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清蛋白 B.葡萄糖 C.纤维蛋白原 D.尿素 E.肌酐
A.样本稀释不准确 B.反复充液 C.有气泡出现 D.计数池不干净 E.充液后盖片移动
A.40天 B.60天 C.80天 D.100天 E.120天
A.固有误差也称计数域误差 B.是因每次充液后细胞在计数室内分布不完全相同所造成的 C.这种误差不能消除 D.与计数域内细胞计数总和呈正比 E.属于偶然误差的一种
A.早晨较高,下午较低 B.安静松弛时较低,进食后比进食前高 C.剧烈运动、剧痛和激动时显著增多 D.妊娠早期常轻度增加 E.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一倍
A.中幼粒细胞 B.晚幼粒细胞 C.早幼粒细胞 D.杆状核粒细胞 E.分叶核粒细胞
A.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A.酸中毒 B.碱中毒 C.CO中毒 D.铅中毒 E.CO2中毒
A.0%~1% B.1%~2% C.2%~3% D.3%~4% E.4%~5%
A.分裂池仅包括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B.贮备池包括中幼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贮存于骨髓 C.成熟池包括晚幼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失去分裂能力 D.循环池是指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 E.边缘池是指骨髓中的成熟粒细胞
A.IgA B.IgD C.IgG D.IgM E.IgE
A.0.5~1.0L B.1.0~2.0L C.1.5~2.5L D.2.0~2.5L E.2.5~3.0L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鳞状上皮细胞
A.1~2倍 B.2~3倍 C.3~4倍 D.4~5倍 E.5~6倍
A.2%、78%、20% B.20%、78%、2% C.78%、2%、20% D.2%、20%、78% E.78%、20%、2%
A.是肾特异性蛋白质 B.在高尔基复合体中合成 C.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万 D.为近端肾小管病变定位标志物 E.是糖蛋白
A.直肠癌患者大便可鲜红色 B.阿米巴痢疾可出现白色便 C.正常人的粪便多为黄色或褐色 D.上消化道出血者多为黑色便 E.婴儿的粪便常常为黄绿色
A.1天 B.3~5天 C.6~7天 D.8天 E.10天
A.细胞核的改变 B.细胞质的改变 C.细胞着色的改变 D.空泡变异 E.吞噬异物
A.1:16以上 B.1:32以上 C.1:64以上 D.1:128以上 E.1:256以上
A.细胞的来源 B.血液的有形成分形态 C.血细胞免疫 D.细胞的增殖 E.分化和功能
A.中胚叶 B.肝脏 C.骨髓 D.淋巴器官 E.脾脏
A.有丝分裂 B.无丝分裂 C.直接分裂 D.减数分裂 E.病理分裂
A.含铁血黄素 B.铁蛋白 C.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D.运铁蛋白 E.血清铁
A.FⅠ B.FⅡ C.FⅢ D.FⅤ E.FⅧ
A.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 B.血小板的膜磷脂和膜蛋白的功能 C.血小板球蛋白的功能 D.血小板第四因子的功能 E.肌动蛋白的功能
A.淋巴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红细胞和单核细胞 B.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红细胞 C.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D.巨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E.单核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
A.FⅠ B.FⅡ C.FⅢ D.FⅩ E.FⅫ
A.肝细胞 B.血管内皮细胞 C.单核细胞 D.巨噬细胞 E.血小板
A.早幼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巨核细胞 D.肥大细胞 E.淋巴细胞
A.GPⅠb/Ⅸ复合物 B.钙离子 C.GPⅡb/Ⅲa复合物 D.vWF E.GPⅡb/Ⅱa复合物
A.X性染色体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Y性染色体遗传 E.性染色体隐性遗传
A.过氧化物酶 B.碱性磷酸酶 C.酸性磷酸酶 D.特异性酯酶 E.非特异性酯酶
A.1~2 B.2~3 C.3~4 D.4~5 E.5~6
A.基础培养基 B.鉴别培养基 C.营养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厌氧培养基
A.增强腺苷环化酶的活性 B.增强鸟苷环化酶的活性 C.破坏肠黏膜 D.入血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E.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A.军团菌 B.支原体 C.衣原体 D.分枝杆菌 E.螺旋体
A.25℃时动力(+),4℃生长(-) B.25℃时动力(+),4℃生长(+) C.37℃时动力(+),25℃生长(-) D.37℃时动力(+),4℃生长(+) E.37℃时动力(+),37℃生长(+)
A.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B.枯草芽孢杆菌 C.蜡样芽孢杆菌 D.大肠埃希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A.白色假丝酵母菌 B.新型隐球菌 C.热带假丝酵母菌 D.烟曲霉菌 E.镰刀菌
A.化脓性球菌 B.棒状杆菌 C.分枝杆菌 D.肠道杆菌 E.厌氧菌
A.索状因子 B.磷脂 C.蜡质D D.硫酸脑苷脂 E.分枝菌酸
A.传染源 B.病原菌 C.传播途径 D.易感宿主 E.以上都是
A.铜绿假单胞菌 B.伤寒沙门菌 C.痢疾志贺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A.1CFU/cm2 B.4CFU/cm2 C.10CFU/cm2 D.50CFU/cm2 E.100CFU/cm2
A.APC B.成熟红细胞 C.粒细胞系 D.淋巴细胞 E.血管内皮细胞
A.CD分子 B.AM分子 C.HLA分子 D.Ig分子 E.TCR
A.mg/ml B.μg/ml C.ng/ml D.pg/ml E.只能定性,不能定量
A.C2~C9 B.C3~C9 C.C4~C9 D.C5~C9 E.C6~C9
A.灵敏度有极大的提高 B.电流逐渐减小 C.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状如火箭的沉淀峰 D.电泳时间大大缩短 E.电流方向有规律地改变
A.琼脂凝胶中的抗体不移动,样品孔抗原向阳极泳动 B.琼脂凝胶中的抗体不移动,样品孔抗原向阴极泳动 C.琼脂凝胶中的抗原不移动,样品孔抗原向阳极泳动 D.琼脂凝胶中的抗原不移动,样品孔抗原向阴极泳动 E.抗原、抗体均向正极泳动
A.沉淀峰高度 B.沉淀峰面积 C.沉淀峰宽度 D.沉淀峰高度的对数 E.沉淀峰高度的平方
A.抗原不纯 B.抗体不纯 C.抗原过量 D.电流过大 E.电泳未达终点
A.蛋白质定量 B.蛋白组分分析 C.蛋白质纯化 D.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E.蛋白质浓度测定
A.有丝分裂原受体 B.SRBC受体 C.IgGFc受体 D.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 E.C3b受体
A.外源性抗原 B.异种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自身抗原 E.异嗜性抗原
A.胚胎细胞表面 B.胚胎细胞核内 C.肿瘤细胞表面 D.肿瘤细胞核内 E.肿瘤细胞质内
A.IgD,IgG,IgM,IgE,IgA B.IgA,IgG,IgD,IgE,IgM C.IgG,IgA,IgM,IgD,IgE D.IgM,IgG,IgA,IgE,IgD E.IgE,IgD,IgM,IgA,IgG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血管活性多肽 D.生长抑素 E.糖皮质激素
A.ApoAⅠ B.ApoBm100 C.ApoCⅡ D.ApoD E.ApoE
A.肝脂酶 B.脂蛋白脂肪酶 C.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 D.胰脂酶 E.纤溶酶
A.LD1>LD2>LD3>LD4>LD5 B.LD2>LD1>LD3>LD4>LD5 C.LD2>LD1>LD4>LD3>LD5 D.LD3>LD2>LD1>LD4>LD5 E.LD1>LD3>LD2>LD4>LD5
A.PA B.TRF C.CRP D.免疫球蛋白 E.Cp
A.清蛋白和球蛋白 B.cGMP和cAMP C.E蛋白和葡萄糖醛酸 D.G蛋白和Ca2+ E.Y蛋白和Z蛋白
A.延滞期 B.零级反应 C.一级反应 D.二级反应 E.混合级反应
A.尿素 B.钠离子 C.肌酐 D.氨基酸 E.尿酸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红细胞 D.肿瘤细胞 E.粒细胞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E.维生素K
A.药效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吸收药物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C.进入血液循环所需要的时间 D.服用剂量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E.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A.蛋白质、肽类 B.固醇类激素 C.脂肪酸衍生物 D.氨基酸衍生物 E.核苷酸
A.与ALB结合的钙 B.游离钙 C.复合钙 D.非扩散钙 E.不解离钙
A.色氨酸 B.苯丙氨酸 C.赖氨酸 D.酪氨酸 E.亮氨酸
A.下丘脑 B.神经垂体 C.腺垂体 D.甲状腺 E.肾上腺
A.CK B.CKMB C.cTn D.LD E.AST
A.牛鲍计数盘 B.老牛鲍计数盘 C.新牛鲍计数盘 D.改良牛鲍计数盘 E.Miller窥盘
A.60天 B.80天 C.100天 D.120天 E.50天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相差显微镜 C.偏振光显微镜 D.荧光显微镜 E.透射电子显微镜
A.成熟红细胞增多 B.血小板增多 C.成熟粒细胞增多 D.成熟淋巴细胞增多 E.成熟单核细胞增多
A.溶菌酶 B.利福平 C.红霉素 D.万古霉素 E.两性霉素
A.HAV B.HBV C.HCV D.HDV E.HEV
A.脾脏 B.扁桃体 C.骨髓 D.胸腺 E.淋巴结
A.单克隆抗体 B.免疫动物抗体 C.小分子抗体 D.独特型抗体 E.体内抗感染抗体
A.葡萄糖 B.血浆脂类 C.酮体 D.清蛋白 E.酶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