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子宫颈炎 B.盆腔炎 C.子宫内膜炎 D.子宫肌瘤 E.痛经
A.电磁波 B.光子 C.超声波 D.电磁效应 E.以上都不是
A.体层摄影 B.软X线摄影 C.高千伏摄影 D.透视 E.放大摄影
A.组织密度越高,厚度越厚,吸收的X线越多,X线的图像越白 B.组织密度越高,厚度越薄,吸收的X线越多,X线的图像越白 C.组织密度越高,厚度越厚,吸收的X线越多,X线的图像越黑 D.组织密度越低,厚度越厚,吸收的X线越多,X线的图像越黑 E.组织密度越低,厚度越薄,吸收的X线越多,X线的图像越白
A.0.031~0.0008nm B.750~390nm C.0.0031~0.008nm D.0.031~0.008nm E.0.0031~0.0008nm
A.射频效应 B.荧光效应 C.感光效应 D.电离效应 E.穿透性
A.操作方便,费用低 B.可多位置观察 C.能观察器官的动态情况 D.图像的对比度及清晰度高 E.马上有结果
A.增加器官组织的密度 B.造影剂可分为高密度造影剂和低密度造影剂 C.增加器官组织的自然对比 D.增加器官组织的人工对比 E.造影方式有直接引入法和间接引入法
A.乳腺 B.肌肉 C.甲状腺 D.肾 E.子宫
A.气体,液体及软组织,脂肪,骨骼 B.骨骼,脂肪,液体及软组织,气体 C.气体,脂肪,液体及软组织,骨骼 D.脂肪,气体,液体及软组织,骨骼 E.骨骼,液体及软组织,脂肪,气体
A.肌红蛋白 B.CK-MB C.肌动蛋白 D.心肌钙蛋白I E.心肌钙蛋白T
A.启动凝血过程 B.活化因子Ⅲ C.提供凝血反应的场所 D.作为组织因子,参与外源性凝血系统 E.与因子Ⅻ接触,参与内源性凝血系统
A.颗粒管型 B.脂肪管型 C.透明管型 D.细胞管型 E.腊样管型
A.清蛋白/球蛋白 B.AFP C.GGT D.AST E.ALP
A.细菌与药物一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下降 B.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C.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表现 D.是药物对细菌缺乏选择性 E.是细菌毒性大
A.四环素类 B.青霉素类 C.氨基苷类 D.头孢类 E.多黏菌素类
A.在治疗量即有抑制呼吸作用 B.对钝痛的效果不如其他镇痛药 C.连续反复多次应用会成瘾 D.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E.引起便秘与尿潴留
A.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组织 B.多个相邻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 C.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及皮下组织 D.皮肤全层及其中的淋巴管 E.皮肤表面
A.整个病灶 B.包括病灶外1~3cm C.包括病灶外3cm D.包括病灶外5cm E.包括病灶外5cm以上
A.局部红、肿、热、痛明显 B.局部波动感明显 C.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 D.局部水肿,但无压痛 E.局部水肿,压痛明显,穿刺可抽到脓液
A.消炎止痛药 B.物理因子治疗 C.增加屈伸运动 D.膝关节镜治疗 E.膝关节置换术
A.拖步步态 B.止痛步态,患侧负重,对侧骨盆倾斜 C.站立时膝过伸 D.足内旋 E.步行时腰进行性弯曲
A.仰卧位桥式运动 B.俯卧位"飞燕式"运动 C.俯卧位腹下垫枕腰屈曲再直腰运动 D.仰卧双下肢同时直腿抬高训练腹肌 E.仰卧位屈髋、屈膝,双手抱膝牵拉腰背软组织
A.腰椎前凸加重 B.腘绳肌紧张 C.徒手检查单侧疼痛 D.下肢徒手肌肉检查正常 E.局部肿胀突起
A.放射平片 B.MRI C.CT D.EMG E.SSEP/MEP
A.蜡疗 B.被动屈膝 C.被动牵拉股四头肌 D.关节松动术 E.股四头肌肌力训练
A.屈曲位 B.伸直位 C.屈髋屈膝位 D.髋关节外展位 E.髋关节内收位
A.截肢术后1个月 B.残端鳞茎状 C.残肢过长 D.主要肌力小于3级 E.关节屈曲挛缩5°
A.关节不稳 B.骨折未愈合又未做内固定 C.急性渗出性滑膜炎 D.外周神经损伤 E.骨关节肿瘤
A.上肢放松体位 B.颈前屈体位 C.颈后伸体位 D.颈垂直体位 E.卧位
A.局部的皮肤、软组织或关节有感染 B.妊娠期及月经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 C.有骨折征象未复位及固定 D.颈肩腰腿痛 E.接受抗凝治疗的CVA患者
A.6h B.12h C.24h D.48h E.72h
A.20%~30% B.40%~50% C.60%~70% D.70%~80% E.90%以上
A.意识障碍,昏迷 B.突发头晕伴恶心、呕吐 C.步态异常,行走困难 D.突发异常剧烈全头痛 E.烦躁、情绪激动
A.运动障碍 B.意识障碍 C.感觉障碍 D.排便障碍 E.性功能障碍
A.大脑 B.中脑 C.脑桥 D.延髓 E.腰髓
A.颈椎正侧位片 B.脑脊液检查 C.头颅CT D.颅内血管彩超 E.DSA
A.无特殊征象 B.两肺纹理增粗、紊乱 C.肺野透亮度增加 D.膈肌下降 E.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
A.过敏因素 B.气候因素 C.长期吸烟 D.感染因素 E.遗传因素
A.水肿期 B.消散期 C.灰色肝变期 D.充血期 E.红色肝变期
A.肺活量 B.嗜酸性粒细胞数 C.症状和体征 D.血气分析 E.X线肺野透亮度的变化
A.畏寒高热 B.呼吸困难 C.咳大量脓臭痰 D.咳嗽伴咯血 E.咳嗽伴胸痛
A.三多一少症状不是诊断糖尿病所必需的条件 B.尿糖检查不一定阳性 C.空腹血糖一定升高 D.餐后2h血糖达到或超过11.1mmol/L E.可对可疑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A.发病年龄不同 B.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 C.胰岛素与释放的曲线不同 D.血糖稳定性不同 E.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不同
A.慢支单纯型 B.慢支喘息型 C.支气管哮喘 D.支气管扩张 E.支气管肺癌
A.厌氧菌 B.链球菌 C.葡萄球菌 D.大肠杆菌 E.肺炎球菌
A.肺栓死 B.心急梗死 C.自发性气胸 D.急性左心衰竭 E.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
A.山莨菪碱(654-2)静脉注射 B.补液+氨茶碱+β2受体激动剂 C.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溴化异丙托品吸入 D.色甘酸钠吸入+糖皮质激素 E.补液+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氨茶碱静脉滴注
A.单纯饮食疗法 B.饮食疗法加磺脲类药物 C.饮食疗法加苯乙双胍(降糖灵) D.饮食疗法加胰岛素 E.饮食疗法加运动疗法
A.7%~9% B.5%~7% C.3%~5% D.1%~3% E.9%~11%
A.感觉统合训练 B.应用行为分析疗法 C.听觉统合训练 D.调制中频电疗 E.结构化教育
A.遗传性疾病 B.代谢性疾病 C.多酶体疾病 D.结缔组织疾病 E.内分泌疾病
A.肌张力异常 B.姿势异常 C.反射异常 D.运动发育异常 E.肌力异常
A.四肢受累,程度均一 B.四肢受累,下肢重于上肢 C.三肢瘫 D.四肢受累,上肢重于下肢 E.重度截瘫
A.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有连续2年的呼吸道疾病 B.患者每年咳嗽、咳痰6个月以上并有连续2年的呼吸道疾病 C.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有连续3年的呼吸道疾病 D.患者每年咳嗽、咳痰2个月以上并有连续2年的呼吸道疾病 E.患者每年咳嗽、咳痰4个月以上并有连续4年的呼吸道疾病
A.ADHD B.MR C.CHF D.COPD E.AD
A.肺血管广泛收缩和肺动脉高压 B.气道狭窄 C.氧分压下降 D.发绀 E.喘息
A.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 B.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代谢紊乱 C.糖尿病是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代谢紊乱 D.糖尿病多表现为多饮、多食、体重增加、少尿 E.重症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
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肥胖症 D.各项指标均为正常 E.特发性糖尿病
A.≥6.7mmol/L B.≥7.1mmol/L C.≥7.8mmol/L D.≥10.0mmol/L E.≥11.1mmol/L
A.过敏反应 B.胃肠道反应 C.嗜睡 D.头晕 E.低血糖
A.薄膜想像 B.点状出血 C.同形反应 D.疱疹后遗神经痛 E.母斑
A.单纯疱疹病毒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β-溶血性链球菌 D.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E.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A.肥皂水 B.2%碳酸氢钠 C.1%~2%黄降汞 D.抗生素、皮质激素眼膏 E.1%盐酸
A.睑缘疖 B.睑板腺囊肿 C.睑板腺囊肿(霰粒肿) D.泪囊炎 E.睑缘炎
A.轻型口疮 B.疱疹样口疮 C.口炎性口疮 D.疱疹性口疮 E.溃疡性口疮
A.左上颌智齿 B.右上颌智齿 C.下颌智齿 D.下颌第一磨牙 E.下颌第二磨牙
A.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 B.神经症是一种常见心理疾患 C.主要表现有焦虑、恐惧、强迫、疑病症状 D.通常保持在社会接受的限度之内,多有人格瓦解 E.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患者察觉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
A.表现以妄想或严重情感障碍为主 B.表现反复发生错觉或幻想 C.定向障碍注意狭窄 D.出现人格或现实解体或幻想 E.激越喊叫过度乱动
A.生长缓慢 B.浸润周围组织 C.易发生恶变 D.术后易复发 E.易发生转移
A.MRl检查 B.局部疼痛症状 C.肿块生长速度 D.肿瘤有无包膜 E.病理组织检查
A.放射线 B.石棉 C.乳头状瘤病毒 D.偶氮染料 E.亚硝酸胺
A.疼痛 B.肿块 C.出血 D.梗阻 E.淋巴结转移
A.术前已判定为原位癌 B.术前影像证实早期癌 C.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原位癌 D.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 E.术后病理检查诊断明确分型
A.膝 B.髋 C.肩 D.腕与手指 E.颞颌关节
A.屈颈试验 B.鞠躬试验 C."4"字试验 D.直退抬高加强试验 E.拉塞格(LasequE.试验
A.腰椎牵引 B.卧床休息 C.消炎镇痛药物 D.局部痛点封闭 E.超短波温热治疗
A.是一对滑膜关节 B.有L1~5后支内侧双重神经支配 C.衬有透明软骨 D.被关节囊所包裹,被韧带所包围 E.即椎间盘
A.颈神经根病体征 B.颈部的活动范围减小 C.颈肌痉挛压痛 D.颈部姿势异常 E.头部震颤
A.Tinel征阳性 B.Mills征阳性 C.Phalen征阳性 D.Finkelstein征阳性 E.Yergarson征阳性
A.手术 B.局部注射类固醇 C.离子导入 D.夹板 E.电刺激
A.伸直略内收位 B.伸直外展位 C.屈曲内收位 D.外展屈曲位 E.过伸位
A.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B.腕伸肌、腕屈肌、手肌 C.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 D.躯干肌、臀大肌、肱三头肌 E.股四头肌、腘绳肌、躯干肌
A.1/3体重 B.1/2体重 C.1/10体重或稍超过 D.1/15体重或稍超过 E.1/20体重或稍超过
A.继续牵引,等待患者逐步适应 B.暂停牵引,查明原因再确定是否继续治疗 C.禁止牵引 D.口服镇痛药物,继续牵引 E.局部注射消炎镇痛药物,继续牵引
A.暂时停止训练,明确疼痛原因后再决定训练方式 B.鼓励患者忍受疼痛,加强训练 C.给予局部按摩,继续训练 D.给予口服镇痛药物,继续训练 E.进行局部封闭治疗,继续训练
A.CSF B.CT C.TCD D.MRI E.DSA
A.运动迟缓 B.抑郁 C.震颤 D.肌肉僵直 E.面具脸