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眼-心反射 B.颈动脉窦反射 C.颈动脉体反射 D.喉头牵拉反射 E.麻醉过深
A.过敏 B.组织坏死 C.血栓性静脉炎 D.心肌抑制 E.过度通气
A.诱导迅速 B.苏醒较快 C.操作方便 D.可控性好 E.对呼吸道无刺激
A.吗啡 B.依托咪酯 C.氯胺酮 D.丙泊酚 E.巴比妥类
A.高血压病人 B.哮喘病人 C.心功能不全病人 D.颅高压病人 E.青光眼病人
A.28℃以上 B.22~26℃ C.20~22℃ D.18~20℃ E.18℃以下
A.控制液体入量 B.静脉给予甘露醇 C.立即手术去除原发病灶 D.脑室腹腔分流术 E.腰穿放脑脊液
A.禁食和促进胃排空 B.采用低压高容套囊的气管导管 C.辅助呼吸时压迫环状软骨 D.清醒气管内插管 E.以上均是
A.中心供气系统的气体 B.减压阀的气体 C.贮气钢瓶的气体 D.流量调节阀的气体 E.空氧混合器里的气体
A.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全麻用药量 B.维持呼吸道通畅和足够的通气量 C.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D.维持循环稳定 E.椎管内麻醉对呼吸道无影响,可扩大使用范围
A.高眼压 B.低钾血症 C.气胸 D.癫痫 E.糖尿病
A.东莨菪碱+异丙嗪 B.哌替啶+东莨菪碱 C.哌替啶+阿托品 D.哌替啶+地西泮 E.地西泮+阿托品
A.静脉注射麻黄碱15mg B.快速输液200~300ml C.静注阿托品0.25mg D.抬高下肢 E.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3mg
A.控制抽搐 B.使用镇静药 C.给病人吸氧 D.必要时使用肌松药行气管内插管 E.拔出少许硬膜外导管继续给药
A.心肌梗死 B.血容量不足 C.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积 D.麻醉平面过高 E.神经反射
A.血压下降引起缺氧抽搐所致 B.阻滞大部分脊神经根,呼吸停止和血压大幅度下降所致 C.局部麻醉药注入量过大,发生药物中毒 D.药物直接抑制呼吸循环中枢所致 E.心交感神经被阻滞
A.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梗死 B.放气速度过快 C.重要脏器血流灌注不足 D.电解质紊乱 E.酸碱平衡失调
A.恶心呕吐 B.嗜睡 C.皮肤瘙痒 D.胃肠功能抑制 E.尿潴留
A.局部麻醉 B.腰麻 C.腰-硬联合麻醉 D.硬膜外麻醉 E.气管内全身麻醉
A.硫喷妥钠 B.氯胺酮 C.异氟烷 D.咪达唑仑 E.依托咪酯
A.为减轻刺激,病人自主呼吸恢复后即可拔管 B.术后需较长时间保留气管导管的病人应选择经口插管 C.遇苏醒延迟的病人应给予肌松拮抗药、呼吸兴奋药等治疗 D.病人完全清醒后拔管 E.颈部血肿压迫导致呼吸道梗阻时应立即气管切开
A.股动脉 B.桡动脉 C.足背动脉 D.腋动脉 E.肱动脉
A.1分 B.2分 C.3分 D.4分 E.5分
A.是颈部最粗大的静脉干 B.与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 C.颈内静脉插管分为前、中、后三路 D.多选右侧颈内静脉穿刺 E.与颈总动脉距离较远
A.电极一个置于心尖区,另一个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B.在吸气末放电除颤 C.电极要适当用力紧压胸壁 D.用导电胶涂抹电极与胸壁的接触面 E.一般首次除颤电能为200J
A.瑞库溴铵 B.阿曲库铵 C.维库溴铵 D.右旋筒箭毒碱 E.罗库溴铵
A.氧化亚氮 B.氟烷 C.恩氟烷 D.地氟烷 E.七氟烷
A.第一产程 B.第二产程 C.第三产程 D.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 E.全部产程
A.呼吸囊 B.插管钳 C.喷雾器 D.气管导管 E.探条
A.氢氯噻嗪 B.呋塞米 C.甘露醇 D.乙酰唑胺 E.氨苯蝶啶
A.肌松完善,便于显露盆腔内脏器 B.患者必须使用术前药 C.注意特殊体位对呼吸、循环影响 D.预防周围神经和肌肉长时间压迫损伤 E.常并存其他疾病,麻醉前应予治疗和纠正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碱紊乱
A.烯丙吗啡 B.纳洛酮 C.氨苯蝶啶 D.可乐定 E.喷他佐辛
A.0.1% B.0.25% C.0.375% D.0.5% E.0.75%
A.术后超过3小时呼唤不能睁眼 B.术后超过2小时对疼痛刺激无明显反应 C.术后超过1小时呼唤不能睁眼、握手,对疼痛刺激无明显反应 D.术后超过30分钟呼唤不能睁眼、握手,对疼痛刺激无明显反应 E.术毕药物拮抗超15分钟后呼唤不能睁眼、握手,对疼痛刺激无明显反应
A.加大电量,继续电击除颤 B.心脏按压,保证心肌供血供氧后再试行除颤 C.放弃抢救 D.改变电极板位置,继续电击除颤 E.减小电量,继续电击除颤
A.地西泮或咪达唑仑 B.东莨菪碱 C.吗啡 D.氟哌啶 E.纳洛酮
A.乙醚 B.七氟烷 C.恩氟烷 D.氧化亚氮 E.地氟烷
A.吗啡 B.东莨菪碱 C.阿托品 D.苯巴比妥钠 E.咪达唑仑
A.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有创监测 B.在患者诱导或充分镇静后建立有创监测 C.分离肿瘤时需要防止高血压危象 D.成功切除肿瘤后表现血糖升高 E.防止肿瘤切除后的低血压
A.起效快 B.作用维持短 C.起效快、扩散广、作用时间长 D.脑脊液压力高 E.扩散范围狭小
A.用聚氯乙烯导管代替橡胶导管 B.插管前应用甲泼尼龙 C.插管前用麻黄碱10mg雾化吸入 D.术中机械通气 E.不用带套囊的气管导管
A.T6~S4 B.T4~S4 C.T10~S4 D.T2~S4 E.T8~S4
A.血压下降 B.心功能不全 C.心律失常 D.肠缺血 E.血栓形成
A.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B.吸入全身麻醉 C.椎管内麻醉 D.局部麻醉 E.全凭静脉麻醉
A.只阻滞感觉神经 B.只阻滞运动神经 C.感觉和运动神经同时阻滞 D.感觉和运动神经都未阻滞 E.感觉和运动神经同分离阻滞
A.不易感染 B.测压准确可靠 C.可同时降低颅内压 D.取脑脊液样品送检 E.了解脑室顺应性
A.机械无效腔 B.解剖无效腔 C.功能无效腔 D.肺泡无效腔 E.生理无效腔
A.阻滞部位不正确引起 B.无水乙醇渗入局部皮下组织引起 C.局部感染 D.阻滞时所用无水乙醇过量引起 E.误伤血管引起血肿
A.心功能不全 B.血容量不足 C.毛细血管痉挛 D.血容量过多 E.肺栓塞
A.血压回升 B.呼吸频率下降 C.心率减慢 D.尿量增多 E.面色变白
A.提高氧浓度 B.使用利尿药 C.拮抗肌松药 D.加大氧流量 E.拮抗镇痛药
A.头部后仰,托起下颌 B.进行气管内插管 C.经鼻吸取分泌物 D.立即环甲膜穿刺 E.加压给氧
A.冠心病 B.肺心病 C.胸膜炎 D.心功能不全 E.老慢支
A.胃肠减压 B.导尿 C.输液 D.腹部B超 E.镇痛
患者,女,32岁,硬膜外麻醉下卵巢囊肿切除,L2-3穿刺,置管时患者感剧烈腰痛并向下肢放射,回吸无脑脊液、无血,症状持续。可能原因是()。
A.损伤脊髓 B.局部麻醉浓度过高 C.损伤神经根 D.误注药物 E.损伤血管
A.人工呼吸,清理呼吸道,预防感染,改善血液循环 B.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改善血液循环,预防感染 C.改善血液循环,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预防感染 D.预防感染,人工呼吸,清理呼吸道,改善血液循环预防感染 E.预防感染,改善血液循环,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