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不得使用医疗用语 B.不得扩大保健范围 C.不得宣传封建迷信 D.不宣传不适宜人群 E.A+B+C
A.液态 B.固态 C.气态 D.A、B、C三种都有 E.离子态
A.维生素C B.维生素D C.维生素A D.维生素B1 E.维生素B2
A.O3 B.KMnO3 C.溴仿 D.碘 E.氯
A.监督服务 B.卫生服务 C.业务管理 D.技术指导 E.监督监测
A.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以上卫生防疫站 C.县以上教育部门 D.县以上中心小学保健所 E.省卫生行政部门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技术监督局 D.文化部 E.卫生部
A.V/m B.A/m C.μW/cm D.g/cm E.mg/L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E.6个月
A.处以罚款 B.没收违法所得 C.没收非法财物 D.吊销执业许可证 E.行政拘留
A.麻醉药品 B.医疗用毒性药品 C.副作用大的药品 D.精神药品 E.放射性药品
A.经卫生部审查确认 B.经省卫生行政部门审查确认 C.经卫生防疫站审查确认 D.经各地卫生局确认 E.经工商部门确认
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 D.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E.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A.植物油 B.猪油 C.动物内脏 D.瘦肉 E.鸡蛋
A.上年度的10月1日至本年度的9月30日 B.上年度的11月1日至本年度的10月31日 C.元月1日至12月31日 D.上年度的9月1日至本年度的10月9日 E.上年度的9月1日至本年度的8月30日
A.含汞水 B.含甲基汞的食物 C.含镉食物 D.含镉水 E.含砷食物
A.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卫生防疫站 C.医药局 D.公共卫生监督检验机构 E.上级检验机构
A.法律行为 B.法律事实 C.法律事件 D.法律依据 E.法律凭证
A.1980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E.1985年
A.15人 B.20人 C.25人 D.30人 E.35人
A.鸡赤痢疾杆菌 B.大肠埃希菌 C.副溶血性弧菌 D.沙门菌 E.葡萄球菌
A.合法客观 B.合法、证据确凿 C.符合法律规定、客观存在 D.证据确凿 E.适用法律得当
A.活性炭 B.钠石灰 C.硫酸铜 D."霍布卡" E.含碘活性炭
A.腹绞痛 B.肾功能损害 C.血液系统损害 D.锥体外系神经障碍 E.慢性肝病
A.10m B.20m C.25m D.50m E.100m
A.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链球菌 B.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链球菌 C.沙门菌、肉毒梭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D.沙门菌、蜡样芽孢杆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E.沙门菌、葡萄球菌、肉毒梭菌、溶血性链球菌
A.>25m B.>30m C.>35m D.>50m E.>100m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卫生部 D.卫生部监督司 E.卫生部办公厅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E.20世纪90年代
A.口岸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B.口岸所在地海关 C.口岸所在地商检部门 D.卫生部 E.国务院
A.卫生许可证制度 B.生产许可证制度 C.卫生监督制度 D.卫生监测制度 E.产品报批备案管理制度
A.1年一次 B.2年一次 C.3年一次 D.4年一次 E.5年一次
A.出产国(地区)销售概况 B.生产、销售国(地区)有关卫生机构的检测报告 C.生产、销售国(地区)有关机构出具的允许生产或销售的证明 D.外国公司的营业执照 E.进口商或代理人的税务登记
A.2个点 B.1个点 C.3个点 D.4个点 E.5个点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15周岁 E.17周岁
A.停止经营化妆品 B.写出检讨 C.警告 D.没收违法所得及违法所得2~3倍罚款 E.没收产品
A.采样器、流量计、采样动力 B.采样动力、流量计、采样器 C.流量计、采样器、采样动力 D.采样器、采样动力、流量计 E.采样动力、采样器、流量计
A.增白霜 B.防晒霜 C.去头屑洗发水 D.粉刺露 E.抗皱精华液
A.进入车间前必须洗净消毒双手,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鞋,工作服应当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出帽外 B.手部有外伤时不得接触化妆品原料 C.不得将个人生活用品带入生产车间 D.禁止在生产场所吸烟、进食及进行其他有碍化妆品卫生的活动 E.以上都是
A.食品原料的产地 B.加工食品的包装 C.生产车间的设备 D.产品的配方、生产工艺 E.消毒工艺可作调整
A.治疗 B.营养 C.正常 D.不同 E.不正常
A.冲-洗-消毒-保洁 B.洗涤-消毒-清洗-保洁 C.除渣-洗涤-消毒-清洗-保洁 D.除渣-洗涤-消毒-保洁 E.消毒-冲-洗-保洁
A.15 B.20 C.25 D.30 E.50
A.产生治疗作用的成分 B.产生保健作用的成分 C.产生防病作用的成分 D.产生协同作用的成分 E.产生辅助作用的成分
A.赫恩小体 B.高铁Hb C.尿对苯二酚 D.尿酚 E.尿对苯硫醇
A.卫生部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各地卫生局 D.省防疫站 E.省疾病控制中心
A.对成品的检验是关键 B.对食品原料和生产加工过程进行控制 C.将预防和控制重点前移 D.可能造成浪费 E.B+C
A.确定关键控制点 B.制定控制标准 C.建立监测系统 D.制定纠正措施和验证程序 E.以上都是关键环节
A.在辖区内巡回监督检查 B.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 C.对检验样品进行卫生评价 D.协助培训 E.以上均是
A.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B.依法抽查监测 C.依法审查申请事宜 D.依法处理中毒事故 E.以上均是
A.直接联系 B.间接联系、人为联系、虚假联系 C.虚假联系、统计学联系 D.统计学联系、人为联系 E.人为联系、虚假联系
A.120~150℃1~3s B.72~95℃10~30s C.72~95℃15~30s D.72~95℃1~3s E.120~150℃10s
A.有评委专家名字 B.有化验单内容 C.真实、科学 D.可以宣传疗效 E.A+C
A.5d内 B.10d内 C.15d内 D.20d内 E.25d内
A.10d内 B.15d内 C.20d内 D.25d内 E.5d内
A.流动性,排放高度高,排放污染物主要是SO2、NOX、CO等 B.流动性,排放高度较低,接近人呼吸带,污染物主要是NOX、CO、醛类、Pb等 C.流动性,排放高度较高,排放污染物主要是SO2、Pb、CO等 D.流动性,排放高度较低,排放污染物主要是Pb、SO2、醛类等 E.流动性,排放高度一般较低,排放污染物主要是NOX、醛类、Pb等
A.针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 B.行业标准只涉及技术术语、符号、代号、文件格式,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维修等过程的安全、卫生要求及通用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等 C.有关行业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统一,必要时可以重复 D.行业标准不得与有关国家标准相抵触 E.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即应废止
A.责令停止生产经营 B.收缴卫生许可证 C.警告 D.责令改正,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E.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A.不会有太大的危害 B.可能造成某种传染病的传播 C.可能引发食物中毒事故 D.可能污染食品 E.B+C+D
A.皂素 B.氢氰酸 C.龙葵素 D.苦杏仁 E.氰苷
A.龙葵素 B.胰蛋白酶抑制剂 C.皂素 D.氢氰酸 E.以上都不是
A.肌肉 B.肾脏 C.鱼眼 D.鱼卵 E.鱼骨
A.专门加工的固定厨师 B.专用加工间 C.专用工具和专用冷藏设备 D.专用消毒设备 E.以上都是
A.原料新鲜、干净 B.现配现吃 C.不与生食水产品同间操作 D.从业人员健康 E.以上都是
A.海关 B.口岸进口食品卫生卫生管理检验机构 C.卫生行政部门 D.城管部门 E.以上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