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5% B.≥25% C.≥15% D.≥10% E.≥5%
A.CO2 B.肌酸 C.ATP D.乙酰胆碱 E.NO
A.蛋白质 B.乳糖 C.维生素 D.脂肪 E.矿物质
A.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B.饮酒应限量 C.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D.吃清淡少盐的食物 E.经常服用钙剂,防止骨质疏松
A.尿素 B.氨 C.尿酸 D.肌酐 E.氨基酸
A.10%~20% B.20%~40% C.30%~50% D.50%~90% E.1%~10%
A.0.418kJ B.41.84kJ C.4184kJ D.4.184kJ E.418.4kJ
A.4kcal B.16.7kcal C.6kcal D.9kcal E.167kcal
A.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种营养素的最高量 B.主要用途是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以避免发生中毒 C.包括饮食、强化剂、添加剂等各种营养素来源之和 D.这个量对一般人群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 E.是健康个体的营养素摄入目标
A.遇光线 B.遇热 C.碱性溶液 D.酸性溶液 E.中性环境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维生素B2 E.维生素A
A.膳食纤维是一种多糖 B.膳食纤维是指植物中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成分 C.不溶性纤维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D.膳食纤维根据水溶性分为可溶性纤维和不溶性纤维 E.可溶性纤维主要有果胶
A.能提供能量 B.能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 C.不能在人体内合成 D.不能在人体内储存 E.在天然食物中含量较低而难以满足人体需要
A.血清维生素A水平测定 B.改进的相对剂量反应试验(MRDR) C.视觉暗适应功能测定 D.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 E.眼结膜印迹细胞学法(CIC.
A.肝 B.脂肪组织 C.血液 D.肾 E.以上都不是
A.牛奶 B.大豆 C.芒果 D.苹果 E.卷心菜
A.植物油 B.鱼类 C.蔬菜 D.肉类 E.水果
A.抗氧化 B.抑制血小板聚集 C.促进蛋白质更新合成 D.延缓衰老 E.降低血糖
A.口腔-生殖综合征 B.脚气病 C.维生素C缺乏病 D.癞皮病 E.毛囊角化过度症
A.糖醛酸途径活性太低 B.缺乏UDPG脱氢酶 C.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 D.缺乏古洛糖酸脱氢酶 E.缺乏UDP-葡萄糖酸焦磷酸化酶
A.植酸 B.鱼肉 C.磷酸盐 D.抗酸药 E.多酚类
A.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 B.构成酶的辅基 C.参与酶的激活 D.维持酸碱平衡 E.提供能量
A.维生素C B.视黄醇 C.烟酸 D.吡哆醇 E.叶酸
A.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系数 B.血清钙水平 C.不需要再进行其他检查 D.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系数 E.色氨酸负荷试验
A.12碳脂肪酸 B.14碳脂肪酸 C.16碳脂肪酸 D.18碳脂肪酸 E.20碳脂肪酸
A.甘油磷脂 B.神经鞘磷脂 C.胆碱 D.卵磷脂 E.磷酸糖蛋白
A.绿叶蔬菜 B.黄色蔬菜 C.紫色蔬菜 D.谷物 E.薯类
A.淀粉 B.多糖 C.麦芽糖 D.寡糖 E.单糖
A.脂肪酸 B.三酰甘油 C.蛋白质 D.甘油 E.蔗糖
A.赖氨酸 B.甘氨酸 C.缬氨酸 D.蛋氨酸 E.色氨酸
A.25-OH-D3 B.1,25(OH)2D3 C.7-脱氢胆固醇 D.24R,25(OH)2D3 E.麦角固醇
A.十八碳三烯酸浓度 B.十六碳三烯酸浓度 C.二十碳三烯酸浓度 D.二十碳四烯酸浓度 E.二十碳三烯酸与二十碳四烯酸的比值
A.面粉 B.荞麦 C.全麦 D.玉米 E.黄豆
A.5mg B.50mg C.500mg D.10mg E.100mg
A.白细胞和血小板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E.血浆
A.60mg/d B.500mg/d C.2000mg/d D.100mg/d E.1000mg/d
A.天然食物中含量太少 B.难以制定参考摄入量 C.摄入过多容易发生中毒 D.生理功能不明确 E.人体可自行合成
A.0.5mg B.5mg C.500mg D.2.5mg E.50mg
A.铜锅 B.陶瓷锅 C.沙锅 D.不锈钢锅 E.铝锅
A.植酸 B.醋酸 C.磷酸 D.草酸 E.碳酸
A.瘦高者基础代谢高于矮胖者 B.体表面积大者基础代谢高于体表面积小者 C.老年人基础代谢高于年轻人 D.男性基础代谢高于女性 E.孕妇、儿童基础代谢相对较高
A.相当于过去的RDA B.与RNI相似,二者都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 C.如长期摄入超过AI,则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D.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E.与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不及RNI,其数值可能高于RNI
A.了解体内营养素水平,早期发现营养不足与缺乏 B.了解膳食组成及营养素摄取情况 C.了解机体生长发育情况 D.了解有无营养缺乏症 E.了解机体营养状况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2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A.维生素B2 B.脂肪 C.维生素A D.糖类 E.蛋白质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B2 E.维生素A
A.谷类食物 B.乳类 C.肉类食物和植物种子 D.蔬菜和水果 E.鱼油
A.铁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A E.维生素B2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1+烟酸 D.烟酸 E.维生素B2+烟酸
A.磷脂 B.植物固醇 C.中链三酰甘油 D.胆固醇 E.长链三酰甘油
A.低蛋白饮食时,粪中排出的氮 B.高蛋白饮食时,粪中排出的氮 C.完全不摄入蛋白质时,粪中排出的氮 D.在直肠中被吸收的氮 E.正常饮食时,粪中排出的氮
A.盐酸盐 B.亚硫酸盐 C.硫酸盐 D.硝酸盐 E.磷酸盐
A.铁 B.铜 C.碘 D.锌 E.铬
A.运铁蛋白 B.血红蛋白 C.铁蛋白 D.肌红蛋白 E.转铁蛋白受体
A.0.001% B.0.005% C.0.01% D.0.05% E.0.1%
A.6 B.2 C.1/2 D.1/6 E.1/12
A.20g/d B.25g/d C.30g/d D.35g/d E.40g/d
A.2~4个 B.8~10个 C.12~14个 D.20~22个 E.36~38个
A.葡萄糖激酶 B.乳糖脱氢酶 C.6-磷酸脱氢酶 D.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E.1,6-二磷酸果糖酶
A.维生素B缺乏 B.缺铁性贫血铁减少期 C.缺铁性贫血期 D.叶酸缺乏 E.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A.运铁蛋白饱和度 B.红细胞数 C.血铜 D.血清铁浓度 E.不需要进行以上检查
A.蛋白质含量增加 B.减少非必需氨基酸 C.蛋白质的损失减少 D.生物价提高 E.蛋白质的吸收率增加
A.亮氨酸和异亮氨酸 B.苯丙氨酸和色氨酸 C.蛋氨酸和赖氨酸 D.赖氨酸和苯丙氨酸 E.苏氨酸和色氨酸
A.牛奶 B.鱼 C.大米 D.全鸡蛋 E.牛肉
A.每100g精白面粉含蛋白质0.63g B.精白面粉蛋白质的利用率为63% C.精白面粉蛋白质含氮量为63% D.精白面粉蛋白质的吸收率为63% E.实验动物每摄入1g精白面粉蛋白质,动物体重增加0.63g
A.谷氨酸 B.赖氨酸 C.胱氨酸 D.亮氨酸 E.色氨酸
A.谷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 B.谷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 C.谷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天冬氨酸 D.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 E.谷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
A.钙 B.铁 C.维生素B1 D.维生素A E.维生素C
A.氟 B.铝 C.镁 D.硅 E.硫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腺苷三磷酸 E.磷酸肌酸
A.钙 B.磷 C.钾 D.钠 E.钠和氯
A.评价食物蛋白质含量的指标 B.评价食物蛋白质利用率的指标 C.评价食物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组成的指标 D.评价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率的指标 E.评价食物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指标
A.三酰甘油 B.必需脂肪酸 C.卵磷脂 D.饱和脂肪酸 E.单不饱和脂肪酸
A.FAD B.NAD C.TPP D.CoA E.烟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