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流行性出血热 B.钩端螺旋体病 C.伤寒 D.斑疹伤寒 E.病毒性肝炎
A.Austin-Flint杂音 B.Graham-Steell杂音 C.胸骨左缘3~4肋间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D.胸骨右缘2肋间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E.心尖区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A.心扩大 B.心音低弱 C.心包摩擦音 D.颈静脉怒张 E.奇脉
A.心率100次/分,心律绝对规则 B.症状渐发渐止 C.诱发呕吐后发作突然终止或无改变 D.常伴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 E.大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
A.氨茶碱治疗有效 B.X线检查双肺过度充气,透亮度增加 C.双肺布满湿性啰音 D.动脉血气分析有呼吸性酸中毒 E.反复发作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弥慢性哮鸣音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
A.肺气肿 B.双下肺弥漫的小结节影 C.弥漫的网状结节状影 D.双肺多发囊状支气管扩张 E.双下肺毛玻璃状影
A.卧床休息,补液 B.给氧 C.退热止痛 D.祛痰止咳 E.选用敏感抗生素
A.营养不良 B.祛痰药使用不当 C.脓液引流不畅 D.支持疗法不得力 E.没有长期卧床休息
A.白天症状重 B.体重下降 C.贫血 D.便潜血阳性 E.夜间症状
A.年龄 B.性别 C.病理类型 D.肿瘤分期 E.肿瘤大小
A.十二指肠前壁 B.十二指肠后壁 C.胃大弯 D.胃小弯 E.十二指肠球后
A.肾脏萎缩支持慢性肾衰竭 B.贫血支持慢性肾衰竭 C.肾脏病史可以协助鉴别 D.急性肾衰竭也可以发生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基础上 E.双肾增大支持急性肾衰竭
A.全身水肿 B.高血压 C.尿少 D.血尿及红细胞管型尿 E.蛋白尿及透明管型尿
A.WBC<4×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 B.WBC<3×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 C.WBC<2×109/L,中性粒细胞<1.0×109/L D.WBC<3.5×109/L,中性粒细胞<1.0×109/L E.WBC<2.5×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
A.面颊、皮肤和上腭黏膜 B.手背皮肤和口腔黏膜 C.耳廓皮肤 D.颈部皮肤和舌面 E.睑结合膜、指甲及口唇
A.叶酸 B.甲酰四氢叶酸钙 C.维生素B12 D.铁剂 E.生物素
A.血沉快 B.血脂高 C.血尿酸高 D.类风湿因子阳性 E.肾功能不良
A.多系统损害 B.血尿酸升高 C.抗核抗体阳性 D.类风湿因子阳性 E.血补体水平降低
A.ANA B.抗Sm抗体 C.抗ds-DNA抗体 D.抗Scl-70抗体 E.抗SSA抗体
A.临床表现轻重不同 B.发病季节不同 C.病死率不一 D.外斐反应 E.豚鼠阴囊肿胀试验
A.抗胆碱酯酶药物 B.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 C.血浆置换 D.丙种球蛋白注射 E.胸腺肿瘤切除
A.确诊高血压 B.休息后和多日后反复测量血压再明确诊断 C.立即进行药物治疗 D.应即刻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E.立即进行非药物治疗
A.便潜血试验 B.血清胃泌素测定 C.B超 D.胃镜检查 E.上消化道造影
A.肝炎后肝硬化 B.食管贲门黏膜撕裂 C.急性糜烂性胃炎 D.消化性溃疡出血 E.原发性肝癌
A.静脉肾盂造影时见到肾盂变形后缩窄 B.肾外形凸凹不平,双肾大小不等 C.有肾小管功能持续损害证据 D.多次中段尿培养未得到同一细菌生长 E.尿中有微量蛋白
A.使用噻嗪类利尿剂 B.合并肾脏病变 C.嗜铬细胞瘤 D.肢端肥大症 E.皮质醇增多症
A.输新鲜全血 B.输压积红细胞 C.输洗涤红细胞 D.输血浆 E.脾切除
A.减慢输血速度观察 B.暂停输血 C.肌注异丙嗪 D.口服地塞米松 E.静脉给地塞米松
A.胃肠型食物中毒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急性阿米巴痢疾 D.霍乱 E.急性肠炎
A.立即脑CT检查 B.静脉推注20%甘露醇250ml,同时作手术准备 C.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D.若情况允许做脑血管造影 E.腰穿,脑脊液常规检查
A.化脓性 B.肿瘤性 C.结核性 D.特异性 E.病毒性
A.心扩大 B.心包压塞症 C.心包摩擦音 D.颈静脉怒张 E.奇脉
A.氟美松 B.大量静点抗生素 C.速尿 D.心包穿刺 E.多巴胺
A.一个月 B.二个月 C.六个月 D.十二个月 E.二十四个月
A.奇脉 B.心音低顿 C.心音遥远 D.脉压缩小 E.左肩胛骨下出现浊音
A.10毫升 B.30毫升 C.100毫升 D.150毫升 E.200毫升
A.心前区痛 B.干咳、嘶哑 C.呼吸困难 D.吞咽困难 E.烦躁不安
A.心浊音界向两例增大,呈绝对浊音 B.心尖冲动减弱,位于心浊音界左缘的内侧或不能扪及 C.背部左肩胛角下呈浊音,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 D.心音低而遥远 E.胸骨右缘第3~6肋间出现实音
A.心包穿刺术 B.心脏听诊 C.心电图 D.超声心动图 E.胸部X线摄片
A.心包压塞 B.肺栓塞 C.脑出血 D.心肌梗死 E.主动脉夹层
A.扩容 B.胸膜腔内针刺减压 C.心包穿刺引流 D.溶栓治疗 E.改善通气
A.连续性、节段性分布 B.节段性分布 C.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 D.连续性分布 E.全结肠分布
A.腹泻 B.腹痛 C.腹胀 D.呕吐 E.黏液脓血便
A.细菌性痢疾 B.肠道菌群失调 C.肠易激综合征 D.溃疡性结肠炎 E.结肠癌
A.麻痹性肠梗阻 B.暴发性阿米巴肠病 C.克隆病伴急性肠穿孔 D.溃疡性结肠炎伴中毒性巨结肠 E.中毒型菌痢
A.溃疡性结肠炎 B.克隆病 C.肠结核 D.结肠癌 E.结肠功能改变
A.Ⅴ B.Ⅶ C.Ⅷ D.Ⅱ E.PF
A.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凝物质,约占血浆生理性抗凝活性的75% B.生成于肝脏及血管内皮细胞 C.主要功能是灭活FV和凝血酶 D.其抗凝活性与肝素密切相关 E.对其他丝氨酸蛋白酶如FⅨa、FⅪ、FⅫa亦有一定的灭活作用
A.VWF是由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合成的 B.VWF是由肝细胞合成的 C.VWF是由巨核细胞合成的 D.VWF是由白细胞合成的 E.VWF抑制血小板在内皮下黏附
A.血管受损后基底胶原暴露,激活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B.表达并释放因子Ⅷ,导致血小板在损伤部位黏附和聚集 C.表达并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D.释放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E.表达并释放血栓调节蛋白,启动蛋白C系统
A.肝素为硫酸黏多糖类物质 B.抗凝作用主要表现为抗FXa和凝血酶 C.抗凝机制与蛋白C系统密切相关 D.肝素还有促进内皮细胞释放t-PA、增强纤溶活性的作用 E.主要由肺或肠黏膜肥大细胞合成
A.血管壁功能异常 B.血小板功能异常 C.血液凝固功能障碍 D.血中有抗凝物质 E.以上都不是
A.凝血时间延长 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C.APTT延长 D.复钙时间延长 E.凝血活酶生成不佳,不能被正常人血清纠正
A.Ⅱ因子 B.Ⅴ因子 C.Ⅶ因子 D.Ⅸ因子 E.Ⅹ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