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0g/L B.60g/L C.70g/L D.90g/L E.100g/L
A.瓣膜病 B.不稳定冠脉综合征 C.脑血管意外史及未控制的高血压 D.充血性心衰史 E.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
A.性格内向的人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好 B.注意力可以影响病人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 C.一般认为男性对疼痛的耐受性大于女性 D.老年人对疼痛的耐受性降低 E.以上均是
A.术前2小时禁奶,术前1小时禁清亮液体 B.术前4小时禁奶及固体食物,术前2小时禁清亮液体 C.术前6小时禁奶及固体食物,术前3小时禁清亮液体 D.术前8小时禁奶及固体食物 E.术前应禁食、水6小时
A.喷他佐辛 B.美沙酮 C.吗啡 D.哌替啶 E.可待因
A.动脉压下降和心率减慢 B.心脏活动受限 C.肺水肿 D.静脉压升高 E.呼吸困难
A.小脑上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椎动脉 D.颈内动脉 E.基底动脉
A.使用正性肌力药 B.输入浓缩红细胞 C.提高FiO2 D.输注硝酸甘油2μg/(kg·min) E.提高心率
A.凝血因子的活动性减低 B.毛细血管床脆性增加 C.深低温时体内出现肝素样物质 D.进行性血小板减少且伴随血小板在肝脏中的隔离现象 E.出现纤维蛋白溶解现象
A.全身反射消失 B.对疼痛刺激无反应 C.呼之不应 D.呼吸节律变化 E.眼球固定
A.剧烈头痛反射 B.脑膜受刺激 C.脑缺氧 D.脑缺血 E.影响到延髓、前庭和迷走神经
对于感染性休克病人,可直接使VO2增加的措施为()。
A.抗感染 B.提高DO2 C.扩张静脉 D.给予糖皮质激素 E.输注平衡盐
A.9% B.13% C.21% D.36% E.40%
A.MAP B.CVP C.CO D.PCWP E.DO2和VO2
A.输液,输血 B.升压药 C.抗过敏 D.扩容和氢化可的松 E.强心药
关于PETCO2和PACO2的叙述,错误的是()。
A.PETCO2是呼气末气体中的CO2 B.PACO2反映所有通气肺泡的均值 C.肺通气、换气障碍的情况下,两者相差很大 D.不能用来估计PaCO2 E.正常时,PACO2≈PETCO2≈PaCO2
A.胎儿期 B.新生儿期 C.婴儿期 D.儿童期和成年期 E.老年期
A.局部麻醉 B.神经阻滞麻醉 C.椎管内阻滞麻醉 D.气管内全身麻醉 E.基础麻醉
A.溶血性贫血 B.头痛、眼花 C.恶心、呕吐 D.凝血功能异常 E.组织灌注不良
A.血糖 B.尿糖、尿酮体 C.血钾、血钠 D.尿糖、尿酮体、血糖和血气 E.血气
A.血管舒缓素 B.醛固酮 C.活性维生素D D.促红素 E.前列腺素
A.增加 B.降低 C.显著减低 D.无变化 E.增加和降低都可能
A.颅内肿瘤切除术 B.脊柱矫形术 C.肝、肾移植术 D.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E.大血管置换术
A.避免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B.注意体温变化 C.使用琥珀胆碱 D.避免使用阿托品 E.注意心率变化
A.血糖大于33.3mmol/L B.渗透性利尿引起低血容量 C.血电解质失衡,酮体增加 D.意识不清,抽搐 E.血液浓缩
A.肾上腺素 B.胆碱能阻断药 C.安定类 D.氯胺酮 E.丙泊酚
A.使用外源性类固醇激素可引起 B.病人的骨质疏松 C.病人可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钠和高血钾 D.肾上腺切除术后应补充类固醇激素 E.对药物耐受性差,不能按体重常规用药
A.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时 B.由于垂体后叶失常所致 C.表现严重的低钠血症 D.治疗宜用等张含钠液 E.存在严重低血容量
A.胰岛素明显不足 B.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 C.急性感染 D.术前适量糖和胰岛素的补充 E.外伤和手术
关于氧摄取率(O2ER),错误的是()。
A.正常值为0.25~0.33 B.反映全身氧供状况 C.反映全身氧耗状况 D.是组织的氧摄取利用能力 E.反映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
A.呼吸浅快 B.瞳孔散大 C.双上肢屈肌张力增加 D.去大脑强直 E.意识昏迷
A.肺容量变化和呼气流速 B.肺容量变化和呼气流速 C.呼吸道压力和呼气流速 D.呼吸道压力和吸气流速 E.呼吸道压力和肺容量变化
使氧摄取率(O2ER)增加的因素是()。
A.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力增加 B.心率降低 C.DO2增加 D.术后发热 E.全身低温
A.血压、心律、出汗、体动 B.血压、心律、瞳孔、流泪 C.血压、心律、尿量、呼吸 D.血压、心律、流泪、呼吸 E.血压、心律、出汗、流泪
A.阻滞平面以下周围血管扩张作用 B.对运动阻滞作用布比卡因强 C.产生运动阻滞与感觉阻滞分离现象 D.罗哌卡因血浆结合率高于布比卡因 E.毒性比布比卡因低
A.给予钠抑制剂,加快肾脏对钙的重吸收 B.利尿和输入生理盐水稀释血钙浓度 C.普卡霉素对纠正高钙血症无效 D.磷酸盐降低血钙的疗效不确实 E.糖皮质激素对所有高血钙有效
A.控制药物浓度、总量 B.麻醉前使用苯二氮药 C.使用拮抗药 D.药物中加入肾上腺素 E.给药前回抽
A.成年人应自术前午夜后禁食 B.禁饮时间可放宽为3~4小时 C.麻醉后苏醒恢复快、不良反应少 D.麻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几种方法和几种药联合应用 E.五项标准评分达9分可以离院
A.镇痛 B.无意识 C.无自主运动 D.肌松 E.抑制不良反射
A.子痫很少发生在产前 B.子痫少见于产时 C.终止妊娠即可阻止发生子痫 D.外界刺激如光、声可诱发子痫 E.分娩24小时后,子痫发病机会多
A.线性上升 B.线性下降 C.指数上升 D.指数下降 E.无明显变化
A.浅昏迷 B.昏睡 C.嗜睡 D.中度昏迷 E.深昏迷
A.避免使用琥珀胆碱 B.注意体温变化 C.可使用氯胺酮 D.不用阿托品 E.注意心率变化
A.碘剂的作用是使甲状腺缩小变硬,便于手术操作 B.常用制剂为复方碘溶液(卢戈液) C.每日3次,第一日每次3滴,以后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16滴为止 D.一般约4周(不宜超过8周) E.凡不准备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律不要服用碘剂
A.是血-脑、血-脑脊液、脑脊液-脑三种屏障的总称 B.其中的脑脊液-脑屏障是阻碍药物穿透的主要屏障 C.是大脑的自我调节机制 D.吸入麻醉药对血-脑屏障无影响 E.正常情况下,甘露醇可通过血-脑屏障
引起CBF和CMRO2上升的麻醉药有()。
A.吗啡 B.氯胺酮 C.丙泊酚 D.地氟烷 E.氧化亚氮
A.不能使用氧化亚氮 B.注气前给予纯氧吸入 C.注气前15分钟停用氧化亚氮 D.注气前15分钟给予纯氧吸入 E.无需特殊处理
A.肌纤维缓慢减少 B.供血减少所致 C.肌肉受到病毒的侵害 D.肌肉失去了运动神经的营养作用 E.肌肉失去了运动功能所致
A.32~34℃ B.30~32℃ C.28~30℃ D.26~28℃ E.34~36℃
A.特异感觉 B.内脏活动的调节 C.调节随意运动 D.内分泌的调节 E.与醒觉有关
A.不产生抗凝作用 B.可减少麻醉药用量 C.酶的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D.降低机体代谢率 E.降低耗氧量
A.脊髓胸腰段 B.大脑 C.脑干 D.脑干和脊髓骶段 E.脊髓骶段
A.直肠温度 B.血液温度 C.食管温度 D.腋下温度 E.鼓膜温度
A.儿茶酚胺 B.手术 C.胰高血糖素 D.胰岛素 E.以上都不对
A.消除肌纤维收缩 B.抑制房水生成 C.加速房水排出 D.扩张瞳孔 E.加速房水吸收
A.使平滑肌张力增高 B.易成瘾 C.呼吸抑制 D.扩张胆管致胆绞痛 E.增加迷走张力
A.曲马朵 B.哌替啶 C.芬太尼 D.可乐定 E.吗啡
A.艾森门格综合征 B.发绀 C.肺循环血量增加 D.体循环血量增加 E.可闻心脏杂音
A.营养不良 B.宫内感染 C.妊娠期服药 D.孕母接触大剂量放射线 E.孕母患糖尿病
A.X线 B.B超 C.TEE D.MRI E.CT
A.神志不清 B.血压正常或偏低 C.肢体发凉 D.心率增快 E.脉压差减小
A.结核性心包炎首先抗结核治疗 B.尽量抽尽胸腔积液 C.给予利尿药 D.尽量抽尽腹水 E.准备呼吸循环辅助治疗设施
A.血压高于160/95mmHg B.血压升高超过麻醉前的20%或血压140/90mmHg以上 C.血压升高超过麻醉前的30%或血压160/95mmHg以上 D.血压升高超过麻醉前的30%或血压140/90mmHg以上 E.血压升高超过麻醉前的20%或血压160/95mmHg以上
A.5cm B.15cm C.25cm D.35cm E.45cm
A.神经阻滞治疗 B.使用镇痛药物 C.休息 D.物理治疗 E.功能锻炼
A.痛觉 B.冷、温觉 C.触觉 D.深度觉 E.压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