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 B.20% C.30% D.40% E.50%
A.神经阻滞较年轻人效果好 B.对镇静催眠药敏感 C.麻醉性镇痛药应减量 D.由于呼吸功能减退,尽可能避免全身麻醉 E.椎管内麻醉时,局麻药在椎管内扩散较广
A.呼吸频率减慢 B.心脏疾病导致 C.功能残气量增加 D.呼吸功能减退 E.并存肺部疾病
A.肾衰竭 B.肺水肿 C.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D.外周动脉栓塞 E.低钠血症
A.血压下降 B.气道阻力突然升高 C.流眼泪 D.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E.脉搏氧饱和度下降
A.严重贫血 B.颅内血管畸形 C.不稳定型心绞痛 D.慢性肾衰竭 E.高血压伴脑血管病
A.异氟烷 B.异丙酚 C.七氟烷 D.硝普钠 E.硝酸甘油
A.患有支气管扩张等的"湿肺"患者 B.支气管内出血 C.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D.中段食管癌手术 E.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致狭窄和移位
A.将血压维持在较低水平 B.将心率维持在较快水平 C.维持较低的CVP水平 D.避免心动过速 E.常规应用起搏器
A.气管内给药 B.肌内注射 C.中心静脉给药 D.心内注射 E.以上都可
A.吸入浓度易于控制 B.使用N2O不必监测氧浓度 C.长时间紧闭麻醉,回路内有氮气蓄积 D.钠石灰温度升高较少 E.流量表与肺泡气的N2O/O2
A.X线摄片 B.B型超声 C.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ECT) D.磁共振检查 E.A+D
A.即时用药 B.癌痛不宜用阿片类镇痛药 C.癌痛一律用阿片类镇痛 D.以对症治疗为主 E.按三阶梯用药
A.减少术后镇痛用药量 B.促进胃肠排气 C.促进伤口愈合 D.预防尿潴留 E.阻断生理性疼痛转为病理性疼痛
A.持续性钝痛,时轻时重 B.一侧发作性的搏动性头痛 C.体格检查一般有阳性体征 D.中老年(60-75岁)多发 E.是中枢对疼痛感觉抑制功能增强的结果
A.由家长询问 B.由医生询问 C.观察行为变化 D.使用仪器测痛 E.术前培训
A.病毒感染 B.风湿性面神经炎 C.脑肿瘤压迫 D.局部受刺激 E.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
A.锁骨上阻滞法 B.锁骨下阻滞法 C.肌间沟阻滞法 D.腋路阻滞法 E.喙突下阻滞法
需要氧疗的PaO2标准是()。
A.30mmHg B.40mmHg C.60mmHg D.80mmHg E.90mmHg
A.胶体液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B.液体治疗时,首选晶体液 C.胶体液能较好预防脑水肿 D.两者都不会引起明显的凝血障碍 E.合用胶体液能更快、更持久恢复血容量
A.咽炎、喉炎 B.喉头水肿 C.气管狭窄 D.杓状软骨脱位 E.肺感染
A.心绞痛 B.有出血倾向者 C.缺血性疼痛 D.神经痛 E.肌性疼痛
A.地氟烷 B.氟烷 C.氧化亚氮 D.乙醚 E.七氟烷
A.肌松药是麻醉辅助药 B.要警惕肌松药的不良作用 C.腹肌不松时可临时用短效肌松药 D.使用肌松药时必须进行呼吸管理 E.肌松药的使用有利于手术操作
A.穿刺点疼痛 B.硬膜外感染 C.导管堵塞 D.拔管时导管断裂 E.低血压
A.生理盐水 B.5%葡萄糖注射液 C.蒸馏水 D.高张液 E.复方氯化钠溶液
A.琥珀明胶 B.羟乙基淀粉 C.中分子右旋糖酐 D.低分子右旋糖酐 E.白蛋白
A.血浆 B.平衡盐 C.全血 D.右旋糖酐 E.葡萄糖液
A.额肌电 B.放射性核素清除法 C.容积描记图 D.自发节律脑电图与脑诱发电位 E.脑血流图
A.自主呼吸停止的病人 B.呼吸运动不稳定的病人作为撤机前的过渡方式 C.各种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人 D.撤离呼吸机之前的呼吸肌锻炼 E.治疗伴有弥漫性肺浸润改变的低氧血症
A.A回路 B.B回路 C.C回路 D.D回路 E.F回路
A.5:1 B.4:1 C.3:1 D.2:1 E.1:1
A.800~1000ml B.1000~1500ml C.2000~3000ml D.3000~5000ml E.<800ml
A.8cm B.6cm C.5cm D.4cm E.3cm
A.增加功能余气量 B.防止肺不张 C.提高PaO2 D.降低心排血量 E.降低气道压
A.急性心梗 B.消化道溃疡穿孔 C.坏疽性阑尾炎 D.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E.急性梗阻性胆囊炎
A.1天后 B.2天后 C.3天后 D.4天后 E.听觉恢复时
A-aDO2描述错误的是()。
A.是反映肺通气的指标 B.随年龄增长而加大 C.老年人可增至30mmHg D.正常值为6~15mmHg E.ARDS时显著增加
导致PETCO2异常升高的原因不包括()。
A.钠石灰失效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呼吸活瓣失灵 D.恶性高热 E.气管导管误入食管
A.60分钟 B.40分钟 C.30分钟 D.15分钟 E.10分钟
A.所测压力是左心房逆流肺静脉和毛细血管传导的压力 B.当左心室和二尖瓣功能正常时,左心房压仅低PCWP1~2mmHg C.PCWP可评估左心室前负荷 D.当左心室和二尖瓣功能正常时,PCWP就等于左心房压 E.肺栓塞时,PCWP可正常或降低
A.出血 B.气胸 C.感染 D.神经损伤 E.局部麻醉药过敏反应
A.袖套太窄,读数偏高 B.一般袖套宽度为上臂周径的2/3 C.婴儿只宜使用2.5cm的袖套。 D.小儿袖套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2/3 E.袖套太宽,读数偏低
A.禁忌手术 B.不出现发绀 C.出现休克 D.出现抽搐 E.出现发绀
A.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血液误吸 B.二氧化碳监测 C.氧饱和度监测 D.是否合并其他畸形 E.是否困难气道
A.超声心动图 B.心阻抗电流图 C.食管超声心动图 D.彩色多普勒 E.桡动脉搏动图
A.高压系统 B.中压系统 C.减压系统 D.低压系统 E.中、低压系统的交接部位
A.心率 B.呼吸频率 C.流泪 D.血压 E.出汗
A.补充血容量 B.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C.输入抗体补体 D.补充各种凝血因子 E.以上均是
A.低蛋白血症 B.肾功能障碍 C.抗凝 D.肝功能障碍 E.出血
A.增加心率 B.防止低血压 C.减少腺体分泌 D.扩张瞳孔 E.降低迷走反射
A.1cm以下 B.1~2cm C.2~3cm D.3~4cm E.4~5cm
A.心排血量受心脏前负荷和心肌收缩力及心脏后负荷影响 B.心肌氧耗可随心率增快而增加 C.心肌氧耗可随心肌收缩力增强而增加 D.增加心脏前负荷和心肌收缩力来增加心排血量,对心脏的氧平衡无影响 E.降低心脏后负荷可以增加心排血量,且心肌的氧耗减少
A.蛋白质含量 B.葡萄糖含量 C.氨基酸含量 D.电解质含量 E.尿素含量
A.呼吸性酸中毒增加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 B.抗惊厥药对非去极化肌松药有抵抗 C.低钙血症减弱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 D.低钾血症和高钠血症可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 E.高镁血症可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
A.丁丙诺啡 B.芬太尼 C.喷他佐辛 D.曲马朵 E.氯胺酮
A.浓度过高 B.浓度过低 C.PaCO2过高 D.浓度过高、PaCO2过低 E.浓度过高、体温过高
A.了解血氧合饱和度 B.了解酸碱平衡情况 C.了解肺的通气和换气情况 D.了解氧分压 E.了解二氧化碳分压
A.肝脏毒性大,必须慎用 B.升高颅内压明显 C.可单独用于麻醉诱导 D.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E.以上都不是
A.输库血过多 B.过敏性休克 C.溶血反应 D.低体温 E.出血倾向
A.50次/分以上 B.40~50次/分 C.30~40次/分 D.20~30次/分 E.10~20次/分
A.2单位 B.3单位 C.4单位 D.5单位 E.6单位
A.油/气分配系数 B.脂溶性 C.脑/气分配系数 D.血/气分配系数 E.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A.液气共存现象 B.液化 C.固化 D.保持气态 E.体积膨胀
A.氮气 B.二氧化碳 C.饱和水蒸气及二氧化碳 D.饱和水蒸气 E.其他气体
A.>90000 B.>100000 C.>120000 D.>150000 E.>180000
A.消炎 B.休息 C.局部封闭 D.物理治疗 E.加强功能活动
A.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μg B.提高吸入氧浓度 C.继续手术 D.静脉注射麻黄碱15mg E.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
A.血压、心率变化 B.呼吸道通畅和氧的支持 C.气道损伤与否 D.患者体位 E.肌松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