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年 B.六个月 C.三个月 D.两个月
A.规划选址意见书 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C.国有土地出让转让合同书 D.可行性研究报告
A.城市人口不足百万,但在50万以上 B.除县级市以外的城市 C.城市总体规划需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 D.有权制定和发布适用本市需要的规章的城市
A.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B.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C.应当遵循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的原则 D.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A.行政管理者 B.被管理者 C.享有管理权力的管理者 D.享有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当事人
A.编制、审批、实施、监督 B.实施管理、监督检查 C.编制、审批、实施 D.实施管理,监督检查、行政复议
A.以上一层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为编制依据 B.以城市规划和有关建设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编制依据 C.以城市综合规划为编制依据 D.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城市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为依据
A.取水许可制度 B.自由取水制度 C.承包取水制度 D.定额取水制度
A.人口容量、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建筑色彩要求,其他环境要求 B.用地性质,建筑色彩要求,建筑控制高度,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C.建筑密度,交通出入口方位,绿地率,容积率 D.建筑控制高度,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A.1989年10月13日 B.1989年12月26日 C.1990年12月26日 D.1989年4月1日
A.用地面积 B.建筑形式 C.土地使用性质 D.建筑高度
A.由城市上一级人民政府在审批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B.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C.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 D.由城市同级人代会或常委会划定
A.由城市政府确定 B.使用期限没有限制 C.根据用途在划拨时确定 D.使用期限为50年
A.确定规划设计范围 B.提出规划设计要求 C.组织设计方案会审 D.需要事前协调
A.给水、中水、污水、雨水、电力五种 B.给水、污水、雨水、电信、热力六种 C.给水、热力、污水、雨水、电信、电力、燃气七种 D.给水、雨水、中水、污水、电信、电力、燃气、热力八种
A.对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 B.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检查 C.对建设工程的钉桩和复验灰线 D.对建设活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A.城市总体规划 B.城市分区规划 C.修建性详细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
A.北京、南京、绍兴、曲阜、洛阳、徐州、南阳 B.北京、西安、杭州、成都、承德、荆州、银川 C.北京、开封、安阳、广州、邯郸、咸阳、沈阳 D.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
A.220;4m×4m B.150;不小于4m×4m C.200;3.5m×4m D.180;不小于3.5m×4m
A.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A.国务院 B.省级政府 C.城市政府 D.县级政府
A.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B.长期准备、平战结合、协调发展 C.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D.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
A.抽象行政行为 B.特定行政行为 C.管理行政行为 D.具体行政行为
A.公正、公开、公平 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D.公正、公开
A.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作出规划说明的文件 B.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作出具体解释的文件 C.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 D.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说明的文件
A.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B.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C.编制城市规划各个 D.编制综合规划
A.10 B.9 C.8 D.7
A.城市建设用地范围 B.建设用地范围 C.规划区范围 D.建成区
A.土地所有权的转让 B.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转让 C.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D.有期限的土地所有权和无期限的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A.内容合法 B.程序合法 C.措施合法 D.结果合法
A.建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B.建设项目批准书,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C.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D.建筑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附件 B.建设基地的土地使用权权属证件 C.国有土地使用权权属证件 D.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件
A.我国的城市规划步入法制管理的轨道 B.我国的城市规划进入了完全由法制管理的轨道 C.我国的城市规划转入以法治代替人治的时期 D.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向多层化方向发展
A.甲级 B.乙级 C.乙级以上 D.丙级
A.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B.工程开工许可证 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可行性研究报告
A.40% B.80%以上 C.65%以下 D.可以自行规定
A.6 B.7 C.8 D.9
A.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 B.地方军区和军事委员会 C.军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 D.中央军事委员会
A.综合性 B.政策性 C.超前性 D.绿化性
A.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 B.选择城市给水水源,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 C.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D.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占用耕地面积,不用支付土地转让金
A.进行规划 B.分派使用权 C.收回 D.实行征用
A.有限期 B.无限期 C.有偿管理 D.分派
A.保密局 B.全国人大常委 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D.国务院
A.植林 B.护林 C.营林 D.养林
A.公路桥梁 B.公路环山道 C.河底公路 D.国道
A.规章 B.法律 C.规范 D.规定
A.社会经济发展 B.土地使用 C.经济可持续发展 D.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B.建设司 C.城市建设局 D.建设局
A.立法参与权 B.行政管理权 C.委托立法权 D.司法行政权
A.所有 B.特大 C.大、中等 D.中小
A.国务院 B.省人民政府 C.所在城市人民政府 D.省人民政府下属建设厅
A.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B.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市政基础设施用地 C.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D.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市政基础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A.1994年1月1日 B.1994牛4月1日 C.1995年1月1日 D.1995年4月1日
A.3~4;3 B.4~5;4 C.5~6;5 D.2~3;2
A.1988年1月21日 B.1988年9月1日 C.1988年7月1日 D.1988年8月1日
A.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 B.镇人民政府 C.建设单位 D.镇人民政府和建设单位
A.<0.5 B.<0.8 C.≥1.0 D.≥1.5
A.城乡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一项行政职能 B.城乡规划管理包括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 C.城乡规划管理包括实施管理和监督检查 D.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提供的城乡规划方案和文本,是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依据
A.从狭义上讲,法律是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B.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管理权的存在与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C.在特殊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一些虽然与现行法律相抵触但合乎情理的措施 D.行政法律规范是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
A.是否合法 B.是否事实清楚 C.是否证据确凿 D.是否依据充足
A.法律优位原则 B.行政应急性原则 C.法律保留原则 D.行政程序合法原则
A.法律法规 B.城市管理机构 C.政府部门 D.城市建设部门
A.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B.建设用地使用权 C.抵押权 D.留置权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⑦
A.3年 B.6年 C.8年 D.9年
A.特殊保护 B.相关保护 C.全面保护 D.总体保护
A.实质性审核 B.程序性审核 C.强制性审核 D.控制性审核
A.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B.引进外资,进行土地有偿出让 C.增建市政设施,提高市政设施容量 D.改善道路交通状况
A.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 B.房屋征收决定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被征收人对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只能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C.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应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并将征求意见情况和修改情况进行公布 D.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补偿决定,并予以公告
A.未取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就使用的建设用地 B.经非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而使用的建设用地 C.在本单位范围内对主体建筑进行扩建所使用的建设用地 D.擅自改变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土地使用性质的建设用地
A.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 B.全国范围内的直辖市和建制市 C.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D.城市规划区的村、镇(乡)
A.居住用地20%~32% B.工业用地15%~25% C.道路广场用地8%~15% D.设有大中型工业项目的中小工矿城市,工业用地其比例不宜超过35%
A.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B.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主要依据 C.在规划选址中遇到的若干重要问题的论证 D.建设项目地点、用地范围和具体规划要求
A.国家行政划拨与有偿出让结合 B.拍卖、招标 C.城市人民政府出面拍卖、招标或与城市人民政府协议 D.一次性转让
A.研究拟定大型工程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 B.20万人口以下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的编制 C.各种详细规划的编制 D.100万人口以上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的编制
A.文物保护单位 B.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和风貌 C.自然遗产的保护 D.传统文化
A.行政职权必须由法律授权,行政职权必须依法行使,行政授权、行政委托由行政机关决定 B.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要求行政主体在其法定的权限内行使行政职权 C.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 D.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
A.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B.能够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的,予以支付赔偿金 C.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D.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A.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B.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C.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D.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A.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 B.控制建设用地管理 C.调整不合理用地管理 D.节约建设用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