电影胶片 E.氨氖激光型胶片
A.钨酸钙屏 B.高千伏屏 C.乳腺屏 D.稀土屏 E.口腔屏
A.冰醋酸--中和剂 B.溴化钾--保护剂 C.对苯二酚--显影剂 D.氢氧化钠--促进剂 E.硫代硫酸铵--定影剂
A.0.05mm B.0.10mm C.10LP/cm D.20LP/cm E.30LP/cm
A.空间分辨率高 B.密度分辨率高 C.以X线做能源 D.可进行全身检查 E.能作长度、面积的测量
A.速度-方差显示:彩色及色调表示血流方向 B.速度-方差显示:朝向探头的血流为黄色 C.速度显示:红色显示血流朝向探头 D.速度显示:绿色表示血流背离探头 E.方差显示:高速血流显示五彩镶嵌
A.心脏断层,心脏长短轴与躯干长短轴一致 B.正确掌握不同脏器和组织的断层方位 C.一般器官横断面是自下而上获取 D.矢状面是自右向左获取断层影像 E.冠状面是自前向后获取断层影像
A.额鼻线 B.瞳间线 C.听眦线 D.听眶线 E.听鼻线
A.足尖中立位 B.足尖内旋超过10° C.足尖外旋超过10° D.足尖内旋超过20° E.足尖外旋超过20°
A.2%~5% B.10%~15% C.20%~25% D.30%~35% E.40%~45%
A.≤5% B.5%~10% C.10%~15% D.20%~25% E.30%~35%
A.密度低 B.成本低 C.重量轻 D.原子量高 E.X线易穿过
A.造影前2天禁服碘剂及含钙的药物 B.检查前12小时内禁食 C.检查前一天下午服缓泻剂 D.造影前留尿以促使膀胱充盈良好 E.造影前常规摄全腹部平片
A.X线放大摄影 B.X线体层摄影 C.眼球异物定位 D.乳腺摄影 E.胸部高电压摄影
A.支点高 B.照射角增大 C.支点-焦片距大 D.使用小焦点 E.加大管电压
A.感绿胶片 B.乳腺摄影用正色胶片 C.高清晰度摄影用胶片 D.直接反转胶片 E.感蓝胶片
A.价格便宜 B.分辨力较高 C.增感率高 D.不出现量子斑点 E.影像清晰度高
A.影像密度下降 B.影像对比度下降 C.影像清晰度下降 D.影像锐利度下降 E.影像保存性变差
A.WW100WL40 B.WW400WL50 C.WW1500WL300 D.WW1500WL-400 E.WW3000WL-800
关于公式叙述错误的是()
A.表示X线透过物质后的分布差异 B.μ为吸收系数 C.d为X线穿过物质的距离 D.Kx与物质的特性无关 E.μ随管电压升高而降低
A.采样 B.A/D转换 C.D/A转换 D.量化 E.过滤
A.硫酸钡--阳性对比剂 B.泛影葡胺--经肝脏排泄 C.碘化油--有机碘化物 D.碘普罗胺--可用于心血管造影 E.碘化钠--离子型对比剂
A.256 B.512 C.1024 D.2048 E.4096
A.像素数量少则像素尺寸小 B.像素越大细节越多 C.像素越小分辨力越高 D.像素越小图像越模糊 E.像素越大图像越清晰
A.噪声 B.量化 C.比特 D.灰阶 E.像素
A.像素位数越多灰度级数越多 B.像素位数越多图像细节越多 C.灰度级数越多图像细节越多 D.灰度级数越少图像质量越高 E.灰度级数越多图像越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