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因借原则 B.土地价值原则 C.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D.地方性原则
A.人类聚落 B.生产空间 C.文化实体 D.消费集中产生地
A.土地 B.人口 C.建筑 D.信息
A.急剧增长 B.向外扩张 C.改造 D.更新
A.工业 B.基础产业 C.产业集中化 D.产业综合化
A.行政区划的变更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B.城镇流动人口的数量波动较大 C.各国对城镇人口统计标准的设定不同 D.城镇人口难以准确统计
A.文物埋藏较多的地区 B.风景良好的地区 C.可达性较高的地区 D.土地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
A.基础作用 B.激发作用 C.动力作用 D.后盾作用
A.关城 B.府城 C.王城 D.县城
A.城市发展规模 B.城市特色 C.城市发展方向 D.城市布局
A.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 B.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C.汽车的出现 D.居住环境的恶化
A.莱契沃斯 B.哈罗新城 C.赫尔辛基 D.沪宁城市带
A.道路结构 B.开放空间结构 C.土地使用和空间状况 D.生态环境结构
A.功能分区思想 B.结构主义思想 C.有机分散思想 D.邻里单位思想
A.社会文化论的思想 B.历史主义的思想 C.有机构成的思想 D.人文主义的思想
A.动态性 B.系统性 C.整体性 D.区域性
A.资金 B.水资源 C.耕地和其他资源 D.人力资源
A.国家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 B.国家和地方制订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 C.各地方制订的城市规划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 D.各地方制订的城市规划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前苏联
A.控制疏散大城市人口 B.改善区域交通网络 C.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D.协调工业和城镇建设的空间
A.①③⑤ B.①④⑥⑦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
A.合理安排土地使用的方式 B.进行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规划,并安排土地使用的方式 C.保护耕地资源 D.协调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矛盾
A.资源 B.生物 C.土地 D.水体
A.位置 B.作用和地位 C.规模等级 D.城市化水平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立体模型分析 D.空间模型分析
A.城市性质发展与演变过程 B.城市规模演变过程 C.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 D.城市历史沿革
A.地质现象 B.地质承载力 C.地理环境 D.标高
A.文本 B.相应的图纸 C.说明书 D.专题研究报告
A.确定城镇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B.确定控制开发的区域 C.确定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D.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布局
A.六 B.五 C.三 D.两
A.丘陵、平原和高原 B.山地、丘陵和平原 C.山地、平原和高原 D.山地、丘陵和高原
A.风向 B.风速 C.风象 D.风频
A.生态环境 B.土地资源 C.风景名胜区 D.历史文化遗产
A.城市区域规划 B.城镇体系规划 C.城市总体规划 D.城市行政区域
A.可以 B.不得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D.小类以下可以
A.基本因素 B.主导因素 C.主要因素 D.关键因素
A.容许限度 B.最大限度 C.合理限度 D.基本限度
A.规范城市建设的需要 B.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 C.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需要 D.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
A.十 B.九 C.八 D.七
A.防洪 B.水利 C.给水 D.排水
A.基本因素层 B.派生因素层 C.因子层 D.相关因子
A.八 B.七 C.六 D.五
A.1:50000~1:200000 B.1:10000~1:50000 C.1:10000~1:25000 D.1:5000~1:10000
A.管辖范围的基础区域 B.行政区划的基础区域 C.管辖范围的行政区划 D.行政区划的城镇区域
A.生态敏感区 B.资源保护区 C.严格保护区 D.环绕控制区
A.职工人数 B.城市规模 C.经济发展水平 D.城市产业结构
A.城市发展规模 B.居民需求 C.城市经济水平 D.城市性质
A.1:20000 B.1:10000 C.1:5000 D.1:2000
A.大类 B.中类 C.小类 D.小小类
A.分区规划 B.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 C.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 D.规划的综合性研究
A.点-轴-网 B.点-线-面 C.点-线-区 D.点-轴-区
A.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B.快速道路网和常速道路网配合式 C.交通性路网和生活服务性路网结合式 D.货运路网和客运路网交织式
A.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B.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C.依据确定城市近期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 D.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A.机场长度800~1200m;翼展:24~36m B.机场长度1200~1800m;翼展:24~36m C.机场长度1200~1800m;翼展:15~24m D.机场长度>1800m;翼展:52~65m
A.50万 B.100万 C.200万 D.300万
A.闭式 B.开式 C.开式双管制 D.闭式单管制
A.70;3 B.70;4 C.80;3 D.80;4
A.0.5 B.1.0 C.1.5 D.2.0
A.30;35 B.10:15 C.20;25 D.10:10
A.快速路:≥2000~3000;主干路:800~2000;次干路:500~800;支路:300~500 B.快速路:≥1200~1500;主干路:600~1000;次干路:250~400;支路:100~200 C.快速路:≥1500~2000;主干路:700~1000;次干路:400~500;支路:150~300 D.快速路:≥1500~2000;主干路:700~1200;次干路:350~500;支路:150~250
A.祁县 B.山海关和吉安 C.山海关和风凰县 D.代县和凤凰县
A.古城的格局风貌比较完整 B.古城风貌犹存 C.存在若干体现传统历史风貌的街区 D.文物古迹较多,并有保存较好的周围环境
A.2002 B.2003 C.2004 D.2005
A.①③④⑤⑦⑧ B.①⑤⑦ C.②⑤⑦⑧⑨ D.②③⑤⑧
A.15万;10万 B.12万;8万 C.10万;8万 D.8万;5万
A.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B.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 C.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绿地、道路等 D.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A.利益关系 B.经济关系 C.行政联系 D.行政行为
A.行政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仲裁 D.申诉
A.没差别 B.都使用清洁能源 C.都使用石油液化气作为能源 D.使用多样化的能源
A.城区型 B.区域型 C.直属型 D.广域型
A.无形的城镇化 B.观念的城镇化 C.生活的城镇化 D.意识的城镇化
A.各级城市普遍发展 B.以大城市为主体多元化道路 C.大城市都走向国际化 D.西部城市化成为重点
A.主要金融中心 B.具有国际意义的IT业 C.国际性机构集中度 D.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
A.两层 B.三层 C.四层 D.交错与叠加
A.社区所在的城市区位 B.社区的生活条件 C.社区内的居民关系 D.居民在社区的居住年限
A.一个区域内 B.一个特定区域 C.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 D.一个开放的区域
A.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标准 B.规划人均城乡用地面积标准 C.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标准 D.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A.波士顿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 B.以中韩两国城市为主的环渤海湾大都市带 C.从阿姆斯特丹到鲁尔和法国北部工业聚集体的西北欧大都市带 D.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
A.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 B.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 C.物流仓储用地(W) D.公用设施用地(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