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黄疸常长达3周以上 B.自生后即有腹胀便秘 C.常处于睡眠状态 D.对外界反应迟钝 E.喂养困难
A.氧流量0.5~1L/min,氧浓度<40% B.氧流量2~4L/min,氧浓度<60% C.氧流量5~6L/min,氧浓度<70% D.氧流量7~8L/min,氧浓度<80% E.氧流量9~10L/min,氧浓度<90%
A.咽结合膜炎 B.疱疹性咽峡炎 C.流行性感冒 D.急性咽炎 E.球菌性口炎
A.低血糖症 B.颅内出血 C.婴儿痉挛症 D.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E.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弱症
A.1岁以内110kcal,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10kcal B.1岁以内100kcal,以后每增加2岁减去15kcal C.1岁以内100kcal,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10kcal D.1岁以内120kcal,以后每增加2岁减去15kcal E.1岁以内115kcal,以后每增加4岁减去25kcal
A.米粉 B.蛋黄 C.苹果泥 D.鱼泥 E.鱼肝油
A.淋巴结肿大 B.眼结膜充血、口唇干红、草莓样舌 C.持续高热5天以上 D.心电图出现广泛ST-T改变 E.掌跖红斑、手足硬肿、指(趾)脱皮及多形红斑
A.ROP的发生主要与早产低体重有关 B.严格氧疗指征是预防ROP的重要措施 C.多数早产儿ROP都能自行恢复 D.应早期出现、早期治疗 E.筛查多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4周
A.母婴血型不合 B.血型抗体阳性 C.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D.黄疸生后24小时内出现 E.间接胆红素超过340μmol/L
A.压力增高 B.外观混浊 C.氯化物正常 D.蛋白增高 E.糖正常
A.大量蛋白尿 B.高度水肿 C.有血尿、高血压 D.血浆白蛋白降低更明显 E.高胆固醇血症
A.明显血尿 B.高血压持续或反复出现 C.氮质血症 D.血清补体水平增高 E.单纯性肾病的表现
A.硝普钠 B.卡托普利 C.利血平 D.硝苯地平 E.普萘洛尔
A.退热 B.止惊 C.开放气道 D.降颅压 E.吸氧
A.环孢素 B.糖皮质激素 C.硫唑嘌呤 D.雷公藤总苷 E.环磷酰胺
A.小型缺损可无任何症状 B.易有呼吸道感染 C.严重者早期出现心力衰竭 D.多数患儿在婴幼儿期即有明显体征 E.大型缺损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变得明显
A.抗菌药物以杀菌性为佳 B.抗生素剂量应大,疗程应足 C.选择性IgA缺陷禁忌输血 D.严重细胞免疫缺陷的病人输血,最好用新鲜血 E.细胞免疫缺陷者禁忌接种活疫苗
A.碱性尿 B.酸性尿 C.尿比重低 D.尿比重高 E.蛋白尿
A.45,X B.47,XXY C.47,XYY D.47,XXX E.46,XY/47,XXY
A.多饮、多尿、烦渴 B.高渗性脱水 C.尿比重低,尿渗透压一般在50~200mmol/L D.禁水试验尿比重升高不明显 E.加压素试验提高尿渗透压程度
A.3~4周 B.1~2周 C.5~7周 D.8~12周 E.16~20周
A.2型糖尿病为主 B.对胰岛素治疗多不敏感 C.青春期胰岛素用量偏大 D.40%患儿就诊时为酮症酸中毒状态 E.以上均不正确
A.高热 B.严重感染 C.手术 D.头部外伤 E.以上均是
A.由下到上 B.由近到远 C.由粗到细 D.由低级到高级 E.由简单到复杂
A.皮质醇和ACTH浓度在正常范围内 B.11-β羟化酶缺乏症患儿,尿液17羟类固醇水平增高 C.21羟化酶缺乏症患儿,尿液17羟类固醇水平增高 D.17-α羟化酶缺乏症患儿,血浆和尿中脱氧皮质酮明显增高 E.失盐型21羟化酶缺乏症患儿,血脱氧皮质醇明显增高
A.早期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B.只要没有反指征,不经DIC项目的检查,即可给小剂量肝素 C.多巴胺静滴速度为4~8μg/kg D.代谢性酸中毒应积极纠正 E.若患儿没有低蛋白血症则不需补充胶体液
A.病毒性脑炎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恶性疟疾 E.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A.出生时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E.4个月
A.急性乙型肝炎 B.慢性乙型肝炎 C.重型乙型肝炎 D.急性乙型肝炎潜伏期 E.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
A.WBC及分类 B.血培养 C.血清病毒抗体 D.询问既往有无类似发作史 E.痰液检查
A.冬春季 B.春秋季 C.夏秋季 D.春季 E.秋冬季
A.镇静、给氧 B.应用洋地黄类药物 C.应用多巴酚丁胺 D.限制水、钠摄入 E.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A.氨茶碱 B.肾上腺素 C.复方氯丙嗪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糜蛋白酶雾化吸入
A.心率增快,超过160次/分时可考虑应用 B.肝肋下迅速增大2cm以上时可考虑应用 C.首剂给予口服1/2饱和量 D.首剂给予口服1/3饱和量 E.不与钙剂同时应用
A.脑干 B.小脑 C.中脑 D.脑室 E.大脑半球
A.迁徙性化脓性病灶 B.感染性休克 C.肺炎 D.低血糖 E.水电解质紊乱
A.激素敏感 B.激素部分敏感 C.激素耐药 D.激素依赖 E.激素高度敏感
A.皮肤粗糙、苍黄 B.毛发稀少而干枯,发际较低 C.眼裂小,两眼外侧上斜 D.鼻梁宽而平 E.唇厚,舌大而宽厚,常伸出口外
A.失神发作 B.不典型失神发作 C.失张性发作 D.肌阵挛发作 E.复杂性部分性发作
A.骨骼肌无力经休息后好转 B.双眼睑下垂 C.眼内肌也常累及 D.可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 E.眼外肌麻痹可引起复视
A.病毒性脑炎 B.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脑膜下积液 C.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脑脓肿
A.DMD/BMD B.线粒体肌病 C.脊髓肌萎缩症 D.脑性瘫痪 E.先天性肌病
A.生后半小时左右 B.生后1小时左右 C.生后2小时左右 D.生后4小时左右 E.生后8小时左右
A.测白细胞碱性磷酸酶 B.抽血验嗜异凝集试验 C.咽拭子培养+药敏试验 D.骨髓穿刺细胞分类 E.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或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A.给予热敷 B.输血小板 C.输全血 D.静脉点滴抗生素 E.输第Ⅷ因子
A.轻度营养不良+支气管肺炎+营养性贫血 B.中度营养不良+支气管肺炎+营养性贫血 C.重度营养不良+支气管肺炎+营养性贫血 D.中度营养不良+重症肺炎+营养性贫血+重度脱水 E.重度营养不良+重症肺炎+营养性贫血+重度脱水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脾功能亢进 E.系统性红斑狼疮
A.先天愚型 B.佝偻病 C.苯丙酮尿症 D.缺乏维生素B12 E.呆小病
A.血T3、T4、TSH B.染色体检查 C.尿三氯化铁试验 D.脑电图 E.腕部摄片
A.脑电图 B.肝脏B超 C.头颅MRI D.肌电图 E.血清铜蓝蛋白
A.父母及教师对孩子的行为评估 B.智力测定 C.围生期异常病史 D.EEG检查 E.注意力测试
A.应立即开始,每天用维生素D400U B.应立即开始,每天用维生素D800U C.再过2周后添加,每天用维生素D400U D.再过2周后添加,每天用维生素D800U E.再过4周后添加,每天用维生素D400U
A.血糖 B.血钙 C.呼吸、心率、血压监测 D.头颅超声波检查 E.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
A.病原不明时针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 B.药敏结果示所选药物属不敏感者,虽临床疗效好也应换药 C.开始用药宜选静脉途径 D.一般疗程7~14天 E.新生儿7天前和7天后用药剂量不同
A.卡介苗接种后反应 B.曾有结核感染 C.新近有结核感染 D.假阳性反应 E.皮肤激惹反应
A.腺病毒肺炎 B.支原体肺炎 C.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D.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E.肺结核
A.GOT B.GPT C.LDH和CPK同工酶 D.AKP E.LDH
A.异烟肼是小儿化疗的首选药物 B.异烟肼对防治结核性脑膜炎有特殊疗效 C.利福平为耐药菌感染和短程化疗的主要药物 D.链霉素在中性偏酸环境中作用强 E.异烟肼为全杀菌药
A.抗休克治疗 B.积极给予抗生素 C.立即抗凝治疗 D.应用甘露醇 E.氧气吸入
A.沙门菌属感染 B.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C.溃疡性小肠结肠炎 D.阿米巴痢疾 E.抗生素诱发肠炎
A.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表现为兴奋激惹,症状持续2~3天即消失 B.中度以抑制症状为主,持续7天左右即消失 C.存活者可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D.重度患儿可在1周内死亡 E.患儿可无明确的宫内窘迫史
A.血糖测定 B.尿氨基酸分析 C.血钙、锌测定 D.染色体核型分析 E.血清TSH,T3测定
A.尽量吸尽呼吸道黏液 B.触觉刺激 C.复苏器加压给氧 D.胸外按压心脏 E.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
A.不宜用乳酸钠为补碱药物 B.轻症患者经补液及胰岛素治疗后,酸中毒可逐渐纠正,一般不需要补碱 C.pH<7.1或HCO<15mmol/L,应立即给予全量碱性溶液 D.酸中毒严重的患者,纠正酸中毒的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引起脑水肿 E.补碱应采用1.4%碳酸氢钠
A.病程在3个月以上 B.病程在2周以上 C.病程在2个月以上 D.病程在4个月以上 E.病程在4周以上
A.轮状病毒肠炎 B.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C.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D.急性细菌性痢疾 E.空肠弯曲菌肠炎
A.体温易波动 B.易发生低血糖 C.心率波动范围小 D.肌活力低,拥抱反射常不完全 E.生理性黄疸时间偏长
A.感染 B.低钠血症 C.低钙血症 D.高凝状态 E.低血容量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