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延迟或减少肌肉萎缩 B.加速神经控制之恢复 C.避免肌肉纤维化 D.A和C E.A和B
A.因人而异 B.循序渐进 C.持之以恒 D.主动参与 E.全面锻炼
A.上颌骨 B.下颌骨 C.筛骨 D.颧骨 E.犁骨
A.颈椎生理弯曲向前突出 B.腰椎生理弯曲向前突出 C.胸椎生理弯曲向后突出 D.骶椎生理弯曲向后突出 E.胸椎生理弯曲向前突出
A.又称固有筋膜 B.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 C.肌间隔属于深筋膜 D.深筋膜对肌肉具有保护和约束作用 E.炎症时脓液可顺筋膜间隙相互交通蔓延
A.尺骨下端 B.桡骨下端 C.豌豆骨 D.大多角骨 E.头状骨
A.是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 B.又可称为动点 C.一定条件下,起点与止点可互换 D.一般来说,起点与止点间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 E.通常将接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近端的附着点看作肌肉的起点
A.胫前静脉 B.胫后静脉 C.大隐静脉 D.小隐静脉 E.足背动脉
A.甲状腺上动脉 B.甲状腺下动脉 C.面动脉 D.舌动脉 E.颞浅动脉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E.主动脉
A.气管 B.肺段支气管 C.咽部 D.左、右主支气管 E.叶支气管
A.与发音无关 B.位于食管前方 C.经喉口通口咽 D.向下直接通主支气管 E.下界为环状软骨上缘
A.受精通常在输卵管壶腹 B.有输送女性激素的作用 C.常在输卵管峡做结扎术 D.输卵管漏斗有腹腔口 E.位于子宫阔韧带上缘内
A.长轴呈垂直状 B.外侧缘中央部的凹陷为肾门 C.位置右侧较左侧高 D.后面下部有第12肋斜过 E.肾蒂内有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
A.尿道球腺 B.前列腺 C.卵巢 D.精囊 E.附睾
A.下颌下腺 B.舌下腺 C.腮腺 D.甲状腺 E.胰腺
A.灰质 B.纤维束 C.皮质 D.神经节 E.神经核
A.三角肌 B.肱二头肌 C.肱三头肌 D.胸锁乳突肌 E.肱桡肌
A.视神经 B.动眼神经 C.迷走神经 D.眼神经 E.交感神经
A.枕-寰-枢复合体是人体中轴骨中最复杂的关节 B.枕-颈1和颈1~2的关节均有伸屈运动 C.颈关节有旋转运动 D.枕-颈1关节旋转范围较大 E.枕-颈1关节没有旋转功能
A.0~1mm B.2~5mm C.6~8mm D.8mm以上 E.无滑动
A.运动神经兴奋性下降 B.皮肤感觉减退 C.肌肉萎缩 D.肌肉疼痛 E.肿胀
A.压疮 B.皮肤萎缩 C.真菌感染 D.神经性皮炎 E.水肿
A.葡萄糖 B.氨基酸 C.脂肪酸 D.甘油 E.蛋白质
A.无氧代谢时产生乳酸 B.乳酸产生和清除形成动态平衡 C.运动可以加速乳酸清除 D.安静时不产生乳酸 E.肌肉收缩时可产生乳酸
A.血糖升高 B.脂肪酸合成增加 C.酮体生成过多 D.体重下降 E.脂肪的氧化速度增加
A.细胞生物膜的构成成分 B.脑及神经组织中没有胆固醇 C.广泛存在于全身各组织中 D.胰岛素能促进胆固醇合成 E.胆固醇合成需消耗能量
A.Na+ B.K+ C.Ca2+ D.Cl- E.Mg+
A.Ca2+内流,K+外流 B.K+内流,Ca2+外流 C.Na2+内流,K+外流 D.K+内流,Na+外流 E.K+外流,Na+内流
A.保证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B.增加心脏收缩力 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D.保证心房收缩完成以后心室再收缩 E.降低心肌肉收缩力量
A.大动脉 B.小动脉及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小静脉 E.容量血管
A.促进毛细血管内液体滤入肺泡 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C.稳定肺泡容积 D.增加肺的顺应性 E.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
A.物理溶解 B.氧合血红蛋白 C.碳酸氢钠 D.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E.碳酸
A.有自动节律性 B.不受神经支配 C.不受体液因素影响 D.对温度变化不敏感 E.伸展性小
A.起源于肌肉本身 B.受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E.没有自身节律性
A.肾小球 B.肾小体 C.肾小管 D.集合管 E.以上都不是
A.肾 B.肝 C.肺 D.消化道 E.皮肤
A.肾小囊内压升高 B.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C.肾小球滤过面积增大 D.肾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E.增加肾脏的滤过作用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性腺激素 D.胃肠激素 E.肾上腺皮质激素
A.甲状腺激素 B.褪黑素 C.二者都是 D.二者都不是 E.雌激素
A.远距分泌 B.腔分泌 C.旁分泌 D.自分泌 E.神经分泌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效应器 D.传出神经 E.反射高级中枢
A.断面以下同侧的浅感觉丧失 B.断面以下对侧的浅感觉丧失 C.断面以下对侧的深感觉丧失 D.断面以下双侧的浅感觉丧失 E.断面以下双侧的深感觉丧失
A.只能从胞体至末梢单向转传 B.神经干中各纤维之间互不干扰 C.只要结构完整就能正常传导兴奋 D.不受内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E.连续刺激时,传导能力很快下降
A.刺激强度 B.刺激持续时间 C.K+和Na+的平衡电位 D.阈电位水平 E.兴奋性高低
A.胞体-胞体型 B.胞体-树突型 C.轴突-胞体型 D.轴突-轴突型 E.轴突-树突型
A.K+和Ca2+ B.Na+和K+,尤其是K+ C.Na+和K+,尤其是Na+ D.Na+和Ca2+ E.Cl-
A.15~20cm B.5~10cm C.10~15cm D.20~25cm E.25~30cm
A.2~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 D.5~6个月 E.6~7个月
A.原始反射 B.直立反射 C.平衡反射 D.伸张反射 E.屈曲反射
A.3~6个月 B.6~9个月 C.9~12个月 D.12~18个月 E.18~24个月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0个月 E.11个月
A.2000Hz与2100Hz B.3000Hz与3100Hz C.4000Hz与4100Hz D.5000Hz与5100Hz E.5500Hz与5600Hz
A.是一高频率,低波长之电磁波 B.可引发神经肌肉兴奋反应 C.它是电磁能引发体内分子的动能量增加而作用的 D.不需要液态介质来帮助传递电磁波 E.对金属绝对禁忌
A.减轻局部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B.抑制DNA合成从而杀菌 C.释放有毒物质以杀菌 D.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E.促进表皮细胞的生长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位移 E.以上都不是
A.骨骼>脂肪>肌肉 B.脂肪>肌肉>骨骼 C.肌肉>脂肪>骨骼 D.骨骼>肌肉>脂肪 E.肌肉>骨骼>脂肪
A.静磁场疗法 B.动磁场疗法 C.磁热振疗法 D.电容场法 E.以上都错
A.炎症期一般持续2~3d B.炎症期会有血肿和液体的流失 C.增殖期会出现血管生成,伤口收缩 D.增殖期还会出现胶原纤维的重组 E.修复期会形成不成熟的结痂组织形成
A.温度刺激作用 B.机械刺激作用 C.化学刺激作用 D.综合刺激作用 E.润滑作用
A.整体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选择性 E.变化性
A.气质、性格和能力 B.动力、活力和评价 C.认识、情绪和意志 D.认识、人格和活动 E.动力、情绪和意志
A.提高了 B.降低了 C.适应了 D.迟钝了 E.不变化
A.0.25~2s B.2~5s C.0.25~1s D.1min以内 E.1min以外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E.想像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新生隐球菌 C.衣原体 D.肺炎支原体 E.立克次体
A.趋化因子的作用 B.过敏毒素的作用 C.激肽样物质的作用 D.C3a、C5a的作用 E.Ⅳ型超敏反应的炎症
A.RNA+NA B.RNA+HA C.NA+NP D.HA+NP E.HA+NA
A.产气荚膜梭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空肠弯曲菌 D.肠炎沙门菌 E.鼠伤寒沙门菌
A.血浆凝固酶 B.触酶 C.DNA酶 D.尿素酶 E.卵磷脂酶
A.敏感 B.中介 C.中度敏感 D.耐药 E.需重新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A.12月的第3个星期日 B.5月8日 C.12月3日 D.5月的第3个星期日 E.3月的第3个星期日
A.35 B.45 C.55 D.75 E.85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 E.2003年
A.前后平伸并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B.左右平伸并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C.与身体长轴平行,并与地平面垂直的轴 D.左右平伸并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E.以上都不对
A.肋角 B.肩胛下角 C.胸骨角 D.第7颈椎棘突 E.胸骨体和柄结合处
A.气管分叉 B.声门裂 C.气管隆嵴 D.左主支气管 E.右主支气管
A.神经 B.淋巴管 C.肾动脉 D.肾静脉 E.肾大盏
A.主动脉口周围 B.肺动脉口周围 C.左房室口周围 D.右房室口周围 E.上腔静脉口周围
A.浅筋膜 B.肌腱 C.腱鞘 D.滑膜囊 E.深筋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