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证明有血小板减少 B.了解骨髓增生程度 C.了解有无合并缺铁性贫血 D.了解巨核细胞数量及有无成熟障碍 E.证明有无血小板抗体存在
A.围生期: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7天 B.新生儿期: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56天 C.婴儿期:生后至满2岁之前 D.幼儿期:1周岁以后到满3周岁之前 E.学龄前期:生后5岁至满7岁之前
A.生长发育加快,体重身高增长迅速 B.生殖器官迅速发育,趋向成熟 C.神经内分泌调节趋于稳定 D.常可出现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变化 E.有时可有甲状腺肿大及高血压
A.一个连续平均的过程 B.年龄越大发育越快 C.婴儿期发育最快 D.各系统发育快慢一致 E.机体间不存在个体差异
A.第一个弯曲生后3个月,第二个弯曲生后6个月,第三个弯曲生后12个月 B.第一个弯曲生后4个月,第二个弯曲生后6个月,第三个弯曲生后12个月 C.第一个弯曲生后3个月,第二个弯曲生后8个月,第三个弯曲生后12个月 D.第一个弯曲生后3个月,第二个弯曲生后6个月,第三个弯曲生后10个月 E.第一个弯曲生后4个月,第二个弯曲生后8个月,第三个弯曲生后12个月
A.前囟最晚闭合的时间是10个月 B.后囟最晚闭合的年龄在生后2周 C.颅缝一般闭合的年龄为2个月 D.腕骨骨化中心开始出现的年龄为1岁半 E.上、下部量相等的年龄为12岁
A.体重、身高(长)、体围 B.对外界反应能力的发育 C.运动功能的发育 D.语言发育 E.牙齿的发育
A.110kcal/kg B.120kcal/kg C.130kcal/kg D.140kcal/kg E.150kcal/kg
A.摄入不足 B.消化吸收障碍 C.需要量过多 D.消耗量过大 E.缺乏锻炼
A.内分泌因素 B.喂养过度 C.生活方式 D.代谢改变 E.遗传因素
A.维生素K经胎盘转运不足,胎儿脐血中维生素K缺乏 B.新生儿肠道内无细菌,维生素K的合成少 C.母乳中维生素含量低,平均为15μg/L D.长期应用营养液,可致维生素K缺乏 E.婴儿由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肠切除、囊性纤维化等疾病引起的小儿肠道吸收不良,造成维生素K吸收障碍
A.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D.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E.血液中白细胞及病原体的代谢产物
A.急性咽炎 B.慢性鼻炎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链霉素过敏 E.足癣合并感染
A.钠、水潴留 B.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 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E.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
A.内分泌疾病 B.颅脑病变 C.中毒 D.激素应用 E.肾脏疾病
A.颅内感染 B.热性惊厥 C.中毒性脑病 D.低钙惊厥 E.癫痫
A.失水量为体重的5%,精神稍差、略有烦躁属轻度脱水 B.失水量为体重的5%~10%,皮肤苍白、干燥、弹性较差,尿量明显减少,属中度脱水 C.失水量为体重10%以上,呈重症面容,精神极度萎靡,昏睡甚至昏迷,属重度脱水 D.中度脱水失水量100~120ml/kg E.脱水常伴有钾、钠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A.15%以下 B.20%以下 C.15%~25% D.25%~40% E.40%以上
A.早产儿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出现呼吸暂停 B.早产儿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C.早产儿出生后心率平均为120~140次/分,血压平均为9.3/6.7kPa D.早产儿各种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少,不易将脂肪乳化,脂肪消化吸收差,在缺氧缺血和喂养不当时,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E.早产儿肝不成熟,生理性黄疸较足月重,持续时间长,同时肝糖原储存少,肝合成蛋白质不足,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A.209.2~313.8J/kg(50~75kcal/kg) B.418.4~502.1J/kg(100~120kcal/kg) C.313.8~418.4J/kg(75~100kcal/kg) D.502.1~627.6J/kg(120~150kcal/kg) E.>627.6J/kg(150kcal/kg)
A.出生体重为2000g B.身长为45cm C.皮肤胶冻状 D.足底皱褶>2/3 E.毳毛多
A.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小 B.胃酸低,消化酶活性低,容易出现消化不良 C.幽门口狭窄 D.肝细胞再生能力差,易发生肝硬化 E.足月儿肠屏障功能已经成熟
A.肠链球菌 B.双歧杆菌 C.大肠杆菌 D.变形杆菌 E.嗜酸杆菌
A.腺期 B.成管期 C.胚胎期 D.成囊期 E.肺泡期
A.年龄越小,频率越快 B.呼吸中枢的调节能力差 C.婴幼儿以胸腹式呼吸为主 D.早产儿易致呼吸暂停 E.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
A.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差 B.乳铁蛋白低 C.补体的活性不足 D.易患肺气肿、肺不张 E.缺氧时其代偿呼吸量可超过正常的2.5倍
A.革兰阳性球菌 B.革兰阴性杆菌 C.病毒 D.衣原体 E.支原体
A.30天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E.12个月
A.左心房扩大 B.左心室扩大 C.右心房扩大 D.右心室扩大 E.都有可能
A.肝脾大 B.出血 C.发热 D.苍白 E.血尿
A.起病急,黄疸明显 B.脾脏明显大 C.血红蛋白尿 D.胆石症 E.贫血较轻
A.胸片典型改变为肺野透亮度增加呈网状或网点状阴影 B.骨骼病变为溶骨性凿穿样损害 C.病变部位骨骼呈增生性改变 D.脊椎多表现为脊突破坏 E.不会累及骨盆骨或颌骨
A.肺炎球菌产生的毒素 B.伤寒杆菌产生的毒素 C.大肠杆菌产生的志贺菌样毒素 D.克雷伯菌产生的毒素 E.大肠埃希菌产生的毒素
A.6个月 B.1岁半 C.2岁半 D.3岁半 E.4岁半
A.大体观察双肾明显肿大 B.光镜下肾小球可见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病变,即肾小球内皮及系膜细胞增生 C.免疫荧光检查急性期见IgM、C4于肾小球基膜及系膜区颗粒状沉积,有时还伴IgG和IgA D.电镜下在肾小球基膜上皮侧有散在的圆顶状电子致密物沉积物 E.光镜下早期可见白细胞浸润
A.IgA肾病是指肾小球内皮细胞下显著、广泛的IgA沉着的肾小球疾患 B.IgA肾病为临床诊断,又称Berger病 C.本病是含IgA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内沉积而致病 D.在IgA肾病时血浆为多聚IgA1增高,肾小球内之IgA则少属多聚IgA1 E.IgA肾病病理免疫荧光不伴其他Ig沉积
A.皮肤 B.肾脏 C.肝脾淋巴结 D.脑 E.心脏
A.糖皮质激素 B.免疫抑制剂 C.非甾体抗炎药物 D.肌营养药物 E.静脉丙种球蛋白
A.细菌感染 B.病毒感染 C.外伤 D.真菌 E.寄生虫
A.颈部抵抗 B.克氏征 C.布氏征 D.巴氏征 E.前囟饱满
A.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胎儿期最早开始 B.脊髓下端在胎儿期位于第2腰椎下缘,2岁时上移到第1腰椎 C.出生时大脑皮质下中枢如丘脑、下丘脑、苍白球等发育已经较为成熟,初生婴儿活动主要由皮质下系统调节 D.在婴儿期神经发育十分活跃 E.新生儿神经细胞数目与成人相同,但其树突与轴突少而短
A.染色体病 B.单基因遗传病 C.多基因遗传病 D.线粒体基因变异 E.溶酶体病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性染色体遗传 D.分子遗传病 E.自身免疫性疾病
A.单纯Ig或抗体缺陷病 B.细胞免疫缺陷 C.抗体和细胞免疫联合缺陷 D.吞噬功能缺陷 E.补体缺陷
A.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肾上腺类固醇合成过程的某些酶类出现缺陷,使肾上腺皮质醇生成增加 C.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发生率约为1/16000~1/20000 D.症状轻微的非典型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临床表现各异,发病年龄不一 E.最常见的酶缺陷为21-羟化酶
A.IgA B.IgG C.IgD D.IgE E.IgM
A.不能运动 B.不产芽孢 C.专性需氧 D.抗酸染色阴性 E.营养需求特殊
A.1~2周 B.2~4周 C.4~8周 D.8~10周 E.10~12周
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D.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身
A.中毒 B.心脏疾病 C.电解质平衡失调 D.继发于呼吸功能衰竭或呼吸停止 E.败血症
A.鼻导管吸氧 B.面罩吸氧 C.呼气末正压通气给氧 D.头罩给氧 E.不重复吸收面罩给氧
A.150 B.200 C.250 D.300 E.350
A.皮肤巩膜黄疸短期内进行性加重 B.肝脏短期内增大 C.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D.出血倾向 E.出现精神、智力、行为异常
A.溶解微血栓 B.增加凝血因子Ⅲ的活性 C.中和血小板因子 D.防止微血栓形成 E.减少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生成
A.高血糖症 B.窒息 C.新生儿糖尿病 D.感染 E.寒冷损伤
A.风湿性心脏病 B.病毒性心肌炎 C.心肌病 D.先心病 E.正常心脏
A.营养性铁缺乏 B.叶酸缺乏 C.慢性炎症性贫血 D.维生素B12缺乏 E.再生障碍性贫血
A.急性白血病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恶性组织细胞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恶性淋巴瘤
A.红细胞G-6-PD缺乏症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地中海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阿司匹林中毒
A.脓毒血症合并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脓毒血症合并感染性休克 C.脓毒血症合并药物不良反应 D.脓毒血症合并DIC E.脓毒血症合并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
A.脑栓塞 B.心肌炎 C.颅内出血 D.冠状动脉瘤破裂 E.心包炎
A.代谢性酸中毒 B.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A.给予洋地黄强心 B.开放静脉,快速补液 C.CPAP辅助呼吸 D.抗生素静脉注射 E.阿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