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沙眼 B.结膜滤泡症 C.滤泡性结膜炎 D.急性结膜炎 E.慢性结膜炎
A.视盘凹陷扩大 B.血管向鼻侧移位 C.视盘火焰状出血 D.视网膜中央静脉搏动 E.视盘环形血管暴露
A.旁中心暗点 B.环形阶梯 C.弓形暗点 D.鼻侧阶梯 E.中心绝对暗点
A.迫切要求减少对眼镜依赖的患者 B.手术前<1.00D的角膜散光 C.预计术后散光<1.50D D.预计术后视力0.7或1.0以上 E.瞳孔>5mm的患者
A.根据术前散光选择切口如存在较大术前散光则切口应选择在屈光力小的子午线上 B.配戴眼镜术后3个月<1.5D散光可考虑配戴眼镜矫正 C.角膜屈光手术 D.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 E.通过拆断线矫正散光
A.穿孔伤引起的晶状体周边局限浑浊,不应急于手术 B.合并角膜裂伤的白内障,直接通过创口吸出白内障然后再缝合伤口 C.钝挫伤引起的白内障,一旦影响视力应手术治疗 D.对单纯外伤白内障术中后囊完整1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E.晶状体浑浊伴有异物的按常规白内障摘除同时取异物
A.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B.晶状体过敏性青光眼 C.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D.继发闭角型青光眼 E.恶性青光眼
A.视野范围更广 B.大大降低了后发障的发生率 C.提高了对比敏感度,减少球面像差 D.改善术后全程视力 E.减少术后散光
A.发病时间多在术后5~8天 B.疼痛轻 C.前房可见纤维素渗出 D.玻璃体不受累或受累较轻 E.激素治疗有效
A.红、绿、蓝 B.绿、蓝、橙 C.红、绿、橙 D.绿、黄、橙 E.红、绿、黄
A.正视 B.-1.00D C.+2.00D D.+1.00D E.-2.00D
A.中剂量肉毒杆菌引起麻痹肌收缩 B.大剂量肉毒杆菌引起拮抗肌麻痹 C.大剂量肉毒杆菌引起麻痹肌收缩 D.小剂量肉毒杆菌引起麻痹肌收缩 E.小剂量肉毒杆菌引起拮抗肌麻痹
A.上斜肌 B.下直肌 C.上直肌 D.下斜肌 E.内直肌
A.色素上皮 B.视杆细胞 C.视锥细胞 D.双极细胞 E.神经节细胞
A.理疗及针刺疗法 B.血管扩张法 C.手术治疗 D.激素及抗生素 E.病因治疗
A.眼B超 B.眼电图 C.立体视觉 D.眼A超 E.视网膜电图
A.紫红色,滴肾上腺素不褪色 B.血管自角膜呈放射状走行,轮廓模糊 C.越近角膜缘充血越明显 D.血管可随推动而移动 E.代表深层血管充血,为角膜炎、虹膜炎等疾病的症状之一
A.病毒引起的结膜炎分泌物为水样或浆液性 B.腺病毒所致的流行性结膜炎除结膜充血外,还可出现点状或片状结膜下出血 C.长期戴角膜接触镜可导致巨乳头性结膜炎 D.结膜水肿都是由结膜炎症引起的 E.腺病毒所致的流行性结膜炎常见假膜形成
A.细菌性结膜炎 B.滤泡性结膜炎 C.春季结膜炎 D.病毒性结膜炎 E.真菌性结膜炎
A.结膜出现滤泡都是病理性的 B.Parinaud眼腺综合征患者可出现结膜肉芽肿 C.结膜小泡最常见于泡性角结膜炎和葡萄球菌性睑缘结膜炎 D.病毒性结膜炎常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 E.Arlt线是指沙眼时发生于上睑结膜睑板沟附近结膜下的瘢痕
A.肺炎链球菌 B.腺病毒 C.脑膜炎双球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隐球菌
A.患儿是淋球菌性结膜炎 B.患儿很有可能是在出生时因患有淋球菌性阴道炎的母体感染 C.成人不易得淋球菌性结膜炎 D.儿童淋球菌性结膜炎潜伏期2~5天 E.治疗应全身使用足量抗生素,同时局部应用抗生素眼液
A.睑内翻与倒睫 B.上睑下垂 C.睑球粘连 D.睑外翻 E.慢性泪囊炎
A.沙眼与包涵体性结膜炎致病微生物是一样的 B.沙眼衣原体是由我国张晓楼等在世界上首次分离出来 C.成人包涵体性结膜炎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乳头增生反应,多位于下睑结膜 D.包涵体性结膜炎是一种通过性接触或产道传播的急性或亚急性滤泡性结膜炎 E.成人包涵体性结膜炎从不引起虹睫炎
A.衣原体 B.肺炎球菌 C.柯萨奇病毒 D.带状疱疹病毒 E.腺病毒
A.树枝状角膜炎 B.匍行性角膜溃疡 C.浅层点状角膜炎 D.硬化性角膜炎 E.角膜白斑
A.包涵体性结膜炎 B.流行性角结膜炎 C.春季结膜炎 D.泡性角结膜炎 E.枯草热性结膜炎
A.潜伏期18~48h B.传染性强,极易传播 C.结膜下常有点片状出血 D.由70型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E.不伴有虹膜炎
A.一般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 B.部分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伴有全身过敏症状 C.0.05%富马酸依美斯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药物 D.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最根本的是脱离过敏原 E.色苷酸钠可治愈过敏性结膜炎
A.翼状胬肉都必须手术治疗 B.翼状胬肉多在睑裂斑的基础上发生 C.避免紫外线照射可延缓翼状胬肉发展 D.睑裂斑一般不须治疗 E.结膜结石由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变性的白细胞凝固形成
A.黄斑前膜 B.黄斑裂孔 C.黄斑变性 D.黄斑囊样水肿 E.中浆
A.巩膜变薄明显 B.玻璃体变性、液化 C.脉络膜进行性萎缩 D.可出现角膜后弹力层破裂 E.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
A.视锥细胞营养不良 B.黄斑萎缩性损害合并视网膜黄色斑点沉着 C.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 D.白点状视网膜变性 E.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
A.又可称之为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B.患者多为中青年 C.多有中心视力障碍 D.病变中心为灰白色深层浸润性病灶 E.荧光造影早期:灰白色病灶不显影
A.睑裂缩小 B.泪溢 C.暴露性角膜炎 D.结膜干燥 E.睑裂闭合不全
A.滤过手术后3~5周前房尚未形成 B.滤过手术后1~2周前房尚未形成 C.滤过手术后2周前房尚未形成 D.滤过手术后1周前房尚未形成 E.滤过手术后3周前房尚未形成
A.眶下壁 B.眶上壁 C.眶外侧壁 D.眶内侧壁和眶外侧壁 E.眶内侧壁
A.鳞屑性睑缘炎 B.外睑腺炎 C.睑板腺囊肿 D.内睑腺炎 E.溃疡性睑缘炎
A.痉挛性睑内翻可试行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 B.机械性睑内翻可试配义眼 C.瘢痕性睑内翻可用激光治疗 D.少数倒睫无明显睑内翻,可用电解法破坏毛囊 E.及时治疗原发病
A.受累骨壁彻底清除 B.彻底清除邻近软组织 C.术后辅助化疗 D.切除肿瘤 E.以上都是
A.合并有全身疾患 B.患者房角完全关闭所致 C.结膜下组织纤维化及滤过泡瘢痕形成 D.未及时应用药物 E.术前眼压过高
A.前房角窄 B.畏光 C.大角膜 D.角膜后弹力层破裂,角膜浑浊 E.视神经盘C/D扩大
A.睫毛根部瘢痕形成 B.睑结膜瘢痕收缩 C.睑板肥厚变形 D.Muller肌作用减弱 E.是其最常见的合并症
A.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眼睑良性肿瘤 B.位于眼睑较浅层,为稍隆起的鲜红色或紫红色病变,较深者表面皮肤呈暗红色 C.可以在瘤体内注射或瘤体周围注射糖皮质激素 D.无论大小,均不可自行消退 E.根据不同条件及肿瘤的部位选择激光光凝及冷冻治疗
A.手术感染 B.外伤 C.眶异物残留 D.鼻旁窦 E.急性泪囊炎
A.继发性青光眼 B.虹膜后粘连 C.瞳孔膜闭 D.并发性白内障 E.眼球萎缩
A.抗生素 B.睫状肌麻痹剂和糖皮质激素 C.表面麻醉剂 D.糖皮质激素 E.热敷
A.眼痛 B.流泪 C.视物模糊 D.畏光 E.视物变形
A.过熟期 B.进展期 C.成熟期 D.初发期 E.早熟期
A.晶状体切割术 B.晶状体吸出术 C.晶状体囊内摘除术 D.晶状体囊外摘除术 E.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
A.屈光状态为正视,但无调节力 B.屈光状态为远视,但无调节力 C.屈光状态为近视,但无调节力 D.屈光状态为远视,但有与年龄相对应的调节力 E.屈光状态为近视,但有与年龄相对应的调节力
A.核性白内障 B.囊膜下白内障 C.前极性白内障 D.皮质性白内障 E.囊膜性白内障
A.视网膜内核层与内丛状层之间 B.视网膜内界膜与玻璃体后界膜之间 C.视网膜神经层节细胞与神经纤维层之间 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与内界膜之间 E.视网膜内丛状层内
A.高血压 B.颈动脉阻塞性疾病 C.脱髓鞘疾病 D.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 E.眼前节新生血管
A.颅内占位性病变中小脑肿瘤较早发生视盘水肿 B.视盘边界模糊最先从上、下边缘开始 C.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无异常可以排除视神经盘水肿 D.生理盲点扩大是其视野改变的特征 E.长期的视盘水肿造成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A.如为烟中毒性弱视,患者有长期吸烟史 B.电生理检查可帮助与伪盲鉴别 C.多发性硬化病人中约1/3在病程中发生球后视神经炎 D.维生素B族缺乏可引起双侧慢性球后视神经炎 E.甲醇在体内代谢产生乙醇,从而引起视神经损害
A.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严重损害的终局,光反射,集合反射消失 B.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是筛板前的视神经损害所致 C.垂体肿瘤引起的视神经萎缩,术后视力可有恢复 D.继发性视神经萎缩通常均可治疗 E.上行性视神经萎缩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无关
A.正常视野 B.生理盲点扩大 C.和生理盲点相连的水平视野缺损 D.中心暗点 E.同侧偏盲
A.初发期 B.成熟期 C.任何阶段均可诱发 D.膨胀期 E.过熟期
A.多为角膜外伤后感染或角膜异物后感染所致 B.主要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首位 C.发病急常在角膜外伤后24~48h发病 D.角膜可形成溃疡 E.治疗急性期用高浓度抗生素频繁滴眼
A.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血管瘤的局限在眼底周边 C.晚期可致青光眼、眼球萎缩 D.若合并有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的合并症 E.小的血管瘤可行光凝
A.2 B.3 C.4 D.5 E.6
A.视束损伤 B.颈后视神经病变 C.癔症 D.外侧膝状体 E.视放射后损伤和枕叶病变
A.应用维生素C注射液生理盐水稀释后冲洗结膜囊 B.应用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 C.大量清洁水进行结膜囊眼表冲洗结膜囊 D.应用硼酸液冲洗 E.尽快行前房冲洗术
A.1%阿托品散瞳 B.静滴应用维生素C C.点用自家血清 D.应用庆大霉素结膜下注射 E.经常用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
A.全层角膜移植 B.穿孔部位角膜板层移植 C.羊膜移植 D.角巩膜缘干细胞移植 E.结膜移植
A.角膜上皮坏死脱落 B.视网膜灼伤 C.晶状体损伤 D.虹膜损伤 E.RPE损伤
A.视网膜微血管瘤 B.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 C.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梗死 D.急性视神经病变 E.脉络膜黑色素瘤
A.角膜酸烧伤 B.角膜碱烧伤 C.角膜热烧伤 D.眼球穿通伤合并眼球内容物脱出 E.眼球挫伤合并晶状体脱位
A.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 B.有伤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C.清创缝合 D.创口局部疼痛剧烈可用局部阻滞麻醉 E.不可应用止痛药,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A.Fleischer环 B.Bilot斑 C.角膜小滴 D.Herbet小凹 E.Horner-Trantes结节
A.只要诊断明确就应行激光光凝 B.激光光凝可防止复发 C.渗漏点在黄斑中心凹外200μm可行激光光凝 D.氩激光比氪黄激光治疗效果好 E.渗漏点在黄斑中心凹下可采用氪黄激光进行激光光凝
A.视乳头玻璃膜疣 B.球后视神经炎 C.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D.垂体瘤 E.Foster-Kennedy综合征
A.运动融像 B.感觉融像 C.融像交叉 D.复合融像 E.运动联合感觉触像
A.角膜前后弹力膜断裂 B.病变组织发生纤维化 C.角膜内皮细胞变形 D.角膜上皮细胞变形 E.角膜小板变薄
A.视网膜裂孔 B.玻璃体积血 C.视网膜脱离 D.玻璃体液化 E.飞蚊症
A.超声波扫描 B.X线照相 C.CT D.MRI E.眼电生理
A.3.06mmHg B.7.35mmHg C.12.50mmHg D.13.60mmHg E.25.00mmHg
A.辐辏15°~20°,分开4°~6° B.辐辏25°~30°,分开4°~6° C.辐辏35°~50°,分开4°~6° D.辐辏10°~15°,分开8°~10° E.辐辏15°~20°,分开8°~10°
A.强直性脊柱炎 B.牛皮癣性关节炎 C.Reiter综合征 D.炎症性肠道疾病 E.Fuchs综合征
A.鼻侧视网膜神经纤维 B.颞侧视网膜神经纤维 C.上半视网膜神经纤维 D.下半视网膜神经纤维 E.盘斑束纤维
A.肺炎链球菌性角膜溃疡 B.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 C.大肠杆菌性角膜溃疡 D.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溃疡 E.β溶血性链球菌性角膜溃疡
A.睫状体炎 B.脉络膜炎 C.Sjogren综合征 D.视网膜血管炎 E.玻璃体炎
A.-0.1 B.0 C.0.1 D.0.5 E.1.0
A.1个月 B.2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E.24个月
A.1~2mm B.2~3mm C.3~5mm D.5~8mm E.10~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